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回乡 ...
-
打那天去了一趟聚隆以后,唐文韬再没在那附近出现过,黄铮渐渐地也就将这人抛到了脑后。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得处理——他的老爹,人称黄佛爷的老黄掌柜,准备带着他娘回乡了。
老黄掌柜的打算其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打从聚隆的生意稳定了以后,他就一直怀着找个安静地方颐养天年的念头。思来想去,旁的地方似乎哪儿都不对劲,往北走吧又怕冬天冷,往南走吧又怕患风湿,后来和黄铮娘一合计,干脆回乡下得了!
黄铮一家并不是常兴本地人,家里头的宗祠在常兴西南边的会宁县青头村。老黄掌柜是家里幺子,寻思着分田产也分不到自己几亩好地,就带着新娶的媳妇梁氏和二两银子就上了常兴县。其中一番白手起家惨淡经营的经历自是不用说。夫妻二人常年忙着赚钱糊口,到了常兴县七年后才添了儿子,也就是黄铮了。
总归是流着农民的血,老黄掌柜在常兴捞够了,也难免会想回到乡下地方。也不是说要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只是想趁着身子骨硬朗,多吸几口故乡和着泥土腥味儿的空气,多看几眼映着水稻田的蓝天,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当然,这快意是黄佛爷的,黄铮心里可是几百个不乐意。自己接手聚隆不过几个月,业务人脉也不甚熟悉,而他爹他娘合计了许久的回乡计划是断没有把他算在内的!这是什么意思?意思不就是老子拍拍屁股走人了,烂摊子就交给你了吗?
“你爹你娘劳碌了一辈子给你挣下些基业,现在你也大了,爹娘也老了,你也该帮着家里头多做些事儿了。”黄佛爷手里捧着一杯乌龙,和蔼地对黄铮道。纵然现在老头子的神情在黄铮看来没有半点和蔼,只剩下刻薄了。
黄铮一撇嘴角,苦哈哈道:“帮着家里是没错,可是我这才刚起步的,啥也不熟。您要一走,我不就等于又白手起家一回了……”
“唉,话也不是这么说嘛。”黄佛爷把手里的茶放在桌上,身子向后靠在椅背上,一脸的悠然,“常兴到青头就一天半的车程,又不是远到了什么京城什么西北的地方去。”
听了这话,黄铮只好无语凝噎仰天长叹了。黄佛爷说的倒是真的,常兴会宁本就是临县,距离还真不怎么远。老爹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显是早就安排好了,也就通报儿子一声,没得商量了。
“这次回去也在村里头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家。”黄佛爷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县里头的姑娘们都晓得你是我的儿,愿意嫁商户的少,不如回乡下看看,有没有家境好些的。”
“哎呀爹……”黄铮一听,脸险些皱成柿子。黄佛爷就是因他一脸慈眉善目好似佛光普照的模样得的名,现在佛爷的形象在儿子心里已经全跑没了,只剩下“老头儿”了。
“这还早着呢,急个啥。三年前您就开始说要物色姑娘了,这常兴的闺女们能不被你吓着吗……”黄铮的声音简直像是要哭出来。
“这不是还没定呢吗,怕得你。”黄佛爷依旧是笑得一脸慈眉善目,配上那小山丘似的圆滚身材,确实像极了一尊大佛。
“我跟你娘等天气暖和些就走,过个把月吧。这段日子我带你四处走走,你学着点。”黄佛爷道。
“哦……”这下黄铮是彻底蔫了。心知再过一个多月,聚隆就真得靠自己了,黄铮心里头忍不住的有些悲凉。饶是懒成了他这样的,少年就是少年,骨子里也少不了躁动。一旦聚隆的担子完全落在他肩上,以后再想闯祸就难了。
然而伤春悲秋已无用,要想往后的日子好过些,这个把月的时间他一定得利用好,把该学的学利索了,万万不能再像从前那般散漫了。
第二天,黄铮就开始跟着他爹走街串巷,拜拜七大姑会会八大姨见见七舅姥爷。黄佛爷毕竟从商多年,待人接物都是一把好手。从前黄铮没怎么跟着他爹走街串巷过,尚且觉得老头子处事利索,很有一套。如今亲自跟着学,感觉就更甚了。
但是黄铮也晓得,父亲的人脉终究是父亲的,并非所有都能为他所用。能保持着关系的固然好,若是不能的,假以时日,他还是得靠自己。当然这是后话了。
父子俩白天出门处理事务,晚上帮着梁氏收拾细软打点行李,一个月的时间过得飞快。
这天一早,天还没亮透,地上还泛着些更深露重未来得及散去的寒气,黄铮就被喊了起来。他知道,这是爹妈终于要走了。
黄佛爷和梁氏已在正厅坐着了,喝着在常兴家里头的最后一壶茶。梁氏见黄铮来了,忙扑上前去搂着儿子,显是不舍了。
“在这头好好的啊,”梁氏的声音有些哽咽,不住地拍着儿子的背,“若是有什么事就写信过来。不不不,没事也写写信,娘好放心。”
这么一弄,反而是黄铮有些哭笑不得。他这几天也回过味了,爹娘并不是不理他了,只是让他自己担着事。这一天半的路程确实不远,有事没事来回串串门就是了,也不会多难过。但他也知道梁氏是真担心,毕竟这么多年,娘俩还没试过分开这么远。
“好了娘,别担心,我有数。”黄铮拍了拍梁氏的手臂道,“到了青头就捎封信报个平安。”
梁氏哽咽着应了,黄佛爷也上前又交代了几句,夫妇俩就带着老管家钱先生和平时伺候惯的八个小厮丫鬟,坐上了马车走了。天色太早,路上还没什么行人,车轱辘蹭在青石板上发出格楞格楞的声响,莫名的刺耳。
黄铮的心情突然有些复杂了。爹娘回乡下了,也就是说,属于他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