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萧瑟杜衡枪 ...
-
2
他施施然带我走出,说是用不着骑马,离官邸不远。我跟随在他身后,注意到我们的步调出奇一致,好像曾无数次用同样频率行走、奔忙。一路上他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我闲话,这轻松的态度叫人怀疑他之前所说“去杀人”,只是个骇人的笑话。杀人?身在21世纪时我自然不认为这与我会有什么干系;不过,经过越骑营数年的磨砺,要说完全没考虑过这件事亦是自欺欺人。偶然想到,我便会强烈制止思绪蔓延,它像某一种不可接触的瘟疫,甚至可能……使人上瘾。
据说,杀第一个人时会很恐慌。杀第二个时恐慌会加强。杀第三个时恐慌变成害怕:意思是内心多少已可以接受“我已是个杀人者”的事实。杀到第十个,会跃跃欲试。第十五个,会思索怎样使杀戮过程更投合杀戮者特别的趣味,譬如有人喜欢快,便琢磨怎样疾似闪电似流星;有人喜欢慢,便会像蜗牛缓缓爬行,拖出条亮晶晶的白线。这种“追求”,倘若这也能被称为“追求”,或早或迟,总有一天会厌倦。第三十个、或者五十、八十个……到厌倦的那一天,如果还无法摆脱,杀戮就会变得与任何事:吃饭、睡觉、穿衣、走路没有两样。只是极为普通的工作,乃至下意识的反应—这些“据说”,是“据”赵云所“说”。
“传说将军七出七入长坂,击杀敌将六十多员……”我曾不合适地插入这样一句,在赵云叙述之时。他略一迟疑:“没有那么多。”
“将军从未动摇吗?从未自问,这是在做什么吗?”我又问。
他沉吟着回答:“问过,随后会回答,为了正道之‘道’。在实现‘正道’的过程里,总有不愉快的事要人去做,那就去做吧。只要深信所做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便能说服自己忍耐与重复。”
“您从不做不正确的事?我是说,您认为不正确的事。”
“尽量不。”赵云简短地说。
我以为诸葛亮与赵云是同一类人,同样的正大与明亮,这种“以为”维持了一千八百多年,又在一千八百年前的某一天生出小小裂缝。至少赵云不会像诸葛亮这样,温柔说出“去杀人”。
他把我带到南郡狱外。“要处决一批流寇,”他的口气淡然,“尽管很努力,流寇还是不能完全消灭。随我一道进去么?抑或我为你准备好对象,再招呼你?”这样轻飘飘的姿态使我很不舒服,看上去他一点不像怀有“仁心”的儒家君子,连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都谈不上,好像“杀”不但不是无奈何之事,反倒是狩猎般的休闲。
“我要与你一同去。”我说。
“好吧。”他笑了笑。
一入内我便知我错了,我惊得失声尖叫,用力跺脚:不料在这儿活了四年多,遇上不愿见的场面,我还是表现得与21世纪普通的年轻人一样仓皇!是耳朵!一堆孤零零的耳朵,有些上面还沾着血迹!一名小吏正像打晒谷物般拨弄它们,同时报数给另一名小吏登记造册。当他不提防把一两只耳朵拨得远了些时,另一人便用足尖把它挑回来,舔舔笔,继续娴熟地往下写。
诸葛亮紧紧捏住我的手使我安定下来。
我胃里又酸又苦。
“大捷呵!”一个说。
“这算什么?”另一个说。
“听说张将军亲自出马了?”
“张将军何等人物,怎会与小蟊贼纠缠。多少了?”
“十三。”
“哦。十四、十五……丙屯斩获十七人。”
“丁屯呢?”
