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四章 ...

  •   前边已述PA、PB、PC,都是部里同时下达的,填补国家空白的三项姐妹科研项目。
      PC项目部里指定,由燕津化工厂与北河研究所,一起研究试验,厂里让贾人参加,北河研究所主要是杜总工程师等参加,杜总工程师岁数较大身体也瘦弱。贾人懒散惯了,有时去现场,有时不去,情况也了解不多。
      研究新东西是动手、动脑的活,杜总工程师动脑、动嘴,但是贾人动脑水平不行,动手也懒地伸手,懒散惯了的,又不着调。
      杜总须自己动手、动脑,每天早早就到独立实验室去,研究试验起来。在他乡独立研究,总不是那么顺手,再加上年老体弱,研究试验了一段时间,回所里就没有来。
      部里又派另一个研究院——燕都研究院,来人研究,这时贾人更不着面了。来人研究了一段时间,也走了。
      PC项目还是PC项目,瘫在原地睡大觉,无人问津。
      贾人还趾高气扬地说:“研究PC项目的人员,北河研究所杜总走了,后来燕都研究院来人也走了。杜总工程师说它是‘大铁球’。谁都啃不动它,真拿它没办法。”
      正是PC:
      研究项目似铁球,启它不开光溜溜。
      他人无策丟弃它,任其睡觉瘫而休。
      “研究它太难了,谁都没有能力攻破它。”这是贾人的论调。搞研究试验是动体力、动脑力、用智慧的活,贾人总不到实验室去,配合人家干,没有能力动脑筋,伸手干活总可以吧。
      贾人对研究试验的人员说;“管工艺工作忙,不是这事就是那事,忙不开。”对别人说;“研究试验工作忙,动手又动脑。”实际他什么都不干,不过他的嘴滑溜流,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贾人有名搞工艺,实际没有事干,他管工艺只是在改产品时,抄个工艺配方单,发下去,就没有他事了。又不到车间去,产品除了问题,他从来不分析、不找原因,他有什么事?整天一张报纸,一杯茶水,要不就是打瞌睡,坐着睡觉一摇一摆的。惹是心牵着工作,能睡得着觉吗?
      三年多之后,PA、PB项目,都先后研究成功了,PC项目还瘫着睡大觉。燕津化工厂有意研究PC项目,因为是部里同时下达的,三项姐妹科研项目。
      PA、PB项目产品,是PC项目的基材,PC项目研究不成功,那么PA、PB项目产品,就失去一个用武之地,由此可看出研究PC项目的重要性。况且部里也一再追问、催促抓紧时间研究试验。
      真是:
      项目研究路有阻,研究未成弃不睹。
      贾人没事醉瞌睡,无人问津此项目。
      多年静置干成柴,几年沉睡尘埃辱。
      部里着急常过问,项目其能不管顾。
      研究PC项目就是对它的原材料,进行改性。若不改性生产出的产品,外观疙疙瘩瘩的,裂纹纵横,性能方面也不合格,没有柔性和韧性,非常之脆,一摸还扎人放在空气中,时间稍长它会被风,一块一块掠走,刮得四零五散,产品也难销售出去。所以对PC项目产品的基材,进行改性,事在必须。
      一次厂务会上,陈厂长慷慨地说:“必须研究PC项目,攻克其难关,对其材质进行彻底改性,研究出有效秘方。再者部里经常追问,PC项目情况。”
      有人说;“部委派的高级研究单位,技术专家权威都撤走了,让谁研究?”
      “怎么研究?没有技术人员,空手套白狼?”
      陈厂长激奋地说;“研究单位放弃了,我们不能让PC项目,爬着睡大觉,须扶起治活它。”
      “怎么治活它?研究新东西不是容易之事,若容易研究。研究院、研究所,能放弃?让其瘫着不管吗? ”
      陈厂长严肃地说;“靠我们自己力量,研究试验出改性秘方来。”
      “让谁研究实验?不是厂里派的贾人研究试验吗?贾人从来不管不问。”说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摇头。
      “让长树晔研究。”陈厂长很有自信地说。
      “长树晔单枪独马研究?能行吗?”
