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豆腐干 ...

  •   方盐最终还是妥协了,五千钱虽多,但比起他的家当就算不了什么了,单是运盐所用的毛驴就几百两银子,能不打架过去自然也是好的。

      “给你五千钱,就能过去?”方盐再次确认道。

      林彻肯定道:“嗯,能过去。”

      方盐见状,腾出一只手,在怀里摸了摸,拿出一块银子来丢向林彻的方向,道:
      “这块银子够了吧!”

      外出行商,铜钱并不方便携带,他们都是用金银结账或是以物易物的,路上零用的银子也会被提前绞好,方便购置东西。

      林彻掂量了下手中的银子,不足五两,但银子难得,铜银兑换比例虽说飘忽不定,可银子都是高的那一方,这块银子应该能换到五千钱的。

      见林彻许久不说话,方盐眉头更紧了,心沉了下去,但还是抱着希望道:
      “我们能过去了吗?”

      “等等,我让人把食物和货物给你们。”林彻笑着道。

      “不用,现在让我们过去就行!”方盐拒绝道。
      方盐原本以为豆腐干只是山匪要过路费的借口,没想到真的会有。但就算真有食物、货物,他们也不敢吃啊,谁知道里头会不会加东西。

      “那可不行,收了钱不给货,那是诈骗呢,我们还是钱货两清得好。等着,我让人去拿货!”
      林彻说着,已经转身喊人去了。

      见林彻离开,在放盐身旁的侄子终于忍不住道:“三叔,和他说那么多干嘛!我们人这么多,还怕打不过这群匪徒?直接打过去就行!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拦路!”

      方盐冷眼看着侄子,开口道:
      “打过去了呢?死伤人口你打算怎么办?货物怎么运输?怎么补偿伤亡家属?”

      要不是自己亲侄子,方盐都不想废话这么多,五千钱能过路,就没必要为了争一时之气,发生争执。

      “以前走商也有病亡的,按病亡的算就好了啊!只要杀了这群山匪,就那些铁器也很大一笔银子了!去搜刮山匪住的地方,指不定还有别的金银财宝,等我们打赢土匪,以后还有谁敢拦截我们!”
      侄子脑子都没动一下说道,几年下来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的走商路途,无疑是膨大了男子的虚荣心,觉着向山匪低头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

      “我们出来是为了走商,不是灭匪。”
      方盐无奈道,青山县离这儿也不过半天的路程,人家衙门都不来管,他这傻侄子倒是想得美。

      说话间,方盐也一直关注着山匪的动向,见有人过来,方盐止住了侄子的话头,看向来人。

      伴随着来人越走越近,浓郁的肉香味迎面向他们飘来,不少人都被牵引起心神来,十钱能吃到肉不奇怪,可这么香的肉味,放在一群劫道的人身上就很奇怪了,莫非这群人真不是劫道的?

      林彻转身找到山匪,让山匪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饭菜和豆腐制品拿到了运盐商队跟前。

      为了让豆腐干能长时间存放,豆腐切片晒干以后,林彻还让山匪用小石头炒干豆腐片,豆腐片均匀受热,水分流失、膨胀发泡。
      这样子做出来的豆腐干虽然没了豆腐的软嫩顺滑,但耐存储,炖煮后的豆腐干也软糯多汁,十分得山匪的喜爱。

      林彻这次让人做了两道菜,炖豆腐干和凉拌腐竹,这两样是林彻能想到存放时间最长的豆制品,适合行商大量批发的食物。
      把这两样豆制品做成食物端到行商面前,能以最直接的形式让行商知道豆腐的美味与做法。
      林彻期待着,下一次见面,是行商主动要求购买豆腐干,而不是被他逼迫着强制性购买豆腐干。

      放置豆腐干用的是干草叶编织的袋子,袋子不牢固,但放置豆腐干足以,麻袋成本太高,林彻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次性的干草编织袋。

      在距离运盐商队五六米远的距离时,林彻摆手让山匪放下货物,想了想,又让山匪但这运盐队伍的面尝了做好的饭菜,证明自己没放多余的东西后,便退后了一段距离,让运盐队伍有足够的空间吃饭和拿取货物。

      方盐见状,带着队伍往前走了几步,先是捡起了编织袋,见林彻没反应,便加快了速度,把编织袋纳入了后方的队伍里。
      之后,又提起盛饭伙食的木桶,规整好队伍,询问道:
      “我们可以走了吗?”

