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十三章:从此生死两茫茫(4) ...


  •   天际渐渐泛白,冬日的晨雾宛若一层薄薄轻纱,将长安城笼罩地若隐若现;伴着纷纷飘落的雪花,皇皇宫闱竟是鲜有人迹,倒给未央宫添了几分难得的落寞萧索。
      一道曙光穿透窗牗恰落在那张白皙俊朗的面庞,映照下的轮廓虽菱角分明却显得越加瘦削,这张年轻却夹杂沧桑的脸颊,似乎在昭示着那日日夜夜的兢业勤勉。
      许平君静静地伫立在书案前,心疼地泪水早已情不自已地滚落而下。病已,若真有一天我离 你而去!你这样,却叫我如何安心?转念,想到沈芊辰。她方稍感心安。
      忽地,披在刘询身上的襦裘缓缓滑落了下来;许平君见状,疾步捡起正欲为他重新披上。刘询却已醒了过来,揉了揉迷蒙的双眸瞅见泪痕点点的许平君,不禁诧然,“怎么哭了呢?”
      “没事,只是眼睛有些酸痛罢了。”说着,许平君便浅笑着将襦裘披在刘询身上。
      “你该多多歇息才是,如何这么早便起床了呢。”刘询拉住许平君的双手,揽她入怀坐在自己的双膝上,极尽温柔地叮嘱道:“这段日子,朕不能陪在你左右。你要好好爱惜自己,有什么事情就让千嘉过来递个话。只要冬朝一结束,朕就过来接你。”他轻抚着她隆起的肚腩,满眼憧憬道:“再过些日子,想必我们的孩子也会降生了吧……”
      许平君用她那纤白的双手轻轻摩挲着他的脸颊,眸光中尽是不舍的情愫,“陛下,不要总是彻夜劳累,要注意多多歇息才是。看你又瘦了许多……”说着,心疼的泪水便不禁滴落在她的手背。
      “嗯!,朕晓得了!”刘询点了点头。
      殿外,常千嘉迈着细碎的步子缓缓走了进来,向许平君欠身一礼回道:“禀皇后,所有物什都已收拾妥当。您看什么时候搬去长定宫?”
      “好,待陛下用过早膳便搬。”许平君笃定地回了一句,便对常千嘉吩咐道:“千嘉,你先下去准备吧。”
      “诺!”常千嘉施了一礼,便恭敬地退了下去。
      “如何!这么快便要搬吗?”刘询瞪大了眼睛看着许平君,虽未离别却已心生煎熬。
      “早点搬过去适应一下嘛。”许平君浅笑一声,又补充了一句,“陛下处理政事要紧,还是不要在臣妾这边耽搁太长时间。”
      “不打紧的,早朝时候还没到。”刘询站起身来,整肃好衣带便笑着说道:“朕还想在你这多待些时辰呢。不管怎样,说好地朕是要送你过去的。”他脱下身上的襦裘披在她的双肩,牵起她的手侧脸笑道:“走!朕陪你去外面赏一会雪景。”说着,便步履轻盈地迈向殿外。
      漫天的皑皑白雪纷纷落落,倒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浪漫氛围。刘询凭栏伫立在白玉陛阶上,遥指着长安宣明里方向,低眸觑向怀中依偎的许平君,说道:“还记得吗?朕与你唯一拌嘴的那次,也是在这大雪纷飞的冬日里,我们为了到底要不要杀鸡而吵嘴。朕赌气夺门出走,你急了便跟了出来。在宣明里街巷的拐角,你一不小心便滑倒在地摔青了膝盖……”
      “陛下,你还记得?”许平君缓缓抬起头来,满脸愧疚地望向他,“后来我才知道陛下为了买那只鸡给我补身子,却是花光了身上攒来买冬衣的钱。最后,整个冬日里都是穿着破旧衣衫挺了过来……”说到最后,她的眼眸中不禁又闪起了晶莹泪光。
      刘询羞然地撇了撇嘴,双靥却是洋溢起甜蜜的笑容,“那段时光虽然清苦,却是甜蜜的回忆……”
      两人无比憧憬着曾经的点点滴滴,就这样相依相偎地搂在一起,静静地欣赏着飘落的雪絮,并时不时地伸出手来去接。晶莹剔透的雪花轻悠悠地落在他们的掌心,一如他和她彼此之间纯澈的爱情。
      “陛下!”沈芊辰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一声呼喊打破了他们温馨的依偎。
      “怎么了?如何这般慌张……”刘询转过身来,见芊辰一脸焦急的神情便知必有事情。
      “各地诸侯王已全部抵达长安,现正在太庙等待天子前去祭祀。霍大将军请您赶快过去一趟!”
      按汉高祖规定:大凡冬朝,各诸侯王必要来长安朝觐;而皇帝也必定要在第一时间率领各地诸侯王前去太庙祭祀,以表汉家刘姓血缘相亲、上下同心。除非常时期非常事态,天子是没有任何理由推迟或取消祭祀大礼的。
      刘询心下一凛,这才恍然地拍了拍头,竟将此等大事给抛诸脑后,刚要摆驾又倏地想起要送许平君去长定宫的事情,正准备开口解释什么。不想,许平君却已心有灵犀地朝他嫣然点头,“陛下,祭祀大典要紧。妾自己去长定宫,有千嘉在身边照料,你就放心去吧!”
