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豆腐 ...

  •   石磨磨出泡豆子时,山匪一头雾水,但磨出的豆子过滤出豆渣,再用铜锅煮沸豆浆时,独有的豆香味弥漫开来。
      山匪眼光发热的瞧向豆浆,豆子磨出来竟这般香浓,费是费力了点,但能喝上一碗豆浆也是值得的。

      豆子用水泡过以后就不耐放了,泡过的豆子磨浆就坏得更快了,这么多的豆浆,除了煮来喝,山匪也想不到还能干啥。

      林彻不知道山匪的心思,见铜锅里的豆浆煮沸后,让山匪把豆浆从灶上移开,静置两三分钟,温度降下来一点后,便把准备好的引子倒入豆浆内,让人慢慢朝一个方向搅拌。

      原本如牛乳般顺滑的豆浆慢慢起了絮,之后盖上盖子闷上一会,让豆浆都凝结成豆絮后,把豆絮倒入早就准备好的模子里,盖上盖子,石头往上一压。

      一刻钟以后,林彻挪开石头,揭开盖子和麻布,瞧着已经压制规整的豆腐块,用小刀切了点看看,口感偏老,块形比较散,有待改善。

      林彻让人把豆腐拿去厨房煮了吃,又接连点了好几锅豆腐,一直点到自己满意的成品,把配比搞清楚后,这才放手让山匪去做豆腐。

      山匪们亲眼瞧见顺滑的豆浆一下子变成了絮状物,还亲眼瞧着豆絮压出来白白的豆腐来,稀奇极了,干着活计,还不忘窃窃私语道:

      “林大王往豆浆里加了啥?豆浆怎么一会就变豆絮了,现在还成一块、一块的,问着一股子豆子味,好神奇。”

      “我咋知道加上啥,但这叫豆腐的东西肯定能吃!刚刚我瞧见林大王尝味道了,不过应该不好吃,林大王的眉头一直皱着呢!”

      “想那么多做啥,没看见林大王把豆腐送厨房去了么,那么多豆腐,林大王吃不了那么多,肯定有我们的份。”

      山匪们心中各有计较,但手中的活计都快了几分,平平无奇的日子,就连多了种吃食也让人格外的期待。

      看见林彻闲下来后,厨子这才小心上前,询问豆腐的做法,这豆腐他也是第一次见,他们做菜倒是没那么多讲究,都是放铜锅里大锅炖的。

      但林大王吃的东西都是开小灶的,平日里都得给林大王多准备一道肉菜,有时候是林大王猎回来的野味,但大多时候都是林大王自个私库里的腊肉和鸡蛋。

      就两样食物,按照林大王的话也能做出花来,除了炖着吃、煮着吃,还能蒸着吃、炒来吃、烤来吃,这次厨子拿到了豆腐,不知道怎么做,就来问了。

      林彻知道很多豆腐做的菜,麻婆豆腐、红烧豆腐、香煎豆腐、家常豆腐、小葱豆腐……

      林彻想着,喉咙滑动了一下,在基地的时候一道豆腐做的菜价钱和肉差不多呢,这个地方豆贱,远远不如肉价,豆腐也买不上价格,但味道是一样的。

      “切成小块,用猪油两面煎,然后放点酱、和野葱一起炒。”林彻当即拍板决定道。

      “好的。”厨子应声到,做饭去了。

      厨子先把大锅菜炖上,然后找来小铜锅,开始煎豆腐。

      厨子拿出猪油罐,心疼的挖出半勺猪油来,猪肉腥臊发柴,但买上一斤也得二十四钱,熬出来的猪油也得六十大钱往上,一勺子下去两个大钱就没了!