      林彻见运盐商队不打算在这儿吃饭,就出口提醒道:
      “木桶可不许外带,四十钱一个呢,六个二百四十钱,勺子三个九十钱,一共三百三十钱。”

      侄子原本就对林彻很不耐,听到这话,终于忍不住了,大声道:
      “刚才给了你一块银子,几个木桶都用旧了,值什么钱!”

      林彻对侄子的话充耳不闻,只很认真的看对面的向领头人。

      方盐倒觉着这次侄子说得挺对的,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只差最后一步了,方盐不想再出意外,只能制止住侄子,让人把木桶腾出来还回去。
      他们常年走商,炊事的器具也是随身携带着,腾出几个木桶来还是绰绰有余的,他们已经损失了一块银子,能省则省,山匪没强制他们购置木桶,他是不打算再掏钱的。

      方盐归还木桶和勺子后,林彻就让山匪挪开了树干,站到了两边。

      蜿蜒的山道上,运盐队伍侧过身体,双手持刀,面对面瞧着山匪,缓慢的移动着,穿过了山匪的包围圈。
      尽管已经看不见山匪,方盐也没放松警惕,一边让人断后确定山匪不会追来,一边加快了队伍的行驶速度,只求拉开与山匪的距离。

      方盐走啊、走啊,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青山县,方盐并未进城,他们这次的目的地不是青山县,虽然他们手上的铜牌子不需要进城税,可进城住宿也要一笔不小的开销,不划算。

      方盐找到了常年住宿的农家,四间房的住宿费只需要二十钱,还提供毛驴住宿。
      当然,毛驴吃的草料,他们烧火做饭的木柴得另外收费,但算下来也不多,还能拿食盐来置换,完全在方盐的预算之内。

      这一次,意外遇到山匪,损失了一大笔钱,方盐一想到就心肝疼,安顿下来后,立马招呼人把山匪给的货物取了来,想瞧瞧能不能换些本钱回来。

      编织袋很大,有一人高,但并不重,方盐敢肯定一个大的编织袋肯定不超过三十斤。
      拆开麻线,露出了编织袋里的货物,豆腐干都是巴掌大小的块状物,拿在手里轻飘飘的,闻着有一股烤熟的豆黄味。
      方盐掰了一点尝味道,没盐、口味淡,嚼起来有点皮实的软,一股子豆味,吃后嘴里干巴巴的,想喝水,味道还好,不难吃,但也好不到哪儿去,算得上优点的也只是货物稀奇罢了。

      方盐正思索着要如何处理豆腐干呢,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方盐眉头微松,想起小山匪说的话,便让人给他拿了一份食物过来。

      山匪给的食物早已冷却,运盐队伍虽说习惯了干粮和冷食冷灶,但好不容易歇息在农舍,一应物件齐全,运盐队伍还是把冷却的食物回锅热了一遍。

      凉拌腐竹也加上水炖煮了一番,成了酸辣味的腐竹汤,油汤鲜亮,味道酸香,闻着就让人心情大好。
      炖豆腐干表面结了一层油脂,厨子见状,又往里头添了几瓢水,又加了点盐,多点水,炖煮出来的也是肉汤,拿来泡饭也是极好的。

      炖豆腐干一加热,腊肉特有的风味就遍布在农舍的各个角落,运盐队伍的人闻到了,都争相挤到篝火堆旁,询问厨子是什么好东西,他们都闻到肉味了。

      厨子用勺子搅了搅,捞出豆腐干看了好一会,又尝了尝味道,肯定道:
      “这里头放了猪油和腊肉丁,闻着肯定有肉味啊!不过这种叫豆腐干的食物真不错,泡在肉汤里就都是肉味,吃到嘴里就像是在大口吃肉一样!”

      厨子常年走商,赚的钱也不愁吃喝,但家里人口多,想放开了吃肉是不行的,但眼前这锅炖豆腐,软塌塌的口感和肉类天差地别,可吃到嘴里满□□汁,充盈着肉味的口腔确实能让人生出在大口吃肉的错觉。

      运盐商队的人闻言,兴趣更浓了,催促着厨子赶紧热菜,他们也要尝一尝天价购置来的伙食饭菜。

      运盐商队吃到炖豆腐干的那一瞬间,也被惊艳到眼前一亮,开始如同暴风一般吸入炖豆腐,格外享受大口吃肉一般的畅快,那不仅是入口的美味,更是心灵的满足,他们在吃肉!他们在大口吃肉!