      刘询一言不发,紧紧握住许平君的双手,满是愧疚地将她抱在怀里,只呢喃一声,“等我!”便匆匆离去。
      “芊辰!”许平君唤住正待转身的沈芊辰,向她郑重地叮嘱了一句,“请帮我照顾好陛下!”
      “嗯,我会的!平君,你多保重!”说完,沈芊辰便也匆匆跟了出去。
      许平君伫立在白玉高台之上,久久眺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马,直至她眸中那点温存而熟悉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冰冷的泪水终如断线的珍珠溢了出来,沿着她那肤若凝脂的容颜蜿蜒而下,划出一道永世诀别的哀怨之弧。
      她不知,这一驻足,竟成了此生的诀别;他亦不知,这一转身,却铸就了这生的遗憾。

      堂皇肃穆的太庙,张挂着大汉朝开国以来六位先帝的画像。文武大臣并各地诸侯身着玄端礼服伫立在庙堂内,静静地等待着天子的驾临。
      “陛下驾到!”内侍的一声传唤,立即引来诸侯王们引颈观望,争相想要一睹这位少年天子的英姿。待刘询走近身来,诸侯王们莫不发出啧啧称赞声。
      霍光仗剑威风凛凛地杵在一旁,目光炯炯地扫视着诸侯。刘询从旁经过,瞥见那凛冽的眼神,直感芒刺在背,他知道霍光正在密切注视着一切。
      “请天子行祭祀大典!”随着内侍的高喊,庙堂礼乐便轰隆响起。刘询神情肃穆地走到庙堂正方位,便极尽谦卑地双膝屈下,朝着大汉先帝的神位毕恭毕敬地跪行叩首大礼。文武大臣及诸侯各王亦随之纷纷跪倒在地,静静地聆听宗正朗朗念着祭祀诏书:
      大汉第七代君主刘询拜上:
      朕以眇身奉承祖宗,夙夜惟念孝武皇帝躬履仁义,功德茂盛、不能尽宣。故,益尊孝武庙为世宗庙。朕蒙遗德、奉承圣业,日夜惟念中兴祖宗之霸业,惟恐羞先帝之圣德。敢不兢兢业业,勤勉政事、导民以顺乎?询虽不敏,然夙夜兢兢、靡有骄色、内省匪解,永惟罔极。望祖宗庇佑,以期协宁百姓、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赐兹福祉!大汉元平三年正月。
      祭祀诏读罢,刘询便又俯首帖耳重重地磕倒在地。
      文武大臣莫不感慨欷歔:皇帝竟然在如此隆重的祭祀大典上,只字未提此次征伐匈奴的盛大成果。反而,以一种无比谦卑的姿态向天下昭示着自己施政的不足之处以及仰望列祖列宗皇皇功业的决心。这等不骄不躁、沉稳踏实的明君风范,怎能不让这些久经沧桑的文武臣工们心下暗许赞叹。就连霍光在听完刘询起草的这道祭祀诏书后,心中也不禁油然感佩起了刘询的气魄与胸怀。
      祭祀完太庙以后,刘询便一一向身边的诸侯各王作揖行礼,丝毫没有帝王的身架,“各位都是朕的叔叔伯伯,刘询为政有失王道之处,还望各位叔伯不吝指教!”
      “陛下仁德!臣等感佩!”诸侯王们也毕恭毕敬地回之以礼。
      祭祀大典完毕,刘询率领文武大臣及诸侯各王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宣室殿,参加在那里为西域使节举行的午宴并听取和安排各国使者需要奏报的事宜。
      一阵奔波以后,刘询便登临宣室殿,午宴便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有序开展。
      “尊敬的汉朝皇帝陛下,我乃乌孙使者靡多丹……”坐席中,一个身材高大魁梧、卷发棕眼的使者缓缓站起身来,向着高高在上的刘询躬身一礼,“我大昆弥感念于皇帝陛下出兵援助乌孙,特奉上和田玉石十车、玛瑙珠宝四十箱,还望皇帝陛下笑纳!”
      “瑾代朕向大昆弥传达最崇高的敬意!”刘询坐在御座上微笑着,便朝内侍吩咐道:“赐乌孙黄金百镒、云罗丝绸十车、瓷器二十车,以示大汉、乌孙永世为好!”
      “谢过皇帝陛下!”靡多丹又是恭敬地长躬一礼。
      “不知解忧公主在乌孙尚好否?请使者代朕向公主问好,希望公主在有生之年可以回汉朝看一看……”
      “靡多丹必会为陛下传达!”乌孙使者欠了欠身,又继续道:“我乌孙大昆弥乃公主与先王所生之幼子,公主现已位尊我乌孙之大国母。公主身体尚为康健,此次亦托本使带来羊皮书信一封。”说着,便从袖中抽出羊皮书躬身递给内侍。
      刘询抖开羊皮书,三行隽秀的小篆诗便映入眼帘: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询读完以后,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他语带哽咽地说道:“解忧公主,巾帼不让须眉。为了大汉与乌孙世代友好,孤身远嫁西域三十余载。朕甚为感触!请使节转告公主,大汉国门永远为公主敞开,希望她有时间可以回来看看。朕必亲自郊迎!”
      “大汉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在座的西域各国使节无不被刘询大国君主的气度深深感染,竟是不约而同地欢呼了起来。
      刘询满面春风地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酒爵对着满殿人众,笑声朗朗地说道:“来!为西域与汉朝世代友好!干!”
      满殿人众便一呼应道:“为大汉与西域永世结好!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