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聚首 ...

  •   三、聚首
      自与复教一战后,安承兮并未再提此事,向晚晴暗道,难道就这样放过他们了?但眼下玉玺案悬而未决,安承兮处境危险,至于前路如何,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向晚晴在黑暗的船舱里翻了个身,顿觉睡意全无。耳边是哗哗的流水声,天明时就能抵达长江南岸了吧,她暗自忖度,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门派呢?不如去问问阿承,他肯定知道。念及此,她披衣坐起,刚一出船舱,就看见了在船头坐得笔直都安承兮,他仰观满天星汉灿烂,溶溶月光洒在他的衣上发上,静美可入画。
      “睡不着?”向晚晴在他身边蜷作一团,他略感好笑,“阿承,过了长江之后,我们再去哪里?”向晚晴小声嘟囔,“去找一个叫‘迷津渡’的地方,那是桃花源总坛所在。”“怎么找?”向晚晴从没听说这个地名。安承兮伸手入怀,取出了一个信封,模样已颇为陈旧。“先师在给我的书信中,详细说明了迷津渡的所在,我们只需按图索骥即可。”“原来如此……。”向晚晴将头深深低了下去,唇瓣翕动欲言又止,“怎么了,晚晴?莫不是又累着了?”安承兮温言询问。“阿承,我想听故事,给我讲一个好不好……”向晚晴抬头,早已换上了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那……你想听什么故事?”安承兮顿觉有些头大,他读书虽多,可天生不善言谈,这讲故事还真有点为难他,“你的故事。”向大小姐爽朗一笑,“我的故事?”安承兮微感惊讶。他十九岁时学成出山,六年来孤身一人漂泊江湖,人心险恶,世事难料,从没人关心过他的过往,他亦从未想过能有机会向别人诉说,可此时此地,长江上的一叶扁舟中,有一个少女愿意了解他的过去,他不禁心头一暖。“就给我讲讲你是如何拜师学艺,又是如何成为侍卫统领的吧!”向大小姐望着他道,“好。”安承兮点头,面对广阔的江面开始回忆,“我是北地人,幼时不幸,遭人遗弃,师父云游时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我,他治好了我的伤后便带我一路南下,来到武夷山,山顶上是师父建的屋舍,我便在此拜师学艺。师父抚养我长大,在我眼中,他更像是……父亲。”向大小姐听得入神,没有注意到安承兮在“父亲”一词上轻微的停顿。“我长到十七岁时,师父再次出山云游,回来时,竟带来了一个和我年岁相仿的少年,”“ 他就是你师弟!”向晚晴大喊,“正是,他复姓清水,名上扬下殇,可是个顽劣难缠的家伙,不知生出多少事端,最后总是我和他暗地解决,若是被师父知道,定少不了一顿罚。”安承兮唇角边扬起了一丝苦涩的笑意,看来师兄弟之间情好甚笃,他续道,“扬殇出身贵族世家,宗族之间争权夺利,他为求自保只好离家远走在外习武。”“然后呢?”向晚晴问道,“我十九岁那年,师父派我二人调查一桩灭门案,他命我们兵分两路,我只身东行,一日晚间却突然收到飞鸽传书,信是师父亲笔,说他旧伤发作,性命危在旦夕,让我速回武夷山有要事相嘱,我火速归山,事发突然,和扬殇又相距甚远,情急之下没有通知他,但等我回山时……”安承兮长叹一声,悲伤道,“迎接我的只有师父的坟茔和我手里的这封信,我在山中给扬殇传讯,没有收到回复,等了他月余,也没有等到,他就此音讯全无。”安承兮眼神复杂,良久才续道,“我知道师父的死与扬殇的失踪必有联系,而从师父的信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师父的坟茔是何人所立,那‘要事’又究竟是什么,我恐怕这辈子都无从知晓了。”