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京兆府 ...

  •   京兆府的府尹梁九合娶的是先皇张敬贵妃的族妹,当年崇德帝登基,张敬贵妃被逼殉葬,张氏族人被贬的被贬流放的放,这位梁夫人家因为与张敬贵妃家关系远,早就出了五服,张氏的父亲早年间就辞了官,因此并未牵连其中。

      梁九合娶了张氏女,先帝在的时候到也想过走妻族的路子升升官,可张氏的父亲却是瞧不上张敬贵妃那一支张狂的样子,料定他日张家必由此遭逢大祸,就劝着女婿断了这心思。梁九合这人一向敬重这个岳父,觉得别看岳父官不大,眼界却非常精准。做官这事,若是能做大官固然好,但为做官把命给搭上可就得不尝失了。正因如此,先帝在位时,梁九合非但没有因为妻族一脉而发达,反而因为妻子娘家与张敬贵妃一脉不合,没少受打压,在张敬贵妃眼里,族妹一家就是典型的吃里爬外的白眼狼。待崇德帝继位,梁九合非但没有因为妻族的关系获罪,在崇德帝眼里还得了一个忠正耿直,不参与党派相争的印象。得了皇帝的青眼,这官自做得一路顺通,几年间就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做到了京兆府尹的位置,能爬到这个位置的人,即使不是皇帝的心腹,也必是皇帝看重之人。

      梁九合做京兆府尹时间不久,本想着顺顺当当的做到任满,然后就把官职再升一升。谁知这个府尹不过做了半年有余,京里就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如今京城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眼睛可都盯着他呢,若是处理不好这件案子,他这个官,也就算做到头了。

      “大人、大人,懿王和裕阳侯世子来了,说要问秦府的案子。”

      听到下面的衙役传话,梁九合只觉得头都大了。裕阳侯世子还好说,懿王可是有名的难伺候,这位爷性子阴晴不定,不管什么时候都阴沉沉的,偏偏又十分得帝皇宠爱,若是伺候不好,他的官路恐怕就到今天了。

      梁九合一路小跑着从京兆府后院来到前院,一见萧卓那脸阴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的脸,心里就是一颤,连忙殷勤的见礼,十二分的恭敬,就怕有一个什么小差错,冲了这位爷的肺管子。

      “下官见过懿王殿下、世子,请上座。”

      “我和殿下贸然来访,打扰梁大人了,还请见谅。”徐思昭摇着折扇,品着今年新上的雨前龙井,这茶不错,合他的脾胃。

      “不敢、不敢,能得殿下和世子亲自登门,下官这里真是蓬荜生辉啊,只是不知下官有何可为殿下世子效劳的?”

      徐思昭还想再打两句官腔,却被不耐烦的萧卓打断:“本王与世子对秦的案子很有兴趣,想向梁大人打听打听,不知此案可有进展?”

      一听此话,梁九合心里一沉,心道正茬来了,只得硬着头皮答道:“下官无能,如今所查到的线索少之甚少,还未有太大进展。”

      “那你都查到什么线索了?”虽然对梁九合的答案不甚满意,但这个回答也在萧卓和徐思昭的意料之中,毕竟凶手的手段,他们也见识到了,只凭梁九合一个文官,想要抓住一个江湖高手,简直难比登天。

      “回殿下的话,仵作验尸后发现,死者虽然被凶手分尸,但伤口边缘处齐整,可见凶手手法熟练,必是个杀人惯犯,而且精通医术。此外,依伤口来看,凶手所用的刀并不是我大齐所产的匕首之类的利刃,而是大漠胡人惯用的弯刀。”

      又是胡人!在秦家这件案子里,萧卓和徐思昭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案子线索越多,他们就越糊涂。在最初婴儿丢失案里,可以简单的判断为仇人寻仇。凶手残忍的将婴儿剁成肉泥的作法,也符命找仇人报仇的心理。但紧接着的第二件案子,让人不禁对寻仇这个观点产生怀疑,若是寻仇,放着秦家那么多人不杀,为何偏偏要杀一家子下人?凶手与秦府有仇,显然这个仇人只能是秦仲康,此外就是和秦仲康有关系的人,妻子秦吴氏、嫡长子秦文凯、嫡女秦扶月,还有就是秦府的庶子庶女们,无论哪一个拿出来都比一个管事或管事的老婆孩子有份量,然而凶手偏偏就选择了最没有份量的李管事一家下手,这真是太奇怪了,难道死的这个管事会是个比秦仲康还重要的人物?

      “这个李管事的身份你们有没有调查,可有什么可疑之处?”萧卓沉着脸问。

      “李管事是秦夫人的陪嫁,原来是吴家的家生子,祖上几辈子都在吴家做下人的。秦大人的原配夫人死了之后,现在的秦夫人被扶了正,那时候李管事本人还没成亲,跟他父母一家子被吴家送到了秦家充作秦夫人的陪房。后来秦夫人做主,就把前头秦夫人留下的陪嫁丫头嫁给了李管事做媳妇,两个人在秦家做事,一晃也十来年了。听秦府的下人们说,李管事夫妻俩很得秦大人和秦夫人的重用,平时处事十分圆滑,并没有和谁结下仇恨。”梁九合对死者的身世背景查得到是仔细,他本人并不精通办案,但深知有时案子的关键往往就在不起眼的细节里,因此遇到这种扑朔迷离的大案子,便格外注意。

      “李管事一家当然不会与一个江湖高手结仇,凶手是冲着秦家人来的,他们不过是被连累了。”秦府下人何其多,为何别人没事,偏偏李管事一家出了事。既然李管事夫妻俩都十分得秦仲康夫妻的重用,那么一定是他们知道些什么,因此被凶手泄愤,也有可能是灭口。总之案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显然秦仲康并不打算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到底是什么秘密,能让秦仲康夫妻宁可冒着被杀的危险,也不愿说出来呢?

