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风云惊变 2 ...

  •   一夜之间,风雨骤变。

      边境急报,西洲王率领大军穿过陇西走道,绕过中洲,直入东洲边关。

      镇西军元帅杜威死守银山关,却不出战。

      东洲银山关近千年历史,易守难攻,抵挡西洲无数次的征伐,然西洲人的火炮攻城却轰塌了坚不可摧的城墙。

      镇西军守城将士死伤惨重。西洲骑兵冲关而入,进军幽都古兰城,烧杀抢掠、屠戮百姓、无恶不作。

      元帅杜威只一昧退让,下令舍弃古兰城三千百姓,退守玉林。副将冯琪抗令,决议死战到底。冯琪召集近千精兵敢死突袭,迎着炮火直入西洲军大营,千名士兵杀敌上万,冯琪更将敌军三位可汗斩落马下,用炸.药摧毁了火炮。

      西洲王惊恐,鸣金收兵,形势逆转。冯琪率精锐士兵调头杀回古兰城,夺回丢失的城池。繁华的古兰城,已尸横遍野,满目疮痍。城内百姓仅余下不到百人。也就是这百来人和千名士兵在一夜之内修复了破损的银山关。

      镇西军逃到玉林,冯琪与疲惫的战士、百姓,死守银山关,挫败对方数次进攻。

      西洲王不死心,于陇西走道屯兵十万,有再度大军进犯之意。

      *

      军情紧急,八百里加急送至天都。同时,元帅杜威参奏冯琪以下犯上违抗军令,冯琪也参奏镇西军元帅临阵脱逃。

      两道折子一并传到天晟帝御前,朝内争吵纷纷,却不见天晟帝拿主意。朝堂上,主战的声音强势。

      天晟帝恐慌,奉天祭祀凶相这么快应验了。白虎现世,边关战乱。比起丢失的城池,天晟帝跟担心因为战乱失去民心,地位不保。一夜间天晟帝满头白发,冥思苦想如何最快化解战乱,最后,竟然拿出个给粮给钱求和的答案。

      “冯将军得了胜仗,可行动太过冒失。杜元帅虽丢了城池,但谨慎之心可嘉。若战火未起之时就后退一步,完全不必大动干戈。”天晟帝含含糊糊地略过杜威临阵脱逃之罪,反倒责怪拼死反击的冯琪。

      拖着病体上朝的冯丞相心彻底凉了,而主战的文武官员也纷纷改口。

      天晟帝故作大方地说道:“西洲此次来犯,不过那场暴雨冲毁了良田,冲走了牛马。那是一群野蛮人,天灾后并无维系生活的法子,只能想着抢掠。咱们地大物博,存蓄丰厚,舍给他们点物资,救助西洲人活过这一年,便免能一场战祸。治理天下,不要一昧靠武力,还要讲一个‘仁’字。至于陇西走道,那里本就荒无人烟一块费地,给他们一块放马的地方也不可惜。”

      国土本应寸土不让,但天晟帝金口一开,谁也不敢再言。朝中有少数继续劝战,可天晟帝坚持议和,以大度、仁义的姿态提出支援西洲。

      但西洲王直接撕了圣旨,大骂:“我们此次进军不是为了米粮,而是为了公道,莫要当我等是叫花子,这么点东西就想了事?”

      西洲王坐地起价,所要粮食布匹翻倍,又需要金银。最后控诉镇西军残暴,杀害无辜的苏力可汗,要天晟帝交出主谋。

      贼喊捉贼!

      满朝文武,谁人不知引凤萧被盗又被追回之事,心中愤愤不平。主战之音再次强烈,西洲盗宝在先,犯境在后,理应将他们驱赶。

      但天晟帝却不敢将引凤萧一事公之于众。

      奉天祭祀出现凶兆,若是被人知晓灵器被盗他一气之下斩杀三百僧侣这件不光彩的事情,白虎凶兆的来历就会盖在他的头上。他的皇位怕是不安稳了。

      天晟帝一狠心,命杜威协助西洲王彻查苏力可汗被害之事,给西洲一个交待。纵使满朝文武知晓天晟帝推卸责任,却只能哑口不言。

      杜威心胸狭隘,不管真相如何,和他作对的冯琪都好不了。所有人都为冯琪心酸,却无人敢为他求情。

      *

      圣旨一下,凤玉便敲了登闻鼓。他跪在宫门前高声认罪:“是我杀了苏力可汗!”

