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福叔本是拉着杨锦溪的手走在前面,满平和韩青墨跟在后面,可这突然冲击而来的人流,一下将四人冲散了,福叔死命拉着杨锦溪的手还是没拉住,顿时大叫“四小姐、四小姐”,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四人被人流阻隔开,加上天黑,不一会,均看不见对方了。锦溪更是因为身子娇小,不比其他三人,一直被人流带着往前走了好一段,才因为人流分散开才停了下来。
      火车那边人声鼎沸,火光冲天,锦溪站在茫茫夜色中,左右顾盼,却又不敢高声叫喊其他三人,怕这一叫就将土匪引了过来。锦溪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看着远处的火光,只知道得赶紧逃离,也顾不得选方向,只知道走得越远越好,拔腿继续往前走去。走了没几步,后边传来脚步声,锦溪只身一人,也不敢停留,怕遇上趁火打劫的人,加快脚步往前走去。可能因为天黑看不清路,也有可能是心里着急害怕,一个没踩稳就要往地上倒去,而这时,后面伸出一双手及时抱住了锦溪下落的身子。
      这突如其条的双手吓得锦溪低声尖叫,忙回头看向双手的主人。而这时,那人也开口了,   “杨小姐,别怕,我是韩青墨。”
      听到韩青墨的声音,锦溪总算找回了点自己的声音,“韩先生,怎么是你,你也跟福叔他们走散了吗?”
      “嗯,当时人太多,我们四个人都被冲散了。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们还是赶紧走吧,到了安全的地方,我再慢慢跟你说。”
      说完,一只手揽着锦溪双肩往前走去。
      两人往前走了不知多久,终于看到天边开始泛鱼肚白,身边开始出现高粱地了。两人都走累了,挑了一处长势较好的高梁地往里走了进去。
      两人方坐定,锦溪开口道“韩先生,能跟我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当时后面冲来一大群人,瞬间就将我们四人冲散了。我因为跟在你们后面,看得比较清楚,再看到你被人群裹夹着往前走,忙跟了上来,幸好追上你了,要不然,你一个女孩子在这荒郊野外,多危险呀。”
      “韩先生,谢谢你。”
      “我们也算共过患难了,直接叫我青墨吧。”
      “好。那你也叫我溪儿吧,我家人都这么叫我。”
      韩青墨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福叔和满平怎么样了。这事都怪我,要不是我非要坚持提前回家,说不定就碰不上这事了,也不会害得福叔和满平生死未卜。”
      “溪儿,你别这么说。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就是没有今天这事,肯定也会有别的事情。福叔和满平经常在外走动,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来找你,而不是找他们的原因。你就放宽心吧,说不定他们还比我们先到绥德县城呢。”
      “嗯。”
      “现在我们应该算安全了,趁着天还没全亮,我们先休息会吧,呆会也好有精神赶路。”
      锦溪点了点头,抱着包袱靠着高梁睡了。
      由于一路精神紧张,身体能量消耗太多,杨锦溪睡得很沉,直到韩青墨叫她,她才有转醒的意思。锦溪茫然的抬起头,看了看韩青墨,又看了看四周的高梁,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要走了吗?”
      “嗯,快九点了,我们得抓紧时间,争取下午到达绥德县县城。”
      “好。”
      两人走出高梁地,看到不远处有烟,知道那里定有村落,朝着那里走去。选了一家房屋较好的人家,买了点干粮,问了路,继续往县城赶去。
      本来从火车道走到绥德县城也就十来里路,二个小时就能到了。可因为遇到土匪,两人远离火车道不说,方向上还走偏了,这一赶路,直到下午二点,两人才走到县城。
      一到县城,两人才知道变天了,买了一份最新报纸,站在马路边上,就看了起来。原来昨天夜里十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夜里十点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看完报导,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愤怒和震惊。“日本人此举可能是要正式向我们国家开战了,陕西境内肯定会有大的军事调动。溪儿,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我这趟是要回西安老家的,现在跟福叔和满平又失散了。我打算先发电报回家报个平安,然后在县城里找找福叔和满平,如果找不到的话,只能看看还有没有火车回西安了。你呢?”
