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

  •   大嫂笑着调侃道“这才几年不见,溪儿就已经跟我们生分了,开始说起客套话来了。”
      其他人也是附合着说笑。
      爹摆了摆手,让下人开始上菜,虽然大子和三子不在,但小女儿总算回来了,他心里着实高兴。这顿饭吃得和乐融融,将近尾声的时候,杨父开始问话了。
      “溪儿,回国后有什么打算?”
      听到杨父这么问,全家人的精神都集中看着杨锦溪,就怕她跟他大哥、三哥那样加入部队。
      我看着大家紧张的表情,还有之前信里了解的情况,爹这么问,定是怕我参军吧,虽然我回国确实是这个想法,但也不想回来的第一天就让家里气氛紧张。撒娇道,“爹,我今天才刚到家,你就问我有什么打算,我哪能那么快就考虑好,难不成家里还缺我这口吃食。”
      听到我这么讲,明显感觉到大家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听到我这话,最高兴的就属我娘了,毕竟亲生儿子已经上战场了,小女儿若也去了,那得多担惊受怕呀。万一有个三长二短的,让她老人家可怎么活。虽然爹有4个儿女,但只有大哥和我是她亲生的,感情自是不同。
      我话音一落,娘就说道“你这孩子,才回来就开始埋汰起爹娘来了,你爹也就随口问问,你话就一箩筐。我们杨家家大业大,你就是一辈子呆在家里,我们也养得起。”
      大嫂“那可不是。”
      二姐也说道“我们四妹呀,长得如花似玉,又是喝过洋墨水的知识份子,这一回来呀,这门槛肯定得被求亲的人踏破了,大娘就是想留着四妹,只怕天不从人愿呢,呵呵。”
      听到二姐这么一说,全家人都笑开了。“二姐,你说什么呢。”
      二姐“哟,我们四妹这就害羞了,呵呵。”
      等大家笑闹够了,爹发话了,“没考虑好没关系,现在世道乱,在家呆着也好。”
      “是,爹。”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泽成(二姐老公林泽成)呀,天这么晚了,带着孩子回去也不方便,今晚就在这边歇了吧。”
      “嗯。”

      睡了一下午,回房后一时半会也睡不着,只能躺在床上想心事了。自己当时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虽说现在到处都是战事,天天有人受伤,在哪当医生都能实现初衷,可是前线才是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呀。
      如果直接向爹娘提出去前线当军医,肯定会遭到反对的。三哥当年反抗得那么激烈都不能上前线,只能在后方当作战参谋,我就更没戏了。哎,现在该怎么办呢?不知道向大哥和三哥求助有没有用。大哥现在已经是师长了,虽然不是国军正统嫡系部队的师长,但好歹是个师长,权力应该不低,如果我跟娘说去大哥的师部当军医,爹娘会不会觉得有大哥的照顾,可以安心点而让我去呢。
      不知道大哥和三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如果他们一直不回来,我就是想破头也没有用呀。看来在大哥他们回来之前,只得选择西安城内的医院先做着了。就当过渡吧,刚好可以趁这段时间熟悉一下国内的医疗环境和技术水平。
      想着想着,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在家休息了二天,倒了下时差,带着小语将西安城逛了一圈。5年的时光并没有给西安这座古城造成什么影响,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当然,也将西安城的医院了解了一下,最后选定了南门外的“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作为我第一个工作地。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医疗救护队”的基础上产生的,医院成立之初,适逢辛亥革命兴起之时,西安城内及潼关、临潼、乾县、武功一带先后发生战争,军民伤亡严重,医院即派员分赴各战区进行医疗救护,救治伤员,掩埋阵亡将士。1926 年镇嵩军进犯陕西、围困西安城,1929 年全省大旱、灾民云集,在危难之时,惟红会医院仍设立粥棚,救济灾民,防疫治病,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从成立至今,始终秉承“服务社会、博爱人群”的建院宗旨,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又把扶危济难作为医院努力不懈的追求。这些都很符合我的意志和追求,所以它是我此时最好的选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