      陈厂长高兴又肯定地说;“我看行,别看长树晔不言不语,心里有数、有学问,有股子拼劲、钻劲、闯劲和耐劲,在PA、PB项目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再者这几年的研究,她也积累了些经验,想定能成功。”
      厂长这么决定,别人还有什么意见?经过沉思,大家也就一致同意了。决定让长树晔研究PC项目。
      在陈厂长、东科长支持下长树晔双手捧起了;干瘪、沉睡、瘫痪的PC项目,端详着它。
      心想:
      研究犹如河流水,永往直前不停留。
      成功一个新又来,研究之路永在走。
      开始长树晔对PC项目,确实感到沉重,人家研究所、研究院,都先后走了,都没能研究成功,此项目肯定辣手、难攻?我能行吗?能研究出秘方来吗?
      也真是:
      举目茫然,
      它如铁球,
      坚硬无比。
      时而近,触手滑。
      时而远,不可及。
      如何用智,动手?
      解这个秘?
      考虑重重,但是又想,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左思右想:领导把PC项目研究任务交给我,这是领导的信任,信任就是命令,信任就是力量,也是对我的鼓励和考验。
      即:
      宁为研究身消瘦,不研成功不回头。
      领导信任做动力,智慧汗水共抛流。
      必须努力地去研究,尽心尽力,智力于研究,不能考虑个人得失退余地,再者也不能后退。一切从零开始,压力也是动力,要下决心研究它,犹如培植小树,努力用心血、汗水、智慧浸润、浇注它,使它有生气,扎根生芽长得茂盛,结出丰硕之果。
      正是:
      起跑零线摆在前,路上沟壑重重关。
      多少险阻挡在前,多少人跑回起点。
      如今开始起始跑,零线站上细盘算。
      多少双眼在目送,多少颗心不同盼。
      踩上零线直向前,勇往直前到终点。
      破关越阻不叫苦,踏平丘壑成平川。
      决不辜负厂希望,成功厚礼向党献。
      长树晔端详着瘫痪的PC项目,分析了前两班人,研究失败的原因。
      PC项目研究之路是很艰苦的,用智慧兼思索,勤奋兼辛苦激活它。改掉原PC产品的恶习,使它的外观,变得美丽漂亮,放出光彩,性能变成柔软,富有坚韧性,耐用耐老化,谈何容易?需要花大力气,闯出一条改造它的新路来,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新秘方。
      当贾人知道,让长树晔研究PC项目后。以鄙视的目光,仰天大笑:“哈!哈哈!”並自言自语地说;“逞什么能?不知天高地厚,她能比人家专家、权威还能吗?笑话,等着看她的笑话吧。”
      可贾人转念,又一想:也不能太小看长树晔,万一她长树晔真的研究成功了,不是显得我们没有能力吗?没有面子吗?不如她吗?她年轻的地位,不是提高了吗?我怎么办?我这么大岁数了,又是厂里老人。我走南闯北地出差,什么没有见过。到头来还比不上她?比不上她一个黄毛丫头?不行!必须想办法阻止她研究。
      于是贾人不但到处散布,而且还对有的领导说:“人家国外留学的专家、权威都没能够将PC项目研究成功,难道长树晔比国家专门搞研究的,专家、权威,还能码?她的知识水平、她的经验能力,比得了人家吗?开玩笑吧?想入非非了吧!长树晔太嫩了吧!还不是鸡蛋碰石头,碰的头破血流。”并自言自语地心里嘲笑说,“碰破了头,血都没人替她擦,真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
      长树晔知道了贾人的论调后,心里也很生气:贾人散布蔑视我的话,或以PC项目研究难攻,来威胁我、要挟我。其目的无非是阻止我,对PC项目的研究。PC项目是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是填补国家空白的项目,我怎能置之不管?我要试试它的技术难度,与难攻程度。他们研究不成功,也不想让别人研究。贾人他们不但阻止不了我研究,更增加了我对研究的决心和信心、勇气。我不管别人如何说,PC项目是铁球、钢球,是顽石,坚硬无比。我要以坚定意志,碰碰PC项目的铁石硬度,攻攻PC项目的坚度,以智慧攻它的难度。
