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天涯踏尽红尘 ...

  •   黄花坠地,红叶低窗,从前杨府里两株桂花树已到了飘落清香之时,虽是重门紧闭,却关不住那馥郁甘甜的味道,香气掠过高墙,拂过行人发端,倏然而猝不及防的弥散在公主府的书斋之中。

      杨慕深深的呼吸了一道,熟悉的气息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心底隐隐有些作痛,树犹如此,人何以堪。那院落不过隔着一面不甚高大的危墙,却足以令他丧失翻越过去的勇气,即便看上一眼又能如何?物是人非,那些最珍贵的人已随着他在宗人府中失去的尊严一道,坠入了幽深漆黑的永夜之中。他随意望向窗外,只见天高云淡,空中偶有伶仃的孤鸟振翅匆匆而过,也许是在南去的路途上丢失了伙伴,它一面追赶,一面发出一长串悠悠的哀鸣,直震得他耳中铮铮回响。

      数日的阴霾雨雾过后,京城迎来一记清丽明朗的秋日。谢又陵站在书斋门口,隔着随风轻荡的翡翠帘,用力捕捉着立在窗下的那一袭纯白色身影。他呼吸着沁人心扉的花香,伸手轻轻撩开了帘子的一角,却也不着急迈步进去,只是定睛看着那毫无察觉的人。

      杨慕近来只穿白色衣衫,身上这件直裰已被水洗的有些发旧了,愈发衬出他的清瘦憔悴。谢又陵望着他薄薄的身形,轮廓清晰的侧颜,猜测着他温润的双眸里会不会已笼罩着一层水雾——光是这样想着,他的顶门已是狠狠地一酸。

      “在看什么,那么出神?”谢又陵轻轻咳嗽了两声,跨进书斋之中,扮作一副好奇的模样笑问道。

      杨慕侧首之际,已将眼中水气隐去,亦笑着答道,“难得放晴了,许久不见秋露,不闻秋虫,以为今岁的秋天就这么过去了呢。”他顿了一顿,又问道,“妙瑛进宫为皇八子贺寿,怎么又陵没跟着去?”

      谢又陵不在意地笑道,“自从皇上贬了庆王,公主好像总怕皇上也迁怒于我似的,等闲却也不让我进宫行走,如此倒正合我意。我今日来找你,便是想陪你出去走走,就当散心好了,你意下如何?”

      杨慕自安葬父母之后再未出过公主府,他知道皇帝虽不限制他自由,却也不愿让他出现在京城宗亲、官员面前。他憋了几个月,心里也委实向往外面的热闹生机。他想了想,含笑颌首道,“好,容我更换件衣衫。”更衣之前,他仍是没忘记谢又陵之前那句话,便即敛容正色,拱手一揖道,“是我连累又陵,连累十七爷,我眼下无以为报,且先受我一拜罢。”

      谢又陵听杨慕这般言语,只觉得胸口既酸且痛,忙上前扶住了他,温言道,“你当我是朋友,我已得了最好的回报,朋友之间不该说这么客气的话。”俩人当即相视而笑,待杨慕换了衣衫,便携手向外走去。

      谢又陵想得周全,知杨慕不欲招摇,便弃马就车,且选的是自己平日出行的青呢骡车。杨慕坐在车内,听得外面市集上传来各种吆喝叫卖之声,想起数月以来在那方寸天地里近乎幽闭的生活,当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见杨慕撩着帷帘看得出神,谢又陵笑问道,“诚义可有想去的地方?”