他的眉心越蹙越紧,向晚晴揪心不已,本想活跃一下气氛,没想到却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再后来,我凭着一点侥幸成了侍卫统领,接着,你就都知道了。”两人一时无话,江心中明月的倒影碎碎圆圆,向晚晴不知怎地,一句话冲口而出,“阿承,你的过去是悲伤也好、快乐也罢,你既然对我说了,我今后就会和你一并担当。”看着她认真而略带稚嫩的脸庞,安承兮展颜道,“多谢,晚晴。”两人会心一笑。
      次日天明,航船抵达长江南岸,安向二人在舟中改装后上岸,按信中所标方位仔细寻找,不知不觉已行入山中,人迹罕至,向晚晴不禁急躁起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可能是一个大门派的总坛!两人又转过一个山坳,大片美丽的桃花林跃入眼帘,数十步外是一片茂密的桃林,此时正值黄昏,桃花在夕阳的照应下更是艳丽无俦,安承兮确认了一下,道,“这片桃林,就是桃花源的入口,迷津渡。”两人快步进入桃林,这才发现桃林十分庞大,置身其中有如迷宫一般,两人又行了十余步,向晚晴无意之间回头一看,惊骇的发现来时的路已被层层叠叠的桃树林完全封死,桃林之外的景象半分也看不见了,他们困在了这桃林中,美丽的桃花之下,其实隐藏着可怕的迷局。向晚晴大急,身旁的安承兮气运丹田,缓缓开口,“桃花源的众位英雄,安某刚一踏上长江南岸,就承蒙各位照顾,此时安某已到了贵派门前,何不即刻现身赐教?”向晚晴一惊,原来我们一下船就被桃花源的人跟踪了。桃林落英缤纷,静得能听到花瓣落地的细响。桃林深处突然飞出一个银光闪闪的物事,直向安承兮袭来,安承兮侧身蹬住桃树借力跃起,轻巧的躲过,向晚晴看清这物事原来是一把长约二尺的飞刃,旋转的飞刃撞上后方的一棵桃树,力道反弹,像长了眼睛一般又朝安承兮飞了过来,安承兮身在半空,长剑出鞘,他凌空翻身,从上方挡下飞刃,将它从原路打了回去,飞刃只飞出数丈便被一人抄在手里,飞刃正中有个刀柄一样的握手,那人微一使力,飞刃从中分开,变成了两把一模一样的短刀,那人将双刀收入腰侧刀鞘,笑意盈盈的抬头,他约莫二十三四年纪,剑眉星目,容貌俊朗,短衣短发,好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鄙人桃花源统领于小千。”青年朗声道,“方才对安先生多有冒犯,还望见谅。”于小千抱拳一礼,越发显得气度不凡,“无妨,”安承兮回礼,心中对这青年颇为赞赏。他发出飞刃试探自己武功,招式老辣,内力浑厚,修为着实不浅,可自己竟察觉不到他内息的流动。即使此刻和他面对而立,于小千给人的感觉仍和一个丝毫没有内力的人一样。这等奇妙的内功心法,安承兮也是头一次见到。“不知这位……姑娘,是安先生什么人?”于小千稍加打量便识破了向晚晴的易容,不料向晚晴还未答话,他就做恍然大悟状连连点头。向晚晴脸上发烧,恨道,“你瞎想什么!再胡说八道我就动手了!”“我一句话都没讲啊,”于小千眼睛睁得溜圆,一脸无辜,“大小姐您可别冤枉好人。”向晚晴暗骂他嘴贫,于小千又转向哭笑不得的安承兮,他捏着下巴仔细打量着安承兮的一身女装,直到把安承兮看得不耐烦,才咯咯笑了,“安先生和这位姑娘的装扮还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安承兮只当自己看错了人,这于小千话一多就原形毕露,到底是如何当上桃花源统领的?林间传来女子清脆的嗓音,“于小千,仗着轻功好跑那么快,也不等等我和姐姐,真没品。”两位少女翩然而至,分立于小千左右两侧,她二人俱是一样的衣饰装扮,只是一人腰悬银柄长剑,另一人的长剑却是金柄的。