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石料 ...

  •   刘家庄,自从被林彻扫荡一圈后,刘家庄的村民便记恨上了刘驴儿一家,全然忘记了之前她们是如何感激刘大豆教他们泡豆种的法子,如何称刘驴儿为孝孙的。

      棍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是永远不知道有多疼的,刘家庄的村民也一样,没被林彻要赔偿时,刘家庄的村民大多都是看热闹的心思,就算是知道刘驴儿祖孙俩做错了事,也想着都是一个村子的人,所以都偏心维护。
      心想着,就几句话的事儿,刘驴儿祖孙俩又不是故意的!他们说几句好话怎么了!

      可真当他们被林彻强制性要了赔偿时,村民这才体会到丢了东西的痛,村民们拿林彻无可奈何,但刘驴儿一家就生活在村子里,天天见着,这让村民们找到了发泄口。

      刘家庄的村民每天都要故意从刘大豆家门口路过,每次都要吐两口痰,还得在门外骂上两句才解气。

      刘大豆现在一出去都要被人指着鼻子骂,村民现在丢了东西,哪儿还记得刘驴儿的话,村民心里头刘大豆和刘驴儿一样,都是害他们丢了东西的罪人!
      刘大豆之前就怕这样子,这才一直装晕,但真被人指着鼻子骂,也受下来了,但到底是不爱出去了,就一直窝在家中,装聋作哑。

      刘大豆本就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在家呆着也没事,但刘家其他人得种田养家,不得不出去,每次外出都要顶着全村人指责的目光和话语,打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刘家阿奶就不是个好脾气的,每次有人在门外骂,刘家阿奶也隔着大门骂了回去:
      “你们这天杀娘老子的,得了好处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骂了?也不瞧瞧要不是我家,你们能那么快知道泡豆种的法子?”

      “我个老婆子都快要笑死了,你也好意思来骂人,你问你爹去,之前都是我家老爷子帮你们养的豆种,这一遭落了难,就恩将仇报来了。”

      “我怎么不好意思反驳了,我家老爷子什么时候说过泡豆种的法子是自己想的,还不是你们自个儿嘴碎,到处说是我家老爷子想的,才招来的祸事。呸,活该家里被拿了鸡。”

      刘家阿奶不骂还好,这一骂那还得了,村里不干活的老人,没事就往刘家门口一坐,隔着一扇门就对骂起来。

      “老虔婆,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自家盗了别人的东西,还好意思拿出来哦炫耀,还拿盗来的东西蒙骗我们。”

      “呸,哪儿用得着你家假好心,这泡豆子的法子人家也没想瞒着,你不说,我们也早晚能知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家子都是小偷,我家丢两个鸡蛋,怕不是就被你家摸了去。”

      吵骂声、指责声,刘家门口已经和菜市场没有不同,就如同魔音贯耳一般,没停歇过。

      刘驴儿被扣在了祠堂,被掌了嘴,又罚跪了一晚上。
      第二天,刘驴儿顶着红肿的脸出现在人前时,发现外头已经变天了。

      以往路上笑着和他打招呼的族人,现在见着他都翻白眼,路过都要对着他冷嘲热讽,有个脾气坏的,还朝他吐口水。
      刘驴儿是个好脾气的,但却不是个软柿子,挥起拳头就和把口水往他身上吐的人打了起来,边打嘴上还骂咧着,说自己犯的错族里已经罚了,谁敢拿这事吐他口水,他照打不误。

      边上看热闹的人闻言,对着刘驴儿更是言语奚落起来,但到底没人敢朝刘驴儿吐口水了,就连说三道四的人也没敢指名道姓,都是指桑骂槐。

      刘驴儿知道族人是在骂他呢,但刘驴儿只要应了,就是对号入座,刘驴儿没发应,加上心中有愧,只能自个憋屈,承受着村里人的风言风语。

      刘家庄的长工只在家里住了一宿,瞧见林彻带着队伍离开后,就结伴回了农舍,眼见其余长工对他们爱搭不理,但没有驱赶他们后,刘家庄的长工也就放心留了下来,继续照顾着田地。

      林郎君给的薪酬极高,只要不驱赶他们,刘家庄的长工就算受了冷待,也还是愿意干这活计的。

      刘驴儿不知道其它长工回了农舍的事,但没好意思继续去干活,只想着回家去找人商量这事怎么办。
      自家人都清楚自家事,也都明白这事是刘大豆闹出来的,心中责怪刘大豆,但刘大豆到底是长辈,他们不能说什么。
      可刘驴儿是小辈,几个婶子见刘驴儿回家,嘴上便没了把门,从外头人那里受的气都发泄到了刘驴儿身上。

      刘家阿奶是个护犊子的,见不得大孙子被骂,当即骂起几个儿媳来,女人们织布缴税养活自己,腰杆自然也硬,虽说不敢明着和自家婆婆大吵大闹,但顶撞两句还是敢的。

      这下,刘驴儿回到家中后,也不得安生,刘大豆一副闭门不出、万事不管的模样,刘驴儿只能转身出门去地里找老爹去了。

      村里大多都是些干不动活计的老人小孩,有的是空闲时间传播八卦、针对刘驴儿一家。
      但地里头都是能干得动活计的当家人,肩上担着一家子的生活开销的朝廷赋税,光是干活就花光了他们所有的气力,谁也没空跑到地里指责刘驴儿一家,倒是安生了许多。

      刘阿爹听了刘驴儿的话后,也一脸的愁容,家里已经够乱了,儿子回来,肯定要重新分配活计,少不得还要争吵。
      而且儿子年纪也大了,一直没娶上妻子,现在名声也坏了,要是在没有钱,如何还娶得上媳妇?

