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正大光明 ...
-
“一向宫中主子过世换寿衣、安灵等一干事务,都在内务府司礼监的任内,每日子时四方宫门下闸则是戍卫司的差事,你怎会有他们的奴才给你回话?他们不是一向由母后掌管吗?”令瑜问道。
“司礼监负责宫中大小红白喜事,诸多消息最是灵通,宫门下闸更是掌掌整个皇宫的人员进出,如此要冲,必有用处,所以我早留了心,差了人进去。”高砥回道,面色无喜无怒,似乎这是他一个非储皇子理所应当之事。
处事缜密,深谋远虑,城府颇深,这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高骊自幼丧母,父亲冷淡,身世堪怜。幸而德妃爱护,待之与亲子无异,却时时露出几分愧疚的神情,这些当然不会逃过他敏锐的眼睛。
德妃的愧疚使高骊疑心养母与生母的死有关,所以,当他年纪稍大,在宫里暗自培植势力亲信,终于有能力在宫中悄无声息地查一些事的时候,他第一份要做的就是查寻生母的死因。经过半年多的查访,他终于顺藤摸瓜找到被德妃送出宫的那个医女时,终于明白了一切,明白养母在愧疚什么:德妃指使那医女隐瞒太后是幕后黑手的事实,反而暗暗让那医女在皇帝面前构陷皇后,迟迟不让淑妃沉冤昭雪,而长姐令瑜也早早地查出这一切,却一直在隐瞒。虽然,这些都是为他好,但是,高砥心里不免对她们生了嫌隙,生疏开来。
而他本人所作所为,更是没辜负德妃一番教养的心血,这几年耐心筹谋下来,宫中哪一殿哪一部哪一府哪一司,没有他的人?人数虽不多,却遍布整个未央宫。
至于外朝,靖海王只手遮天,太子党羽遍及朝野,沈氏父子忠君不站队,朝廷上看似无从下手,却也不是铁板一块:高骊那个自从淑妃死后就再没在朝中出过头的舅父,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多年来朝堂江湖处处游走;贺氏文坛泰斗,天下杏林谁不仰首?而德妃早已暗暗和娘家通过风,集聚了一帮支持三殿下的年轻士子……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皇子暗中的势力一点点累积,终于能在靖海王与皇后的双重高强度压制下,如野草一般生根发芽,待到春风又绿,必能成磅礴之势,蔓延整个草原!
再反观太子此人,实在难成大器。先不消说他受了几天排挤就想着夺位、而不思重博父亲欢心,毫无储君气量和胸襟,就是要反,也该仔细算计,反复衡量哪些人能与之共谋大计。高骥倒好,找了那帮乌合之众,全是蝇营狗苟、两面三刀之徒,不过十来天的问讯就让大理寺的人吓破了胆,吐了个一干二净。居然还私藏血书,简直愚蠢!此等大事,怎能留有书面文书?!那血书简直能给白鹭司训练新人当搜集证据的活教材!更别提令瑜以前念着姐弟情分,提醒了太子多少次礼数、言语这等小事,他就是屡教不改!此等不仁不孝不智之徒,如何御下?如何统治天下?如何拱庶江山?!
令瑜能想到这些,父皇肯定也会想到,依皇帝果决的心性,他绝不会心慈手软。另立太子的诏书送到中书门下……要过了大庆门、承恩门……宫门下闸……截了圣旨……下药……逼宫……咬舌自尽……
一连串想法组成一幅完美的逼宫图景,逼得令瑜不得不相信这一切,相信自己一直尊敬的嫡母,一直爱护的大弟,竟会杀害自己的父亲;无论如何暗流涌动,无论令瑜知道他们多少私隐往事,无论这些险恶心肠将令瑜逼得多痛苦压抑、以致逃离皇宫,令瑜始终未曾想过,他们会真正夺走至亲的性命。
——————
没有时间悲伤失望,他们既然下手,断然不会给合欢殿上下好日子过,此时更应该坚定信念,以待来日。
理清思路,令瑜精神一振。“三弟,你待如何?”令瑜眼光犀利,盯着高骊。
“大哥是嫡长子,又是父皇明旨册封的储君,可谓名正言顺、稳如泰山。就算他之前犯下天大的过错,废太子的旨意一日未到中书门下,他一日仍是东宫太子。既然椒房殿截下诏书,母后想必也不会留着那祸害让咱们去寻。”
德妃急道:“那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
“帝王之家,从来只有一人能推翻明旨册封,那就是……”高骊目光沉沉。
“那就是下旨者本人!”
“先帝高瞻远瞩,粗中有细,没准留了一手。”德妃接上去说,不过话说到这里,已经说不下去了,留了一手,留在哪儿?甘露殿已经被皇后彻底清理,只怕连苍蝇都是经过严格排查,确认身上没字了吧。其他地方,又毫无头绪。
令瑜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沉吟道:“我大前年回宫行及笄礼,有一回去看父皇,瞧见他在写牌匾,金粉隶书的‘正大光明’,端的是大气磅礴。这块匾,至今仍挂在甘露殿金銮座龙椅的正上方,想必不会有宫人胆敢搜到龙椅上头。
“父皇以前老爱拿大道理训人。你们幼时大概都记得,父皇说的最多一句教诲吧。”
“做人最要紧的是正大光明,无论什么旁的事,再重要,也得搁在这四个字的后头。”高骊模仿着父亲当时的语气,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