      长树晔又想,前提是:首先要战胜我自己,再战胜PC项目,踏破重重阻碍,开辟一条研究新路子。
      正是:
      项目犹如铁石坚,我欲尝试试我胆。
      是山也要凿通它,是海也要登彼岸。
      以志破坚超于坚,以智克刚胜于难。
      精神贯注多思索,身心不改攻坚战。
      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有追求的人,比没追求的人,要幸福得多,因为有追求的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
      长树晔想:我不但生活在现实世界,处在人际风云中;也生活在知识技术世界里,研究新东西。是如何攻克技术难关?决不能败在PC项目脚下,决不能半途而废,再不能让它瘫痪睡大觉。我首先武装头脑和长本领,努力学习,丰富、加深知识。
      正是:
      项目废着咋生产,心里忧愤气如山。
      必须奋力研究它,为国效力多奉献。
      在一次与陈厂长谈话中,长树晔激动地说:“我是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生于炎黄之壤,决不气馁、畏缩与退惧,从零开始,不让困难吓倒,休能让别人威胁,也不让别人看笑话。更不能迷信任何人。相信只要心到、勤奋,不辞劳苦,定会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陈厂长高兴得鼓起掌来,并且说:“对!好样的,干工作就要有这种精神,有闯劲,我支持。”
      “陈厂长,有您的支持,我会更大胆,信心更足,干劲更大。”长树晔说,“一定丢掉一切顾虑,勇敢的面向困难。要像激流荡起浪波,急冲向前;要像高山学习抛弃一切,直立向天;要向丛林学习,迎风招展,不避风沙,历练自己的坚强意志;要像云酿的雨,滴透坚石,以柔克刚。”
      “好样的年轻人。”陈厂长欣慰地说,“好好干吧,成功定会到来。”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没有选错人。”
      领导支持的力量是巨大的,更增加了长树晔的信心和干劲。
      长树晔想:搞科学研究必须有目标,不能眉毛胡须一起抓。对PC项目研究试验出的改性秘方,生产出的产品必须是平整、光滑、耐老化的、柔性好;所选用的改性材料价钱尽量便宜,尽量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材料来源尽量充足;所选用材料产地尽量不太远,以减少运输费用。
      目标确定后,长树晔又想:我不能空手套白狼,结果狼没套着,自身难保,必须先武装头脑,到书海中去淘金。
      真是:
      书中自有闪亮点,字里行间激灵感。
      荡游书海用心寻,闪光知识网心间。
      于是就开了介绍信,准备去市图书馆。
      次日,严寒的冬天,天格外冷,西北风冷飕飕刮着,冷风如针,穿透衣服,冷扎刺骨,剃光头的树木哗啦啦摇着干枝,如述说严寒的怨气,裸露的大地张着一道一道冻裂之口,诉说着天气的冷酷。
      长树晔的哈气在头上结成了白冰渣,亮晶晶闪闪发光,如小冰珠系在发丝上。在公共汽车上也未全化。
      下车后长树晔一溜小跑到了市图书馆。步入阅览室,先找些有关的资料看看,在纷繁众多技术书籍库中,择出对自己有关系的几本,精心的学习起来,愈看愈入神。
      真是:
      心沉醉在书里边,精神字里行间串。
      知识如流向脑灌,脑中灵感在激燃。
      边看也边在小本上写,忘了时间,待肚子咕咕叫时一看表,才知中午已过,举目一看,室内人员也寥寥无几,于是走出图书馆,想买些饭吃。可惜附近没有饭店,无奈找到一个小店,买了些饼干。心想:对付一下肚子吧。
      重回阅览室,边看书,边吃饼干,咀嚼饼干与嚼沙子一样,总掉渣渣,又怕脏了地面与桌面,在本上撕了一张纸接着渣渣,难以咽下,太干了,简直是演上甘岭。
      突然一个温柔且关切的声音,在耳旁响起,“请喝一杯水吧,吃饼干难以咽下,没有吃午饭吧?”
