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一章 ...

  •   多日以来,GB产品不合格,牵动着全厂绝大多数人的心。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从领导到干部、工人,绝大多数人,无不重视质量,产品的把关非常严格。当然也有少数人,心有余而无暇顾之,也有管工艺质量的,而不重视工艺质量之人,如贾人。GB产品是用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上的,质量更应该确保无疑,不能有丝毫马虎,可多日以来进场原材料有变,产品质量出现了严重的不合格,屡屡降级不止,有关人员心急如焚。
      正是:
      精心操作细查看,工艺掌握未出边。
      天天降级甚愁心,日日求索无答案。
      白日吃饭不知香,夜里睡觉难入眠。
      孜孜求索不间断,解难何处请神仙?
      厂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开会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有时在技术科开会讨论研究。
      一天,技术科,又聚满了人,准备开会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
      技术员长树晔是研究试验新产品的,对老产品工艺不过问。正写PC项目鉴定报告,她见大家在技术科开会时,脸上愁云密布,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嘴绷得紧紧的,一言不发。说什么呢?说也是过去的陈谷子烂芝麻之事,只能慨叹!感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找不出个解决办法。
      又一天,大家又聚来技术科讨论研究。
      长树晔想:别影响大家讨论研究,于是收拾东西,拿着自己要写的材料,欲快快离开办公室,站起来要走。
      技术科东科长心急忧虑,想随便问一下长树晔。又想:问也白问,她又不研究这方面问题,也不见得有什么解决办法。这么多人昼思夜想,都未有解决的办法。
      东科长“咳。”了一声。
      转眼又想还是问问好,于是说:“小长,你先别走!”
      长树晔一愣,持材料站住脚,问:“有什么事,科长?”
      “你看多日以来GB产品性能不合格,降级不止,大家急得不得了,生产中大家都很用心,也无济于事。你有什么办法吗?说说看。”东科长一筹莫展地说。
      于是大家目光都投向了长树晔。
      好像对她说,我们:
      天天求索困难难,要到哪里去求援?
      降级天天不断出,众多人员愁咋办?
      没有正品交国家,浪费燃料耗能源。
      神仙妙药只要有,上天入地也情愿。
      眼睁睁看着长树晔,希望她能解忧消愁。
      贾人看笑话地想:问长树晔也没用,她也不知道,不过她看书看得多,点子多,也许……。她可千万别有什么好办法。她若有什么办法解决了,不是显得我管工艺的不行吗?贾人一直妒忌长树晔,经常向领导造长树晔的谣,说长树晔的坏话。
      长树晔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三十多岁,贾人总觉得长树晔当了他的道,影响了他的前途。
      长树晔在大家目光注视和希望下,犹如被逼上梁山。思索了会儿,说:“对于工艺情况我不了解,贸然问一句,进场原材料有变化吗?是哪几项性能指标不合格?”
      “可问到点子上了。”有人说,“原材料有变化,并说了不合格的项目、指标。”
      “管工艺的都未提,工艺配方还是老样子。”又有人说。
      显然有责备管工艺的口气,大家又把目光投向贾人。意思是你管工艺的应该知道吧!
      贾人见目光都集中于自己,让自己说说,低头的他抬起头来,脸红了。
      贾人由工人提拔上来,他最势利眼,说话办事最见风使舵,对领导会来事,别看他打小报告,挑唆事能耐。对工作的正事,如质量讨论会,他管工艺的每次都坐在一角落里,一言不发,低头似打盹。当然他也没什么言可发,从不下车间察看工艺了解情况,只是改产品时抄旧单子发下去。
      长树晔一提原材料是否有变化。
      贾人对长树晔狠狠地想,并冷冷地盯了长树晔一眼,你说就说呗,干嘛引向我?