      “我看今早在佃田做长工的人都回去了,也没被人赶出来,林郎君也说了,豆种的事情他也不会追究了,你要不要也去瞧瞧情况,这么好的活计可不好找。家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村里人少不得嘴碎,你去佃田呆着还能少听些风言风语。”
      刘阿爹劝说着,这事他谁也怪不了,怪不了老爹怪不了儿子,只能自己受着。
      刘阿爹知道再去林郎君那儿干活,去让大儿子领林郎君的薪酬,是把儿子的脸皮往地下踩,可他也想不到什么好的法子了。
      家里的孩子眼看着要成丁,要缴地税,多一份收入家里就少一分负担,只有大儿子对家里有付出,才能立起来,才能解决家中的矛盾。

      刘驴儿听了刘阿爹的话后,沉默了好大一会,这才低头应声道:
      “那我去看看,都这样子了,也不能更坏了。”

      刘驴儿满腹的心事,却不知从何说起,当他跪在林郎君跟前,承认了错误,林郎君原谅了时,他以为豆种的事情已经结束。

      可林郎君后续的操作,直到此刻,刘驴儿才知道,事情远远没结束,他家被全村排挤、嘲弄,这或许才是林郎君想要看到的。

      林郎君请个长工也能给出那么多酬劳,压根不缺钱,但偏偏为了那么少的赔偿拿刀围了刘家庄的村民,还让所有村民一起出赔偿。

      刘驴儿当时不明白,林郎君为了几个大奴得罪刘家庄值得吗?
      可之后,事情反噬到他身上时,刘驴儿才想明白了,刘家庄的村民得罪不起林郎君,村民被抢了,也只会怪罪他这个引起事端的人,他家可不就倒霉了。

      刘驴儿苦笑,就连一个普通的村民都知道得罪不起林郎君,他自持聪明,怎么就做了这糊涂事呢。
      林郎君这般手段,他去了佃田,也不知道会不会受罪,可那又怎么办呢?他没脸没皮,总比整个家散了好。

      刘驴儿去了佃田,发现林郎君已经离开,大奴对他怒目而视,但也只是嘴上骂咧两句,没再动手也没说出驱赶他的话,其余长工无视了他,但总归不会向村里的幼童一般追在他身后骂。

      刘驴儿这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心思龌龊的,自己心思多,总觉着别人心思也多,林郎君早说不与自己计较,刘驴儿此刻才知晓,当初他那般遮遮掩掩,就已经错了。

      他错了,真的错了,现在遭的一切都是他的报应。

      刘驴儿在佃田待了下来,埋头苦干着,嘴上的话也少了许多。

      ————————

      另一边,林彻离开佃田后,又马不停蹄的回到山家,继续林彻进行的挣钱大业。
      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挣钱!
      没错,在经历租田、盖房、请工后,林彻的库存再次缩水,这一次,再不想点办法挣钱,就是真正的坐吃山空了。

      林彻在山下收了一圈粮后,肯定了一件事,山下的农人大多都被吸干了血液,身上是榨不出什么油水来的,要想挣钱,还是得瞅准富户薅羊毛才行。

      正好,猪牙山下的山路最不缺的就是富户,趁着茶商还未大面积过路,林彻指挥着山匪把山路修葺了一番。
      然后把山路给堵上了,准备收一波过路费,把他这些日子花出去的铜钱给挣回来才行。

      林彻在书本上看过一句话:想要富、先修路!

      这十里乡虽说地势比其他地方高,水进不来,粮食收成不大好,可这条靠人走出的、通往青山县的道路,可是天然的优势!

      早年间,也有脑子活络的村民守在道路旁,向过路的行脚商兜售茶水食物,换取点赏钱。
      但自从猪牙山被山匪霸占后,就很少有村民往这边来,就连占地、盖屋也得离猪牙山远一点。
      山路隔着十里乡只有一块不算陡的山坡,但却无人居住,没有人烟,甚是荒芜,还挺可惜的。

      林彻计划着打劫山下过路的商人,可也不打算直接就上手抢,容易遭人反抗,要是把人给抢怕了,绕道走,他到哪儿说理去。

      林彻打算在山下搭几个茅草棚子,摆几张桌子,搭个柴火灶、卖点吃食,再准备些茶水、点心。想要用委婉点的法子让商人把过路费交出来!

