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案中案无从查起,平静中扑朔迷离 ...


  •   现在他自然知道当年处理尸体的两个黑衣人正是女帝的禁秘卫,只为女帝一人效劳。

      皇甫言最终没有射出第三枝箭,而是把弓箭放至一边。才刚放下,宦官张高千便急匆匆地跑上前来。他正要请皇甫言回房歇息,却发现箭靶上的箭,看了眼皇甫言,又看了眼冷漠的韩溟,狐疑地问:“这箭是韩侍卫长射的吗?”

      皇甫言听罢,大笑一声。

      张高千伺候誉王多年,深知他性情,此时皇甫言身穿练武的装束,怎可能没有射箭或是练武呢?然而,殿下不是射箭总射不中吗?

      总射不中,是否也说明他其实每次都射中呢?只是射中的目标不同而已。

      张高千再问:“难道射箭的人是殿下吗?”

      皇甫言仍是只笑不语,然而转身向自己的寝室走去。

      张高千更加摸不着头脑,想问韩溟,然而韩溟是出了名的冰坨子,哪里会解答他的疑惑。张高千是满肚子的疑惑,本以为自己十分了解殿下,哪里晓得竟也没有比他人多了解多少。若这箭真是殿下射的,那么便……变了,变了,殿下难道是一直隐藏着自己的真实实力吗?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对殿下来说又有什么好处?现在他展露出来又是为了什么?

      张高千一时变得一个头两个大!

      唉,只希望誉王殿下越变越好才好啊!张高千如是想。

      翌日。

      皇甫言穿戴正装,欲进宫上早朝。

      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上早朝,之前能不上他都不上。而这一次也是女帝下了谕旨让他今日上早朝。

      刚从房中出来,宫女梅英便走上前。

      皇甫言冷瞥了她一眼,甩袖向门外行去。韩溟和张高千分别跟随一侧。

      梅英昨日来到誉王府,便领了一顿罚。两边的脸蛋各被赏了二十个巴掌,所以两边的脸蛋都还红肿着,自是无法出门随意见人的。

      然而,她一想到昨夜的那一幕,嘴角便扬起一抹得意洋洋的笑。

      昨夜她躲在暗处,将皇甫言射箭的一幕看的清清楚楚。原来皇甫言并不像世人所认知的那样是武功不济的王,而是深藏不露,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

      她的确是女帝安插在誉王身边的人,一想到若誉王射箭之高超的事被女帝知晓后,女帝是否会赐誉王一个欺君之罪呢?

      她从不认为自己是誉王的侍女,而是女帝的手中剑而已。

      不就是昨日随意地说了帝师的那个下贱婢女几句,誉王竟恼羞成怒命人掌了她几十个巴掌。这口气,她自是咽不下的。而且那婢女还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妖怪,女帝是向来最讨厌妖怪的。

      一个聆音帝师,一个誉王殿下,她定要他们好看。

      梅英冷笑。

      朝堂之上。

      从誉王将脚迈进议政殿后,群臣的目光便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朝阳从室外射进来,印在他的浅金色的衣袍上,仿似给他披了件黄金般的外衣。他款款走来,走到他该站的位置上。而安王正好站在他身旁。

      安王轻声淡笑道:“今日,皇弟怎么也来了?”

      皇甫言冷冷道:“该是时候找一找自己的存在感了。”深邃的眼神落在安王身上,他并非常常如此,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他不能再向以前那样随性了。

      原本是太子在世,他可以一直隐藏自己的实力。然而如今太子出事,他既然不是主谋,主谋自然只有那一个人了!

      其实皇甫言一直觉得阿聆所说的要找出幕后之人很简单。只是阿聆不是他,自然不晓得他完全就没有涉及太子一事中。

      而就算他知道主谋是谁,若无证据,谁也不会信。那么要证实他心中所想,还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待百官都到齐了。

      不多久,女帝也到了。

      早朝伊始,女帝开口便问:“大理寺卿,太子一案查的如何了?还有刑部,朕命你们联手查案,今日是否该给朕一些答复了?”

      朝堂一时竟变得格外安静。

      群臣都将目光放在大理寺卿郑德清和刑部尚书刘孔二人身上。

      然而,过了许久,两人还是未说话。女帝拍桌勃然大怒道:“混账……”

      郑德清和刘孔二人立即跪到地上,以头抢地。

      朝堂局势一下变得剑拔弩张,丞相秦汝手持笏板,慢条斯理道:“启禀陛下,民间有传闻说是有人闯入了东宫,太子是被夜里闯入的人害死的,并非是像大家以为的太子是为证自己的清白而自尽。”

      女帝道:“丞相是说有人闯入了太子府害死了太子,那么这群人害死太子的目的就是想让人以为太子是清白的,是吗?”

