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乱章 ...
-
康熙三十九年的春节,一如过往,洋溢着一片喜庆祥和,高门富户张灯结彩,换桃符贴对联,即使是贫民小家,也都可劲地张罗起来。无论如何,新年,总是给人期盼的。
过完春节,又过完了元宵,京城里因为更加热闹了起来,不单因为会试将近,各地考生汇聚一方,也因宫中秀女选拔开始了。
清朝选秀制度是,一年一小选,三年一大选。
小选由内务府主持操办,一年一次,主要为挑选宫女,以服侍内宫各位后妃。它挑选的范围是内务府所属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内务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时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内务府三旗所有年满十三岁的女子,都要经过挑选,凡选定的,大部分到宫中做宫女,须要服役至二十五岁,然后才能放出宫,可以婚嫁。在做宫女期间,若被皇帝看中,还可升为妃嫔,这样的情形虽少,却也是有的,像卫氏便是一例。而她因为是辛者库罪籍出身,比一般的包衣还要更低一等,胤禩之所以从小受尽冷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选由户部主持操办,清朝制度,凡是八旗人家年满十三至十六岁的女子,除非身有残疾,都必须参加选秀,就算是公主下嫁宗室所生的女儿,也需要通过选秀这一个流程,才能进行婚配。这样选进的秀女,其中不乏出身高贵者,或被纳为妃嫔,或指婚给亲王或王子妻妾。
今年的大选尤为人关注的一点是,康熙将准备给其指婚的有四位尚未有过婚配的皇子,十七岁的九阿哥、十阿哥,十四岁的十三阿哥和十二岁的十四阿哥。于是底下的人心思便愈加活络起来,更多地打着把女儿嫁给皇阿哥们主意的,削尖了脑袋把女儿往宫里送的人家,若侥幸能嫁得其中一位阿哥当嫡妻,那就值了。
其实,只要上头有个相熟的娘娘,把话先说好,到时候再由后妃跟皇帝说一声,只要身份相当,那秀女又不是皇帝特别喜欢的,想配给哪位看中了的宗室,并不是难事。于是,此期间,往后宫里走动的远亲近戚尤其的繁多,礼送往来,比刚过去的春节尚未热闹。
嫔妃们或为了还人情,或为了加强自身地位,或为了家族荣耀,或为了给自己的儿女谋求助力,也是各起百般筹划计算,绞尽心机。
然而,有句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延禧宫。
“给额娘请安。”胤禟堪堪地行过礼,就径自起身在一旁的秀墩坐下。
宜妃本就是爽朗大气的女子,无外人时与儿子相处,也不烦计较那多繁琐礼节,所以对于胤禟的不合规矩,只是摆摆手,“过来,坐那么远作甚?”
胤禟有些不情愿地坐到宜妃身旁。
“额娘跟你提的可想好了?若你再不自己拿主意,额娘就给你定了,到时可别又怨额娘挑的媳妇不称心。”宜妃翻看着手中的一方秀帕,边说道。
“最后还不是皇阿玛说了算,哪里由得我想要谁就谁。额娘,这事您都对我念了几十遍了,您不嘴累,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真不懂事的孩子,宫里哪一件事情不是错综复杂,能随便应付?”宜妃手指敲了一下胤禟的脑额,递给他一方秀帕:“这是董鄂家姑娘的绣品,看,秀功很是不错。”
精致秀帕上绣着一对鸳鸯,胤禟看了一眼,丢回去:“两只鸭子有什么好看的?”
宜妃扑哧一笑,“不懂女红也就是了,竟把人家绣得活灵活现的鸳鸯看成鸭子。”又上下翻看一遍,说道:“常说,人如其字,从这绣品的针脚起落、针法穿引,也能看出绣者的几分品性。在这几位家世,身份,品性都相当的秀女中,看来还是董鄂家的最合适给你当嫡福晋。”
“看中的,皇阿玛还不一定就指给你做媳妇。”其实无论是谁,对他都无所谓。
“哦,这样说,你也同意了?剩下的就不用你操心了,额娘在你皇阿玛那里,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宜妃转而想到什么,叹了口气。
“额娘还有何烦心事?”胤禟看到她。
“熙云这孩子想不到这么福薄,当年她的婚事,还是我牵的线呢,一眨眼,轮到为你的婚事操心,她却就这样不在了。”宜妃想起旧事,有些神伤。
胤禟不语,也默然哀伤,但与宜妃不同,他更多的忧思是为的他。
虽然人前还是与以往一般无二的温润淡然,但想必他只是把所有的痛所有的苦,都深藏于心底,不愿人为他担心。
其实,对于熙云的薨逝,胤禩已经恢复过来了,两世为人,对于生死,不能说已勘破,却也比寻常人看淡了许多。
浮生数十载,到最后,悲怆的,或温情的,又能握住多少?又有什么可挽留?
