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52 ...

  •   韩安觉着,这韩府上上下下除了他自己,办事效率都出奇的高。

      一行人计划开办的小学校初期划分了六个年级(一二三年级设国文、数学、思想道德、自然科学、体育、音乐六门课程,四五六年级减一门思想道德换上政治,另增设一门英文课,总共七门课程),虽是小学校,却还增设了初级中学的三个年级(共设国文、数学、英文、历史、政治、地理、物理、生物、化学、体育、音乐等十门课程)。

      这九个年级,除了一年一级的正常班,另设三月速成班,前者招生有年龄限制九年毕业可,后者无年龄限制、社会阶级或成分限制,三月一考合格即可升学毕业。

      韩安的策划书出来之后,姐夫卢思政和张柏舟飞书发往四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招齐了先生。

      平城缺教师,缺到有些教师把自己分成三瓣分别放在三校授课,这是真事还是自己写的神话小说?

      忙碌中偶然一回头,韩安看着好友和姐夫手里厚厚的先生资料,脑子里闪过这个问题。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韩安还来不及细细思考,韩夫人便拿了一大叠地契过来,问韩安建学校选址有什么要求。

      饶是韩安这几天瞅着各种厚厚一叠的纸张习惯了,此时也忍不住对着韩夫人手里的地契五体投地。他拿出自己设计的学校平面图,热情给韩夫人介绍:“时间紧迫,初期来不及全部建出来,孩儿想先要教学楼和办公楼,图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功能区以后再建。正常班级招收年龄适合欲往更高殿堂的孩子,他们要经历长久的苦寒和寂寞,需要相对清净简单安全的环境。速成班成立目的在于扫盲,不拘泥于年龄和社会成分,注定鱼龙混杂,正常班和速成班级要分开。现在孩儿需要三栋现成的楼,还有两个空而大的操练场给学生锻炼身体。”

      韩夫人仔细端详设计图,对比后在合适的地段给他挑出几张地契,便要带着他亲自去实地挑选。

      韩安放下手里还在编写的教学大纲,唤上刘青跟着韩夫人上车出门。

      韩夫人带着两人一处一处去看,给他们介绍优缺点。以韩夫人对韩安的无微不至,自然是优先她仔细考量后觉得最合适,韩安也不算挑剔,逛了两处选址便飞快的做了决定。

      韩夫人极具行动力,立刻把参与过平城三校的建造和扩建的所有队伍都招来施工改建,这群人经验丰富,改造学校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非常容易。

      韩安自觉地和他们沟通,有空就和刘青跑过去实地监造,韩夫人把韩府能用的人都派到他面前,连韩家各类作坊、商店或者工厂的主事都轮流跑到他面前推荐自己管辖范围能他能用得到的东西,作为韩府上下的宝贝蛋,不管他想做什么,只要韩家能办到,就对他予取予求,于是他放开了手脚去改造。

      张柏舟和卢思政招来的先生陆续到来,全部落脚在韩府客房,平时就在韩安的院子里讨论修改韩安、卢思政以及张柏舟整理的教材以及教学大纲,一群年轻书生,抬起头来讨论,捋起袖子战斗,埋头修改教材,好容易达成了统一,在学校改造完成这天,拿出了整整齐齐一套教材。

      一群人撒欢一样跑到学校参观。

      正常班这边还好,除了过分精致时髦了些没什么不同。

      来到速成班教室,一群人狠狠抽了一口气。

      嚯,好壮观!

      卢思政懵了。这……这是这几天改造出来的教室?

      韩安兴奋地跑到台上,来回上下左右推动几下可移动可拆卸书写板,活动性非常好,他又拿出专门让韩家书店新制的书写笔在巨幅书写板上试了试,见写出来的字又大又清楚,书写手感还可以,他开心的嘴巴都咧起来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见他的动作立刻就领悟了这些东西的用途,便围上去上手试了试。

      其他人还在玩那新奇的书写板的时候,张柏舟在看那座暗藏玄机的讲台。

      一位先生跑到他旁边,新奇的看着讲桌张的喇叭:“这是什么。”

      其他人一听,纷纷围过来。

      有人问:“莫非这教室还装了扩音喇叭?”

      众人抬头一看,果然见教室四个角落都放了喇叭。

      韩安笑眯眯地走过来给大家解释:“这一个样教室能容纳200-300的学生不在话下,教室太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听清楚先生讲述的内容,扩音设施是必须的。这只是开始,等我再去西方,会想办法购买无线电台送回国内,到时候还会将各位的授课内容同步发到电台上,让学生随身携带一台收音机,这样不必到教室也能学习。”

      饶是稳重如卢姐夫也不禁两眼一黑。

      众人原先对这所教室的惊奇消失,欲言又止的看着这个漂亮而纤尘不染的年轻人,显然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天真善良而不知事故,他们也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口劝他。

      张柏舟看卢思政神情崩溃,而韩安毫无所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伟大设想里不可自拔,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其他人均有些悻悻的。

      韩安美丽的眼眸看着张柏舟,不明所以。

      张柏舟笑得脸色通红,强忍着给他解释:“宴阳,不管在种花国还是在西方,其实少部分比较富裕的人家才买得起收音机。我知道以你的专业能力,很轻易就能拿到专利授权,然后在平城开一座收音机制造厂,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普通人,并且达到收支平衡,可是诸位同事不知道,所以你还得和诸位分享一下你商业计划。”

      啥玩意,商业计划?

