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新年新政 ...

  •   麦娘惴惴不安地挤在人群里。

      有些村子里的人还不太清楚情况,但是她是经历了那个建安卫突然来抓人的夜晚的。

      原本她也抱着侥幸的心思,想着若是能将牛犊占为己有便太好了。否则,好几户人家才共享一头耕牛,各家这么多田地,根本就轮换不过来。要借牛,又免不了对人要求爷爷告奶奶,哪有自个得一头好。

      她家是没有分到牛的,但她原本和亲戚说好了,她出半年的草料,再给他们家一袋粮食,生的牛犊就送给她一头。

      但是听说村子里有一户人被突如其来的建安宿卫抓走之后,她就歇了心思,赶紧连夜就把牛犊送到官府去了。

      麦娘在台上看到了不少熟面孔,那就是他们村里的人。当时他们信誓旦旦地说几头小牛犊,官府绝不会追究的。而且,陈大人如此爱惜羽毛,连办个压死了猪的案子都仔仔细细地查证了好些天,说要凭证据说话。那他们只要把牛犊藏起来,哪里还有什么证据?而且陈大人脾气这么好,就算被抓进去了,找个衙门的熟人说说情,还不是不过几日就出来了,这有什么关系。

      可是今天一看,他们的脸上早就没有了那种得意洋洋的样子,一个个背着沉重的枷锁跪在上头,臊得悔得连头都不敢抬起来。

      真丢人啊。

      就在麦娘看得心头都发紧的时候,台上的陈大人压了压手,让大伙都安静下来,清了清嗓子,道:“三月了,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来到建安已经一年了,转眼间又一年早稻播种的日子又到了,趁着还没有忙碌起来,我就先把大家召集起来,把一些与在场各位息息相关的重要事项都跟大家说清楚。比如去年签下的一年租期已经快到了,想要续租的或者不想续租的都该怎么办?这都要有个说法。但是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先解决——大家应该都看到了,我身后,跪着一排已经被打入大牢的囚犯,这还是建安大牢这几年来人丁最兴旺的时候呢,他们究竟犯了什么罪?可能有些人已经听说了,有一些人还一头雾水,那么我代表官府,就在这里把来龙去脉说一说。”

      “我相信大伙都还记得,当初也是在这里,大家跟官府签订了租种官田赠耕牛赠农具免粮税的契约,我相信大伙应该都还记得内容。其中有一条,写得清清楚楚,官府将牛赠给你们了,若是有母牛生了小牛犊,牛犊是属于官府的,不可以私自占有。可是有些人贪心啊,仗着自己不识字,就要跟官府耍赖皮,不认当初自己签字画押的协议了。契约上都写了,违约者要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当时在场可是有十六位中人共同见证的,可就有些人仍然敢公然挑衅官府的权威,我想问问大伙,这是为什么?”

      陈棠顿了顿,让底下的人把话完完整整地传达下去了,才继续说。

      “我希望大家能够扪心自问一下,咱不说大楚,也不说咱建安,你们就往闽州和邻县看看,华阳县、黄葛县,有没有哪一个县,哪一个县令,能给你们提供全年的种子的?他们有没有赠送耕牛农具的?有没有除了朝廷要求的税收,其余一干杂税一分都不收的,有没有?有没有这么样一个县?!我以为,我们建安官府对老百姓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好,应当也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尊敬的,可是你们呢?你们是怎么回报官府的?为了这么一点小利,就把官府对你们的好全都忘了。不怕告诉大家,我们衙门原本只有五位捕快,后来有一位失踪了,就只剩下四位。现在这四位捕快都躺在医馆的病床上。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躺在病床上起不来,甚至有一个还昏迷不醒?他们就是被你们活活打成这样的!就有人要问了,他们是不是做了什么害民祸民之事,才会遭此毒手?我告诉你们,错了!他们是拿着你们画了押签了字的协议,奉了我的命令下村收回理应还给官府的牛犊的。可你们非但不肯还,还做出此等天理不容之事!我真为你们羞愧!”