至尊的帝王,还是微贱的乞丐,最终也抵不过,一抔黄土掩盖。
阴晴圆缺月有时,悲欢离合,不过寻常事。
不是他已将人生清浊冷暖都看透,对一切都能无动于衷,如同一个百战将军,经历了沙场上,战马江山嘶哑,碧血天地肃杀,转身再看一场激烈见血的斗殴厮打,岂会像一个文弱书生那般感到惊心动魄?
而眼前这一幕温馨场景,更将心里那一份遗憾哀伤冲得更淡。
“八儿,宝宝可有小名?”卫氏仍然逗弄着怀抱中的小小婴孩,未曾抬头地问。
“未曾。可否请额娘帮取一个?”胤禩眼里满是温柔的笑意,半个时辰了,额娘才终于记起旁边还有一个儿子,自己何曾被额娘这样“冷落”过?
但是,自己乐于被这样的冷落,含饴弄孙,额娘能多一分欣悦才是重要的。
“叫安清吧。”
“大清国泰长安,百姓安居乐业,宝宝一世安康。”
“额娘可没有想得这么多。”
“哦,那你想的是什么?”一个浑厚的男中音伴随着一阵脚步声从门外转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吉祥。”宫女们之前都被遣到屋外,卫氏只得抱着婴孩福身行礼。”
“皇阿玛吉祥。”胤禩跪礼。
“都起吧。”康熙移步在主位上坐下,看了看底下母子孙三人,想起刚刚在门外看到的那一幕温馨祥和的场景,声音里有一丝缓和。
“哇——哇——。”一阵婴儿响亮的哭声突然从卫氏怀抱中飞出。
卫氏抱紧婴孩,边哄着上前走近,福身道:“惊扰了皇上,请皇上恕罪。”
“这就是朕刚出世的皇孙吧,过来给朕看看。”康熙伸手将孩子抱过来。
满清贵族流行抱孙不抱子的说法,康熙虽儿女众多,然除了幼时教养在身边的太子,从不曾与哪位儿子女儿有过如寻常父亲逗弄儿女般的亲密举动,今日这一声婴儿啼哭忽地使他有了一点触动。
孩子在康熙手中噎噎两下止住了哭声,咯咯地笑了起来,三人句微微惊讶了一下,康熙旋即朗声笑了起来,“看来朕还是颇受这位皇孙的欢迎啊。”低头看去手里抱着的婴儿,那样温顺地含着自己的大拇指,转着乌黑的眼珠子滴溜溜地看人,小腿时不时还蹬一下,煞是可爱。
康熙心里蓦然想起太子,那个他对其倾注了身为一个帝王的父亲所能给予的几乎全部感情,当年他的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难产薨逝,再得嫡子与痛失爱后接踵发生,仅隔两个时辰,他便经历了一场大喜大悲,当时襁褓的太子在他胸前抓腾着,哭闹着要吃奶……
如今这个出生于除夕之夜的孙子,也是甫一出世便失母。
抬眼看了看旁边的儿子,本是最为舒闲喜闹的春节里,却消瘦了不少,依然的温文尔雅,但身上却似乎隐隐淡淡地散发出一种逾越年纪许多的沉静与沧桑。
“朕这位皇孙出生于除夕之夜,熙者,光明兴盛,便取名弘熙吧,满了周岁就让宗人府入玉牒。”康熙神色慈霭地宣布。
“谢皇上恩典。”卫氏跪礼,虽面露欣喜之色,却并不明显,淡淡的给人宠辱不惊的沉和气质。
胤禩也跪下谢恩,心里却一怔,不是唤弘旺么,也好,弘熙,熙云,倒也算全了孩子对生母的一份纪念。
“如今你府里没有了人,弘熙也没个人照顾,这不妥,眼下正好大选,朕便再给你挑个继福晋吧。”康熙继续道。
“皇阿玛,孩子的生母刚过身未几,儿臣不想现在就立继福晋。”胤禩叩首说道。
康熙微皱眉,看向他,想起他的这位儿子一年多来独宠正妻未纳一妾,想起与自己感情最为笃厚的、亦是至今唯一的红颜知己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心里蓦然生出一丝感触,改口道:“继福晋之位许你缓一缓,但还是要给你指两个进府。”
胤禩只得谢恩。
这时弘熙又咯咯笑出声,两只小手腾弄一番,抓住什么往嘴里塞,吧嗒砸吧起来。
康熙不怎么介意地看着弘熙两只小手抱住他的一个指头放进嘴里含着,微微笑着说道。
卫氏看到孙子如此亵渎圣体,心里有些惊慌,恭谨地说道:“孩子顽皮,冲撞了皇上,还是让臣妾来抱吧。”
康熙看了看娃娃嘴角挂出几缕涎丝,便同意了由着卫氏将娃娃抱去。
卫氏又把娃娃交给乳母,取了帕子告罪一声便执起康熙的手擦拭干净,动作专注而温柔,低首垂眉间,自有一番温婉柔美,淡雅出尘。
康熙心里微动,说道:“朕好些日子没有吃你煮的茶了。”又看向胤禩:“改日那女娃也带进宫吧,龙凤双胞,也是皇室了难得一件喜事,满月席便准你休沐好好办一办。”
胤禩见此自然明白,便谢恩告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