      这豆腐看着稀奇,但到底是用大豆做出来的,他瞧见了,一斤大豆能做出好多豆腐呢,这样子一看,这豆腐总不能比猪油贵。

      所以啊,厨子用猪油煎豆腐的时候可心疼了,连豆腐下锅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猪油溅出一星半点来。
      很快,锅里边传出了香味,豆香味混合着猪油香,香味浓郁而悠长,周围干活的人闻到后,精神气都好了不少,吃不到,他们闻闻味道也满足了。

      厨子稀奇的瞅着金黄色的豆腐块,他刚刚试了下味道,这加了猪油的豆腐,这香味,和肉比也不差了,肉多少钱,这猪油加豆腐才多少钱呢!
      一般的食物沾了猪油也是好吃的,但那是猪油作用,谁会觉着荤腥不好吃呢!

      但这豆腐,加了猪油后,豆香味和荤腥味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豆腐口感顺滑,煎过以后,外韧里嫩,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豆香荤香,实实在在的口感,明明知道是在吃豆腐,但好似在吃肉一般。

      小葱炒豆腐很快端上了桌,一同上桌的还有一碗大锅炖和粟米饭。
      林彻先吃的煎豆腐,外韧里软,带着一股酱香和葱香味,把猪油的腥臊味都压了下去,很是下饭,林彻很满意,这道菜倒是能添到菜单上去。

      接着,林彻又喝一口大锅炖的汤,浓白偏绿的汤汁入口,林彻眼神亮了起来,这汤喝着居然有股辣味,林彻嗜辣。
      林彻没在这儿找到辣椒,今日喝到这辣味汤底很是意外。

      林彻又吃了大锅菜里的豆腐和野菜,发觉这辣味是来源于其中一种野菜,没啥口感不算好吃,但这辣味很刺激食欲。
      炖豆腐融入了野菜的辣味和湿滑,豆腐口感又偏扎实,就算没用猪油煎过,味道也还可以,只不过火麻仁的味道太重,遮掩了豆腐原本的豆香气。
      林彻打算做豆腐生意,那豆腐做出来的菜自然是凸显出豆腐的优点来为好!平日里山匪想吃什么他管不着,但这道大锅菜还是要改一改的。

      林彻找来厨子,先询问了辣味野菜的事,林彻只一开口,厨子一下就跪到地上去了,哭丧着脸解释道:

      “林大王可是吃不惯着辣廖?这辣廖只是吃着刺嘴,没有毒的。这粟米粗砾无谓,大家伙就喜欢这味道大的野菜下饭,这大锅菜山匪们都吃,不会出事的。”

      林彻一脸黑线,他话都没说完呢,这厨子的胆子也太小了,这也能被吓到,林彻把人喊了起来,没好气的说道:
      “我就问问,这辣廖味道不错,以后能往我的菜里多加点。”

      安抚好厨子以后,林彻又说起了火麻仁的问题:
      “你这菜里火麻仁碎放太多了,吃着都是火麻仁的味道,把豆腐的豆香味都盖住了,行人吃了这东西,哪能被里头的豆腐吸引,得换一换。”

      这火麻仁的味道也不算差,不然林彻也不会每顿都来一碗大锅菜,可火麻仁放得太多,味道太霸道,压制了豆腐就不行。

      厨子一听,脸色越发的苦楚,说话声都带上了哀怨,道:
      “这炖菜里不放油不放肉的,要是再缺了火麻仁那真真就一点香味也没有了,清汤寡水的,怕更是没人愿意吃,万万不可啊。要不,我为林大王另起一锅野菜汤,用猪油煮?”

      农家吃不起油腥,但火麻仁多得很,家家户户做菜的时候都会捣碎了火麻仁,放锅里和野菜一起煮来吃,可香了!