      杨慕沉默片刻,摇头道,“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那年和你去高粱桥踏青,其余的地方一时也想不出来。不如就在城内随便走走,让我感受些寻常烟火,温暖市井罢。”

      谢又陵笑着颌首道,“原来你也有贪热闹的时候,那咱们去前门大街好了,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熙来攘往,人山人海。”

      谢又陵所言不虚,车子拐进前门大街便即慢了下来。杨慕定睛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一个高台上站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破旧的人,内中有男有女,也有老者和孩童,一个高大健壮的男子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台下却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看客,他知道这是所谓人市。正看着,忽然觉得车子猛地停了一下,他心中一动,掀开帘子,只见赶车的素砚望着那高台正自发呆,趁人不备抓起衣袖拭了拭眼角。

      “那是卖人的所在,素砚就是我从人市上买回来的,那时候玉笙,素简等人已被买走,我也无能为力。”谢又陵轻声道,“他是感同身受,想起从前那些人现下不知零落在何处,心里难过。”

      杨慕放下帘子,半晌并未言语。谢又陵怕他多想,拍着他肩头笑道,“我打听过了,玉笙她们是去了大户人家,和各自的父母家人一起,也算团圆。这事须怪不得你,你不必为此自责。”

      杨慕沉吟片刻,颌首淡笑道,“我明白的,不会为此自苦。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从前之事,却都不及我眼下所见发人深省。我不过是父亲获罪,家业败落,而这许许多多的人却是辗转如浮萍,命运半点由不得自己做主。就是那些看似自在的商贩平民,也仍是有自己的生计烦恼。我到底还过着金樽玉粒、衣食无忧的生活,这是多少人艳羡的,也是多少人求不得的,我平白占有了那么多,还有什么好抱怨,好自怜的。”

      谢又陵侧头一笑,握了他的手,道,“这便是了,我一直没问过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杨慕垂首想了想,道,“我已不见容于君主,余下的岁月便安分守己,陪伴妙瑛,教养容安罢。”

      谢又陵笑道,“如此甚好,当真是人生最最幸福圆满的了局,何况你从不是功名熏心之人,看来上天如此安排必有一番道理。”

      杨慕心中释怀,一笑道,“陪我下去走走罢。”谢又陵含笑颌首,两人相携着下得车来,顺着缓慢而拥挤的人群向前走去,渐渐汇入茫茫人海中。杨慕踏着仲秋时节满地的黄叶,发出清脆响亮的声响,却不觉得萧瑟寂寥,反倒有种天涯踏尽红尘,一笑作春温之感,原来人生如逆旅,谁不是行人。

      走了一会,街市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已让人应接不暇,忽然谢又陵“咦”了一声,脚下却顿住了。杨慕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看之下,竟是当场怔愣住。只见不远处一个摊位上,打着测字算命的招牌,那招牌下面坐着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人,正是他的堂兄杨崇。

      杨慕呆立当下,良久之后,只觉得谢又陵拽了拽他的衣襟,他回过神来,喃喃道,“大哥为何在这里,我不知道......他竟已这般落魄。”

      谢又陵见他神情伤恸,心中不忍,道,“二老爷获罪,家中业已被抄检。大爷失了公职又身无爵禄,如今已与平民百姓无异,所以才会在此处以算命测字为生,想来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杨慕怔怔地点了点头,心中一阵凄然,他想起父亲最后嘱咐他的话,他在宗人府中身受刑辱而能凭着一口气咬牙挺过来的缘由,那是他曾对父亲母亲做出过的承诺,要以一己之力维护好杨家的子孙后代。他心中一紧,深悔自己这些日子不曾关心过问过杨崇,当即要挤出人群直奔他而去。

      “诚义!”谢又陵一把拉住杨慕,道,“你别急,咱们贸然出现只会令他觉得尴尬。不如我回去再细细打听着,看他现下住在何处,生活如何,若是有需咱们再慢慢想法子助他就是了。”

      杨慕适才慌了一慌,这会已稳住心神,头脑一片清晰,他蓦地想到自己已有两个月没有任何进项了,若不是靠着从前的积攒,只怕早就无以为继,还能靠什么去接济旁人?他这样想着,不禁有些一筹莫展,无言以对。

      正自想着,忽然一队人马行至杨崇的摊位前,领头的是个穿着颇为华贵的男子,那人停马在杨崇面前,也不坐下测字,却是指着招牌一阵发问,看其面色十分倨傲,显见是来刁难诘问杨崇的,他手下之人也跟着你一言我一语的附和,片刻之后,杨崇已有些招架不住之势。

      杨慕见状也顾不得谢又陵的劝慰,快步走上前去,对着一脸诧异的杨崇道,“大哥怎么还在这儿,快随我回家去罢。”

      杨崇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是杨慕来寻他,他惶然起身,正要收拾随身物事,只见那华服男子一伸马鞭拦住了去路,讥笑道,“我的事儿可还没完呢,就想跑了?你且把骗我家小厮的钱先还回来再说,你既算的不准,就该退钱,不然的话我便拿你去顺天府,咱们在府尹面前好好的说道一番,看看他是向着你这个贪赃枉法的罪人之子,还是向着我等良民!”