      “我去延安。这样吧,我先陪你找福叔和满平,如果找不到,我们在一起走。你去西安,我还能陪你一段路。”
      “谢谢。”
      两人话刚说完,打算往前找人,就听到有人叫“四小姐、韩先生。”两人顺着声音看去,看到福叔和满平正往他们两人走来。
      杨锦溪与他们两人一见面,三人就都眼睛红了起来,絮絮叨叨的问好,讲述分开后的事情。  原来四人被人群冲散后,福叔和满平两人刚好被冲击到同一边,两人听到对方的叫声,很快聚到了一起,扶持着往前寻找杨锦溪,可因为天黑和人太多,终究是错过了,没有找到,只得往县城赶,希望能在县城碰到。两人上午就到县城了,刚开始怕杨锦溪还在后面,一人在城门守着,一人在城里搜索。眼见着中午都过了,还是没有找到杨锦溪,只得先到邮局发电报向家里求助,看能不能通过家里的关系向当地军方求助,帮忙一起寻找杨锦溪。这不,刚发完电报,打算回城门口看看,刚好就碰上了。
      我一听已经发电报到家里汇报我失踪的事,一下就急了,赶紧说道“福叔,邮局在哪,我们得赶紧发电报回家说找到我了。”
      福叔一愣,“对,这会老爷夫人肯定急坏了,四小姐,往这边走,邮局离这不远。”
      发完电报,这颗心总算是落到肚子里了。这人一松懈下来,温饱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四人还是分成两队,一队解决肚子,一队前去买火车票。
      吸取昨晚的教训,三人没有再买下午和晚上的火车票,而是买了第二天上午八点的火车票。韩青墨因为赶时间,而且绥德县离延安也就二个小时的车程,吃过午饭就告辞出发了。

      1937年7月9日下午,离家5年的杨锦溪终于回到了家乡,站在了杨家大门前。
      杨氏族长,杨锦溪的父亲杨全义率领全家老小站在了大门外迎接归国么女。久别重逢,归家途中又遭遇土匪一度失踪,这一见面,自是哭哭啼啼一片,述说相思之苦、担忧之情。好不容易情绪和缓了,才开始往大厅走去。
      杨锦溪离家5年间,杨家人事大改,最主要的就是杨锦溪二姐杨锦淑嫁作人妇,已有一子一女,儿子4岁,女儿1岁。杨全义招呼众人到大厅后,一一为杨锦溪介绍,考虑到杨锦溪旅途劳顿,等杨锦溪将礼物分发完毕后,就让丫环领着杨锦溪回房洗澡补眠,晚饭时再续旧。因为七七事变的爆发,大哥杨锦泽和三哥杨锦渊被急召回军部商议战事,所以并未见到他们。
      杨锦溪住的小院叫秦溪院,秦取八百里秦川之意,即陕西之意;溪取杨锦溪的名,溪与细谐音,取细水长流、福厚绵长之意。从秦溪院取意就可得知,杨家对杨锦溪的期许和疼爱。
      看着秦溪院里的一切与出国前一般无二,心里非常感动,感触良多。看着儿时玩伴——贴身丫环杨思语正在帮我准备洗澡热水,我半认真半调侃道“小语,5年没见,你是越长越漂亮了,就是不知道便宜了哪家小子,呵呵。”
      “5年没见,小姐还是这么喜欢拿我开玩笑。”
      “我之前寄信给家里,让娘帮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可娘说你不愿嫁,要等我回国之后再说。那,我现在回国了,你说说,看上哪家小伙子了,本小姐为你做主。”
      “小姐,你再说我可不理你了,就是要嫁也是等小姐嫁了之后我才嫁呀。”
      “你呀,就是理由多,呵呵。”
      “小姐,洗澡水好了,你先洗漱吧,去去乏。”
      “嗯。这里也不用你伺候了,这几年在国外,哪样不是我自己做的,你出去歇着吧。”
      “我就在外屋,小姐有事叫一声就行。”
      “好,我知道了。”

      这一觉直到睡到天色全黑才醒,看了看时间,赶忙叫道“小语。”
      “小姐,你醒了。”
      “嗯。这么晚了怎么也不叫我,爹娘他们肯定等久了。”
      “老爷夫人吩咐过了,不让我们叫你,等你自己睡醒了再过去大厅那边用膳。”
      急急忙忙穿好衣服,简单洗漱收拾了一下,就往大厅走去。一到大厅,家人全部都在大厅里等着了。“爹、娘、二娘、三娘、大嫂、二姐、姐夫,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