      “你说秦仲康的原配夫人死了,这个原配的秦夫人是哪里人?”徐思昭对这个原配有些好奇,在朝中,秦仲康曾有原配夫人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关于这位原配夫人的事却极少人知道。听到案子中还涉及到这位早死的原配夫人的事,不仅有些好奇,就多问了一句。

      要说起秦仲康和他原配妻子事别人还真不清楚,但梁九合为了查案,暗中偷偷调查了一番,本以为没什么用,没想到徐思昭竟问了起来,连忙把他知道的,如竹筒倒豆子一般统统说了出来。

      秦仲康现在的妻子吴氏原本是他的妾,出身商户,是赢州宝应县人。当时秦仲康在宝应县做县令,县令品级虽然不高,可管着一方政事,是当地的父母官,就算吴家有钱,却也不感觉得罪这位刚刚好能管着他们的芝麻官。为了讨好秦仲康,吴家就把女儿送给秦钟康做妾。当时吴家的长女,就是现在的吴贵妃不过是一个小宫女,连品级都没有,吴家既不是皇商也没有出身显赫的亲戚,历来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只富不贵,地位最低,因此吴家的女儿能给处于士族阶层秦仲康做妾,也算是高嫁了。

      秦仲康的原配夫人娘家姓欧阳,和秦仲康是同乡。这位欧阳夫人的父亲是一个举人,也没有做官,只在家乡开了间私塾,以教书为乐。秦仲康就是他的学生,欧阳先生见秦仲康颇有几分才学,就将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这个得意门生。欧阳先生眼光不差,果然没过几年,秦仲康就中了进士,后来被了宝应县的缺,带着欧阳夫人上任去了。

      秦仲康在宝应县接连做了三任县令,欧阳夫人就是在秦仲康第三次接任宝应县令时生病去世的,也没有留下儿女。欧阳夫人死了之后他本该续娶一位妻子,可是当时正逢宫里的吴贵妃得了皇上的青眼,在极短的时间内连跳几级,成为一宫主位,吴家也跟着鸡犬升天。秦仲康索性打消了再娶的念头,把吴氏扶了正,成了吴贵妃娘家名正言顺的姻亲。吴氏一上位,就把欧阳夫人的陪嫁和心腹下人一一打发了,只留下一个欧阳夫人的陪嫁丫头,还把她嫁给了自己的陪房李婆子的儿子,这个陪嫁丫头也成了吴氏的心腹。

      “宫里的吴贵妃和闵贵妃打了这么多年的擂台,从没落过下风。她这个妹妹一坐稳正室的位子,就剪除掉欧阳夫人的势力,不愧是亲姐妹,有吴贵妃的风范。只是,为什么她偏偏会放过欧阳氏的陪嫁丫鬟呢?不仅放过,反而还重用,哼,真有意思!”萧卓捏着青瓷盖碗拨着茶碗中漂浮的茶叶。

      “除非这个陪嫁丫鬟和吴氏早有勾结。梁大人,这欧阳夫人死了,难道她娘嫁人就没有过问吗?”徐思昭合上折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手掌,饶有兴趣的向梁九合问道。

      梁九合叹了一声气:“这欧阳夫人也是个苦命的,生母去的早,欧阳先生也没有再娶,就守着独生女父女相依为命。欧阳夫人出嫁没几年,欧阳老先生就去逝了。欧阳家早就没有人了,等到欧阳夫人过世,哪还有什么可出头的娘家人,这事情还不是由着秦家人当家作主。”

      “这欧阳夫人嫁给秦仲康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多年,怎么会连个一儿半女都没有留下?”还有一句话徐思昭没有问出口,难道这位欧阳夫人不能生育不成?

      梁九合摇摇头,“没有,具体的原因那个老仆也不是很清楚,他是欧阳夫人死后才进府的,当时吴氏还没有把欧阳夫人的心腹处理干净,这些事他也是听那些老人东一嘴西一嘴说的,后来这些人都被吴氏赶出了秦府,再加上吴氏有宫里的吴贵妃撑腰,娘家势大,就连秦仲康也得给这个昔日的妾三分薄面,秦夫人又没留下孩子,所以秦府里就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位欧阳夫人了。”

      京兆府尹梁九合并没能提供有突破性的信息,离开京兆府后,徐思昭坐上了懿王府的车架,搭王府的马车回侯府。萧卓坐在马车里闭目沉思,殷红的薄唇紧紧的抿着,这是他在想事情时的习惯。也许是因为久病的原因,萧卓的脸色一年四季皆不见血色,那是一种病态的苍白,给人一种脆弱之感。

      “这个凶手不会停手,他一定还会去秦家做案的。”

      “所以王爷要来个守株待兔!”徐思昭一挑眉,不待萧卓解释,便说出了他的心里话。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不如他也跟着凑凑这热闹,看看秦府的这只兔子,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