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育种 ...

  •   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数千年。

      陈棠顶着一头烈日,站在田埂旁,眼前是一片令她感到熟悉又安定的场景。黄牛拖着犁,农夫们挥着锄头与耙,耕翻土地,破碎土块,打混泥浆。等这些荒地翻整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始育苗。

      这片新田是陈棠特意为了苗床而做的准备,这里背风向阳,以前是一片油菜地,荒了两年,地力恢复得不错,土层深厚肥沃,作为旱育秧苗床地极为适宜。并且她之前多次测算,提前限定了苗床的沟深、厢高,还有施肥的公斤数。

      在这个年代没有科学种植的概念,只有经验老道的农民有着自成一套的耕作经验。但陈棠是一头脑的农科理论,测算了地力与基础条件后,很容易就得出一个对育苗最好的数据。

      有了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佃农们整地的效率反而高了不少,陈棠看了一会儿,就把监督权下放给了孙主簿。陈棠现在采取分管制,每人抱走一块负责,出了事情负责人全权担责,这样可以避免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

      目前开荒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孙主簿负责监管苗床、周峰负责原本那两万亩老官田、钱一贯留守县衙处理日常事务。

      而最重要的试验田,陈棠不敢交给任何人,她亲自管。

      试验田设立在半山坡上,选择了曾经耕种过的熟荒地,简单翻地后就可以投入使用。陈棠今年主要是为杂交稻育种,考虑后选择了在目前条件下比较快速的三系杂交法。简单来说,她需要三种不同的稻种,第一种,天生畸形的不育稻种。第二种是能够和不育系杂交并且繁殖后仍然保持不育的保持系。第三种为用来与不育系杂交供给下一季度大田生产的恢复系。

      主要的流程就是三步,第一次测交。用已获得的优良稻种对不育系授粉,观察第一代杂种的结实率、抗性,再进行第二次测交。选择了第一次测交中最具优越的品种再做一次杂交。最后根据第二次测交的结果进行严格的淘汰,再择优选取好的品种进行大量的配种,最后供给来年大田生产。

      首先第一步,陈棠要得到这三种配套种子,除了不育系,其他两种陈棠现在就得在现有品种里选育。这个工作十分繁琐,而且,如果蓝鲲没能找到那种野生不育稻种,她就得冒险人工培育不育稻种,否则来年的播种就来不及了。

      于是这几日趁着佃农们开荒,陈棠也从佃农和各大粮铺收购了不少种子,还往闽州东西市跑了好几趟。她挑选了大概一个月,又亲自下乡去询问村民不同品种的水稻生长情况,最终敲定了几种比较常规又性状互补的稻种。

      陈棠首先选了两种各具特点的稻种作为保持系选育的候选,一种抗倒伏抗虫害,但是产量不高。一种植株矮小倒伏容易得病,但穗大粒多、根系发达。这两种优势互补的稻种只要经过一次简单的杂交,就能从后代中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来改良不育系的不利性状,是陈棠这次购买种子最满意的。

      另外她又从来闽州的外地粮商那里得到了来自江东的稻种。大楚所说的江东,其实是黄河以东,所以这是令陈棠欣喜若狂的北方稻!北方稻种和本地稻种因地缘上的远隔,基因完全不同,对于后续杂交水稻增产来说,极为可贵。

      当陈棠为了种子而四处奔波将七娘子原本的雪肤都晒黑了两层时,山瑶人也深入大山已久。蓝鲲找回了在山中过得如野人一般的族人后,便很快带领他的族人拿着陈棠给的地图、图鉴扎入了群山,三人为一小组分头寻找,身上只带了必要的干粮和防身的弓箭。

      他们就像是孤独的游侠,又像是回到了大海的鱼,在山中没有人比他们更有经验,他们甚至能徒手攀上山崖,一日内便翻过一座山。

      那天,陈棠亲自为他们送行,以他们山瑶人最高的礼节。她与山瑶人共饮了三杯青梅酒,用沾了蛇血的手为他们在额头画符,请求他们的神灵,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归来。