      贾人在这种情况,众目睽睽威逼下,也不得不开口,说:“原……原……”结巴了半天挤出了两个字,“原材料,这,这个嘛,没有什么变化。”说了又后悔,“也可能有,有变化。”他自己也确实不知道有什么变化,说有否两难。
      许多人对贾人的回答摇头。
      有人心里想:这叫什么回答呀!还不如干脆说不知道痛快。大家对贾人很是失望。
      贾人愿意出差,外边有什么事,他都变着法的去,在厂他也没有什么事。化验室对原材料化验数据单,都送于他管工艺的,即使他不在也放到他桌上,他也有机会看,也不知道他看否。也许没有看,也许看了忘了,也许心不在这上边,也许看了不知道怎么办。也不想办法,也不反映。因为贾人有后台汪常德,在关键时侯,汪常德替贾人说话,所以贾人不在乎别人,说他什么。
      贾人狡猾地想:若说知道,别人会说:“知道不早说。”若说不知道,别人会说:“你管工艺的怎么不知道?”怎么说好?于是说:“没,没有什么变化。”又不敢确定,又说:“也可能有变化。”
      听者认为,通过贾人说这话,充分说明贾人没把工艺当正事抓。一是他的水平不行,另外身懒,从不到车间去了解情况,在这方面也不想动脑子。只是在改产品时,抄个陈年老醋的,多少年以前的,张欧工程师设计的旧单子,老工艺老配方发下去,算他的工作。虽然如此,可是他在头头面前,尤其在汪常德面前混的很好。
      贾人说的模棱两可,其实大家都知道,原材料质量降级了。贾人根本不了解,难怪他在厂时每次开会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
      贾人内心也觉得从车间调上来,搞工艺还在车间转?工艺琐碎,事多干不完,干与不干都是一样,没有发展前途。围绕车间傻干又没有名气,不如外边出差悠哉似仙,有时游山玩水,步履轻盈,参加鉴定会有人高看,有人管饭,一对耳朵一双眼,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华夏游遍。外边人对本单位情况不了解,吹吹牛谁知道,名声在外。
      大家的目光又都集中在长树晔身上,希望她能拿出个且实可行办法来。
      长树晔知道了,产品是那几项性能不合格,沉思片刻,自己曾在实验室,做过化验,想:依自已对PC产品的研究、分析,在GB产品配合料中加些WG原材料,想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但是没有做过研究试验,只能参考PC产品的研究配方,试试看。
      于是环顾了大家一下说:“就这样吧。”
      听长树晔开口,大家耳朵集中听,惟恐遗漏什么。
      长树晔温润地说:“在GB产品配合料中,适当加些WG料,为研究PC产品项目,咱厂购来了那么多WG料,在后院一角都堆成小山了,我估计行,试试吧。加WG料还可降低成本喱。”
      大家一听愁楚目光,暂时梳开了、亮了,算疏了一口气,总算有点希望了。
      贾人听长树晔这么一说,狠恨地又瞪了长树晔一眼,心里暗暗说:就显你长树晔能耐,若你将GB产品试验合格了,又是你的功劳。我真想把后院的WG原料,一把火烧了,让你试验不成GB 产品,PC产品也别生产了。
      不管贾人如何想,怎么嫉妒怎么生气,说明了他的人格恶劣,説轻了他不行,也不想让别人行。
      大家觉得有了希望,厂里质量讨论会散了,等待长树晔的消息。
      长树晔想了想设计写出了,GB产品配合料的配方、工艺、工艺参数,及生产中注意事项,确定无疑后。交于东科长说:“科长你看这样写行吗?”
      东科长接过单子。看后,微笑着说:“行,试试吧,你复写几份,发下去吧。”
      长树晔复写了若干份,送与厂长室和有关部门,管生产的厂长立即拍板“马上执行”。
      长树晔怕生产中不顺利,要求自己亲自去,帮助生产配制配合料。
      东科长又给她派了个,刚分来技术科的年轻人,名叫李和的协助长树晔。
      李和开车两人一块装车拉料,车边走边颠簸抖动,长树晔紧紧抓住车栏杆,否则会被车颠抖下来,很是胆怯,长树晔提醒着自己怕什么?这是工作。工人天天这么干,注意点就是了。
      长树晔无意间扫视了一下周围环境。
      即:
      寒冬冷风吹彻骨,房檐滴水结冰条。
      口中哈气凝成雾,头上聚雾结冰霄。
      但愿这次能解难,又恐万一难不消。
      冷风冰条几时消,众人心急等喜报。
      长树晔想到这些,心里喜悦又沉重,正想着。
      张副厂长微笑着,很远向他们挥手,高兴地说:“二位辛苦了!”