      杨崇听得满脸涨红,急道,“你休要没事找事,我何曾算的不准?不过是因你父与我父当年在军中不和,便借故报复于我,就是官司打到顺天府,我也是不怕的。”

      那人撇嘴一笑,上下打量起一旁的杨慕,轻慢道,“你自然有恃无恐,你的好弟弟驸马都尉在此,你们杨家到底还有一个倚仗,原不算败落得一塌糊涂。我就不信,时至今日,皇上还能再容你们兄弟在京师重地作威作福!”

      杨慕听他说的不伦不类,也不愿与他多言,拉起杨崇便要迈步离去,那人自是不依,高高擎起马鞭奋力一挥,那马鞭夹着风势眼看着就要砸落在杨崇面上。杨慕胸中气血上涌,当即伸出右手拂向那人肩头,趁着对方站立不稳,左手已一把抓住马鞭,稍一用力便将鞭子夺将了过来。

      那人连连后退了数步,不由得大惊失色,没成想杨慕一个清瘦俊秀的公子哥却身怀武艺,那看似轻轻地一拂力道却是不小,竟令自己躲闪不及,站定后仍是觉得肩头一阵作痛。他心下暗生惧意,却不愿在仆从面前失了颜面,色厉内荏地喝道,“好一个驸马都尉,竟仗势欺人,当街殴打良民!哼,你今日纵然走得,来日也终须给我一个交代!”

      杨慕冷冷一顾,将那马鞭掷于地下,拉起呆若木鸡的杨崇,拨开人群便即快步离去。三人上了车,杨崇才从适才的慌乱中缓过劲来,不禁汗颜又羞愧,道,“你们怎么来了,我……”一时也不知该从何说起,支吾了半晌,方叹道,“那人是虎贲将军之子,借故来寻衅的。只是你这般替我出头,不要惹下什么祸事才好。如今他父亲正是皇上新提拔的武将,皇上视咱们家已如眼中钉,日后……”

      杨慕摇头打断他,道,“大哥不必多虑,皇上若要惩处,我一身应下就是。怪我疏漏竟不知你如此艰难,且跟我回去,咱们再做商议。”

      杨崇愈发羞惭,当着谢又陵的面也不好多言,只好重重一叹,道了声,“惭愧。”

      待得车行至公主府所在街巷中,却见昔日杨府大门洞开,一群人进进出出,抬着箱笼家具等物,竟像是要搬入府中一般。杨慕不解,便命素砚下去打探一番。须臾,素砚来回道,“是博山郡王府的人在这儿搬家,说是皇上今日下旨,将……将咱们家赐予了郡王爷做府邸。”

      车内三人闻言俱不答话,一时之间气氛沉重凝滞。杨慕忽然想起从前听人谈起过,佑堂曾对皇帝言及歆羡杨府已久,请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即位,将杨府赐给他做宅邸一事,想不到当日的玩笑话竟真的一语成谶。

      杨慕虽心中黯然,却也感念佑堂对自己的恩义,遂一笑道,“那宅子空了许久,终于又有了新主人,也不枉父亲当年费力营造一场,物尽其用方是正途。”

      他放下帷帘,心中却有一股难辨悲喜之感,昔日雕梁画栋,朱门绮户犹在,只是内中的主人却换了人间,这原是兴衰更迭,势不可挡的结局。千年万载,多少风流都湮灭在时光悠悠当中,永恒不变的唯有静默流逝的光阴,如同楼前溪水,缓缓向东,却依然一去不回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天涯踏尽红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