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对联 ...
-
一众人许是对燕云台的印象根深蒂固了,如今见得这简单一联,反而处处小心,不敢随意答题。我昨夜听到的消息是,燕云台的题目每题都难,也不知怎么今日的第一联倒是如此简单了?
门童称是这是昨日入门的一位出的题,柳老先生一看,便让人张与门上了。不过他又说,这第一题很是简单,但之后的且先看看再说吧。
自当如此。
入了第一门,又是一道门,门前稀疏立了几人,正看着门上一联思索。
我打眼看去,这第二题也是简单,上联书道:青灯古佛夜半提壶一杯酒。
这联颇有意思,青灯古佛自然是要断俗根的,何者竟能在佛寺之中半夜饮酒?这人倒是潇洒。
我轻笑一声,小声说了句简单,在门侧书案的宣纸上写道:红烛旧卷更中枕梦半饷欢。
上联之人佛寺饮酒,是为不规,下联我对的读书之人,梦中贪欢,亦是不规。
门童一瞧,点头称赞,开了第二道门。
我本欢喜地进去第二道门,却听见身后有人道:“这联我也能对上,我的下联是:黄毛小婢年少言狂半生忧。”
这联对得并不工整,倒是有些深意,言下之意似指我大言不惭。我转身瞧看,却是一名青色长衫的中年人,见我看他更是对我不屑一顾,举步走出,对那门童道:“我的这联,如何?”
门童还未开口,便见身边平儿不快道:“若是这般没有水准的对子,我也是对的上来的。我对:褐颜老牛辰时弃犁一顿鞭。”平儿瞧着那中年人,嬉笑道:“老牛,你觉得我这联如何?”
那人脸色一红,似要发怒,指着平儿却硬是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只得又咬牙切齿道:“狂妄小儿,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门童这时开口对那人道:“对联作答讲究工整雅,你的下联既不工整,也远称不上雅。若是只能如此,还是请回吧。”
那中年人指着平儿怒道:“那他也不能进去。”
平儿皱眉道:“你这人是在聒噪,既然你说我答不上来,我便再赠你一联。上联:青灯古佛夜半提壶一杯酒。下联赠你:黄鹤旧楼春后登高两行愁!”
门童笑道:“工整雅,勉强过关。”
那人更是面色难看,我淡笑一声,也不作声,悠然入了第二门。
行至第三门前,便只有两人在此,正对着门上发愁。
上书一联:崖之隙幽之谷蜀之南贵人府
并有横批:四君子
二舅一见这联便笑了声:“这联有意思,不知这出题之人现在何处?”
门童道:“正在燕云台内呢。”
二舅点了点头,抬手指道:“萱儿,你且来对一对。”
我微微笑了笑,此联的难度较之前两联可不止难了一分。
旁边二友正讨论着:“这四君子,自然是指的梅兰竹菊。崖隙是指梅,幽谷乃兰,蜀南有竹,至于这‘贵人府’?又是何处的菊花?”
我道:“至于这贵人府······指的乃是京城大公主府的菊花,大公主府的菊在京中也算是无人不知了。”
二人一听我发言,便过来揖手道:“姑娘也是过了前两题?”态度十分谦和。
我点头算是承认。
二人又叹道:“此联之难,犹比之前啊。前两联简单,竟没想到这难度都到了第三联这里。这联看着意思简单,却实在难解。若说梅兰竹菊对应的四物,文房四宝有之,文人四友有之,可偏偏横批又将范围定死,只能在梅兰竹菊四物中作答,这便难上加难了。”
另一人又叹道:“确是啊,那上联已将最妥当的词语用尽,如今再想,即使有适当的词句,也要弱于上联。我俩已在这里站了一个时辰了,仍是没有头绪,姑娘有何见解?”
我叹了口气,“此联写了四君子的出处,若要下联含义与上联相当,可写四君子的特征。若要下联含义高于上联,可写四君子的品性。但这遣词用语着实是难,既要与四君子贴切,又要并用上叠字······”
我走到书案前,就着桌上纸墨提笔写道:庭中树道中草海中岛五柳谣。
众人皆围过来看,二舅哈哈笑道:“妙。”
二人实在不解,“这对仗确实是贴合的,可这词语便稀疏平常了,又与四君子有何关系?”
