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回毓秀宫的路上,泽心愤愤不平:“娘娘,都怪这盗草贼扰了陛下的兴致,要不凭娘娘今晚的舞蹈,陛下一定会来咱们毓秀宫就寝的!”
      云姗笑着摇摇头:“傻丫头,今晚陛下怎么都不会来咱们这的,皇帝寿辰按祖制要和皇后一起就寝,现在宫中没有皇后,陛下为了平衡后宫,也会选择自己就寝,除非对某位大臣特别倚重,才会对其后宫中的女亲格外恩宠,目前就连海平大将军也没到陛下需要在寿辰翻贵妃牌子的份儿呢。”
      “哦~~”泽心听了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点点头,“原来如此。”云姗看到她的样子直觉得好笑。
      泽心是去年新进宫的丫鬟,今年刚十六岁,为人单纯,对宫里有些事情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她不像其他宫人冒着机灵劲儿,但为人实则十分聪慧稳妥,最大的好处是嘴严心细,云姗觉得她很适合做贴身婢女,值得好好栽培,便一直带着她了。
      回到毓秀宫,泽心便吩咐婢女们烧水侍候云姗沐浴,云姗看泽心身上也有一些烟灰,便让她自己回屋沐浴了,夜里也不要她过来侍候了。沐浴过后,云姗穿上干净的衣袍来到寝居后面的小花园。这园子乃是当今皇帝专为淑妃所建,只因她喜欢在花丛间练舞。
      夜色已深,月朗风清。半弦月洒下一园清辉覆在地上的扶桑花枝上。云姗让婢女们退下了,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否则日日盘旋在这深宫之中,会迷失了心。
      她想到了很多事情,想到了清灵江边的家,小时候和弟弟还有乡亲们家的胖虎、菜妞、凤姐姐一帮子一起下江捉鱼,每次都能捉到好几条鱼,每家都至少能拿到一条鱼炖汤。娘亲炖的鱼汤特别鲜,配上焦香的饼子,每次她和弟弟都能吃好多,爹爹说喝了娘亲的鱼汤一整天的劳作都不觉得累了,爹爹还说一辈子有娘亲的鱼汤喝就知足了,那个时候她的名字还是巧妹。
      那时的日子真的让人很知足,以为能就这样过一辈子呢,其实人都会长大的。
      让巧妹突然长大的就是11岁那年清明前后村里下的那场大暴雨了,巧妹记得当时连续下了几天大暴雨,屋子里都进水了,可雨还是越下越大,老人们都忧心忡忡的念叨着“不怕常下雨,就怕雨长下”,人们都尽量不出门了。
      事情巧就巧在邻舍方老伯家的儿媳大梅突然要生孩子了,本来没到日子的,可是屋里进了水,大梅不小心滑到了,听说流了很多血,方老伯的儿子大栓很慌张地跑来喊爹爹,爹爹听了大栓的话就赶紧跟着出去了,听娘亲说是要把大梅抬到清灵江对面的稳婆崔婶子那里。因为雨下的太大,江里水流很急,船是用不了了,只能走清灵江上的那条悬木桥,爹爹帮着方老伯家把大梅送到崔婶子家,回家时走到那桥上,村里就有人看到江里翻起一个大浪,把被水冲了很多天的悬木桥冲断了,爹爹便被急急的水流冲走了,再也没出现。
      巧妹听到爹爹没了的消息时,完全是懵的,脑子里空空的。她没亲眼看到爹爹被冲走,脑子里只不断浮现大栓当日惊慌地跑到自家院里喊爹爹时摔倒在泥里的样子。
      巧妹止不住的泪珠子往下淌,却发不出声音来,那时她还不知道爹爹没了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再也见不到爹爹了。当时娘亲快哭断了气,年幼的弟弟看到娘亲哭的悲恸,也吓的大哭。那两日全靠着乡亲们帮忙给娘儿仨做饭才得以度日。
      方老伯坚持要给娘亲跪下,说要替爹爹守灵,还是乡亲们劝走的。后来,雨终于停了,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给爹爹置了坟,埋的是娘亲给爹爹新做的一身衣裳。
      然后日子开始艰辛起来,家里没了劳力,乡亲们帮得了一时却不能永远帮忙,方老伯家隔三差五地会给家里送点吃的,可是方老伯家也是劳力少、吃饭的嘴多,日子本就不好过,更不可能养两家人了。巧妹帮着娘亲做活只够全家人糊口。一家人最怕的就是生病,不仅是没有钱买药,还会耽误做活挣钱。
      巧妹的爹爹走的那年弟弟还小,自此娘儿仨就过得很贫寒,所以弟弟的身子一直不大好,巧妹13岁那年冬天,弟弟遭了一场重病,几天不省人事,瘦瘦的小人儿躺在床上,看起来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家,娘亲眼睛都哭肿了,可是治病的药太贵了,亦或是说对她们娘儿仨来说太贵了。
      巧妹觉得,不能再这样等着了,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她知道,村口住的李瓦,是个牙人,他对村里人说把小孩子带到戏班子学艺,但是大家都说他的话不能信,孩子指不定卖到哪里了。但是,他从不偷孩子,都是几个邻近的村有人家因为一些缘由把孩子卖给他,因此,大家才能容他一直在村口住着。爹爹走的这两年,巧妹看到过李瓦找过几次娘亲说啥,但是巧妹并没有被卖掉。
      巧妹一直觉得也许早晚都有一天要跟着李瓦走的。
      巧妹心想,这天终于还是来了。
      夜深了,弟弟仍然昏睡不醒,娘亲累的也合了眼。巧妹把一个布兜轻轻放到了弟弟枕头旁,里面装着十贯钱,白天李瓦跟她说足够给弟弟看病了,于是,巧妹下定了决心。她翻出一双新鞋穿上了,那是娘亲中秋给她做的,她本想着等年节再穿的,可是那时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而且上路需要一双耐穿的鞋,原来的鞋已经有破洞了。
      巧妹记得那晚很冷,已入腊月,月光很清亮,照的地面发白,当时头顶的星空繁密耀眼,巧妹一边走一边还想着以前爹爹总笑巧妹,说巧妹幼时总吵着要爹爹摘了星星做坠子送她。
      巧妹背着装有两件衣服的小包袱穿着新鞋就这样边走边回忆着以前的事情,对以后如何过活完全没有任何头绪。
      走到村口和李瓦碰头后就跟着李瓦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家。后来几经波折,巧妹自己也没想到,会安身于漓渡皇宫瞻漓宫内,安身后给家里寄了信想问问娘亲和弟弟的情况,看看家里需不需要接济,却没有回音,再后来到了沧澜,为了隐藏身份,也就没有再试着和家里联络过了。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云姗的思绪被打断了,她回过神来摇了摇头,又看到了旁边的扶桑花枝,远在瞻漓宫的太子殿下庭院里就种着许多扶桑。
      太子殿下很是喜爱这些火红的花朵,不仅仅是因为花美,也因其象征着日出,日出给一切都带来了希望。
      云姗想自己大概是爱屋及乌,她素爱满心欢喜的看着意气风发的太子殿下,喜欢他像阳光般温暖的名字,也喜欢这热烈的花朵。
      曾经的某个清晨,太子殿下吟咏着:“白云风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长。银汉影沈星乍没,又看红日起扶桑。”云姗当时就在扶桑花旁兴至起舞,太子殿下说虽然云姗素雅的样子很好看,但这般朝气的年华,还是明艳一点才好,便折了一朵扶桑花替她戴在发髻上,火红的花瓣上还有晶莹的露珠,真的是美极了,云姗心里美极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