      “不用,算了,你先下去吧,等做出来又找你。”
      林彻原本想说火麻油的事情,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厨子一个人也榨不出火麻油来,还是他先让人压榨出火麻油,再让厨子用火麻油做菜吧。

      这儿的人还没有植物油的概念,但人的身体很实诚,本能得寻找着对自己有利的食物。人们不知道火麻仁能榨出植物油来,但都知道把火麻仁碾碎了煮菜吃很香。
      人的身体贪婪的吸收着这少之又少的营养,人的身体提醒着大家火麻仁炖出来的菜香浓可口又下饭,是和盐一样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所以啊,这儿的人吃不起肉、用不起荤油,就用火麻仁碾碎了代替油来炖菜,一勺食用油能煮出来的食物,得用七八勺的火麻仁才能煮出香味来。
      煮出来的菜倒是香了,但无一例外,都一股子火麻仁的味道,有些做菜不好的,碾压火麻仁时不认真,炖锅里都能浮上来一层火麻仁的碎壳来,吃到嘴里,火麻仁的碎壳还能时不时卡到嗓子,还挺一言难尽的。

      林彻思索间,便找了几个人来,把榨火麻油的事情吩咐了下去。

      另一边,到饭点的时,做好的饭菜也按时端上了桌,山匪们也端好碗、排好了队。

      一勺粟米饭、一勺大锅菜,山匪们瞧着碗里白白的豆腐块,眼睛噌一下就亮起来,这东西他们刚刚还讨论呢,现在就出现在他们碗里,惊喜肯定有的。

      白色的豆腐块,用筷子一夹,稍微一用力就就碎成两半,轻巧的夹起豆腐,吃到嘴里,扎实的口感、刺激口腔的辣廖,味道居然不错!

      大豆粗粝、耐嚼,人们吃豆子是都要咀嚼好久,废牙口得很。
      但由大豆做出来的豆腐质地软嫩,入口顺滑,嚼之易碎,豆香味充足,炖煮时更是容易染上了大锅菜的味道加上豆腐独有的口感,竟意外成了不少山匪的心头爱,饭食一吃完,不少山匪就找厨子打探起以后能不能再吃上豆腐。

      “这豆腐以后还做不做?我觉着把葵菜捣成汁,和豆腐一起煮肯定也好吃。”山匪说着,还舔了舔嘴。

      粟米、大豆粗粝,农人们就格外喜爱能下饭的菜肴,葵菜捣烂以后,如同鼻涕一般黏腻,包裹住粟米后,很容易就能把粟米吞咽下肚,时下不少人家都会种葵菜。

      “豆腐单吃也好吃,单独煮一锅豆腐就好了,野菜又吃不饱肚子。”
      “这豆腐稀奇得很,你们认出来林大王在豆浆里加了啥吗?怎么把豆浆变成豆腐的?”

      山匪们对豆腐如此喜爱,好吃只是一方面,毕竟这世上好吃的东西多了去,但他们吃不起,山匪也不会费心惦记。

      但豆腐是他们亲自参与做出来的,自然知道大豆价贱,豆腐难得但价钱也上不去,他们攀一攀,还是能吃得上的。
      所以,也就格外在意豆腐的事情。

      当然,在注意到豆腐的事情时,山匪对林彻在山坡上做豆腐的事情就更奇怪了。

      “这豆腐味道是不错,但你们不觉着做得太多了吗?就算天天吃,也得吃上十多天,你们瞧着这豆腐能放上十多天吗?太奇怪了!”

      “对对,我也觉着奇怪,林大王为啥要我们在这磨黄豆、做豆腐啊?不能在山寨做吗?林大王肯定要搞大事情!”

      山匪们众说纷纭,但确实没有一个人敢去找林彻打探情况,也只敢在私下里议论两句罢了。

      林彻事情吩咐得块,说得也细致,没过一天,林彻就瞧见了山匪们压榨出的火麻油来。

      火麻油偏深绿色,散发着一股熟制的火麻仁味,口感倒是很细腻,能直接入口。

      受到压榨技术的限制,压榨出的火麻油并不纯粹,一般的油不溶于水,古法榨油也能靠长时间放置让油浮在水面上,收集纯粹的食用油。
      但火麻油可溶于水,蒸制过的火麻碎含有水份,压榨出来的火麻油带上了水分不说,颜色还偏绿,像是有毒一般。