我解释道:“上联写四君子的出处,我的下联亦是对了出处。”
“庭中树”是出自鲍照的诗句:“中庭无杂树,偏为梅咨嗟。”
“道中草”则是来于孔圣行至道中,看到众草之中的兰花时,发出的一声叹谓:“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孔圣的《猗兰操》也是以此为出处。
至于“海中岛”便是指的南海观音的紫竹林。
而“五柳谣”的出处则是五柳先生,他作过许多咏菊之作,爱菊之说。他好菊花,世人皆知。
我一解释完,几人皆是感叹,二人再看我时,竟弯腰作揖,谦逊道:“姑娘好文采,我受教了。”
这一礼我可不敢受,退后了一步。
门童见此联极是欣喜:“这联难度较之往常还要高出不少,连我家先生都要思考片刻,没想到姑娘竟对上来了,竟还对得极为巧妙,以古诗古人的出处入手,看似平淡,实则脱俗!”
二人也是喜道:“不知姑娘师从何人,能有如此文采,想必定然不是无名之辈。可否告知与我,小子才疏学浅,今日得姑娘提点,来日定当前去拜会。”
我瞥了二舅一眼,却见他摇头,唇语道:“文采太差,不见。”
我低笑一声,还礼道:“这怕是有些困难了,小女不才,并无师尊,只由父亲教导,舞文弄墨实在不必上真才实学的二位,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名声。况我家住京城,此番来余杭正是为了拜访柳老先生,不日就要回京,实在不便。”
二人也不纠缠,又作一礼。
我叹道三等才与二等才果然还是有差距的,便也只心中暗暗一诽,随门童入了这第三门。
门一开,便见眼前豁然开朗,眼前之景并不是外庭,也不是厅堂,倒是一处雅致的亭台楼阁,四周种有绿植,此季满树金黄。里面假山湖泊,好不秀美,四弯八拐,每落一步便是一番不同滋味。
二舅啧道:“这柳老头的燕云台可比咱们的郭府还大,若说是占了半座山也不为过,以前这上上上代人见了这位景致好,便直接修了这燕云台,把地给圈了起来。里面也不像什么宅院府地,就是一座后山罢了。”
平儿不由赞叹:“这么做,官府能同意吗?”
门童嘿嘿道:“咱们祖师爷自有本事,修这燕云台时官府便没插手,如今自然更不会插手。”
据门童又说,柳老先生此时大约在山顶的凉亭,与众学生品茶论道呢,昨日入门那人,也就是今日对联的出题人,应该也在。我心中暗笑一声,总不能次次又这么有缘,又遇上了吧?青灯古佛也要饮酒,又见过贵人府的菊花,我实难再想到谁了。
二舅是不知那出题之人,平儿向来聪明一点就透。听我道:“恐是又要见到熟人了。”便猜到了是谁。可我却见他皱眉觑着我,悠悠道:“姐姐不是说不知道沈姐姐住在何处吗?”
“我······确实不知!”也不知为何,我这话说得很没底气,可事实是我确实不知道!
平儿又不信我了,只敷衍笑道:“萱姐姐方才对那两人也是这般忽悠的。”
······
我被噎住,不能言语。
要到山顶凉亭,自然是要上山的,江南的山算不上高,堪堪几十丈而已,顺着石道登高,纵目可俯瞰山脚水榭亭台。山腰之上金叶铺道,又是另一番美。
四人上了山顶平台,正见远处几落茅屋书院,院中圈了几只家禽,很有寻常农家的感觉。这与我想象之中差异颇大。
门童笑道:“凉亭犹在远处,请随我来。”
于是便又跟着他,绕过那几落屋子,又穿过一片小林,终是见到了山巅处的凉亭。
此处凉亭莫如说是一座四面无墙的小殿,凉亭之上竹木铺底,软垫丝质铺于其上不觉冰凉。此时凉亭之中正席地而坐了三人。
正中一名老者须发尽白,慈眉善目,满脸笑容,粗布麻衣蔽身,神态举止之间端能看出文雅典范。其右侧,坐了一名俊朗的青年,文质彬彬,举止之间颇有那老者的风范。
老者之左······
卫熙和正捏了一杯酒,朝我笑道:“殊萱,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