      “好吃,太好吃了,我从来没有大口吃过肉,但大口吃肉应该就是这样子,满嘴的肉味,口感扎扎实实的!”

      “好吃,以前我也吃过猪油炖的小菜啊,但只觉着在喝油汤,可吃这豆腐干真的像在吃肉!”

      “不,这比肉汤还好吃,猪肉的腥臊味那么重,喝着香,但也满嘴的怪味。但这炖豆腐干,只有肉香和豆香味,都没腥味,太好吃了!十个铜钱一顿我完全能接受!”

      在运盐商队沉静在豆腐干的美味时,方盐也得到了一碗压实的粟米饭,上头的小菜堆成了尖尖,不见肉菜,但满屋子的肉香味。

      方盐吃了一口小菜,顿时被惊得睁大了眼睛,豆腐干被泡得时间久了,软塌塌的,但一点也不影响豆腐的美味。

      肉汤的鲜美被豆腐干尽数吸收,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肉香味,混合着豆腐的豆香,别提多惊艳了。明明大口吃着软绵绵的豆干,但好像在吃肉一般,满嘴留香。
      另一道酸辣味的腐竹瞧着亮油油的,但吃着没任何肉味,倒是酸酸的味道让人胃口大开,辣辣的味道在凉风习习的夜晚也刺激出一身热汗来,让人通体的舒畅。

      一碗粟米饭混合着炖豆腐干吃完,方盐还觉着意犹未尽,盯着编织袋里的豆腐干出神。

      豆腐干直接吃味道也就一般,但炖来吃的确很惊喜,吃了炖豆腐干和炖腐竹后,方盐也得出一个结论来,两种豆腐都很容易吸味。
      放入肉汤里就有肉味,放入酸辣味道的汤锅,吃着都是酸辣的味道,关键一点还是:豆腐的口感特别的扎实!
      他们平日里吃的蔬菜是谈不上什么口感的,只是为了把食物送到肚子里而已,但这炖豆腐干,能通过咀嚼出的香味,让人得到心里上的满足,生出自己在大口吃肉的错觉,这太难得了。

      不过这豆腐干也是贵,十五钱一斤,都能赶得上肉价了。唯一好一点的就是豆腐干不压秤,往水里泡一泡,还能长个头,总归来说,还在接受范围内。

      “明日你起早一点,和我进城一趟,把这豆腐干卖出去。”
      方盐和侄子说道,这豆腐干味道不错,价格低一点儿,应该能出手。

      “三叔,别啊,这豆腐干挺好吃的,留着大家吃吧。”
      侄子舔了舔嘴边的油胡子,满脸的回味,炖豆腐比肉好吃多了,都没腥臊味!

      方盐头疼,他这侄子也跟他跑了几年盐路了,怎么啥也没学会,方盐不得不再次开口道:
      “商队里的毛驴驮了一下午的豆腐干都快累趴了,我这可没有多余的驴来驮豆腐干了。”

      他们这种一出门就月余的走商,给牛马驮的货物都是算过的,最好在半石粮食左右,不是牛马驮不起太重的货物,而是牛马驮太重的货物压根不能长途跋涉。
      只有维持在半石粮食左右,才是赶路的最佳状态。
      今儿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已经离开了山匪的地盘,自然要把这堆多出来的货物给解决了,避免影响到后边的行程。

      侄子闻言,顿了一秒,很快想到了主意:
      “我们可以把豆腐干分成小份,让人来携带,这样每个人只需要带两斤左右就行,这点重量也不会影响行程。”

      “胡闹,你瞧瞧大家,谁身上不背着三四十斤的货物?你不帮着减轻负担就算了,还在这儿瞎出主意。”
      方盐冷言道,山路蜿蜒曲折,并不是所有道路都被修缮过,大部分山路只能供一人一马通行,靠驴携带的货物及其稀少,每次随行的人都是当畜生使的,只为多带点盐出去。

      “也就两斤重而已,算什么负担。”侄子小声道,明显不赞同方盐的说法。

      方盐头疼,要是多加两斤不算负担,他们早就多带盐出来了,食盐可比豆腐干贵多了,还不愁卖!

      “行,你不觉着重,那我给你留一袋豆腐干,以后你也像他们一样,带着东西走,想吃多少吃多少。”
      方盐当即拍板决定道,这运盐队伍是方家带起来的,毛驴、武器、粮食、盐牌也是方家提供的,侄子在队伍里也仅次于他,自然不用把自己当作畜力使。
      现在,方盐只想让侄子吃一吃苦头,赚钱为是为了吃好喝好、为了享受没错,但也得看时间地点,累坏了人和毛驴,亏的可不是几两银子的事!

