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雪飘萍泊 ...

  •   不过几十步的距离,章葵如跨过了万水千山般艰难。他的脸上,浮现出惯常的嬉皮,心底却翻涌上来一阵苦楚,抵住喉咙,令章葵哽咽得几乎吐不出一个字来。

      面前的人快要转过来了,逼迫章葵低下头,轻声道:“臣章葵参见长公主殿下。”

      “章大人何须多礼?”聂清萱向章葵欠了欠身,眼神中并没有太大的波澜。

      不过是皇上安排她在此处等着章葵一同觐见,除了不适感,见这个人对她来说,构不成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威胁,无论是利益上,还是情感上。不过是,一个旧人而已。方才宴会时间,已足够自己调整好情绪。聂清萱这样宽慰自己。

      章葵缓缓抬起头,他在蜀中,曾经无数次设想过他们的距离,能像现在一样近在咫尺。

      再次见到,她么,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好看些,额间那朵花钿,衬托这张美艳的脸愈发明媚,像只毒蛇,往心头钻。有那么一瞬间,章葵竟然可以理解昏君了,那些个祸国殃民的女子,大抵就是这种模样了。

      气氛诡异而尴尬,两人在简短的对话之后,默契地缄口不言了。秦公公是个机灵人,忙不迭出来救场,尬笑道:“公主殿下和章大人,快跟我走一趟吧,皇上在御书房等着二位呢。”

      “有劳秦公公了。”章葵识趣地朝秦公公抱拳,举手投足间皆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的风范。

      直到两人一同踏进皇上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章葵才稍稍放松了点,他目不斜视,一进门便跪下了,意图根据宣景帝的脸色来揣测圣意,然而只是一瞥,章葵便从皇上的面容中瞧出了四个赫然的大字:大事不妙。

      宣景帝拿着本奏折,眉头紧锁。那件御寒的狐裘被丢在一边,哪怕这位年纪不轻的帝王已唇色发乌。室内的宫女们均被遣走了,唯有他最信任的两个太监,秦公公和李公公在旁边,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桌上的茶水死气沉沉,没有丝毫热气的影子。

      聂清萱和章葵的目光几乎同时开工又同时收工,将一切尽收眼底,不同的是,她不动声色地走到宣景帝身旁,先是端起茶杯,就着冷茶猛然吞了一大口,皇上假装不看她,继续和一份已经批阅好的奏折过不去。

      “公公,沏壶新茶来吧,凉了。”说罢,拿起那件狐裘,恭恭敬敬地跪了下去,双手捧上那件玄色的袍子,头埋得比手低,道:“天凉了,儿臣请父皇添衣。”

      皇帝不应。

      聂清萱不语,保持姿势不动。比预想的时间短,未等许久,宣景帝终究深深地叹了口气,放下册子,接过狐裘,道:“清萱来了啊。”

      “是,与章大人刚到。”聂清萱甫一抬头,就对上了宣景帝复杂的目光------心疼,怨怼,怜爱,不甘,和恨意。她流转了一下视线,不与之相接。

      聂清萱十分清楚,她身上这份任何人都羡慕不来的荣宠,承载的是三个人的分量。即便如此,聂清萱把这份宠利用得恰如其分,从不敢恃宠而骄,任意挥霍。

      宣景帝起身,踱步到章葵面前,道:“爱卿平身罢,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还未与家人好好团聚,又被朕给召来了。”

      “皇上言重,下官谈不上辛苦,倒是您今天本该好好歇着,御宴结束竟又投身国务,作为臣子实感惭愧,愿与陛下分忧。”章葵听皇上这话里有话,估摸着又有差事交给自己了,索性顺着他的意思说了。

      宣景帝紧锁的眉头在悄无声息中展开了,接着说道:“如今蜀中流民多数已编入户籍,各处压榨奴役工人的作坊被强制关闭,欠工人的银两也都基本解决,此次蜀中的改革政策可推行到整个北宣,章葵,回头看看刑部新拟的相关法令,毕竟你是实实在在参与改革的人,看看是否有与实际不符的地方,再修改之。”

      “是。”章葵答应下来,心里却没底,他不过一个户部侍郎,还是被外调做了几年地方官的挂牌侍郎,真要有什么改的地方,他哪插的上嘴,更何况那本关于流民户籍问题和民间作坊整顿的法令是聂清萱主修的……

      紧接着宣景帝又与章葵聊了聊蜀中的风土人情,甚至扯到当年开疆拓土的先帝到蜀中,穷途末路之时,当地百姓如何帮了大忙云云。

      章葵心道,若不是武帝嫌国家地盘不够大,打了一堆地方又不管理,现在边塞将领们能有这么多破事吗?要不是武帝因战事需要,鼓励生育以至于人口有点太多了,能是现在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贫富差距非常之大的局面吗?这扯远了,可是都扯这么远了,公主呢?皇上这是找人家来陪我们俩人聊天的吗?

