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温饱策 ...

  •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1]

      生物育种,这也是陈棠当年回国后参与的第一个农科院的项目。

      她在前辈与老技术员殷殷切切的教导和指点下,渡过了最为印象深刻与充实的五年。那五年,她从一个象牙塔里出来的懵懂无比的研究生,慢慢蜕变成了一个厚厚眼镜片反射着光,能对着盒饭分析半钟头大米产地、品种、有机还是无机的孤僻技术宅。

      可以说,她清楚关于培育高产稻种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了解其中每一项数据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把风险控制到最低。

      这就是她的底牌。

      在她参与这一项目之时,种花家已经成功研发出第二期超级稻了。也就是一种不施化肥,随便种种平均产量就能突破12吨/每公顷的“魔稻”。而陈棠丧生于车轮下,来到大楚的那一年,种花家第三期超级稻也已步入了轨道,甚至农科院总院已经在北方的盐碱地收获了第一批海水稻。[2]

      12吨/每公顷意味着什么?换算成大楚的度量衡,一吨为18.86石,12吨即为226.41石。每公顷为15亩地。那么若是在大楚种植第二期超级稻,一亩地平均一季产粮便约为15石。哪怕按官府现有官田1万亩来计算,一熟即可产粮15万石。建安的气候,都是一年两熟,那么只要两季就能超额补上欠粮。

      数据算出来后,陈棠真的很想研发出第二期超级稻。
      但她做不到。

      这与杂交稻的繁殖特性有关,水稻是雌雄同体。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不仅在这个时代,即便在前世,人工去除雄蕊授粉也是不可能的,这个工程量太过浩大。前世有科学手段能够选用其他途径,陈棠却只能等待稻种自然授粉。

      这种办法想要一下就培育出超高产稻种,是极其渺茫的事情。稻种是活物,它总是需要时间完成生命的轮回,哪怕在催熟技术十分普遍的前世,依然也要等待它发芽成熟。而且,在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下,短时间内,她无法引进北方的优良稻种与南方优良稻种杂交,她可以选择的稻种局限在闽州,这就较为艰难了。

      或许给她十年,她可以收集到各地优良稻种进行培育杂交再培育,有可能可以做到,但只有两年,哪怕她一肚子前人经验,她也做不到。所以,陈棠一直以来都没把李刺史的威胁放在眼里,对于她而言,她最大的敌人是时间,还有那穷极一生都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

      与蓝鲲详谈后第二天,陈棠把三堂本该属于她两个师爷的厢房改造成了她的临时实验室。并且铺开纸,凝神静气提笔写下——“东方魔稻育种说明方案”。

      认清了现实,她已然决定退而求其次。

      她决定选择比第二期超级稻产粮要低好几个等级的原始杂交稻(也是种花家长期出口到国外的杂交稻种子,真正的高产种子机智地自个捂得严严实实)。

      然后在今年的两次播种季都将用来培育杂交稻种子。按照陈棠以前的经验,在气候得天独厚的南方,从播种到收获4个月就能看到结果,那她至少能够将稻种进行两次杂交,有望把产量稳定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她一点也不奢求产量能够与第二期超级稻媲美,只有一半也罢。再加上大量开垦出新田,那只靠明年一年的产量也完全够了。

      陈棠的双眼穿越后第一次迸发出亮光,她开始在另一张纸上又写又画。在一旁帮忙研磨的灯娘凑过去看了一眼,嗯?这上头画的似乎是……葱?

      陈棠画完,晾干了墨迹拿到灯娘:“你先收着,明日见蓝鲲时带上。”
      “七娘子,这可是……葱?”灯娘看得一头雾水。
      “……”是稻啊!

      陈棠汗颜,她知道自己没艺术细胞,没想到继承了七娘子四艺皆通的牛逼身体还是这么缺乏。果然艺术是一种玄学啊。这个稻种肖像画要是连灯娘都认不出,拿这个去找,蓝鲲估计真能给她薅一把葱回来。她只好又赶紧在在旁边一一说明:“闽地野生不育稻,特征:株高约32寸,株干约23寸,上三片叶子长、凹、厚。下叶外撇而垂伏,穗型:下垂……”

      “七娘子画这个作甚?”灯娘还是不明白,她见过长安高雅的士族在春日出门踏青采风,看过他们画山水,画花鸟,画仕女画狩猎图,就没见过人画这个的。

      而且,七娘子画技似乎……逊色了不少……
      灯娘默默地想着,她在心里都没好意思用“丑”这个词。
      “是希望的种子。”陈棠满意地收起笔。

      这也是陈棠敢这么大胆答应李刺史的底牌之一。当年,她跟随老教授走遍了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就为了寻找这么一种稻种——它天生不孕不育、没有雄蕊、不能自交结果、抽穗不全。最终,在闽地西南部的大山里附近找到了这种野生不育稻种。

      根据研究这一稻种发现,它可以追溯到的历史非常古老,基因传承也十分稳定,极具保持力。最后农科总院在那座山下设立了分院,陈棠还记得老教授在一条水沟边发现它的时候,那捧着稻穗激动到热泪盈眶的样子。

      只要蓝鲲能够找到这种水稻,陈棠就有了八成把握。
      在杂交水稻中,基因极具保持力的不育系稻种才是繁殖和制种的关键。

      若是成功,不仅能够偿还欠粮,直接让建安县摆脱对闽州经济上的依赖,从此之后,建安县还能多养活一倍的人。这片贫穷的土地上,再也不会出现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的惨状。

      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冯柯问道:“七娘子,孙主簿求见。”
      “请。”陈棠把桌上收拾了一下,去屏风后头的水盆里洗了手才出来。
      孙主簿已经等候在外间了,见到陈棠连忙行礼:“大人,叨扰了。”

      “哎,不要拘礼,请坐。”孙主簿腿脚不好,所以陈棠把自己的胡床让给了他,自己跪坐,“无事不登三宝殿,孙主簿此行有何见教?”

