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第八十七章 ...

  •   萧关站在御书房外等待,身后端着托盘的是贴身侍奉清河公主的女官。
      未几,王公公从御书房内出来,见是萧关,笑着行礼道:“先生,皇上刚刚用过药,有些累了,您看,今日是不是不讲课了?”
      “公主亲手煮了一碗参汤让我送来。至于讲课,且看皇上的心情罢。”
      作为帝师,萧关时常会出入御书房讲学,他对经学典籍的了解更甚于翰林院的院士,对于志怪故事的精通熟稔又丝毫不逊于酒楼的说书先生,见识广博且兼具口才,由他讲学,皇帝是从来听不厌的。

      近来除了公主殿下,也只有这位未来的皇家女婿跟成靖帝说得上话。王公公对萧关非常尊敬,旋即道:“既然如此,先生请进。”
      御书房打开,萧关从女官手中端过托盘,面上挂着一点平日里的淡淡笑容,抬步进去。

      “先生怎么来了?”
      成靖帝手肘撑在桌上,两指按着眉心,手掌掩了半张脸,疲惫道:“既然快成亲了,先生就多陪陪然儿,不必天天往朕这边跑。”
      萧关轻轻搁下参汤:“这是公主殿下亲手煮的参汤,颇费了一些心思和周章,微臣不过是个传送的。”
      闻言,成靖帝表情微变,是有几分动容:“近来朝中事多,你们婚期又近,难得然儿还有孝心捣腾这些。”
      萧关道:“陛下龙体安康就是天下最大的事,殿下知道陛下近来身体抱恙、精神不振,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做这些。”

      成靖帝心中一暖,端起参汤,轻轻抿了一口,于甘甜微苦中尝到了一点焦苦味,旋即眼睛一亮,只是眸中很快又恢复了黯然,须臾才道:“从前她母后也是如此,聪明伶俐的人儿,却没什么厨艺可言,只会熬参汤,偏偏十次有□□次都能把老参弄焦……”
      又微微一笑,为燕然肖母感到一丝欣慰。

      萧关道:“皇后殿下出身明州江氏,自小习武,性子里多少有些潇洒江湖气,正是巾帼不让须眉。只是人无完人,在一些普通女儿家擅长的事上反倒有些笨拙……对了,微臣还听说孝元皇后刺绣极差,堪称一窍不通,从来都是让侍女帮忙做的。”
      成靖帝打起了一些精神,看向萧关,点头道:“正是如此。你虽没有见过络儿,却一直很了解她。”
      朕最近越来越想念她了……这一句话终究没有说出口。

      萧关微微一笑:“孝元皇后的事迹在民间广有传述,轶事极多,在下不过是借着一些传说向陛下求证罢了。对了,听说皇后喜竹,从前还做过几首咏竹的小诗……”
      皇帝含着一点微笑,只是面上依然被苍老愁苦占据着,慢慢喝着参汤,听萧关说话。

      此时此刻,一个灰衣青年正在六音宫的台阶上扫落叶。
      他扫的是竹叶,在栽种了一片竹林的六音宫永远扫不尽,宫人平日都会疏于打扫紧挨竹林的区域。
      青年似乎不知这样做全是徒劳,只是专注地用竹扫把不断地将落叶扫去。

      何公公回宫是丞相安排的,女官将此事禀告公主殿下时,燕然面无表情读着公文,只说了三个字:“随他去。”
      就这样,昔日得宠的何公公在六音宫当起了扫地仆。
      何八安安分分地扫地,至少在表面上不再关心公主殿下的衣食住行、喜怒悲欢。宫中的太监侍女都待他很客气,住的也还是原来的屋子,很多事情都没变,却又没有一处不变。
      脚下的竹叶泛黄,毫无生气,经过雨水冲洗,紧贴在石板地上。
      何八将竹叶轻轻扫去,慢慢地想,又是一年寒冬了啊。

      凤翔府距离京城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李嘉之独自坐在马车中,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他们这回奉旨查案,轻装出行,一行只有三人。除去他和纪大人,还有一个他不相识的江湖大侠,如今正是秋风萧瑟之时,纪大人和大侠在外面赶车,他一个小小的司直独自坐在车厢中……
      纪大人不冷吗?
      李嘉之没有多想,也这么问了,纪桓回道:“无碍。”
      那位有些沉默寡言的晏大侠道:“你别冻坏了。”
      接着,李嘉之隐隐约约听到纪桓说:“……今天阳光很好,很想晒一晒。”
      晏大侠没再说话,只是马车前进的速度似乎放慢了一些。

      抵达凤翔府,进入扶凤城后,三人找了一家闹市中的大客栈住了下来。晚上在大堂的角落用餐,燕疏随身带了剑,他稍有易容,气质冷冽,他们这一桌虽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倒也无人打扰,也听了不少消息。
      原来扶凤叶氏在此地名望极高,深得民心,这次“忤逆书”一出,百姓皆为其叫冤。然而扶凤叶氏整个家族居然同天牢中的叶奉一样逆来顺受,不仅坦然认罪,任凭官府处置,还将家财尽数上缴,甚至有传言族长提议将家财尽数散给扶凤一带的百姓。

      且不说他们本就受百姓待见,如此一来,百姓都不忍心推倒这个门阀了,甚至还极为同情叶氏——相比之下,官府又算什么好东西?