      长树晔猛抬起头,看见一位女同志端着一杯热水,站在身旁。
      心里一热,赶紧站起:“谢谢。”感激地用双手捧过水杯,心里感动地潸然欲泪下,感激的泪水,晶莹的目光,望着关心自己的女同志,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
      长树晔感动极了,如同在沙漠里得到一杯甘露。
      后来才知道,给自己送水的竟是图书馆女馆长。是女馆长巡视时,看她看书很投入,又是看又是做笔记。后来,午饭过了还在看。之后又见她吃饼干,就知她没有吃午饭,吃些饼干垫一下,便给她端来一杯热水。
      待图书馆欲关门时,长树晔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讲明,“我们是搞新产品研究的,故来书海淘金,想借几本书回去读。”
      图书管理人员,知道是搞新产品研究的,说:“我们支持你。”就多借给她几本书,使长树晔满载而归。
      书借回来之后,长树晔不但在单位,抽时间学习查找,而且回家后晚上吃完饭,收拾利索了,老人孩子们都睡觉了,又看起书来,密密麻麻记了许多。
      一段时间,长树晔借书、看书与还书,来往于图书馆与厂之间。真是一本书一个世界,视线被书网住,从书中字里行间淘出知识,字里行间皆学问,书中皆有新知识。
      一天夜里,长树晔看书,寂寞夜长,看书夜短。因为探寻求知,认真读书从书海中捞取知识,书中知识,吸引着长树晔,也启发着她的思想,精神入盛,书本知识与科研拉近了距离。书中知识引导启发了,她的悟性和智慧、灵感,越看越带劲、入迷,也不困了。
      “当!”一声像什么砸窗户,紧接着哗啦哗啦的声音,长树晔站起伸腰,打开窗帘一看。
      “啊。”下雨了,天已蒙蒙亮了,也没困意,于是快速通开,昨天晚上封着的煤球炉子,做早饭。小儿子喝牛奶,那时牛奶缺,不好买与订,那么女儿和老人就没有福分喝牛奶了,就和长树晔晔一起,喝稀饭或者喝玉米面粥吃窝窝头(那时白面也少,计划定量)。
      大家吃完饭,赶紧收拾利索就上班去了。
      研究试验开始后,长树晔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买了些化工产品,并去外单位采访,索回些样品进行了,反复研究试验,每次试验时,只要陈厂长有时间就和长树晔一起研究试验。岁数不饶人,老厂长岁数大了,起来蹲下很不容易,长树晔看着很是痛心,就劝慰他,让老厂长坐着,可是他总是不听。
      一次长树晔向科长打好招呼,开了介绍信,次日准备出去采訪,并打算,索取些产品来,做研究试验。
      次日,起床后天是那么昏暗,飘着雪花。
      真是:
      天盖阴霾混混沉,老天向下簸白银。
      大地铺上银地毯,万物披上银饰身。
      树木秀冠飘白发,枝枝梨花亮福音。
      室内暖和谁思外,厂外路上少行人。
      宇宙老天厚云无隙缝白昏昏的,银絮飞天,琼瑶砸地纷纷茫茫如雪海。雪阻止不了长树晔外出采访的决心,步步吱吱踏着白雪,边走边想:这若是白面、白糖多好呢?丰富人们生活。
      来不及多想,急速奔向汽车站,风吹着,雪片随风飘,飘向自己贴在脸上,立刻融化流下,长树晔像哭一样,用手帕不住地擦着脸。想,干工作就得付出些辛苦。
      下公交车走到欲采访单位后,人家传达室人一看长树晔这样子,眼都直了。
      真是:
      天上飘絮地铺白,风吹飕飕丝絮摆。
      丝絮飘摇如系天,天上飘下雪人来。
      长树晔浑身是雪,脸上眉毛皆白,只剩下一双眼睛张合。抖抖身上的雪,与传达室打好招呼就去了人家厂技术科,向人家讲明来历,人家很支持。最后索回了些所需要的样品,就回来了。索样品时,长树晔预先给人家讲好,如果行,就大批进货,因为样品量少,人家也就不要钱了。
      工作路上有坎坷,岂知哪块是平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