      林彻行动力一向强,做好规划,找好地块,用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夯实过土地,搭建好了茅草棚和路障。

      当然,这期间林彻也一直在准备和商队交易的货物,有了货物,山寨才能有稳定不断的进项。

      为此,林彻特意让采石工人凿了两个大石磨,今天正是大石磨抬下山的日子。

      林彻之前盖房子的时候,可没少到处跑。然后,林彻发现山寨还挺值钱的。
      这个地方生产力太过低下,石头也全靠人力采集,所以,越大块的石头也越昂贵。

      一块被开凿出来的长一米、宽半米的长条石,价格能高达两千钱,两千钱能买六石多的粮食,足以见得石头价格之高。

      林彻让山匪凿的石磨直径能有一米,俩块石头和人力加起来,一个大的石磨少说也得一万钱。
      所以,像石磨、石碾这种昂贵但又是必需品的家当,都是村里人集资筹建,建好以后,都是村里人一起合用的。

      林彻有想过直接售卖石块换粮食,但很快打消了念头,石块的用处是什么呢?
      除了常用的石磨、石碾、石桌等家当,石头还能用来盖房建城建墓地,石头耐用,石头做的家当能往下传好几辈。
      所以啊,大石块在农家没啥销路,富户世家倒是需要,但人家自己就有采石场。

      林彻要想兜售石料过活,就得开辟石料的销售途径,林彻合计了一番,觉着还是兜售点吃食物更容易。
      一是有现成的商路在山寨下,向过路的商人兜售吃喝更容易;二是吃食消耗得快,市场一直存在,更容易找销路。

      林彻打算兜售的吃食就是豆制品,一是这个地方的豆子价钱低廉;二是豆子制品多种多样,便于销售;三是佃田里都种了大豆,他得想办法把大豆换成粟米。

      林彻没和其他人提起过自己的打算,山匪们见林彻在路中间修路障,只以为林彻是为了方便抢劫拦道。
      得知林彻要在路边建茅草棚,山匪一脸的懵,都抢劫了为啥要修茅草棚?但山匪只要出人力就行,其余的材料也不用担心,山匪也就没说啥。

      然后,没过两天,林彻让山匪把大石磨抬下山时,所有山匪的脑子都被糊住了,这么大的石磨,千斤都是有的,山寨的山路陡峭,这抬下去不是要他们老命么!
      还有,石磨抬下山对抢劫有啥用吗?难道还能拿着石磨砸人不成?

      山匪们对这事有不满,但也不敢找林彻说,只能去找程四,自从林彻上位后,程四就靠着眼力劲搭上了林彻,天天帮着到处采购东西,倒是能和林彻说得上两句话。

      然后,程四在山寨的地位就开始一路高涨,山匪们有啥事都喜欢找程四去说说道两句。

      “四哥啊,你说这石磨有啥用?我们又吃不起麦,用不着磨麦面,林大王让我们凿石磨不说,还要给抬到山下去,这怎么抬啊!”

      程四知道林大王脾气好,但只要做出了决定就没更改过,程四也不可能被山匪鼓动几句,就去找林彻说道,想了想,就给山匪出主意道:

      “林大王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计量,不行的话,你把路边的树砍了点,把石磨滚着下山。”

      山匪装做为难道:“四哥,这方法我之前想过,但动静太大,砍树还得要人手……”

      程四听后,这才明白过来,这是来找自己要人要口令来着: “这事我去和林大王说,你们先砍树。”

      林彻得知后,也同意了,还疏散了山脚的山匪,以免误伤。
      林彻能那么轻易放弃石料生意,这陡峭的山间小道也占一方面。

      说是砍树,其实也就清理了下小道边上的灌木杂草,瞧着足够石磨通过后,就开始推着石磨下山。
      需要几十个人抬三四个小时的石磨,只用五个人花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山下,但山道上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踩踏点都被磨平了,下山难,上山更难了,得重新找踩踏点。

      不远处,靠近山脚的江家村,听到山上的动静声,赶忙抄起锄头跑来查看情况。
      远远看见人影后的,不敢再靠近,盯了许久,确认山匪不会下山后抢劫后,这才离去。

      林彻看着山路已经毁了,便让山匪又滚了几个石碾、石锥下来,把做好的猪食盆也一并滚了下来,还滚了一堆的长条石下来,清点石料差不多后,这才让人去修葺上山的道路。

      把滚下来的石盘擦洗干净,安置在小山坡上的茅草棚里,然后取来提起泡好的黄豆,让山匪磨豆浆。

      山匪搞不懂,吃豆子就吃豆子,还要磨碎了吃?磨碎的豆子很好吃吗?为了磨点豆子费时费力把磨盘搬下山来,值得吗?

      山匪们一面磨磨,一面窃窃私语:
      “这么多豆子什么时候才能磨完啊,磨好的豆浆还要煮,这是以后让我们都吃豆,不给我们吃粟了吗?豆子是好吃,但吃多了腹胀啊!”

      “你们说,林大王到底想做啥子,拦道抢劫没必要把家当搬下来吧,还在路边盖茅草屋子,这怎么看都不像要抢劫的样子,可不抢劫,为啥要把路拦起来?”

      “管他呢,只要能吃饱肚子,林大王说干啥我就干啥!我活这么大,也就林大王来的这段日子能天天吃饱喝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石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