[1] Pico della Mirandola,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
※※※
→太久沒碎碎念,一次過自言自語,劇透,補充,解釋
→幾位男主和女主這章都沒上線,心塞
→下次更新,開啟新篇章,阿弗尼爾要來了
→上一章,帕西忒亞說背叛的人是潘多拉,其實神話裡是有好幾個潘多拉,之前也寫過的了
→說希望那一段,已經盡量簡單;不過elpis譯成 hope(希望)本來就不太對,這裡用了這種說法。
→普羅米修斯已多次強調「預知」;人的靈魂中有「神性」,「神性」來自神,是神的元素,在人的身體活着,所以普羅米修斯對伊提亞說:「神明從不曾捨棄人類。」
→對於戰爭的解釋,腦洞改編自14世紀Honore Bonet的說話:「因此,如果在這個世界上出現戰爭和戰役,這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它們最早存在於天堂」。
→那本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是1496年出版,這裡的時間已經是1497年,所以伊提亞能這樣說。從人是偉大奇跡那一句開始,那一大段,是看英譯本和中譯,再自己寫,那個「我們」是神對人說,不過當然不是異教神了,但很適合詮釋文藝復興時期思想,以及放在這裡
→本文時間線基本遷就我喜歡的歷史
→聖戰篇一開場,那是發生在佛羅倫斯的「虛榮之火」事件,薩佛納羅拉他的理想確實﹑基本上是為救贖,但他的行為的確走偏,和支持者在廣場上公開焚燒奢侈品。一年後,1498年在同一地方,燒死在火刑架上
→文裡提到的一句,聖多明我火焰令世界燃燒起來,典故來自聖多明我出生前的故事,他老媽懷着他的時候,夢見口中咬住火把的狗,那火把像是把世界燒起來。所以那一句我這樣寫
→帕撒羅妮加真有其人,真的是亞歷山大大帝妹妹,真的有這傳說。因為喜歡這傳說,才放進文裡
→西蒙内塔,文藝復興時期美女,1476年,22歲左右逝世。名畫《維納斯的誕生》有可能是以她為原形。
→拜占庭歷史名稱問題。拜占庭,古希臘殖民城邦;日後比較多人認識的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是兩回事;後期寫到君士坦丁堡篇再詳細解釋
→古希臘概念,靈魂在肝臟
→艾亞確實是冥界守門人保管鑰匙,這裡的「鑰匙」再加上戈萊。因為看 hymn to demeter 的分析,簡單來說,貝瑟芬妮嫁來冥界,亦代表了上下兩界的連接和互通,腦補成有點「鑰匙」的意味
→卷三六月才寫到,聖戰更加是很久之後的事,但真的很想寫小姑娘和帕西忒亞在張羅晚餐,馬尼跳錯桌子,在另一張桌子下棋的雙子神站起來關切注視
→想寫歐派形狀杯子
→暫時這樣,想到甚麼到時再說吧
※※※
下次更新,也許14號
看不懂不要緊,我就為愛發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