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四十七章 ...
江太后在芳林苑内赏荷,自然也少不得有助兴之宴。
这宴便摆在了清凉殿内。
此殿清静开阔,又近于观荷,原就是绝佳的避署之所。
先帝精于享乐,芳林苑内所建的各处殿所皆别具巧思、阶庭堂皇。
江太后处于殿内便不由得思及起以往,不过随即就又恍然凝神,这一回,清凉殿中佳人聚集、热络谈笑,为的可不是斗娇争宠,与以往那等萎靡情形不可等同视之。
宴席之上,不可免的,便是有琴伎之乐助兴了。
而有心之人,也早便明了江太后赏荷的用意,早都有备而来,是以殿中没一时就响起了清越的琴音,再有身形袅娜的丽人踏歌而舞,端地是要人看的如痴如醉。
都是十几岁的好年纪,又兼妆容严整,衣裾翩翩,便是观赏之人同为女子,委实也会有心中赞上一声美矣。
不过也有本就无意妆扮的世家女,只如常地淡扫蛾眉淡点唇,且于太后身前献上的也不过一纸书画罢了。
总之,这日的清凉殿内,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明月清风,自有其韵。
一句话,各花入各眼,端地是看你平素的喜好了。
这不,程梓姒娣三人便在伏氏与甘氏面前论起了各自属意、可称得上是艳冠群芳之人。
倒不是她三人闲来无事,逞起了口舌之为,而是伏氏有意相询,且还是将齐蓁遣回房中后,方才开口与她三人议起。
“太学博士毕炀之女毕奚姿容静雅,举止娴默,气度更为超逸一些,”丁氏为长,自然最先开口回了伏氏问话。
程梓未及出声,只暗在心内称是。
毕奚其人却是灵秀出众,不过亦有一处不足,似有寡言之象,但瑕不掩瑜,她已然是极和识有度了,只是若单论起容光艳色来,却有人会更胜一筹。
果然,庾氏已急不可耐地对着伏氏她两个道;“今日苑中仕女,若只论容貌,我倒觉得,董奉的女儿董沁无人可及。”
光禄大夫董奉两女姝色,本就于都中闻名,如今有幸得见,果然非虚。
只是一国之后位,可不单以姿容就可担得,况眼前儿还是江太后为天子品择。
“太后当是属意毕氏女。”伏氏略略听了程梓她姒娣三人几句,便已然有了初断。
甘氏亦笑着点头,“天子立后怕就要在今年内了。”
程梓与两位嫂嫂亦一般想。
但其实,此一回的赏荷宴后,天子立后之事却还是悄无声息,竟似全无下文了。
这多少是有些令人细思甚怪的。
程梓本不是那等好听是非的,可也忍不住于月余之后,悄然向齐晅问起了此事。
“母子两个为此起了纷争。”齐晅倒是言简意赅。
江太后与魏琮两个以往从未有过此事,朝臣上下均知其母子情深,如今竟为着立后之事生歧,倒要仔细打听一番了。
“天子可是早有钟情之人?”程梓想当然的以为是这等小儿女情事之故。
齐晅却忍不住抿唇而笑,“帝王心中,这等事有无均可。”
其实齐晅更想说的是,为君者,所虑之事多会是对己有无助益而已,情爱所系亦然。
程梓讪然,“太后行事自然是处处为着天子着想,怎还会如此?”
齐晅看了眼程梓,本欲与她细说一番其中的因由,不过再又想,此回天子要如何行事尚未全明,伯父与父亲之意则是再行观望,自己也就莫为此多言了。
“太后择人重的是品性,天子却倾于颜色。”齐晅只泛泛地道了句此事的表象。
看来,一时半会儿,这立后之事是定不下来了。
原以为魏琮有明君之象,如今看来却未必,程梓在心中暗有此定论。
程梓所观,不过是流于浮面的些许微处罢了,魏琮心中,可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且这些打算便是江太后也难以明了。
而江太后行事,还真是只一心为天子着想。
想先帝之时,虽朝野上下未闻有太多异声,可他好色误国的行止还是颇令人侧目,江太后时为一国之母,自然常在其身前进约束之谏,如此才令君王有所厌憎,是以那时宫中的各类美人方能各展其长,结果便是后宫内明争暗斗不休,先帝也早早的撒手西去了。
如今魏琮立后,江太后自然就忆起当年,由此欲引以为戒也属应当。
董奉之女董沁,在常人眼中确是容貌出众,只是由江太后看来,她那等绝色便是太过姝艳了,委实担不得皇后重任,真若是天子有倾心之意,给她个美人的封号已是足矣。