“我叫问月。”佩银柄剑的少女抱拳开口,举手投足间飞扬活泼,观之可爱,“这是我同胞姐姐,问日。”她指向另一位少女,问日微微颔首示意,她与胞妹的容貌几乎别无二致,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姐妹二人亦是桃花源统领,剑术造诣不凡,临敌交战时双剑合璧,更令人难以抵挡。安承兮看着面前三人,桃花源统领共有四位,现在三位统领齐聚迷津渡,可见桃花源对玉玺失窃一案也十分关心。
      “好,大家都来齐了,接下来说正事。”于小千正色道,嬉笑玩闹收了个干净,“玉玺失窃后,桃花源也打算彻查此事,况且,”他顿了一下,又道,“就我们掌握的线索来看,桃花源上下并不认为安先生是偷玉玺的凶手。”闻言,安承兮稍觉安心,他答道,“承蒙于统领青眼,在下有一封书信,是敝先师所写,还望于统领过目。”他取出书信,递给于小千,于小千双手接过,置于袖中,又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安先生,这位……”“我叫向晚晴。”向晚晴被无视了许久,没好声没好气的道,“好,安先生,向姑娘,请跟紧我,以免触发桃林中的机关。”于小千在前方领路,安向二人在后尾随,问日问月走在队伍末尾,一众人等时而左转,时而右转,曲曲折折地在林中行了开来。
      过了一盏茶功夫,众人已行出这片桃花林,一座峭壁出现在眼前,这峭壁脚下有一个深幽的洞口,隐约可见洞中燃起的几支火把,穿过洞口,一片天光豁然开朗,令人胸襟为之一爽,原来洞后竟是一个极宽广的平原。此时早春时节,平原中的稻田正在插秧,不少人在其中耕作,见到于小千与问日问月,纷纷向他们行礼,这些人都是桃花源门人。向晚晴从未见过这样农庄一般的门派总坛,直惊的下巴快要落地了,饶是见多识广如安承兮,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谁曾想威震江南的桃花源,总坛竟是这般风景秀丽,与世无争,真如世外桃源。一直带路的于小千道,“桃花源与其它门派不同,门人除了练功习武之外,以务农为主,耕织所得既可自给,又可外卖赚钱,田产是桃花源私有。所以说,桃花源门人绝不会为吃饭问题发愁。”“阿承!你快看!好大一棵桃树!”向晚晴惊呼道,众人走过稻田,安承兮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只见一棵几人合抱的大树,枝干粗壮,冠盖如云,平原外的桃林桃花烂漫,可这棵大树才发出几点绿芽,更可见其年岁之久。“这可是我们桃花源的镇派之宝,”问日道,“本朝建国之时,北方外族入侵,桃花源的先辈们随军出战,着实立下了不少功劳,这棵桃树正是先帝所赐。”“姐姐说得是,”问月续道,“神木每年都会硕果累累,果实既可酿酒还能做糕饼,到时请你们大饱口福。”“这是神木啊……”向晚晴呆呆的看着这棵古树,好像真的感觉到了它的灵性。桃树两旁留出了足够大的空地,再远处是一排排屋舍,供门人日常起居之用。
      “我们到了,”于小千道,众人来到了一所祠堂门前,“这所祠堂里供奉着桃花源历代门主的牌位,也是众统领集会决策之地,我们里面说话。”刚一开门,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迎了出来,“九叔?原来你已经在这里等我们了。”问月惊喜的喊道,就像见到了一位年长的叔伯般亲切,“老头子我这次留守谷中,对你们可是担心的很啊,见到你们平安归来,老头子总算放心了。”老人答道,面目慈祥和善,眸间精华隐隐,“九叔年纪大了,不宜再长途奔波,这些事务由我们处理就好。”