      陈棠霍然转身,指着那些呜咽着磕头说再也不敢的囚犯,厉声道,:“我身后的这些人,他们的手上都沾满了我们衙门捕快的血!海寇退去才不过两月啊,在城门险些被攻破的危急时刻,我衙门里的捕快曾经顾不上自己的安危,拼了命也要送你们出城避难,你们难道都忘了吗?啊?你们为了一头小牛犊,就把棍棒挥向了拿命守护过你们性命的人?你们就是这么报恩的?我今天代表建安官府,就把话撂在这。这十几个殴打捕快严重危害建安县秩序的人,通通都要发配到西山煤矿去挖煤,挖多久呢?三年!日后再有发生这样用暴力威胁三班衙役依法执行公务的,咱们建安可不止一个矿山,人手都紧缺得很!”

      陈棠再次停下来看了看下面人的反应,从其中一些人的眼中看到了恐惧之后,她吩咐周峰:“把那些犯人都带下去吧,即刻发往西山煤矿。”

      “是,大人!”
      周峰铿锵有力地应了一声,然后立即带人押走犯人。

      衙役们早已憋了一肚子气,今天可算出了气了,恶狠狠地把那些哭天嚎地的人给拖走了,凄厉的哭叫声还久久地回荡着刑台上。第一次,那么多的人聚集在西市口,不需要建安卫维护秩序,场下一片死寂。

      陈棠站在台上,负着手一言不发,让这个氛围再沉淀了一下,然后才若无其事的开口让孙主簿把其他事情安排一下。

      她就不留在这儿了,该有的计划,他们衙门早就已经商议过许多次了。今年针对春耕,她对去年的一些政策作出了调整。首先,关于耕牛的事情,陈棠打算利用回收上来的那些小牛犊给建安开办一个养殖场。

      这个养殖场陈棠打算承包给西市的某位商贾来经营,每年官府会对养牛场的产量制定指标。超出指标的归商贾自持,不达指标由商贾自行赔付。官府的牛仓可以提供给养牛场做基地,又先期投入一批小牛犊,理所当然要占70%的股份,以便绝对控股。

      牛在前世不算什么,在这里可是关乎农业兴亡的重要产业。陈棠必须握在手里。

      这个养牛场里的牛除了用于贩卖,其中一部分,将以低于市价的价钱租赁给需要的农民们,并且提供分期付款的优惠。

      毕竟,之所以会出现农民私藏牛犊的事情,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闽州借来的那两百头牛的数量太少了,建安现在就急需建立起耕牛生产、销售、租赁的一条产业链,来支持租种官田优惠政策持续性开展。

      第二,陈棠打算在积雨台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古代有一点很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大楚的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圣(公)人(家)的。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只有使用权。

      这就给家庭联产承包制提供了一个好的实行基础。陈棠决定以家庭为单位承包给积雨台村民桑基鱼塘的使用权,这样官府既可以保留住统一规划的权利,又能够让积雨台农民有独立的经营权。陈棠决定采用包干到户的形式,官府和积雨台村民签订合同,他们必须向官府缴纳一定比例的农业税,并且出售合同当中所有定向购产品,其余所得才归承包的农民所有。

      陈棠打算把积雨台所有产出蚕茧的收购权垄断在官府手里。在合同里硬性规定,只能由官府缫丝厂收购,严禁私自出售给任何货行商贾。如果一旦出现私自售卖的情况,便视为违约,违约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陈棠还决定设立一个桑园基金,每年过年的时候办个《感动建安》的晚会,顺便进行一次劳模奖励,积雨台桑园产出最高的家庭将获得一两银的奖金。

      这样就算既给了一个棒槌,又给了一个甜枣吧。

      而对于今年租种官田者在政策上最大的改变,就是今年种植早稻的时候,官府仍然会免费提供种子,但是这也将是最后一次。以后租种官田的农民,包括今年晚稻种植就必须自己采购种子,一切自愿自主。

      这是因为陈塘决定在这个春天,就和李刺史来个了结。
      不仅要将八年的欠粮一次性全部偿还,还要均出点粮食用来到别处买两百牛,好还给闽州。
      她的这个决定不出意料遭到了衙门中所有人的反对。
      陈棠只好搞一言堂,坚持这么做,她有信心,也只有她有信心。

      而孙周钱三人除了叹气,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跟着陈棠疯狂一把。有一次陈棠见着钱一贯在自我安慰,反反复复喃喃自语,其精髓翻译过来就是:咱陈大人长安有人,不怕不怕不怕啦。