      凤玉后悔了。

      他不该插手引凤萧之事。他只是区区一介伴读,为何要他不自量力主动请缨?是他揽下这场祸事,是他将冯琪和镇西军牵扯进这场争端。

      一切因他而起,天晟帝要替罪羔羊、西洲王要处置元凶,就把他交出去好了,放过他哥哥。

      他在宫门前高声呼喊,可天晟帝怕的就是引凤萧一事被外人知晓。天晟帝也明白,杜威怕是要拿冯琪开刀,心中颇有不忍。但想到臣子本该为君王解忧,而很快他要立凤玉为后,也算弥补冯家的损失。便没那么不安,命人打晕了凤玉,将他幽禁深宫。

      老皇帝不会处置凤玉,他的江山还要凤玉来稳固。这大婚必须提前了,天晟帝相信大婚之后龙凤呈祥,天下必定大安。每日晚间,天晟帝都会探望凤玉,企图培养几分感情。而凤玉忧心兄长,并未发现天晟帝日益露骨的目光。

      关在深宫之中,日子和往日并无不同,但凤玉却头一次清醒认识到他是多么的无力。

      家人位高权重又如何,还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权力的顶端,轻而易举就能颠倒是非、改变真相,所有知情人都跟着一起装糊涂。

      又过七日,议和使臣欢喜着回宫复命,天晟帝终于放凤玉离宫。

      忐忑不安回到家中,最担心的事情已经发生。相府外并无变化,府内却已挂起了白幡。

      兄长冯琪的牌位供奉在大堂上,父亲、母亲都卧病不起。

      嫂子万氏带着孩子返回天都,曾经英姿飒爽的女子如今失魂落魄、身形消瘦,死志写在脸上。若非腹中胎儿和一对儿女支撑,怕也坚持不到天都。

      这是凤玉头一次与侄子、侄女见面。

      五岁的侄子冯程,三岁侄女冯秋,他们小小的,那么乖巧,那么可爱。可漂亮的眼眸却已失去了生气,不停淌着泪水。

      “叔叔。”小孩们怯生生地看着凤玉。

      凤玉跪在冯琪灵前,将两个孩子紧紧拥入怀中。

      上次分别,他和兄长说好的,待他及冠,兄长会为他束发,他们会一家团聚。却不料此时与他天人永隔,那次匆匆相见,竟会是最后一面。

      骨肉兄弟,还来不及好好相处,就此永别。两个小孩永远失去了父亲。

      凤玉心中愧疚,向兄长灵位磕头认错,压抑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下。

      “傻小子,又不是你的错。”万氏拉住了凤玉,为他擦掉眼泪。

      她心中自然有恨,滔天的仇恨。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那胆小如鼠的杜威才是她该仇恨的人。

      杜威公报私仇,知天晟帝想隐瞒引凤萧一事,顺水推舟拿冯琪顶罪。捆了冯琪与他麾下千名精兵,献给了西洲王。

      血性男儿,拼死抵御外敌,为国、为家英雄抗敌,夺回丢失城池。一身重伤未愈,未得封赏,到头来被皇上私心出卖,被上司报复。东洲最精锐的士兵就此葬送在自己人手中。

      千余忠魂,命断陇西走道,身首异处,死无全尸。头颅还高高悬挂在西洲军营示众,最后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英雄死后,还被东洲百姓冠上挑起战乱的罪名,受尽天下人责骂。相府门口每天都有人砸臭鸡蛋,扔烂菜叶子,甚至有人将秽物泼到门口。所有人都如此骂冯琪是罪人,骂凤玉是祸害。

      传言说凤玉是能召唤金翅凤凰,但白虎也臣服在他脚下。百姓越发相信他带来的不是祥瑞,而是灾祸。

      冯琪何其无辜!边关牺牲的将士何其无辜!凤玉何其无辜!

      万氏心中无时无刻不在呐喊:天道不公!天道不公!

      然而再多的仇恨,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那是皇帝呀,即便公公是丞相,面对皇权也无能为力。

      *

      冯琪头七刚过,西洲王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一众彪悍的西洲勇士,威风凛凛大摇大摆进入天都,领着天晟帝赐下的一百车金银珠宝,两百车粮食布匹和土地割让协议,浩浩荡荡回了西洲。

      凤玉身着孝服,倚在门口,冷漠地看着眼前荒唐的一幕。

      挑起战乱的西洲王骑在马上猖狂大笑,送行的使臣奴颜婢膝,杜威伴在西洲王身边说笑,百姓夹道欢送西洲王,似乎他真是什么友邦贵客。

      这些人是疯了吗?还是都傻了?