      晚饭后三人各自回到客房。纪桓在房中独自沉思了稍许,燕疏过来敲门,告诉纪桓他今夜准备去打探一番,会会叶氏族人。
      纪桓见他身上佩剑,道:“我也去。”
      两人四目相对,燕疏望进纪桓一双清澈的眼中,因而目光一柔:“跟紧我。”

      扶凤城自古富裕,商贸发达,民生兴荣。
      叶氏在此声望无二、家大业大,拥有一座前朝皇帝御赐的大宅。大宅背靠一座道教名山,山上有一架明思钟,晨昏作响,百年前叶氏的先祖文豪曾写下一首诗,其中有“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说得正是明思钟。
      至于叶家有多大?
      扶凤城妇孺皆知,所谓明思钟响起之处,皆为叶氏之地。

      叶氏祖宅修造的雅致端庄,几座附院绕着祖宅,其中有亭台楼阁、茂林修竹,令人见之忘俗,又不失顶级门阀的气派。只是眼下叶氏引得皇帝暴怒,族人大多进了牢狱,奴仆也散去了,多日无人打理的宅院贴着官府封条,显得有几分凌乱凄凉。
      正是深夜,林立的小榭阁楼在夜里只是一片黑黢黢的,只有零星的几间屋子亮着灯,证明有人居住。

      燕疏和纪桓来到一座方方正正的小院前。
      这是整个叶宅最亮的一间屋子,名为文苑。院中有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石潭,潭水清澈,是有人经常换上井水的缘故,据说前朝的草书大师叶临从小在此习字,墨水曾将整座石潭染得漆黑。

      又见檐下栽种着一丛芭蕉,芭蕉叶之上,开着一扇窗,一个白衣少妇倚在窗前,正在幽幽发呆。
      她面容年轻娇美,乌黑的长发松松垮垮挽了一个髻,乍看纤瘦,肚子却已经明显得凸起了一块,是已有了身孕。
      燕疏和纪桓没想到会在文苑见到这样一位守书人,只见少妇一手扶着腰,慢慢推开了门,冷冷发问:“你们是谁?”
      纪桓定了定神,上前一步,施礼道:“夫人,我们是大理寺的人。”

      夜风太凉,纪桓将门合上,便听得那白衣少妇道:“叶氏早已服罪,两位大人想要什么,尽管拿去就去。何必偷偷摸摸,深夜造访?”
      燕疏道:“你们何罪之有?”
      白衣少妇嘲道:“皇上说什么罪,便是什么罪。这一家上下近百口人,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纪桓道:“夫人是?”
      白衣少妇敛眉垂目道:“我只是一个没名分的贱婢而已,得了叶七少爷的一点宠爱,还没过门,就赶上了替他们一家人收尸,还希望两位高抬贵手能放过。”

      叶七少爷是这一代叶氏子弟最风流的一个才子,喜爱美人,写过一些闺怨诗。
      这时,却听燕疏道:“你武功不错。”
      那白衣少妇身体一僵,接着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道:“我一个孕妇,行动尚且不便,何来的武功?”
      燕疏列举道:“气息、步法、眼神。”
      白衣少妇道:“荒谬。”

      话音落下,燕疏已经出手,白衣少妇面露惊慌,一手扶着腰就要闪躲,纪桓正欲出声阻止,却见燕疏不仅攻势极快,居然直取少妇的肚子。
      白衣少妇本是匆忙闪躲的,见燕疏一掌拍来,竟似毫不留情,一身武功无论如何也藏不住了,这种时候,哪个母亲能不全力护住自己的孩子?
      然而她一动,急急往后掠去数丈,燕疏却早已收招,冷眼将她的惊慌失措尽收眼底。

      “你和霍怀谦是什么关系?”
      “霍怀谦?”白衣少妇稳住了身形,狠厉道:“我不知道你在说谁。”
      “你们的武功路数一样。”
      白衣少妇深吸了一口气,道:“我本是峨眉弟子,早已叛出师门,沦落红尘多年。不管你信不信,我不认识什么霍怀谦,更也不知道峨眉什么时候收了男弟子。”

      其实方才那白衣少妇几乎没有展露武功,燕疏说言的武功路数一样,只是试探罢了。不过霍怀谦的武功可谓吸纳了中原武林百家之长,确实偶有展露峨眉的路数。
      燕疏和纪桓见她神情不似作伪,又问:“你在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文苑,两位大人应当也有所耳闻吧。文苑为叶氏百年藏书之地,存放了扶凤叶氏一百多年的所有心血。”那白衣少妇咬牙道:“若这次皇帝真的要灭叶氏满门,抄家之日,我便是拼去这条性命,用这点微弱的武功,也要把这些藏书守住。”

      纪桓扭头与燕疏对视一眼,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很可怕的揣测……难道叶氏一族的逆来顺受,只是为了保全这些珍贵的藏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