      蓝鲲和族人们就这么背着弓箭和长刀,走入了山中。

      葱葱郁郁的树影将头顶的天幕遮挡,潮湿的泥土味充满了鼻腔,那在县衙中度过的几日忽然恍如梦境一般失去了真实感。蓝鲲不由回头望了一眼,森林之外的山岗上,陈棠还站在那里遥遥目送他们远行。

      女官身上青色的官服被风卷起,纤瘦单薄的线条被风吹得明晰,但她依然站得笔直,愈发如一枝劲竹般,竟有些令人移不开目光。

      两人的视线远远交触,陈棠对着蓝鲲拱手,深深鞠了一躬。
      ——建安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们了。
      蓝鲲回了头,按下头上斗笠,大步奔入山谷。

      至今将近一月,春耕播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他们尚无消息。
      陈棠每日一睁眼便问:“回来了吗?”
      问到后面,灯娘只要一见她醒来,不必她张口,就摇摇头。

      陈棠着急得上火,后来只好想别的办法,她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她从建安的田间也找到了一些不育稻种,就是农夫口中常说的坏稻败稻。一般在一亩稻田里基本都能够发现几十株,不育率并不稳定。这种陈棠以前见的多了,至少得进行两次测交,才能把不育率稳定下来,对付过这两年勉强能行,但要作为长期杂交稻的亲本使用,是完全达不到标准的。

      陈棠就有点不愿意使用它。

      但不能没有应急方案,不然一旦出现意外,这牵扯关系就大了。

      甚至,为了防止不育株被其他稻种给授粉了,陈棠把试验田周围都给圈起来了,百里之内不允许再种水稻。尤其是两次季风的方向,周边所有水田都改为旱田,另外种蔬菜瓜果栗米都可以,要种什么种子官府可以免费提供,但只要发现一棵水稻,都罚金一贯。

      试验田的附近都由留守的山瑶人和冯柯巡视把守,租种试验田的佃农也由陈棠亲自筛选过,均务农十五年以上,祖宗八代都问了一遍,最后每人发了一块“临时通行证”,每日凭证出入。

      就在陈棠愁眉苦脸地琢磨着是不是先用佃农手里收来的坏稻对保持系进行初次测交时,冯柯一路飞马来报,人还没下马便大声嚷道:“七娘子!山瑶人回来了。”

      陈棠霍然站了起来,随冯柯赶出城去。

      回来的并非蓝鲲,而是两个好像刚从土里挖出来的族人,他们灰头土脸,全都瘦了一大圈,脏的快要看不出五官,要不是身上那身制服绝无仅有,陈棠都不敢认他们。

      他们身后背着背篓,装满了野生稻。
      陈棠一看心跳就加快了——是它!就是它!

      果然她的记忆和想法没错,这个世界在地理和生态上没有改变。
      这意味着,她有很多新事物都能提上日程了。

      “蓝鲲呢?”她压抑住激动,问道。
      “族长说棉花未能寻到,诺言尚未兑现,如何能归?”

      陈棠眼前浮现出蓝鲲临走前回过头来久久地望着她的样子,大概那时候他就下了这个决定吧?陈棠存下这份感激,又像上了发条一般跳起来:“该开始了!”
      让冯柯带山瑶人回去休息,陈棠装作没听见灯娘在后头一路怒吼让她先用饭,叼了块干饼就往试验田的方向跑去。

      两日后,试验田里的种子已被摊晒得差不多了,陈棠准备着手泡种子。从开荒地那边回来后,她便命人叫来了租种试验田的佃农一起催芽。

      陈渔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女县令了,女县令很和气,一点官架子也没有,但他每次见到她总是会紧张到话都说不顺畅:“小…民……见…见…见…过陈陈陈陈陈大人……”

      “我知道我知道,不必多礼。”陈棠忍笑,她对他也印象深刻。之前筛选佃农的时候为了听他讲清楚家庭情况费了老大劲儿了。后来换了个捕快来问才好些。登记完那捕快告诉陈棠,这人在建安也是出了名的,从小跟女人说话就脸红结巴,因此打了大半辈子光棍,后来在乱葬岗捡了个染了天花的女人,还剩一口气没人敢救,他好心,不忍弃之不顾,便衣不解带地照顾,总算把人从鬼门关里拉回来,两人也日久生情,这才成了亲有了孩子。