      春耕动员会就这么结束了。当天傍晚,不等官府再次下村,十里八村的村民就把牛犊全都还回来了。陈棠此次一共收回了八十头小牛。让钱一贯目前都先关在牛仓里面养着,承包养牛场的商贾也让钱一贯去找了。很快,他提供上了一个名单,陈棠经过多方比较之后,选择了一个落魄的破产贩牛商。

      她之所以不选择有实力的商人,是因为这八十头小牛的起步规模,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们不会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这个养牛场上。还很喜欢和官府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的利益。而落魄商人则不同,他已经破产了,他的商铺已经无法支付店租而被官府强行回收了。

      建安国营养牛场是他翻盘的唯一机会,陈棠相信他会珍惜这个机会的。
      陈棠回到衙门之后,屁股还没坐
      热,蓝鲲就突然来了一趟。

      他给陈棠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陈棠秘密留在黄葛县打探消息的人传来了一个噩耗——卢海生之妻江氏,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陈棠把这个案子压了一个多月,扣着尸体不给下葬,死活压着魏良义不给结案,并且一直没放弃,多方收集了很多证据,证实了江氏并非弑夫的凶手,但是因为关系到两个县,陈棠和魏良义是平级,她奈何不了他,只能把诉状往闽州递,递过去当然是石沉大海。

      今日魏良义立即借江氏自尽结了案,卢海生之死的真相,似乎暂时就这么掩埋了。陈棠颇感无力,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那两封阴符背后之人,很可能身居高位,至少能压得住李刺史。

      陈棠沉思了很久,才忽然发现蓝鲲依然站在她面前。

      “哎呀你瞧我,都忘了你还在这儿。”陈棠抬头笑了笑,“是不是还有事儿?没事儿你先回营里吧,等春耕收获了,我们办一个纪念会,唉,因为衙门里实在是没钱了,过年也没好好办,那些为了建安而死的战士们也没能给他们颁发烈士勋章,我心里一直记着,不能让他们就这么默默地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名字和勇敢镌刻在石碑上,让后来人都要铭记历史,懂得感恩。”

      “是。”
      “对了,善济堂的孩子你探望过了么?”

      “去过几次,都胖了,有几个大孩子还在后院自己翻了一块地,种了点菜。”蓝鲲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柔软,“他们很乖。”

      “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陈棠兴奋地一拍手,“在世人的眼中,善济堂就是等着人家来施舍的地方,是个赔钱玩意儿,可为什么善济堂不能有自己的产业?自己的土地?我觉得善济堂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官府完全可以给善济堂批一百亩新开垦的田作为固定产业,可以租赁给农民来耕种。这样善济堂不就有了稳定的收入了?西市再给一个铺子,暂且也可以租给商贾收取租金。等善济堂走上正轨了,孩子们也大了,就挂上善济堂的牌子来做生意,说不定还能打造一个品牌出来!

      这样官府的负担也小了,孩子们也不会再缺衣短食了。

      陈棠已经想得很远,以后善济堂还会再收留老弱病残,这第一批孩子一定要培养起来,以后就把他们留在善济堂作为管理者和经营者。

      陈棠眼神发亮地看向蓝鲲:“我记得你以前说,绑架过一个姓白的书生,那书生现在在哪儿?”

      “呃……”蓝鲲挠挠头,“还被我强押在山里看老寨子……”

      “把人接来,暂且先由他来教孩子们识字。其余的老师,我想想,向崔家借几名有才学的年轻子弟来为孩子们讲《四书五经》、《算学》应当不会有问题。”

      崔家如今还是没有答应和官府合作积雨台项目,但是几次考察交流下来,崔家和官府关系倒是亲密起来了。陈棠也不强求,她知道,没看见积雨台桑基鱼塘的结果之前,崔家是不会下注的。但是这不妨碍他们能有其他合作嘛。

      编纂科举教材,这可也是一本万利的好生意啊。
      这行在大楚还是一片空白呢。

      陈棠眯起眼睛笑了。

      是时候建立一个官学,把魔爪伸向大楚的祖国花朵们了。

      胖友,听说过《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9章 新年新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