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葡萄美酒 ...

  •   杨元卿在京城无寓所,一直暂住在长乐坊里,反正季九也没什么妻妾家眷,不须顾忌什么。
      “使君真是贵人事忙,我都等你三日啦!”杨元卿要出任汾州刺史,等着季九回来辞行。
      “恭喜杨兄了。”季九命春水置办了几样菜色,与杨元卿对饮小酌。
      “玉碗盛来琥珀光,怪不得使君念念不忘。”季九家中藏有西域美酒,盛在琉璃碗中清透晶莹,杨元卿呷了一口,连连称赞。
      “陛下知我喜欢,赏赐了许多,杨兄若爱喝,赴任时多带些。”季九笑道,葡萄美酒多是妇人爱喝,不想杨元卿竟同自己一般喜好。
      “原来是陛下赏的,我还道是元才子送与使君的。”杨元卿忆起那日在淮西地牢中,元稹曾道若是能回京,一定买来葡萄美酒,让季九喝个够。
      “若不是杨兄提醒,我倒忘了这回事。”季九也想起来了,不知元稹是否还记得。
      “使君放心,有我作证,元才子必不敢赖账的,咱们明日就去他府上讨这笔债。”杨元卿又举杯相敬,季九一饮而尽。
      “说起来有一件事,要请杨兄指教。”昨日在贵妃娘娘殿里,听说又冒出来一个二皇子,梗在季九胸臆间,是一桩烦心事。
      “使君请讲,你我同生共死,不必如此见外。”杨元卿察言观色,见季九面上犹豫为难,遂笑着催道。
      “杨兄世事洞明,素多谋略,这半年在京中,可听过二皇子的名声?”季九往日从未注意过这个二皇子,仿佛他是隐形人一般,为何突然被吐突承璀推到了台面上。
      “使君这是为三殿下担忧了?”杨元卿听了笑道,太子遇刺时,李恒出宫来找季九,被他碰了个正着。
      “我虽不通朝廷法度,但立嫡以长,这东宫之位又关二皇子什么事?”季九依旧有些疑惑,大皇子李宁好歹占个长字。
      “使君,若依皇家法度,郭氏是陛下元妃,三殿下理应为储贰之选,但陛下却偏偏立了纪美人所出的大皇子,使君难道不知其中情由么?”杨元卿反问道。
      “大皇子好读诗书,三殿下稍有些顽劣,所以陛下属意大皇子。”就算再喜欢李恒,季九也不得不承认,大皇子比他靠谱的多。
      “不全为此。三殿下年纪还小,陛下若是有心的话,岂会放纵他如此顽劣?”杨元卿摇摇头。
      “难道还有别的缘故么?”季九忙追问道。
      “常言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放在三殿下身上也是这个理,陛下继位多年,为何却迟迟不立皇后?”杨元卿又问道。
      “陛下怕有人管束。”皇帝好美人,若是贵妃娘娘名正言顺地作了皇后,皇帝就不能如此放纵恣意了。
      “不过是借口而已,不全为好色之故。如今陛下宫中,妃位多空悬,三千佳丽,得承雨露者有几人?可见陛下并非真心好色昏庸。陛下不立贵妃娘娘为后,不过是心中忌惮而已。郭家门族鼎盛,郭子仪功高盖主,曾被唐王封为平肩王,可在朝堂上见君不拜,不知使君可曾听说?”
      “汾阳王的确功勋显著,受此礼遇也是应当的,这与三殿下又有何干系?”安史之乱,烟尘纷起,若不是郭子仪,只怕早就改朝换代了。
      “三殿下背后的可是郭家,他们若是有异心,改朝换姓并非难事,陛下忌惮的是这个。”杨元卿叹了一声,若不是皇帝故意,李恒怎能养成那副性子。
      “汾阳王已故,其子孙虽都与皇家联姻,但握有实权者并不多。”贵妃娘娘的兄弟,都尚主做了驸马,姐妹也嫁入了皇家,说起来名声虽好听,但渐渐成了空架子,否则贵妃娘娘也不会将女儿嫁与杜家。
      “若是三殿下继位,郭家未必不会死灰复燃,再纷纷扬扬占据大半朝堂。陛下心中既存了这一分顾忌,对三殿下自然提防。”
      “那这太子之位?”听杨元卿这么说,季九心中越发担忧起来。
      “使君不必多忧,若是大皇子尚在,三殿下与他难分胜负。但这二皇子,生母卑贱,又资质庸常,纵有中使扶持,朝堂中却无根基。”杨元卿见季九忧愁,忙安慰了几句,若是请立太子,朝臣们必定属意李恒,皇帝岂能一意孤行。
      “吐突承璀是皇帝心腹……他既有心介入皇嗣之争,为何当初不选纪美人母子?”季九还是有些担忧,皇帝向来对吐突承璀言听计从。
      “大皇子可不好拿捏,我曾与他见过几次面,言行举止间已颇有明君气度。我说句真心话使君勿怪,大皇子遇刺,虽是三殿下之幸,却并非社稷之福。听闻大皇子文采裴然,与文人士子多有交游,元和制举考案中,皇甫湜等试子因得罪中使出京,大皇子在陛下面前极力为他们说情,却无济于事,反倒给自己招了祸患,得罪了吐突承璀和俱文珍,想必使君对他也不是很喜欢罢?”