      “不敢,卑职只有一事相求。”孙主簿巍颤颤地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陈棠,“卑职年迈体弱,本就该早早回乡安度晚年,只因建安县常年无长官,这才放心不下。如今建安有陈大人主持,卑职便可安心归家了。”

      陈棠刚接过信封的手僵了一下,哦哟,这是辞职信啊。
      她才刚来几天,底下就有人要跳槽了?

      可看到孙主簿那张皱皱巴巴沟壑纵横的老脸,陈棠心里又生不起气来,叹了一口气:“孙主簿,我明白你的想法,也很理解,如果是我,我恐怕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她把那封信放在一边,也不拆开看了,“我知道,你们对我这几日的所作所为略有微词。其实我来了,你们反而更不放心建安县百姓了是吗?所以你防微杜渐才要辞官,我知道。不如这样吧,这份辞官信,就先压在我这里,你可以当做我已经同意了,到了明年,我若是没做成,你随时要走都可以。但是现在,建安县百业凋敝,人手紧缺,我希望你能留下来,不是为了帮我,而是为了这满城百姓。你说好不好?”

      孙主簿沉默了。他其实也是真放不下心,白老县令临终前的殷殷嘱托犹言在耳,他当时答应了白老县令要多守在建安几年,便不想做个失信之人。可是这来的新县官又令他感受到了加倍绝望。若是说以往的建安是在苟且偷生,如今就像是自己往刀子上撞啊!

      可他连劝的机会都没有。

      如今26万石的欠粮已经死死压在建安县头上,就如同一把随时会落下的剑,顷刻间便能要了百姓们的命啊。他几乎不敢想,这位女县令要如何刮地三尺才能把这数量庞大的欠粮还上!就是逼得满城满户都素幡齐挂,也不够啊!

      而如今,她还要私自释放那些山瑶人!

      果真传闻是真的吧?女人为官皆喜好感情用事,完全不曾考虑后果。她怎么不想想私自释放蓝鲲之事,若是让刺史大人知道了,还能有好果子吃?

      孙主簿想来想去,还是忍不住劝道:“大人,虽然卑职很快便不再是衙门中人,但还是想劝您一句,您把那蓝鲲放了,实在是不妥啊!这可是李刺史亲自坐堂审问的死囚,秋后就要问斩了,他若是问起,您这…这…这如何向他交代啊!”

      “就说饿死了病死了嘛。他不问我就不说,能拿我怎么样?”陈棠耸耸肩,在这个没有监控录像又没有录音笔、测谎仪的时代,还不是任她说什么就是什么?死咬着不放就是了,“或者以后再抓住什么穷凶极恶凌迟处死都不够的犯人,拿来代替就行了。这有什么的?”

      可你就彻底得罪他了啊!以后只要被捉住一点小错,就可能被大做文章,再无翻身之地啊!孙主簿长叹一口气,恨铁不成钢一般:“可是您救他又有何好处啊!”

      “好处大着呢,山瑶人简直浑身都是宝。”陈棠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山瑶的男人善战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把他们纳入建安县城防乡卒,不是很好?山瑶的姑娘个个心灵手巧,纺织出来的布料又耐用又厚实,我还想把以后如何纺织棉布的技术都交给她们呢!而且,最重要是……”

      他们个个都是建安乃至闽州的活地图,他们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又足迹遍布深山,对这片土地比对亲人还要熟稔,找到不育稻种的使命自然全寄托在人家身上了。陈棠怎么能不重视?他们才是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里最重要的一环。

      孙主簿见不能说服她,失望地摇摇头。

      陈棠眉头却动了动,她觉得挽回这个老人的机会到了,她换了一种口气,轻声问道:“孙主簿,你觉得建安县富裕吗?百姓们安居乐业吗?他们人人都能够吃饱穿暖吗?”

      孙主簿愣了愣,他不知道怎么突然就问起了这个,又不知这些与他们方才所谈及的有何关系。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建安百姓……唉……民不聊生啊!”

      “那如果我说,我能让他们人人都吃上饱饭,穿上厚厚的冬衣呢?最迟明年秋收后,建安再也不会有人冻死,不会有人饿死,你相信吗?”

      孙主簿瞪大了眼:“大人您……在说什么梦话呢!”

      “我从长安而来,你为何不信,我手里握着旁人没有的东西呢?”陈棠决定故做一回玄虚,反正和他讲杂交水稻他肯定听不懂啊,不然就说点他能听懂的吧。陈棠昂首傲然道,“我陈棠出身世家大族,我父乃当朝一品太傅,所嫁夫婿是大楚最年少有为的正三品怀化大将军!您为何认定,我会惧怕李刺史这么个四品小官呢?”

      孙主怔住了,但他的眼神告诉陈棠,他被唬住了。

      “你让他动一个我试试?”陈棠嗤之以鼻。心里也不虚,她本来没骗人嘛,七娘子她爹的确是一品太傅,但七娘子在赴任路上就被家里来的信追上了,她爹表示你要是不立马打道回府,你就再也不是我女儿,甚至不是陈家人——从此逐出陈家族碟以儆效尤!

      而所嫁夫婿也的确是大将军,虽然离了。
      她最多就是描述得不怎么准确。

      “好了,你先回去吧。辞官的事就不要提了。”陈棠继续高深莫测道,“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够一同前往闽州刺史府中办公呢。”

      孙主簿就这么晕乎乎地走了。
      陈大忽悠连忙叫来灯娘,卷起画纸:“走,我们看看蓝鲲去!”
      为防夜长梦多,抓紧时间忽悠下一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温饱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