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成果 ...

  •   “大人,您的试验田第一季收成已称出来了。”孙主簿与钱一贯匆匆忙忙地走入三堂东侧厢房,孙主簿略带遗憾地说,“五千亩试验田一季共收获1万余石,估摸着一亩地也就收了2石……”

      虽然建安往年也就这点收成,但对于想要在两年之中偿还欠粮的陈棠而言,这个数字就有些糟糕了。可是陈棠没有露出什么苦恼的表情,这个结果她早就料到了,平淡地点点头:“知道了,你们出去安排一下,扣除佃租和我单独做了记号的那几十袋种粮,其他都让老百姓们自个留着吧。”

      “大人,您不担心吗?您……不失望吗?”钱一贯望着眼前依然坚定镇静的女子,心里微微有些感慨。这三个月,她黑瘦了许多,再没有初次于码头相见时那高门大族里娇生惯养的贵女模样。她也越来越不像世家女了,她会走到田间和农夫们交谈,她会在口袋里揣一把麦芽糖,分给见到的每一个孩子,她会被平民粗俗的俚语逗笑,会变卖自己的金饰,掏空私囊来养活整个衙门的人。

      但她仍然拥有着世家才有的骄傲与智慧,她一肩扛起了整座城的祈盼,时至今日,钱一贯不得不承认,他愈发不愿意见到这个女官的失败了。其实,这几月下来,钱一贯还真觉得,这位女官做事并非毫无章法,并非如传言般并不精通农事,相反,她只是比别人更胆大,不爱墨守成规,而是踩着朝廷和世俗的底线试图从困局中挣脱出去。

      钱一贯有种莫名的感觉,这位女官似乎站在一个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和视野在做出决策。光是把带来的家财掏空了一大半全部投入到开荒与耕种上,这种魄力和奉献就不是那帮居心叵测的士族与商人们可以比拟的。

      这也是孙周钱三人愿意豁出去帮她的原因之一。

      “我为何要失望?我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或许是心情好,陈棠难得耐下性子对孙钱二人解释道,“你们过来看——”

      她的桌上放着一把被连根拔起的水稻,旁边还放着一本裁剪装订成书卷模样的册子,以羊皮为封,上书“记录簿”三字。这也是陈大人十分与众不同的习惯,她在衙门里办公了几日便很受不了宣纸,特地命造纸坊替她制了一批厚实不易渗墨的纸,裁成装订成十寸大小的空白册来用,后来又嫌毛笔用着不方便,她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不留神把毛笔伸进嘴里咬,洒了一身墨,便又抽空找来城中木匠一同参详了两日,批量生成了几十根木质钢笔。

      DIY钢笔一点儿不难,材料都简单,她上辈子就做过,只不过以现有的材料制作出来的笔尖不够耐磨,成本也比较昂贵,所以她不打算推广,自己偷偷用用就算了。不然被一些礼教的卫道士知道了,估计能上升到她意图动摇国本的程度,她的嘴炮程度可没有那些引经据典的家伙们高。

      后来陈棠又琢磨,木匠请都请了,不如就订制一套办公桌椅吧。大楚基本是李唐江山的延续,他们其实有椅子,就叫“胡床”,但不爱用,认为“不规矩”、“败坏风气”。大楚的礼教依然很严格,认为“正襟危坐”才不失庄重谦恭,但不在正式场合也没那么死板,关起门来坐坐“胡床”还是可以的。

      陈棠实在受够了,她小腿快跪成萝卜腿了。

      她要的办公桌其实就是上辈子最简单的那种,下面连着两个活动的柜子,桌面下有抽屉,能上锁,方便规整物件。然后还配了两把装了小木轮的转椅,这些东西也格外送了孙周钱三人一套,就当做员工福利吧。

      如今孙周钱三人的抽屉里也装满了一摞尚未使用的“笔记本”。钱一贯一开始不觉着有哪里好,如今已然用上瘾了,尤其是那钢笔,虽然他学不会陈大人那种握笔姿势,但此物十分便于携带,算是解了他在外办差一时找不到笔墨的困窘。

      陈大人还十分热情地教他们在椅子上铺上厚厚的坐垫,再让姜氏和灯娘给他们缝了腰枕、颈枕,这样久坐也丝毫不累,钱一贯有时都能靠在椅背上歇个午觉。

      虽然整日坐在胡床上当差办事有些不符礼教,但钱一贯和孙主簿心底都觉着,私下悄悄用着甚好。

      这边,钱一贯伸着脖子瞧着那水稻,没瞧出什么不同来。

      孙主簿倒是沉吟了片刻,道:“这一株抽穗结粒格外多。”

      “不止。”陈棠把那水稻拿起来,一点一点给他们看,“从播种到成熟,它只用了103天,比同一试验田里其他的植株要早20天,比其他官田佃农自选稻种要早30天。这意味着什么?它能够提早一个月收获!”

      钱一贯和孙主簿与对方相视一眼,都想到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呼吸不由都快了一拍——提前收获意味着能赶在海盗劫掠前完成抢收!

      “还有,你们看它整株高38寸,茎秆粗壮,我给你们看比对,”陈棠转身从桌底下拉出几个编了号的箩筐,各拿了一把出来,“对比之下就非常明显了,它的茎秆最为粗壮,这意味着它的抗倒伏能力很强,也是同一批植株里株型最为理想的,虽然还未达到我设想的标准,但也不错了,有继续栽培的价值。来,我们继续看穗粒结构,单单这一株有效穗约12个,每穗平均总粒数约201粒,结实率82.3%,基本上这个数据已经快接近我印象里国稻一号的数据了,第一次测交能得到这个数据是非常不错非常幸运的了。”

      钱一贯和孙主簿都茫然地“噢”了一声——虽未听懂,但好像很厉害。

      陈棠的眼中这个时候才迸发出了兴奋的光芒,她把水稻又一个个放回了那筐里,拍掉手上的尘土,说:“所以不要去看产量,这才初次试种,一亩田里总有的植株结实多,有的少,而像这一株这么优良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总产量是不可能高的。关键看第二次,能不能通过这类好的把剩余的不利性状给扭转过来,然后保持住。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第二季晚稻的产量会高一些,不过那数量估摸着还是不会有飞跃式的提升,你们可能还是要失望的。”

      “等到明年……”陈棠把目光投向那株被挑选出来的稻种上,轻声道,“明年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啊……”

      孙主簿这时候有点明白过来了,他终于知道陈棠大概在做什么了。她在通过种植不同的稻种来进行选种!这就是她两年内偿还26万石欠粮的秘诀吗?可是……这真的做得到吗?

      孙主簿并不懂生物育种的原理,也不懂基因,因此百思不得其解:“就算您选出了最优的品种,可如您所言,哪怕使用优等稻种,一亩田地里有数不胜数的水稻,总有结得多的,总有结得少的,最终产量也不会高出许多,那么大人,您要怎么保证明年收获,田地里都能种出像这一株一般优良的水稻呢?”

      陈棠有些惊讶地睁大眼,她没想到在这个时代也有人能这么一针见血地问到杂交水稻育种的关键。她忽然发觉到,古人的智慧还真不能小视,她并不比他们聪明,只是得到了比他们更多的知识而已。

      “问得好,孙主簿您说到点子上了。”但陈棠却没有说下去,她非常装逼地拍了拍孙主簿的肩头,“不过我还不能告诉您答案,您可以带着这个疑问静观后效,或许您能从亲眼目睹的实践里得到真理。”

      开玩笑,把高端技术泄露出去,她日后喝西北风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成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