      季九沉默不言,他的确不喜欢皇甫湜,也不喜欢气度清华的大皇子。的确如杨元卿所言,若是太子殿下将来登基,中使们哪有如今自在?
      “不若趁天色还早,咱们去元才子府上讨酒喝罢?”杨元卿也不愿再说下去,提议趁着酒兴到元稹府上聚一聚。
      靖安里宅重又热闹起来,季九和杨元卿过去时,有好些人正一处谈笑。
      “杨兄来了。”元稹忙起身相迎,与在座的诸人介绍。
      淮西一战中,众人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李愬雪夜袭蔡州,早逼着元稹讲好几回了,但元稹也不是亲眼所见,再多他就不知道了,现在见了杨元卿,一个个将他团团围住。
      淮西耗费了朝廷大量兵力,吐蕃早已蠢蠢欲动,李愬回京后,又请命往边疆镇守,因此在京中,没人比杨元卿更熟悉那日的事了。
      季九见他们都围着杨元卿,连元稹也凑在一处,便自顾自穿过竹丛,在书房独坐了半天。
      “使君方才去哪了?”嘉木来请季九用膳,座中只剩元稹,杨元卿,还有白居易三人。
      “随意走了走。”季九见杨元卿问起,含糊答了一句。
      “武相公一案,吴元济却推说不知,难道其中另有隐情?”淮西既平,吴元济受诛,但武元衡的头颅却未找到,吴元济生前也不认账,此案依旧扑所迷离。
      “我在蔡州细细打听了,武相公遇刺一案确实无人知情。”杨元卿也摇头,不知武元衡到底死于谁手。
      “可叹一代贤相,就这么糊里糊涂死了。”白居易轻叹了一声。
      “还有太子殿下,虽从身上取出了淮西箭镞,焉知不是嫁祸他人?”元稹也议论了一句,季九听后心头猛跳。
      “元才子说的是,常言道,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吴元济不至于在死前说谎。”杨元卿也附和了一声。
      “除了淮西,旁人没理由刺杀武相公和太子殿下。”季九硬邦邦插了一句。
      “使君,这话可难说。”杨元卿笑着摇了摇头。
      “杨兄怀疑谁?”季九在袖中握紧了拳头。
      “天下可不只有一个淮西,常言道,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不愿意淮西覆灭的,岂止韩弘一人?武相公遇刺,未必不是吴元济的援手干的,坐镇淄青的李师道,屡来试探的吐蕃,哪个没有理由?”白居易嗤笑着摇摇头。
      “乐天说的是,淮西平定了,还有淄青的李师道,李愬将军出镇吐蕃,使君在淄青必大有可为。”杨元卿举杯赞道。
      “听说此次在淮西出力的,还有姜远,骊宾,裴行远这些少年名将,连李愬将军,都在皇帝面前对他们夸赞不绝。”听了杨元卿的话,白居易略有些不悦,他一向反对中使领兵。
      “这些都是日后的事,只要李师道乖乖的待在淄青,朝廷也没有出兵的理由。元才子莫不是忘了什么事?”杨元卿不欲同白居易认真争辩,将手中的杯盏朝元稹晃了晃。
      “什么事?”元稹不明所以。
      “元才子许诺与使君的葡萄美酒呢?我和乐天也等着分一杯呢。”杨元卿笑道。
      “杨兄若是不提醒,我倒要忘了。”元稹朝季九看了一眼,见他握着酒盏低着头,一时有些后悔方才慢怠。
      嘉木取来了葡萄美酒,几人把酒言欢,都替杨元卿得了官职高兴。
      “元才子可有什么打算?”杨元卿谢过众人美意,又打听起元稹的事情来,他从通州回来,必定也另有任用。
      “微之这回可不用去远了。”白居易笑了一声,杨元卿便明白了,看来元稹这次擢升的官职不错,不用贬往穷乡僻壤了。
      “是在京中么?”季九听了高兴,又多饮了一杯。
      “旨意还未得,虽不是京中,离得却也不远,过几日要往东都一趟,将保子和阿荆接回来。”元稹笑着同季九和杨元卿道,想必这次是满意的,两人便也没再细问。
      “使君可是与元才子闹别扭了?”快至晚间宵禁时,几人起身告辞,杨元卿见季九也跟着出门,笑着将他往元稹处推了推。
      “使君且慢,我与你还有话说。”元稹忙趁势拽住季九衣袖。
      “哈哈,长夜漫漫,元才子与使君慢慢说,我与乐天先告辞了。”杨元卿笑着接了一句,推着白居易出了靖安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