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巴赫家族=音乐 ...


  •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西北的爱森那赫。

      在这里,宗教改革先驱者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创作了后来被恩格斯誉为“十六世纪的马赛曲”的第一批众赞歌。在这里,瓦格纳等历史文化名人留下过他们闪光的足迹。

      在小城800多年的历史中,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特别浓郁的音乐氛围。德国的吟游诗人在这一带曾盛极一时。巴赫的祖先在1580年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安家立业了。“巴赫”的名字源于德语,使人想起浪迹天涯的生活。在艾尔福特、奥尔德鲁夫、阿恩施塔特或韦希马尔、哥达、迈宁根或格拉等,特别是艾森纳赫,都有巴赫家族的身影。生活在这个小城镇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在它的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 回响”几个字。

      在这里,在艾森纳赫路德街5号一座红色的房子里,伟大的“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出生了。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开创了德国近代历史的新纪元。1521年,他隐居在此,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创作了第一批众赞歌。根据路德的看法,信仰的唯一源泉是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圣经,不再需要教士们充当传统的中间人,教士们只应通过布道济世来为它服务。他相信所有信徒都可有教士身份,从《圣经》中自己吸取信仰要旨。路德就这样剥夺了教会和高级教士们作为上帝恩慈的中间人的特殊地位,同时动摇了罗马教会的基础,即它的教义法规和习俗。

      里查德•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剧作家。

      据权威的《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中有关“巴赫家族”的记载,您可以查到,这个家族从事音乐事业的多达七十八人,卓有成就的有十四人。从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这个家族出现了五十二位记录在案的音乐家。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音乐家族。我们现在所指的“巴赫”就是上文中提到过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西方音乐之父”。

      音乐显然是伴随着基因一起降临在这个家族身上的,巴赫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音乐家,他的哥哥亦是一名出色的管风琴手。他的子女中也三位都成为了有影响的音乐家。甚至他的高祖中,做为面包师的法伊特•巴赫都是伴着磨盘的声音拨弄他心爱的齐特拉琴。直至1843年,随着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人的殁亡,这伴着音乐跳动的一脉就此告终。[1843年,巴赫的最后一个孙子(当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出席了由门德尔松捐赠的巴赫纪念碑揭幕仪式。他于两年后去世,从此享誉乐坛的巴赫家族就后继无人了。]

      这个家族的人常年生活在德国中部图林根丛山周围的各个小邦国中,以音乐或与音乐相关的事业为职业,世代相传。大都是从事歌手、教区风琴师、城镇乐师、宫廷乐师、或者是制作键盘乐器的巧手。从某种程度上说,“巴赫”就等于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代名词。在十六世纪前叶,德意志的传统文化和宗教改革的信仰同斯拉夫文化和反宗教改革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巴赫家族的信仰在这场斗争中倒向了马丁•路德教派。

      镇上的其他古迹也有很多值得观赏:巴赫接受洗礼的圣格奥尔教堂;从市中心走行大约半个小时,您可以到达位于城南小山上的瓦特堡,在那里可以俯览全城景色。这里还是马丁•路德翻译《圣经》的地方。

      在艾森纳赫,几乎所有的音乐活动均由巴赫一家负责。虽然薪水并不丰厚,但光阴在平和的宗教氛围和愉悦的音乐生涯中平静地渡过。但因为当时所处的时代,巴赫家族与其他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一样,死亡总是不期而至。这不能不说对巴赫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直面生命的主题与真髓。

      巴赫的父亲要求自己的孩子14岁就应该去系统地向某位乐师那里去学习音乐,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所常见的那样,是父母为提高子女的素质而进行的某种教育,而仅仅是做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他还要求孩子们都进入大学学习,因为在当时那里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中,高等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巴赫之后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而未能踏入大学的校门,终身引此为憾。不能不说,巴赫父亲的某种认识在现代的社会中依然有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