      不过火麻油的颜色并不影响使用,火麻油因为含水量多的缘故,不能拿来油炸,不耐储存之外,用来煎炒蒸炖、凉拌都是很不错的。

      不过说实在的,这火麻仁的风味着实独特,就算碾压成火麻油,火麻仁独有的味道仍然残留在内,带着独特的风味。
      但起码火麻仁的特殊的风味被削弱了,并不浓郁,用来炖豆腐,也不会被盖过豆腐的风头。

      有了火麻仁和辣廖的加持,林彻这些天都在换着法子的吃豆腐:脆皮豆腐、凉拌豆腐丝、肉酿豆腐、蛋抱豆腐、凉拌腐竹……

      山匪们每天要做的就是磨豆浆、做豆腐腐竹、晒豆干、炒豆干。

      林彻在等待,清明节已经过去,第一波茶叶已经采收,很快,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茶商开始贩茶,一直到冬日的来临。

      没过几天,林彻就等到了第一波客人,不是林彻以为的茶商,而是运盐队伍。

      在远方的大山中有盐矿存在,林彻所在的茶道早在百年之前就存在,是换盐队伍一步一步踩踏出来的,只不过之后茶商新起,沿着前人留下的道路,往来不断,官府在茶上赚了钱,修缮了道路,世人也只知茶商,忽略了盐商。

      盐虽说是官营,但官府只占据了各处的盐矿,并不负责商运到各处,都是靠着过了明路的商队把盐运到各处售卖的。

      林彻今日拦截到的运盐队伍就是过了明路的官盐,装盐的麻袋上有专门的官府印记,盐商还带着运盐的木牌子。

      运盐的队伍还挺大的,七十多头毛驴,三吨多的盐石,超过百人的运盐队伍,一半人都能手持刀剑,另一半也棍棒护身。
      哦,运盐队伍后面还跟着两三支运茶的小队伍,总共不过十几头驴,二十余人,应当是想蹭运盐队的护卫来着,隔着不远,被林彻一道给拦下来了。

      运盐队伍人多、动静也大,林彻派去巡山的人也很早就发现了队伍,传了消息过来,当队伍到达林彻所在地时,林彻已经让山匪做好了食物,还给山匪配备好了刀具。

      以往,像运盐队伍这般装备精良、人员众多的队伍是不在山匪的劫掠范围内的,毕竟山匪也不过一百出头,对上同样的队伍,不一定能讨得了好。
      有茶道在,山匪不缺劫掠的队伍,也就不会去招惹这种大队伍。

      此刻,一众山匪手握刀剑,心里叫苦连天,就算是山匪,也有自知之明的好不,山寨的青壮年总共也就一百多人,还被林大王分成了好几波,现下拦道的不过五十余人。

      虽然说每个山匪都能分到一把大刀,可对方也有刀剑啊!甚至人数都比他们多!这叫什么事?不是让他们白白送命么!

      都有人动了偷跑的心思,但想到现在山寨的待遇还有林大王说的话,山匪们还是留了下来,要是真打起来,再跑也不迟。

      林彻也知道山匪的小心思,山匪还能留下来给林彻撑门面,只因为林彻告诉山匪,这次他们并不会劫掠,只售卖食物,运盐队不会为了点伙食钱和山匪起冲突的,山匪们只需要和之前在刘家庄一样,装装样子就行。

      山匪们听了林彻的话,虽然心中生疑,但在刘家庄时,山匪们确实没有丝毫伤亡就得了好处,吃了一顿肉的。
      况且这些日子的准备,山匪也是看在眼里的,林大王似乎真的不打算劫掠,只想售卖那用大豆做出来的豆腐而已。
      然后,山匪们就留了下来,拿着刀子守在了拦路树干的另一边。

      山连着山,转了一个弯后又来一个弯,有些山里陡峭难行、有些山里则平缓许多,莱水县到青山县的茶路早年间被修缮过,路途短不说,还平坦,是商队的必经之路。

      常年走这条道的人都知道,这条道上盘踞着一群山匪,要是运气不好遇着了,被扒下一层皮还算好的,传闻有的商队有去无回,都消失了踪影。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铤而走险。
      因为传闻就是传闻,消失的商队他们没见到过,但人没事,只收了过路费的商队却经常能遇到,只要不死人,多的是商队去碰运气。

