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王爷生辰 ...

  •   “夫人,明日便是王爷的生辰,您看贺礼方面是这翡翠福寿如意雕件合适,还是王羲之的《乐毅帖》好。”因王妃一直未准备宁王贺礼,昕儿便焦急地自作主张选了两件体面的珍宝。

      “这两件我都喜欢,留下吧。但是贺礼方面我想再斟酌看看。”诸葛雅茹轻轻翻开王羲之真迹,仔细观赏。不是对王爷的生辰不上心,只是觉得奇珍异宝对他而言不过司空见惯之物,况且他自己本无庆贺生辰之意,奈何幕僚们欲祝贺他自大辽平安康顺的归来,特借了贺寿的名目为他接风洗尘。

      可无论如何亦要送去一份祝寿之礼,正思忖间,突然念及怀中叠成方块的泛黄纸片,便仔细将其摊开来,又再读一遍,心中皆是蹉叹,仍不肯相信如此惆怅满怀的王爷会是端王口中朝思暮楚之人。

      便命昕儿取来文房四宝,正提笔要写一份信函同他诉说自己心中的困惑和不安,伫立片刻。思维一片混乱,全然不知敢从何说起。是从漠北漫天的风雪下着一身戎装策马而来的将军开始么?是黛湖畔隐隐的哀伤么?还是那日他冷冷夺了她心仪的春梅化雪簪送予佳人?亦或者是那一碗甜滋滋的荔枝圆眼汤以及前段时日的举案齐眉?终是写不出一字,却又倪见泛黄的宣纸上宁王写下的那首词,开篇一句便是“哀筝悠悠地满霜”,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执起宣纸来又看了片刻,方对昕儿道:“去一趟诸葛府,向锦葵要我存在柜顶的楠木镶螺筝。”

      待昕儿应诺而出,诸葛雅茹顿觉心绪不宁,毕竟自从上次因疏忽在诸葛夫人寿辰当天抚了首哀伤的曲子,惹她大闹西苑,非要将那楠木镶螺筝毁掉,经过自己的苦苦的哀求方作罢之后,她便再未曾抚过琴,只将那琴存在暗处,就仿佛埋在心底的感情,安静的搁置着。可是,王爷的寿筵上她却要抚琴,只当是献上的一份薄礼,以往厌恶惺惺作态,厌倦俗世纷争,如今却亦要为此一搏,虽不知前途是何物,心中惶恐之至,却是真真切切想要去争取。以往因他未曾给过任何希望,她便可做到心如止水,可一旦尝到了他的甜言蜜语,习惯了他的温暖气息,终是戒不掉的,即便是抛下所有,亦再不回头。

      十月初八,张灯结彩的宁王府内,王爷于花萼楼下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宴请百官庆贺生辰宴,列位王爷、公主、驸马、幕僚富商们皆携重礼着盛装出席,偌大的宁王府席开百桌,热闹非凡。

      诸葛雅茹穿戴得雍容华贵在婢女的簇拥下立在王爷身旁接待贵宾,一张小脸粉扑扑挂着喜庆的笑容,一颦一笑优雅动人,虽未曾经历过如此隆重的场面,却举止如仪,毫不失礼人前。

      昕儿作为御前宫人时识得许多皇亲贵胄、达官显贵,今夜本该陪在诸葛雅茹身边为她介绍打点,却始终未曾见其身影。宁王因接待参知政事、御史大夫、六部大夫等大人刚稍事离开,便有一为年龄稍长的贵妇人前来说话,虽识不得来者何人却依然一面笑脸相迎对答如流,一面差遣身旁的女侍前去催促。

      却不知此时昕儿所遇之事亦是棘手,多年来挥之不去的烫手山芋如今偏又再遇上了,而且如今他身份更加显贵又是宁王的座上宾,以往因皇上庇护还敢嗔他一言半句,如今却只能加快脚步往灯光昏暗的无人之地躲闪。来到花园深处,本以为总算避了过去,气喘吁吁正欲坐于石阶上休息片刻,却忽然瞧见一魁梧的身影蓦地出现在眼前,惊得她退后一步失声喊叫,那人连忙上前右手捂住她的嘴,左手揽过她不盈一握的腰身,轻笑道:“昕儿姐姐,好久不见,为何要躲着本王,难道你从不曾想念本王么?”

