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徐府 ...
-
鱼儿进徐家时,徐家老太爷过世不到一年。徐家从徐老太爷的父亲开始就做药材和布匹生意,店铺零零散散分布在别桥以及与别桥邻近的几个小镇,生意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布匹货源全部由小镇附近几个大城的工场供给,药材中的大部分则需要去北边购进。那年秋天,徐老太爷和伙计拉着两车药材从北边返回,经过河北时遭土匪打劫,人死了,货也丢了。
徐老太爷死后,徐老太太悲伤过度,卧床不起,生意交给了徐老太爷的儿子徐文打理,家事则由儿媳乔氏接过。
徐老太太娘家一直经营瓷器生意,徐老太太从小耳濡目染,对生意一道异常精通,嫁到徐家后与徐老太爷一道将徐家别桥的几间小店面扩大了好几倍,生意拓展到了邻近的几个镇子。徐老太太年轻时不但生意做的好,管家也是好手,自嫁进徐家开始,管家二十年,徐家上下无不对她服服帖帖。
儿媳乔卿语出身于书香世家,祖上出过翰林,到了卿语的祖父时,家道开始败落。当年徐老太太挑选儿媳时,看中乔氏并不是因为她一身书香,性格温婉和悦,而是处事知进退,有城府,心思缜密并且没有读书世家小姐身上的常有的一股子酸味。
乔氏嫁给徐文后,先为徐家添了一个男丁,取名徐暻,小名宝儿,两年后又生了一个女儿,闺名骊珠,小名珠儿,鱼儿进徐府时,骊珠已有三岁。徐家买了鱼儿和另外一个叫雪儿的小丫头,正是给骊珠房里准备的。
徐府是一个三进的院子,虽说只有三进,但每个院子都很宽敞。前院是徐文的书房和账房,中院去年秋季隔成了一大两小三个小院,中间是太太的叶蓁院,左院是紫经阁,是少爷徐璟的书院,右院唤作采薇轩,留给骊珠做闺房。三个院子的名字都是太太亲起,匾额也是她亲题的。后院老太太一人住着,花园在后院和中院之间。
骊珠过了九岁生辰,每月里有十来天会搬到采薇轩里住,请来的女先生也在这些天里给骊珠教书,上午读三字经,弟子规,诗经等些简单的书目,下午写字。鱼儿和雪儿侯在一旁备好茶温好暖炉,便被雪儿拉了坐在一起读书写字。三个女孩儿年纪都小,书读着读着就走了心,挤一块儿玩笑去了。女先生二十五六岁年纪,也是活泼的性子,有些童心未泯,有时也陪着三个女孩儿玩闹。太太自然知道采薇轩里的热闹,不过自有她的一番理论:“女孩儿读太多书无益,又不求取功名,不过识几个字罢了,重在让孩子玩的高兴。”所以也乐的她们玩闹。因为女先生的加入,女孩儿们玩闹的节目愈加丰富,骊珠也不再怎么缠着娘了,慢慢地竟在采薇轩里久住了下去。
转眼又过了四年,鱼儿和雪儿的规矩也学结束了。虽然玩玩闹了四年多,但骊珠的功课一点儿也没落下,过了九岁生辰,已读完了《春秋》。待骊珠读完《春秋》,太太备了厚礼辞退了女先生,让骊珠同宝儿一起跟着新聘的外国老师学洋文,同时每日晌午跟着自己在账房学习生意之道。
对骊珠来说,做生意可不像读书那么简单。第一步是认账本,识账目。乔氏平时对女儿和蔼有加,但一旦坐在账房的红木桌前,便成了严师。骊珠看看手中账本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便觉脑袋里飞进了十几只蜜蜂,嗡嗡作响,忍着看了几日,实在学不下去,她只好拉着身旁的哥哥向娘求饶:“娘亲,做生意是男孩子学的,哥哥学就好,我学它作什么嘛?”乔氏叹口气道:“是娘心急了些,你这么小就让你学这么枯燥的东西,确实有些难为你。可这是你以后的安身立命之本,娘不教,你不学,娘和你以后都会后悔一辈子的。这么早就教你这个,是因为现如今世道不安稳,你别看咱们家里太太平平,外面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大事。咱们家虽说吃穿不愁,但是这乱世底下不知道这太平日子能过多久,远的不说,你爷爷就是例子。所以娘要趁早了教你,叫你以后有个养活自己的本事。当然了,娘不但要教你学做生意,过两天还要找个师父教你兄妹些拳脚,保护自己。”骊珠听得懵懵懂懂,但看娘说的郑重悲切,便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去瞧账本上的小字。骊珠以后每日上午下了学,在采薇轩里草草吃些中饭,下午就去账房同哥哥学习理账,囫囵吞枣的地方自然很多,晚上回到采薇轩里便同鱼儿雪儿一起理理,雪儿听了几晚总是一头雾水,骊珠看她对账本比自己还要糊涂许多,便放了她去做针线,留下鱼儿同自己啃那些蝇头小字。鱼儿虽然没有同小姐一起听太太讲解,只晚上同小姐理一理白日里的疑惑,竟也学了不少生意上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