      其他人面面相觑。

      卢思政终于想起来,自家这位小舅子,在国外修的是经济学,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有经营意识和专业能力,也不至于将家业败光,将来穷困潦倒靠辛苦写书和别人的好心救济生活,那太伤自尊了。别说他,韩家所有人都不能接受。

      张柏舟给众人解释:“诸位可能不知道,宴阳挣钱的能力,比起他的文学造诣也不遑多让。他在米国国都经济与政治学校上学,他们学校专门为他建了档案,他每一篇发表的经济学论文和大部分作业都被学校收藏到珍贵文件资料室里。”

      大部分人并不能清楚的意识到这里面的含义,但没关系,他们立刻修正了自己心里对韩安的认知——

      他不止是教书先生,还是很优秀的出资人,是非常优越的钱袋子!

      在众人心里荣升大老板的韩安对此毫无知觉。

      他兴冲冲地和众人分享自己的扫盲计划:“我这次回去就要找到发明者,拿授权,然后在国内推广无线电台、收音机,在各大城市安装露天教学广播,每天播放先生通过无线电台授课的内容,再开办一本扫盲杂志,以低廉的价格在全国发行,内容就是广播授课的内容,杂志内容要比广播提前三到五天发行,要给学生预习时间,对,就这样……”

      他迫不及待地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现在想法记下来,以免两个月之后回学校忘记了。他一边写还一边兴奋地补充:“还有电影录像投影设备,以后可以拍成教学录像,在固定的地方露天播放,只要想学习,就算是路边的乞儿也可以看着录像学习成材。”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虽然和这样的人是他们的荣幸,但还是想说一句——

      他真敢想,也真有勇气去做。

      张柏舟咳嗽了一声,和其他人聊起来:“韩府最近派了很多人去外面宣传,城里乡下都无遗漏,初期报名的很多。正常班只许开设正常考试选拔即可。而速成班指向是有教无类,没有经验,算是首创,还有诸多问题,不如先开正常班再徐徐图之。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没有意见。

      一人说:“我对这所学校的志向没有任何异议,但是我想问一下,学校对学费书本费这些是怎么收费的?”

      他一提到这点,其他人立马惊醒。

      因为这所学校飞速建成,据目前情况,一切投入都来自于韩安私人和韩府,其他人包括卢思政和张柏舟都还没来得及花钱,照情况,初期花费都可能会被韩府一力承担掉,账从韩安那边走,原先他们并不担心,现在看了韩安恨不得让所有种花国都上学的样子,他们怀疑韩安甚至可能不打算收学费,钱袋子过于大方有时候也不是好事。

      他说:“我们现阶段还是在办学校。不需要任何代价就能得到,反而容易不珍惜。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是件痛苦的事,在座的各位应该最容易理解。”

      他一说立刻有人发散:“还有速成班,三月升学考试,不过者留级复读,代价过小,若是怠者日复一日,在课堂蹉跎时光……”

      众人看向韩安。

      有什么防范措施或是惩罚措施吗?

      收学费?收书本费?还要惩罚措施?

      能独立承担整个学校的财务运转,同时还是义务教育的受益者,上课偷懒不好好学习没被体罚过的韩安懵了一下。

      他摸着下巴陷入了思考:“要收多少钱,才能让所有人都上得起学,又不会因为上学太容易而不好好珍惜呢?可是都露天大喇叭扫盲,为什么还要收学费。也不对,扫盲计划是扫盲计划,正经开学校是正经开学校。现在先将两者分开。能露天学习的人自然会珍惜机会。但开学校不同于其他,一批学生要教九年才能从我们这里毕业,一开办就需要十几二十年甚至五六十年的坚持下去,教人成材,要考虑的东西就太多了。”

      后世义务教育是征服操持,而现在他只是个人,社会各层各司其职,有些事私人做还是征服做是很不一样的。

      见他一点就通,没死争不收钱,其他人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虽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是没有脱离实际。

      韩安放下笔,起身道:“不若这样,正常班学费收其他学校的一半,若还有异议可稍后讨论。速成班收其他学校一成。不过速成班有几条限制,1.由学生组队报名,二人成队上限四人,可邻里组,可同事组,若有其他种类可再行提议,所有团体不论人数多少学费一样。2.速成班收学生无门槛,但是入学开始,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三次大考不过立即开除不再录取。3.学生成队即团队固定,少一人则每人学费翻倍,少两人再翻倍,以此类推……”

      韩安叨叨叨列举了近七条限制后,充分确保组队的小伙伴会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后,又想确保自己是好苗子组不到队或者组了队却被猪队友拖累失去机会的小朋友能继续学习,于是继续叨叨叨列了十几条看起来极为严苛的限制,完了他一脸满意,虽然复活条件不严苛,怎么会有威慑力。最后他看向自己的朋友们:“诸位觉得如何,若是可行,我们讨论一下。”

      众脸懵逼。

      原先提出异议的人咽了咽干涩的嗓子:“可议。”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5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