可江太后这良苦用心魏琮却是半点儿情也未领,母子两个因此反倒有些失和了。
不过好在魏琮还未有一意孤行之举,是以天子立后一事暂便了无声息了。
都城中各处,由此而生出的种种猜议渐就没了声响,寻常的闲谈杂论也再不以此为题,倒是复归至国家大事一途,末了,皆众口一词地叹息,今朝恐是个多事之年。
街头巷尾间,百姓口中相传的却是南中一带的益州刺史吕裔病故之事。
南中,原为汉南属地,居其中者多为夷人,且部族庞杂,本朝平汉南后归至益州所辖。
益州一地,据夷人部族远近,及疆域旧制,遂分为六郡,各郡的郡守皆为勇将所任,益州刺史其人更是身兼征南将军之职,都督州郡的军政之事。
以往汉南治下,益州六郡的夷人部族,曾时有叛乱之举,但所涉之地有限,尚未至大患之境,待到本朝之时,对其部族所施政略更是宽惠,是以夷人多乐业安居,稳当了些许年。
而吕裔其人,虽原是为汉南降将,但行事稳妥,为官方正,言行极有威望,他为官之地皆政顺人和,如此方能从原来的郡守升任至益州刺史,再后来又得朝廷屡番加爵。
南中安宁数年,论起来多有吕裔之功,如今他故去之信传来,朝中一时还真就难选贤才了。
魏琮也早都将立后之事搁至一旁,转而与朝臣议起了南中之事。
说白了就是何人可担得起益州刺史一职。
齐渊举贤不避亲,意欲荐二子齐晖往南中。
其实南中一地,并非繁华富庶、锦绣堆围的去处,与之相反,恰是贫山恶水,夷人刁滑的险峻所在。
就是搞不好,部族间就会起乱子,更甚者,夷人各部均不服统管,兴事造反。
这差事真算不得有多美,不过就是权责有增罢了,可那也得看各人的能耐会否胜任。
齐渊自然想的是要齐晖历练一番。
可魏琮想的却是,齐氏的权柄已然过大,再若将南中一带的授之,自己这江山可有一大半就都是在他齐氏的手掌中了。
说什么也不能应下此事。
朝臣就此自然是众说纷纭,但多数人等可未有赴南中任职的打算。
谁愿意放着好好的都城不呆。
不过为君王献计献策还是很踊跃的。
综各位朝臣所见,南中一处的主政之人,必要有勇有谋方可,否则,早晚必有祸事。
可是魏琮思量了几日,这有勇有谋之人也未有一定。
但南中的军政之务可不等人,急需有主政者操持,仓匆之下,魏琮遂依着前时旧例,将原吕裔的部下焦廛升任,暂代刺史之职。
这法子倒也是中规中矩,按常理,当行得通。
君王之意已决,且无甚不妥,众朝臣自然从其令,更有附和者还据此论断,道焦廛已然居南中数载,又近佐吕裔多年,如今任刺史之职当是得心应手,天子圣明啊。
天子圣不圣明的倒是好定论,只看那每年一度的吏部察核官员之时便知了,虽说到那会儿焦廛上任不过三月而已。
这年冬初,吏部察核官员至益州返回,奏报朝廷,言之焦廛为政尚佳。
至此,多数朝臣皆不再虑益州之事,而魏琮也将焦廛正式升任了刺史一职。
南中一带,似复归了原状,独齐渊兄弟两人心中添了些许的隐忧。
这一切,皆因他兄弟对吕裔及焦廛的为人处事有何分别大概能瞧的清楚,唯因这清楚,自能料定远事。
吕裔其人,虽为汉南旧将,征战之时也不乏勇猛之姿,但贵在能够审时度势,且心系百姓,原汉南废帝在后方都城举降旗之时,他其时正还在前线与本朝军马力战,而闻得君王主降,他手下的多数将官即拥戴他起兵自立,称应据险势而称王,断不能去做他朝的降臣。
吕裔却未肯依从,只道若如此行事,不单自己手下数万兵士的性命未可保得住,便是自己所据的这一方百姓也将再受战火煎熬,遂痛快的带兵归降。
由此可见,这人的心中不失其义,更还有大仁。
而焦廛的心性与他似有异。
同为汉南降将,焦廛这人依常人所见,要更为骁勇一些,但其实,内里的脾性稍近暴横。
当年归降,焦廛原是不肯,后为吕裔说服,而此后这些年间,他转任过几个县郡,政绩少有显名佳声,更曾于酒后生好勇斗狠之举,有过人命纠葛,听闻当时也为吕裔压服下来,未再横生事端,如今只指望着他早都过了这知天命的年岁,能够宽厚行事,效吕裔风范,则为益州之福,朝廷之幸了。
只是多事之年自然祸患丛生,益州终是未能幸免战乱复起。
魏琮由此郁怒交加,暗恨焦廛竟报不得主识之恩,委实难担大任。
焦廛行事又岂止是难担大任一节了。
年前年后的事情太多,今天才上来更新,对不起大家了(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