      听完这个故事,陈棠就决定让他参与到试验田中来,一个有良心有善心又拖家带口的老实男人,还是比较令人放心的。

      “你妻子怎么样?”人没来齐,陈棠坐在田埂边跟他拉家常。
      “谢谢谢谢谢……大…大人关心……内内内内……”

      陈渔舟憋红了脸也没说完,他身后探出了一个小脑袋帮他接下去了:“谢大人关心,我阿娘好多了,昨晚还醒了一次。”

      陈棠看到那小萝莉就笑了:“陈大娘子?你和我长姊一个小名呢。”
      大娘子一点也不怯:“您家的大娘子也是县令么?”
      “不,她嫁人了,”陈棠回想了想,“嫁给了光禄大夫之子。”
      “光禄大夫,比县令还大吗?”大娘子歪着头问。

      “可大得多啦。”陈棠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头,“那可是天子近臣,各大夫中就以光禄大夫最为显贵。”

      大娘子微微低了低头,因为陈棠的亲切,她脸有点红:“可我以后只想如大人这般,也当个好县令。我……我长大了也可以做官吗?”

      “当然可以,但你可要念很多很多书,要学很多道理才行。”陈棠伸出手把小女孩蓬乱的发辫挽到耳后,轻声道,“而且女子为官很难很难,会有很多人骂你,笑话你,会有很多人讨厌你,故意做坏事,你怕不怕?”

      大娘子认真地想了想,又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我听好多人都悄悄地议论您,说您连种子都不会挑,就是个棒槌,他们是不是在故意骂您、笑话您呢?那您怕了吗?”

      “大娘子!住嘴!”陈渔舟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把孩子抱走,拍着她的脑袋推搡着叫她快回家去!还不满七岁的孩子吓得一边哭一边跑,陈渔舟眼含愧疚自己却不敢走,懦弱地缩在一边,战战兢兢拿眼角偷偷看着陈棠。

      陈棠一脸平静,她不是不知道百姓们对她的评价。

      她到处寻找无法自交结果的坏稻,挑选种子的时候不挑最好的品种,反而挑各自都有些毛病的,落在老百姓的眼里就是实实在在的“傻|逼”。

      冯柯有一日替她去粮铺取货,便听见店老板同伙计正哈哈大笑她是个五谷不分还要装腔作势的浑货。那店老板吧嗒吧嗒抽着旱烟道:“我瞧那女官不成样子,你们等着吧,按她这么折腾法,冬日一到,咱们又能赚一笔死人钱咯!”

      与商人们相同想法的似乎还有士族。陈棠相信她这么大动静地开荒购种肯定落在了那些人的眼里。但目前三大士族都毫无动静,既没有来拜会她也没有出来给她使绊子,似乎料定了她会一事无成,一个个都作壁上观等着看她笑话。于是新来的女官大放厥词要偿还八年欠粮却半点农事都不懂,就是个棒槌的说法在建安已传遍了。

      幸好陈棠一开始的出手大方给佃农们尝到了甜头,何况他们和官府签订了契约,若是反悔又要吃牢饭,这才唉声叹气地给她干活。反正只有试验田陈棠才会强制性种植她选购的稻种,大部分的田地仍然由佃农自主管理,所以佃农这方面的抵触并不大。

      而租种试验田很是惴惴不安的佃农,陈棠都自掏腰包稳住了他们的情绪,有钱能使鬼推磨,反正最后浪费的不是他们的钱。

      至于名声……陈棠现在并不在意这些,士族和商人根本不会好心打开自家粮仓替她把欠粮还了,也不在乎建安会饿死多少人。他们的大部分家财甚至都在闽州,海盗一来,他们卷了铺盖走人,十分干净利落。这部分人陈棠一开始没指望过,今后也不指望。

      就这样,在众人异样的目光和非议中,陈棠在忙碌中送走了第一季春耕,试验田中经过初次杂交结合了互补优势的保持系稻种已被抢收完毕。

      当夜,县衙大堂灯火通明,门前空地上堆满了一包包鼓鼓囊囊的粮袋,为试验田耕作的佃农以及衙门中人围了一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育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