      秦汝道:“臣不知,只是这是民间传闻,臣也不知道具体的真相。”

      丞相秦汝不愧是两朝元老,老奸巨猾,说话滴水不漏。他这话虽说有人害死了太子,实际却暗指女帝派人害死了太子。若这种事真被查出来,女帝的脸面估计也保不住,帝位也会不稳,所以还不如不查。而丞相又说自己不知,将这事与自己撇的一干二净。

      女帝望着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的两人,也不好再发怒。想来这两人定也查到了是她派人赐死太子,所以都不敢明说。只是她的本意只是想将众人的目光放在蝶依刺杀自己的事情上来,没想到竟弄巧成拙了。

      “太子之死姑且不论,且说蝶依刺杀朕一事,你们如何看?还是认为是太子一手指导了这一切吗?”

      百官无言,呆立着像一桩桩的柱子。

      女帝又道:“朕现在倒是有一个证人,能证明太子未必就是指使蝶依刺杀朕的主谋。传聆音帝师和高圣为!”

      话音刚落,身穿一袭青衫的阿聆从殿门口迈了进来,身后是形似谪仙的高圣为——四大世家高家的嫡长子。

      说实话,这是阿聆第一次踏入议政殿。她本不是议政的官员,所以没有官服,上朝穿的仍是便装。

      女帝看见阿聆,嘴角方才扬起,道:“阿聆,之前你与朕说的便当着百官的面重新说一遍吧!”

      阿聆环顾了一眼四周的所有官员,看到皇甫言时眼神顿了顿,随即嘴角扬起一抹淡笑。她转了一圈,方才道:“蝶依虽为太子的灵宠,却未必只听太子一人。捉妖师的确能赋予万物妖灵,使其化成妖怪。但这样的妖怪也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只听一人的命令。蝶依虽为太子的灵宠,但若蝶依身上的妖灵发生改变,她也会改变。人尚且能背叛主子,为何妖不会呢!诸位大臣,请与我一道出去看一看这个。”说完向殿外走去。

      百官并不知道阿聆到底要耍什么花样,只是听阿聆如此说,女帝又未反对,故跟在阿聆的身后。

      只是才刚走了两步,外面的天似乎突然暗了下来。一道响雷伴着闪电从天而降,雷声震耳,闪光划破长空,穿透偌大的议政殿。众人皆受了一惊,唯有阿聆、高圣为及女帝几人未受一点惊吓。

      随着雷声闪电而来的还有倾盆的大雨。

      待百官踏到大殿外,他们更是骇了一跳。竟没想到殿外有一只庞然大物,其形若鱼却长有翅膀,更怪的是它还长得一双鹰爪。众人正寻思着这是什么,阿聆不紧不慢道:“《山海经》中记载邽山有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丞相秦如问:“你的意思是这是蠃鱼。”

      阿聆道:“正是。”

      太常担忧道:“见到蠃鱼,便预示会发大水。帝师您这是?”

      阿聆淡笑道:“太常无需担忧。若这只蠃鱼真会引发大水,我也不会带它来此了。其实我让你们见到这只蠃鱼,只因我和誉王殿下在从稻城返回帝都的路上也碰到了这种怪物,大家若不信,也可问一问誉王殿下。”

      众人将目光落在皇甫言身上,皇甫言颔首表示同意。

      阿聆见此微微一笑,继续道:“大家想必也看见了这只蠃鱼并不完全像《山海经》中记载,而是被人改造过的。你们眼前的这只自然是被我改造过的。说到重点,我和誉王殿下遇到这种妖怪的那夜,女帝也刚好遇袭,世间真有如此巧合,我倒不这样认为。很明显,创造出这种怪物的人和刺杀女帝的人应该是同一拨。而能创造出这种怪物的人,本领当在高先生之上。高先生,我可有说错?”

      站在一旁的高圣为此时方才开口道:“不错。所以蝶依若与帝师所言创造出这种妖怪的人是同一伙的,我想必不是蝶依的对手。可见,他们的目标或许不是女帝。”

      阿聆对着女帝,补充道:“他们的目标是太子。陛下,太子一案疑点重重。只有找到那个创造此种怪物的人,真相方能水落石出。不管太子是否真的清白,此人有如此道行,祸乱朝纲,将会是大周最大的隐患。恳求陛下让阿聆接手此案!”

      女帝听罢,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不禁五味陈杂,心里难耐。身为人母,她当时为何不能对太子多一些信任。竟还选用赐死的手段去考验太子的真心,本不想太子死,却被奸人利用,原来自己竟已识人不清到这种程度了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