      “不辛苦!应该的!”长树晔微笑着回答。
      张副厂长看他们亲自装料、拉料,很高兴地想:有这样技术人才能干又能吃苦,还愁国家不兴旺。张副厂长工作雷力风行,公正廉洁,深受职工欢迎和尊敬。对产品生产有着丰富经验,曾被派往国外,成功指挥一项工程的完成。
      长树晔他们把料拉到目的地,又亲自卸料过磅,並为了使料熔化快,又动手用斧头将料劈成小块。配合料都投到罐里后,在熔化过程中,又罐上罐下来回观察熔化情况,查看温度高低,严格控制温度,勿超温。
      长树晔还不断给工人讲解,注意事项。经过一翻忙碌,配合料熔化好了,长树晔从配合料中用棒挑起来看,心理稍稍有些心慰。心想,熔化不错,经化验室取样化验合格,暂告一段落。
      待配合料过到车间,在开车的瞬间,长树晔的心,还是有些紧张和不安,这毕竟是头一次,WG料在GB产品上试用,又没预先做小样试验,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在开车时,长树晔的心,紧张得跳到了嗓子眼。结果很快,很顺利引出头,正常顺利的生产了。心里算有底了,心说就看下一步产品,性能测试出确切的,数字结果了。
      不过,长树晔估计是合格的。
      生产的工人与观看的干部职工,一面看,一面用手摸,眉开眼笑不住赞美。
      化验室检验,化验人员直伸大拇指,凭经验不断地喊:“好!好!一定合格。”并马上取了样,进行检验和化验。
      经过检验化验全部性能,不但符合国家标准,而且超过了许多。听后大家都露出了笑容,多日的愁楚一扫而光。
      有人高兴地笑着说:“多日的技术难题不用请神仙,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就是活神仙。”
      真是:
      一句真言解大难,一剂妙方帮生产。
      知识须是日益积,难时摘出解大难。
      长树晔感觉到职工的目光,对自己流露出敬意和好感,像春风吹拂着心,这是真诚的目光,瞬时让心欢喜荡漾。
      长树晔欣慰地想: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家培养我就是让我,为党为祖国贡献力量。
      这正是:
      蜡地流泪为照明,蝶对花语舞感念。
      人趁年轻多奉献,免得身老有遗憾。
      生产的机器鸣着歌,产品骄傲的在长长的生产线上流动着,跳跃着,在机尾包装入库。车间内也有了笑声,结束了多日来的愁忧。
      正是:
      为使合格汗泪流,心急火燎愁浇愁。
      真才实学人才在,有难能解何有忧?
      贾人坐不住了,他又生气又嫉妒,想:又让长树晔这女流之辈争了功。就她能?她不就说了一句话,一句话就身价倍增?叫我好不生气与忌恨,等事情淡下来之后,我再找汪厂长去,来消弱长树晔的功绩。
      有人早就看出来了,贾人的嫉妒心。说:“现在还没有退休的说法,贾人那么大岁数了,早该退休,还不留点德。”
      他工作不行,也不想让别人行,算什么人呢?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涌起前浪让。贾人站位无能力,还阻止别人向前进。这样的人竟然得到一厂之长的赏识。
      GB产品技术质量的解决,喜讯传到了食堂,食堂师傅们也高兴得笑不拢嘴,为了庆贺庆贺 ,当天中午为全厂职工做了捞面。
      厂领导知道后决定:喜面可以免费吃,让全厂职工庆贺庆贺,技术大难题的解决。
      吃着喜面的职工有说有笑。厂院里热闹非凡。
      有一位老工人说:“多日以来GB产品不合格,我就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今天我要多吃些喜面庆贺庆贺。”多感人呀,忧愁解决了。
      经测算,GB产品不但质量提高了,而且单位成本也降低了百分之四以上,真是一举两得。这正是:
      多学知识在于勤,知识厚重不压身。
      智慧源于知识丰,知识技术同连根。
      科学技能渐益增,知识之宝有底蕴。
      难时疏解靠智慧,自由索取依勤奋。
      聪明智多助才魁,笔尖之下生万金。
      由于工艺技术难题的解决,人心舒畅,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成本。在没有奖金的时代,厂领导讨论决定,每位职工当月发七元奖金,七元现银也是不小的数字,相当于长一级工资。当时每人每月仅有几十元工资,七元人民币也能解决些问题。
      长树晔也得了七元奖金,觉得自己为解难付出了一份力量,感到高兴和欣慰。抬头一看生活区,景色格外美。
      书诗一首:
      松树盛开碧扇花,柳梳发辫哗啦啦。
      芳草仍披黄甲壳,大地心慈酝物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