“一、二、三……”
诸葛亮咳嗽一声,这是他惊动小吏的方式,他并不能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谈兴正浓的两人一见是他,立即恭敬起身。
“俘虏了十八人?”诸葛亮问。
小吏回答:“是哩。”一边悄悄打量我这陌生人。
“照例是死刑吧?”他又道。
“您知道,不发生意外的话……”对方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不会有意外之事。”诸葛亮笑了,“调一个出来吧。”
小吏忙不迭地答应,不一会儿,便有两名士卒押着一个精壮的汉子走近我们。诸葛亮眉间忽然一抖,随之露出他一贯温和、温和到缺乏情绪的微笑。“很简单,不是吗?”他转向我道,“杀一个被捆绑的人,完全用不着技巧。何况流景锋利无匹,小孩子也可轻易做到。”
我怔怔站着。
他伸手推了我后背一把。
我一个踉跄,手指才一碰到剑柄,又被烧灼般弹开。
“我……做不到。”我说。那汉子是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仔细看,还能发现他眉目间闪烁的凶狠。在没有被俘虏之前,恐怕他真是虎狼一样的人。诸葛亮在我身边轻轻道:“怎样才能做到呢?需要历数他的罪孽以证明他的确死有余辜么?”我不明白为什么诸葛亮能这么轻巧地站在这血腥之地,他不该是只与高尚、纯洁、干干净净的事物打交道的吗?
“不在于这个。”我勉强道,“我、我受赵将军的多年教诲”—不得已搬出赵云做挡箭牌,“不杀手无寸铁之人。”
“是说要解开绳索,再给他一件武器吗?”诸葛亮淡淡笑道,“那很简单。”他再未征询我,径直走上前,从士卒腰间抽出单刀,一刀割断捆绑汉子的粗绳!这动作不仅吓了我一跳,也把士卒们惊到了。诸葛亮毫不在意旁人的紧张与戒备,竟把刀递给汉子:“你若能杀了她,”他指指我,“便可以活。”
“诸—诸葛亮!你—猪啊!”我失声叫道,此时,汉子已恶狠狠一刀劈来!他原本是放弃生的希望等待着死亡的,可一旦“生”向他露出端倪,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抓住它,而这使我陷入之前极少面对的窘境。三年来我被允许与越骑营里各等级将士比武,我固然越来越少落败,以至人人都赞我是行伍中的“后起之秀”,是赵云“名不虚传”的入室弟子,可那大多点到为止,连受伤亦很罕见,更谈不上以性命相搏!
汉子一刀比一刀狠,一刀比一刀快。处处是狂暴的破绽,我却无法击破任何一处,只因我一味躲闪,直到他劈砍得面目狰狞时,我还未抽出流景!心里乱糟糟的一片,不明白怎么会落入这个境地!诸葛亮……他要我杀人,我就该杀吗?他要人杀了我—我,我就该……忍耐、躲闪或者躲不过、忍不了时,把对手给杀了吗?脚步再度向后滑去时,不提防被地面凸起的石子绊了一跤!那没有多少武技的汉子显然极富实战经验,他瞅准时机,一刀直取我头颅!可恶!
我反手抽剑一格!
毫无悬念,简陋的刀刃应声而断。
然而汉子的攻势并未停止,半截断刀仍疾速砍下!这是营里绝不会有的事,军中比试时,武器损坏便意味着败下阵来。一刹那的怔忪,断刀已至我项间。我勉强再一次用流景抵挡,刀……一节节断去,断裂的锋芒,却在一分分逼近!我的气力原本无法与男子抗衡,遑论是这么一个杀红了眼求生的壮年贼寇。反击,反击,反击!这个声音鼓噪在身体里,却总缺一点勇气、缺一点动力,不想照诸葛亮设计的一般行事,我—我是我自己!
手中流景开始颤栗,简直像不完全受我控制。它锋芒一挺,击落紧逼的刀锋。汉子竟张开双手,飞身扑上扼我的咽喉!