      “行啊,不就一袋豆腐干么,我扛上百斤的鼎也不在话下。”
      侄子拍着胸脯保证道,他能跟着三叔到处走商,涨见识,也是家里选出来的,他一身的腱子肉,可不是摆着看的。

      方盐听后,有几分无奈,但也没追着不放,开始计划起明日的行程来。

      第二天,还抹黑呢,方盐就带着侄子几人往青山县赶,在城门口等到天色大亮,城门打开后,方盐拿出铜牌来,又给守卫送了几块豆腐干,顺利扛着十几包编织袋进了城。

      方盐进了城,直奔城内的食肆和客栈去了,豆腐干价钱昂贵,一般人可买不起。但能住上客栈、在食肆吃饭的,肯定是能吃得起豆腐干的。

      方盐赶时间,没打算零卖,直接找到店老板,拿出豆腐干来,让店老板住来尝味道。
      店老板见能免费尝鲜,也不客气,把豆腐干带到后厨,见厨子正在炖猪蹄,把豆腐干往炖锅里一丢,不过一会儿,豆腐干就泡发软化,炖煮入味。

      店老板捞出来尝了尝味道,蒸锅猪蹄汤的香味都融入了这豆腐干中,还多了一股豆香味,味道着实不错,口感外酥里软,扎实!好吃!

      “这豆腐干要多少银钱?”店老板询问道。

      “十五钱一斤,四百文一袋。”方盐没指望高价售卖出去,能要回点本钱就算好的了。

      “什么?十五钱一斤?你们这是在抢钱。猪板油也才二十五钱一斤呢,这豆腐干一尝就是大豆做出来的,大豆只要三文钱一斤,脸多大啊,大豆做出来的东西都要十五钱。”
      店老板一听,当即奚落道。

      “你、”
      侄子刚要回嘴,就被方盐打断,拉到身后,也不吵架,只实话实说道:

      “您这话说的,那文人用的墨还是锅底灰做出来的呢,锅底灰多少钱?墨多少钱?
      大豆是价廉,但我们也做不出豆腐干来啊,豆腐干成了稀罕货,价钱不就上来了么。
      再说了,这豆腐干不压秤啊,往水里泡一泡,还能涨呢。你瞧瞧,您煮出来的这块豆腐干,不就胀大了一倍么,这一斤豆腐干,都够老板你煮好几碗菜出来了……”

      “话是这么说,可十五钱还是贵了,这豆腐干以前也没见过,我咋知道大伙喜不喜欢,价钱低点,我就买上几斤做来尝尝。”
      店老板还想讲价,这豆腐干好不好,他尝过,自然知道。但再好的味道,价格高了就是高了。

      “这豆腐干也是我们买来的,这是最低价了,再低就亏了。老板,你就说你要不要吧,不要我就往别家看去,这么多的店家,总有人要的。”
      方盐也不想废话,说完带着人就转身离开。他是运盐的,靠卖盐挣钱,又不是靠这豆腐干,要不是这豆腐干不方便带着,他还不想来走着一趟呢。
      再说了,这豆腐干的味道摆在这儿,多走几家,总有人要的,没必要耗在这儿浪费时间。

      店老板以为方盐要拿捏自己,也没阻止,眼瞧着方盐踏出了店都没回一下头,店老板心中游移不定,就让店小二跟在后头看看情况。
      确认方盐真的不打算回到店里售卖豆腐干后,店老板有点慌张,城里有好几家吃食铺呢,只要有一家要了,先推出来,他家不就落了下风。

      “算了、算了,这钱你拿着,去买些豆腐干和腐竹回来。”
      店老板终于下定了决心,豆腐干虽然贵,但确实稀奇,味道和口感也确实不错,挣不了什么大钱,但总不会亏。