      被章葵惦记起的聂清萱这会儿站得笔直,她知道她老爹这几天不大待见她,故意晾着自己呢。不过也该,谁让自己轻描淡写就递了封告病书,要辞官呢,信的大意是说,臣身体极度不适,顶不住压力,于是乎我要撂挑子不干了,末尾补上一句,当初不让我当官的是您老人家,如今我才知道您老用心良苦,好吧,我听话,我辞职。

      不经意间,聂清萱和章葵交换了个眼神,方才还侃侃而谈的章大人被这个眼神噎住了,于是他的想法就变成了,公主一个人傻站在那里多尴尬啊,我和皇上聊天也尴尬,那不如参与进来一起尴尬吧,真好。

      意味深长地瞄了聂清萱一眼,章葵道:“只是不知道皇上今日召见我和长公主殿下所谓何事,臣惶恐。”

      聂清萱仗着皇上背对自己而立,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宣景帝今日说话似乎没打算思考逻辑,想到一出是一出,好像这时候他才想起身后站了个女儿,他冷不防开口问道:“清萱,你告诉朕,为何不同意岷河改道?”

      岷河乃北宣的命脉,这条贯穿半个国境的河流,带了经济价值,但同样是国之大患,每年洪涝季节,皇上最怕的,便是听到岷河决堤的消息。

      聂清萱被这个猝不及防抛来的问题吓得不轻,她组织了一番语言,准备编排一堆自己都不太信的鬼话:“回父皇,那日早朝,我已说明了缘由,大河之地富庶,百姓多,不假,可前朝之鉴您可忘了?前朝何等繁荣,比起北宣,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父皇我
      这话确实难听,但您心里明镜似的,比我清楚。”

      “前朝国之实力近乎三分之一用在赈灾,洪灾之后旱灾,紧接着瘟疫,如今的大河水患频发,任凭此地经济再发达,也是入不敷出。倒不如不要管了,转移经济中心,任那群穷苦老板姓自生自灭吧。”

      宣景帝脸色陡然一变,聂清萱乖乖闭嘴了,说完最后一句话时,她甚至做好了她老爹扔笔啊,奏折啊,砸她身上的准备……

      她这辈子说过的大逆不道的话多了去了,也不差这几句,聂清萱如是想,倒是没有考虑,章葵此刻会出来救她的场。

      “皇上。”章葵准确无误跪在宣景帝面前,他生怕一不小心偏台了。那群每日讨好皇上的狗官,就是如此,看到君上龙颜不悦了,蹭的一下,扑通倒地,速度之快。章葵觉得他们真心不容易,他现在非常想揉揉自己的膝盖,不知道是自己太用力了还是皇宫地面太硬了,痛感过于真实。

      “皇上您别生气,公主殿下口无遮拦,臣不才,早些年教过公主殿下几年书,她天资聪颖,确实有忧国忧民的心怀,为人耿直,方才定是一时口快,才说出弃百姓于水火之中这类话来。”为人耿直?这话章葵他自己都不信,语罢,十分担心天上降下一道惊雷,把他劈个外焦里嫩。

      既然章葵都这样说了,聂清萱实在是觉着不能辜负章大人一片美意,此刻把与皇帝的矛盾转化到章葵身上,指桑骂槐再好不过。“哦?那我倒想听听老师的见解,我师出章大人,学识比不得老师,又常年累月在帝都,见识更是浅薄,愿洗耳恭听。”还煞有介事地做了个请的姿势。

      章葵无奈地在心底叹了口气,聂清萱这个小混蛋。可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是个老混蛋……

      “那个,岷河下游水灾确实可怖,若是冬季开始着手修建新的河道,到了春夏之际河水解冻,奔涌而下时,可免除不少麻烦,当然下官只是孤言妄之,具体还要工部各位大人商量。”章葵顺着皇上意思说,一时间也不太清楚聂清萱反对的理由,以至于提到致仕这个层面上来了。

      宣景帝虽然猜忌心重,好权势,但他清楚,岷河水患始终是件大事,更何况此次可能威胁到淮州——除帝都以外最繁华的地域。

      可聂清萱这头牵着大批党羽,上书说此事万万不可,列举一堆堪比废话的理由,宣景帝想,既然你不愿意,朕就偏要把此事交给你做。于是乎,刑部上书大人准备金盆洗手不干了。

      “若岷河改道仅仅是章大人说的这么简单的事情,那父皇交给儿臣,我当然欣然往之。可工程浩大,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朝堂拨出的银两,到了地方,层层克扣,到工人们手中,所剩无多,谁又愿意参与进来?难不成靠抓壮丁?”聂清萱嘴角牵起,朝着章葵露出一个戏谑的笑容。接着说下去,“近日,收到刑部收到都察院一些折子,我做了一番整理,请父皇过目。”

      聂清萱猜,宣景帝欲把差事交给章葵和自己一同去,一来章葵是个能臣,二来利用章家对己方的制衡作用。她对兴修水利的功劳没有兴趣,不过,并不介意多个人帮她拉人下水,落井下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雪飘萍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