“疯……疯了么?”我惊疑起来。明明一返剑锋便能制止他,却硬生生停住,恐怕他不会躲避,那这锋芒的一撞,足以斩落他胳臂。他把我扑抵在石墙上,曲起手肘压向我脖子,感觉到那坚硬的关节与汉子粗野气息的同时,我手心的力也像在消退。会被当着诸葛亮的面杀死吗?我不信。可这样子,已经够……羞耻的。五指猛然一抓捏,我反转手腕,把流景向他后心一扎。
扎下去了。
我瞥向诸葛亮,瞬间他喉结滚动了一下,瞬间他擦去额上汗粒,瞬间他闭合不知因吃惊或紧张或别的原因而微张的唇,他的嘴唇干燥。
我想我在瞬间见到了一个与寻常不那么一样的诸葛亮,不过在这一瞬间后,他瞬间恢复常态。
我慌张地一拔、一推,汉子倒下了。
第一个,这是我杀的第一个人。
我把黄金的流景—那高贵而锋利的极品往地上一丢!张开双手紧紧反压在身后的石墙上,汗涔涔的手心在墙上留下了痕迹。没缘故的,我浑身上下不舒服起来,小腿猛然地痉挛了。我慢慢蹲下去,这使我与尸体距离更近,能清楚看见他涣散的瞳仁。
“他是贼寇头目之一,方才你在府中见到的小姑娘,双亲都死于他手。倘若不是官军及时赶到,连那么小的孩子也无法幸免于难。”诸葛亮解释说,我却不需要这样的解释。“杀人”就是杀人,至少此刻看来,无所谓杀的是否该杀之人。“劫夺生命”是一桩纯粹的“恶”,纵然一时难以承受,可负担它,却也是我的—宿命,从闯入越骑营、甚至从拜访童鉴的那一刻开始,就已注定了。
尸体被拖走,“哗啦”地水一冲,浅红濡湿了我的鞋。
我一手扶住膝盖,一手平摊,伸向诸葛亮。
诸葛亮握住我手,试图把我拉起来。
“不是这个意思。”我迟疑地捏捏他手,把手抽出来,“印绶。”一面去拾起流景,将它收入鞘中。
诸葛亮扑哧笑了:“那么在乎吗?”
“……我做到了。”
“是。”他点点头,“我本以为你做不到。”
“是么?”我目光紧紧逼向他,“原来,对我……连这一点信心也没有吗?诸葛亮,”这一次,不是脱口、而是稳定、平静地直呼其名,“你同时也在怀疑赵将军是否真能教导出一个战士来吧?”
“太尖刻、太尖刻了。”诸葛亮摇摇手笑道,“我敢打赌这一定不是从赵将军那里学到的。”他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掏出偏将军印。我几乎是一把夺过它,随之甩手便走。
他一把拽住我衣袖。
我能感到他用了力气,一刹那竟恍惚觉得,这样用力的一拽,是我多少次想对他做的。想要你多把目光在我面前停留片刻,想要你的微笑更欢乐、更长久,想要你的步伐稍微放慢些,想要拽住—陪伴。我努力维持的硬朗随着他这一拽,冰雪般消融在阳光下。
我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是天生的吗?还是……我猜你……见过骇人的杀戮,是吧?”居然是我率先开口。
“在徐州。”他简短地回答。
我心下一震,身体在猛然收紧后徐徐放松,充溢着哀凉的寒冷。公元193年,传说曹操为报杀父之仇,血洗徐州,193年身处徐州的诸葛亮十三岁。只要稍做想象我便能编织出一幅“活色生香”的“地狱图”,我不愿把那十三岁的少年放入死寂与哀嚎之中,于是严禁任何想象。
“是要以杀止杀吗、以暴制暴吗?”我小声问,“先秦的韩非子是这样建议的,我听说你其实是个法家门徒。”
“外儒内法”,是后世史家对诸葛亮的主流评价。
“法家门徒?哈哈。”他因为这新鲜的断语而大声笑道,“不,我没有那么想,或者,我没有想那么多。首先是要活下去,接着是做自己下决心要做到的事,用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同时不越过‘底线’,就这样。”
“你的‘底线’,是什么?”我希望他能用“道德”或“道义”来回答我,那至少能叫我感到熟悉、感到安慰。
“不愧疚,不后悔。”他轻松地说。
“是……坦荡吗?”
“坦荡。”
诸葛亮用一只手抚定我的面容,这个动作亦是坦坦荡荡的,没有一丝暧昧或留恋,有的是亲切、鼓励与相信,他的另一只手,拨开我粘在脸上的发丝,把它掠到我耳朵后面去了,这样一来,我与他,是一点阻拦也无地面面相觑,他明亮的笑容、坚毅的棱角呵,我咬住唇用微笑来回报。
“冬青,”诸葛亮说,“游将军。休道两千人,便两万人,你亦可以载负。此后的战争里,杀戮也好、胆怯也罢,无论勇往直前、身先士卒或者潜身缩首、临阵脱逃,无论怎样,都坦坦荡荡的,不后悔、不愧疚—可以答应我吗?”
我点点头:“是,军师中郎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