      店小二拿了钱,转身追上了方盐,买了一袋豆腐干、半袋腐竹,回店里交差去了。

      青山县的食铺就那么几家,店小二之间就算不熟悉也是知道彼此的,眼瞧着第一家的店小二买了豆腐干,第二家店铺也不肯落于人后,也跟着买了十来斤的豆腐干和腐竹。

      之后,方盐又去了其余的食铺,给食铺尝了豆腐干和腐竹的味道,又说了之前有食铺已经购买的事实,成功卖出去了不少的豆腐干和腐竹。

      方盐看着时间差不多,也不在耽搁时间,把剩余的半袋腐竹和留下来的一袋豆腐干都给了侄子携带,带着运盐队伍继续前行。

      青山县内,出售酱猪肉的店老板也买了一批豆腐干,能吃得起猪肉的客人多是不差钱的,店老板一点也不客气,把炖豆腐的牌子挂上去了,五钱一碗。

      干豆腐吸水,店老板是用猪骨汤炖的,一斤豆腐干用三升水煮,还要往里头加上应季的野菜点缀,一升的碗能放五大碗,主打一个实惠。

      之后,再让店小二到客人桌前夸上一番,好几个老顾客为了捧场,都点了一份炖豆腐来吃。
      五钱很少,只能点个二两酱猪肉;五钱很多,能一点一份猪骨汤菜饭。

      老顾客瞧着端上来的炖豆腐干,酱黄色的汤底,黄色的豆腐块,加上绿色的野菜点缀,肉香、菜香、豆香都混合在了一碗炖菜中。
      因为豆腐出锅的时间短,口感上多了几分外酥里软,吃到嘴里,牙齿一咬下去,居然有爆汁的错觉,咀嚼期间,豆香混合着肉香充斥着口腔,即有卖相、又有口感和香味,是一道难得的下饭菜。

      “不错、不错,这炖豆腐味道不错,肉汤都吸到豆腐里头去了,豆腐本身又有豆香味,吃到嘴里,又香又扎实,分量还多。实在!”
      老顾客吃着,还不忘点评道。

      老顾客常年吃肉,一点也不觉着吃豆腐干像是在吃肉,但豆腐干和猪肉的充分融合,还是让老顾客觉得十分的值得,这满嘴的肉香味可做不得假!

      其余食客原本就关注着新吃食,眼瞧着炖豆腐端出来,听着老顾客的点评,又有好几个食客点了炖豆腐。

      “好吃,豆香味好足啊,豆子多硬啊,怎么做出来这般软的豆腐啊?”

      “好香呐,豆腐里包着肉汤,和肉一比,也不差什么了,五文钱才多少肉啊,这可是满满当当一碗豆腐呢。”

      “稀奇啊,这豆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明明一口就能吃出是用豆子做出来的,但豆面也不是没吃过,压根不是这味道、也不是这口感啊!”

      “…………”

      其余店家瞧见豆腐干的风评这般好,当即也推出了豆腐干的各种吃法,炖豆腐干套饭、豆腐干煮面条、蛋花炖豆腐干、小葱豆腐、酱豆腐……

      城门口的守卫得了豆腐干,当晚就带回家,让媳妇照着商人说的法子炖来吃,豆腐软绵的口感和豆香味很快就征服了守卫一家子人。

      不过一天时间,青山县便风靡起一股豆腐干的潮流。不久之后,就连稳坐家中的姬礼也吃到了豆腐干。

      “公子、公子,城里出了一样新吃食,我好不容易抢回来的。用来炖羊骨汤,味道可好了。”
      姬义大声嚷嚷着,隔着老远就能听见声音。

      “嗯,味道不错。厨房多备点,过几日,府上来人,用来待客。”
      姬礼尝了味道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公子,这豆腐干是走商带来的,买了就找不着人了。就这么点儿,也是我高价同客栈老板买来的,吃完就没了。”
      姬义解释道,要不是他时刻关注着城里的动静,都吃不到豆腐干,这阵风头就过去了。

      姬礼闻言,没有强求,只让人注意着豆腐干的事,等到了新货,就买上一批,给家里送去。

      另一头,方盐带着队伍继续前行,侄子身上的行囊也增加了,从之前的空无一物到负重三十来斤的豆腐干。

      刚背上豆腐干时,侄子觉着轻松极了,同方盐说话时,语气中满是自得,很不理解,为啥让运盐队伍多加两斤的负重也不行。气得方盐把剩下的半袋腐竹也丢给了侄子。

      侄子负重四十来斤走了半天的路程后,额头大汗淋漓,呼吸声也大了不少,方盐只当没看到,继续前行。
      侄子想着自己说下的大话,也只能咬牙坚持着。

      一天、两天……每天起来,就得背上四十来斤的行囊,侄子受不住了,但一口吐沫一口钉,立下的大话又舍不下面子推翻。
      侄子终于聪明了一回,在第三晚的时候,让厨子把豆腐干做了,把豆腐干吃进了肚子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豆腐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