问日又道,“这是桃花源中资历最老的一位统领,九死,也是前任门主的左膀右臂,他老人家医术精湛,门中弟兄都称他为‘九叔’。 ”于小千向安向二人介绍,“九死统领,”安承兮向九死抱拳一礼,“在下安承兮,这位是安某的朋友,向晚晴。”向晚晴也学着安承兮的样子行礼。九死看到二人奇怪的装扮也是一愣,他凝目望着安承兮,道,“安少侠青年才俊,剑法上的造诣江湖上只怕没几人能与之相比,老头子好生佩服。”安承兮心中暗惊,他竟能看出我功力深浅,当真不是庸人,桃花源可谓卧虎藏龙之地。九死又朝向晚晴道,“向姑娘一个寻常女儿家,能耐得住长途奔波劳累,毅力可圈可点,老头子也佩服。”向晚晴得人称赞,面上作谦逊状,心里却不禁沾沾自喜。
      引荐过后,众人依次入座议事,于小千取出书信,谁知信刚展开,他就脸色大变,失声惊道,“这是前任门主的笔迹!”“小千,仔细看清楚!”问日正色道,“绝不可能看错,我虽然从未见过前任门主的面,但他的笔迹我是认不错的,九叔,你看。”他将书信递给九死,九死看过后神色也十分凝重,开口道,“这确实是前任门主的笔迹无疑,安少侠,可否将这书信的来历说来听听。”安承兮当下将师父的死、师弟的失踪和这封信从何而来和盘托出,九死听罢,沉吟道,“前任门主二十多年前归隐江湖,就此不知所踪。这二十多年间,桃花源内一直没有门主的合适人选,是以门主之位一直空缺。而小千、问日和问月入门时间晚,连前任门主的面都没有见过。原来前任门主早已过世,安少侠就是他的关门弟子了。”他不断摩挲着信纸,突然惊道,“这信纸是当年门主亲制,门主用它写信,其中定有玄机。”他将信纸在桌上展平,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把瓶中药水均匀浸湿了整张信纸,信纸上原有的字迹竟慢慢消失,片刻后又显露出一行大字,“安承兮为桃花源门主。”见到这行字迹,安承兮的惊讶之情无以复加,师父竟然是桃花源门主,而他要将这副重担交给自己。对面九死、于小千、问日问月齐齐躬身行礼,“参见门主。”桃花源众统领对本门忠心耿耿,他们断然不会违背前任门主的决意。安承兮急忙伸手去扶,他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心意已决,“我定然竭尽全力,和诸位协力彻查玉玺案,不辜负前任门主的重托。”桃花源上下齐心,远胜过他一人孤身奋战。“玉玺失窃,真凶又将矛头指向我,定然想借此掩人耳目,方便暗中谋划,”众人重新落座,安承兮道,“京城中的几支禁军,近日来可有被暗中调动的迹象?”“我们设在京城的分坛传来消息,京城已经戒严,出入城都须接受盘查,但军队并无动作。”于小千答道,“这么说我们仍能抢在对手之前化解危机。问日、问月、小千,我们明日启程,前往京城调查真相,以桃花源的能力,混进城应当不成问题。”安承兮道,“好!”三人齐声应道,“九叔,你留守总坛,随时准备接应。”安承兮又道,“老头子明白。”“阿承,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向晚晴忙道,“你这个小咋呼,还挺会凑热闹。”于小千轻笑,向晚晴兀自对他之前开的玩笑耿耿于怀,不想理会他,“好,”安承兮正色道,“不过你要听从安排,不可惹是生非。”“好……”向晚晴听见“惹是生非”一词,心中有些不怿,“门主,晚晴姐姐,请随我来,”问月道,“我已安排门人清扫出两间房舍,供二位休息换装。”“多谢。”安承兮道,众人各自休息安排,明日动身前往京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聚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