      方盐常年走商,对运气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向来不屑一顾的,坚信只有准备充分,队伍实力强盛才是生存之本。
      方盐这般想的,也是这般做的,方盐每次走商都要带上百来人,携带的武器都是大刀长剑这类利器。
      方盐走商十来年,因为这支装备精良的队伍,就连县驿也畏惧两分,走商路途中方盐的队伍也从未因劫掠死过人。

      方盐知道这段路途盘踞着一窝山匪,但这些年山匪从没来招惹过他,他也就不知道山匪的具体情况,只当是附近村民聚集起来,讨要点过路费罢了。
      既然不敢来招惹他,想必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方盐也很早就瞧见了商道上从未出现过的炊烟,但因为是常年行商的道路,太过熟悉,方盐并未放在心上。
      然后,方盐带领的运盐队伍就直愣愣的撞上了林彻带着的山匪。

      方盐瞧着前方的带刀山匪,不信邪的揉了揉眼睛,确实是拦道抢劫的!
      方盐此刻恨不得狂扇自己嘴巴,脑海中一直回放着这段路不对劲的地方,他明明看到炊烟的!
      大中午的,谁会没事在半道上做饭啊!他明明听到风声说这段路的山匪变了天,但就是没放在心上,还来自投罗网!

      方盐心里想法多,但不过是一瞬间而已,看清楚带刀山匪的那一秒,方盐就让商队的人抽出了腰间的佩刀,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林彻瞧着远远就停住的商队,知道来人是不肯轻易上前了,林彻只能亲自上前去邀人。

      脚踏过黄泥地,沾染上了灰尘,几十米的距离不过一会就到了商队面前。
      林彻瞧着神色警惕的运盐商队,也不浪费时间打哈哈,直接说了自己的目的:
      “我在前面开了伙食棚子,做点吃食买卖,十文钱一位,管饱,还请诸位光顾生意。”

      方盐看到只有一个毛头小子上前交涉,并没有放下戒心,反而更加戒备了,敢两手空空来过来,肯定是有依仗和能耐的,方盐可不会因为对方年纪小,就放松警惕。

      听了林彻的话后,方盐环顾四周,确实在前方的山坡上瞧见了炊烟缭绕,还有茅草屋顶,这些都是去年来还没有的,如若这群山匪真要烧杀抢掠,没必要还在边上盖屋子,或许,这群山匪真的只想收点过路费而已。

      方盐算了下自己带的人,每人十文过路钱,一两银子也足够,对面的山匪个个手持刀剑,硬拼不划算,如若能顺利通过,给点钱就给吧。

      方盐再次确认道:“确定每人十文钱?给了就让我们过去?”

      “是每人的伙食费十文钱,我是做买卖的,你要是买了我的东西,我自然会让你过去,我只要钱。”林彻纠正道。

      方盐察觉到了林彻话中有话,顿时握紧了手中的刀,声音质问道:
      “什么意思?除了十文钱的伙食费,还要其它的钱?你要卖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直说罢了!”

      林彻瞧着严肃的领头人,想了想道:
      “我卖的是一种叫豆腐干的食物,用大豆做的,能放置一月有余。今日我准备的吃食就是用豆腐做的,你们尝了味道,我们才能谈生意的事情。”

      方盐可不信林彻是做买卖的人,真要做正经的买卖,何必让人带着刀拦路,左右还不是要钱,方盐不耐,直接道:
      “到底要多少钱,才肯让道,直说了罢。”

      林彻见领头人的态度,有点头疼,但为了避免冲突,还是直接说了: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晒了两百多斤的豆腐干,每斤按十五钱算,得三千钱以上,加上你们的伙食费,给我五千钱,就能过去。”

      “什么?五千钱?你们这是在抢钱!”
      方盐倒吸一口气,忍不住出口道,这山匪要的,可比他以为的钱多了五倍,五倍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豆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