      这个世界是原本就如此荒谬?还是自他离宫后,一切才变成这般?

      凤玉手中拳头攒得死死的,心头为冤死兄长和将士们忿忿不平。昏君,愚民!死去的英雄真的不值。

      不想再看这可笑的一幕,凤玉转身回到府中,却听见一声呼唤。

      “凤玉!”

      熟悉的声音,凤玉却不太想见这人。

      “凤玉!”

      那人拉住凤玉的手,凤玉无奈回头。杜聿一身黑衣素服、面色惨淡,神情悲痛地看着他。杜聿是他亲如兄弟的友人,终究不是兄弟。

      他的父亲杜威害死他哥哥,虽然杜聿无辜,可凤玉也无法再与他亲近。

      “杜少尉,找我何事?”凤玉问道。

      这一声冰冷的称谓让杜聿心寒,他也想不到事情会变成如此。

      杜聿干脆地跪在凤玉跟前,狠狠磕头赔罪,头破血流。

      “凤玉,是我父亲对不起你,我代他认错、我代他赎罪。”杜聿坚持磕头,他也为有那样的父亲而不耻。

      “别磕了!”凤玉拦住杜聿,苦笑这说:“错的又不是你,你也无法替杜威赎罪。我哥哥回不来,他的人、他的部下,还有他的名声都回不来了……”

      凤玉最后看了杜聿一眼,无法再面对他,转身离去。

      恍恍惚惚回到冯琪的排位前,冯瑛正在给大哥上香。

      “二哥,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冯瑛问道,她不懂为什么一切都变了。

      凤玉无法回答,只低声在冯瑛耳边询问:“收拾好了吗?”

      “嗯,一切妥当。”冯瑛点头。

      无论冯丞相还是凤玉,心中的危机感都越发浓重。天都是非太多,家里已决定让冯瑛、万氏和几个孩子离开,走得越远越好。

      “今晚就走,不能再拖。”凤玉说道。

      山雨欲来风满楼,他已感受到那股子不详的气息,有什么事情快要发生。

      “可是……”冯瑛担心病重的父母。

      “放心,有我照顾他们。”凤玉安抚着冯瑛,他又交代:“从星都前往中洲,这是最快的路程。到了星都,千万不要与刘家碰头,也不要停留。一路上听嫂子的话。”

      “可是刘家是……”是冯瑛未来婆家,两家人世代交好。冯瑛不懂为何要舍弃星都,前往中洲那个危险的地方。

      “非常时期,除了你嫂子谁都不要信。”凤玉提醒妹妹:“中洲修士众多,两方士兵都不敢胡来,那里才最安全。”

      冯瑛靠在凤玉肩头,害怕地哭出了声:“哥,事情不会坏到这一步的。”

      凤玉拍着妹妹的肩膀安慰,便听见门外敲锣打鼓、礼炮声声。这闹人的喜庆声音,在凤玉耳边却如丧钟一般。

      “现在带着嫂子、孩子快走!”凤玉催促。

      冯瑛不舍,最后还是跑回了后院,听命行事。

      *

      传旨太监率领着一队仪仗进了相府,喜庆的殷红,正好与灵堂的白相撞。

      这不吉利呀!老太监眉宇紧蹙,却没说什么:“凤公子,接旨吧。”

      凤玉跪迎圣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传旨太监摊开圣旨,高声宣读:

      “冯丞相次子凤玉,君子端方、秉性温良,今册为凤君,入主中宫。”

      饶是有准备会有祸事临头,凤玉也想不到是这么一出。天晟帝要立他为凤君?凤玉冷笑一声,心头又怒又恨。

      才让人兄长背了黑锅,又要强娶。那个英明仁和的天晟帝似乎真的不在了。传旨太监也为凤玉惋惜,忽略掉凤玉的大不敬,他提醒道:“凤公子,接旨吧。”

      “万岁万岁万万岁。”凤玉颇为敷衍地接过圣旨,努力维持着平静。

      “礼部明日来人与丞相商议大婚之事。”传旨太监说道:“凤公子,看开点吧。”

      “谢公公。”凤玉已不在乎。

      圣旨宣读后,昭告天下。凤玉要成为东洲凤君的消息在天都议论纷纷。

      冯丞相差点气死过去,但第二天,礼部的人并未如约前来。

      皇宫丧钟响起,天晟帝驾崩。

      真凤转世的凤公子克死皇帝、不施祥瑞反降灾祸的谣言沸沸扬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风云惊变 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