      “端王殿下万福金安。”待端王松手后,昕儿躬身行礼,又道:“奴婢哪敢躲着王爷,今夜王府里尽是达官贵人,奴婢眼拙根本未能看见王爷,若是真看见了,借奴婢十个胆子也不敢避着不见。”

      “前些日子不曾在皇兄身边见到你,还以为是病了,连忙向那蔡铭打听,他却是支支吾吾不肯道清,今日才再八哥这里遇到。”端王笑容满面,思绪一闪,收敛笑容警觉道:“难道你现在已随了八哥……”

      话犹未毕,昕儿连忙摆手制止道:“王爷不可胡说。奴婢身份卑贱,哪里有做主子的福份,不过念得皇上体恤,知奴婢不惯宫中约束,如今作了昭怀王妃的随身女婢。”

      “昭怀王妃?你是说本王的八嫂。”端王又是一阵轻笑,借着花萼楼的灯火通明以及头顶一轮明月,昕儿瞧见眼前放荡轻浮的端王虽是人面桃花的俊颜,却莫名令人心底发寒,却又听他言:“八嫂好说话,改明个儿本王向她要了你,到端王府来做侧王妃,可好?”

      闻此言,昕儿连忙躬身道:“王爷万不可这般说话。奴婢出生卑贱,能够侍奉皇上是莫大的福泽,如今陪侍在王妃身侧亦是感激不尽,从不曾想过其他的。奴婢知道王爷是说笑,可奴婢真真地承受不起,这话要传到太后那儿,奴婢又该挨一阵好打!”

      “今时不同往日……”端王伸出右手来托住昕儿雕刻般娇美的下巴,与她清水般莹然有光的眸子四目相对,话犹未毕,却听小丫鬟在长廊上唤了声“昕儿姐姐”,不由得转过脸去。

      正此时,昕儿偏身躲开端王的遏制,早已离开他身旁十尺远,来不及躬身行礼,只转头急匆匆道:“恐怕王妃有事吩咐,奴婢不敢怠慢,请端王恕奴婢无礼之罪。”说罢,已立在长廊上与小丫鬟一道疾步消失在拐角。

      前尘往事仍不能忘记,亦绝对不会忘记。新皇登基之初,她作为六皇子的近侍顺其自然领了上差,作了御前宫人。某一日阳光明媚的午后,皇上携着梅淑媛去御花园里赏桃花,文德殿里只留了她一人静静侍立着,年少轻狂的端王突然满身是汗出现在文德殿里,她连忙奉茶,递到紫檀案上那一刻,却见他一只手不安分附在了自己的手上,心中不免一惊,滚烫的一杯茶便倾倒在端王的腿上,见此情形,她惊得不知所措,情急之下取了绢帕慌忙地为他擦拭着水渍,只听他声声说着不消担心,怎会不担心,他是千金之躯,要是他有何不测,她怕是劫数难逃。

      正在此时,却听见朗朗的笑声慢慢近了却蓦地戛然而止,慌忙抬头间瞧见皇帝与梅淑媛已经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伫立在眼前,皇上倒是若无其事遣走端王,梅淑媛却神情诡异地打量了她片刻。

      过了一日,便被喜嬷嬷召去坤宁殿,太后神情冷漠严肃,呵斥道:“混账!哀家命你尽心侍奉皇上,你却动了歪脑筋。端王年少怎经得起你的引诱!往后也不必在文德殿里奉茶了,迁去浣衣院吧。”她又在大殿里跪了两个时辰,正双腿麻木、精神不济之时,却隐隐绰绰瞧见皇上疾步前来,在内阁里与太后说了会子话,便又将她要了回去。她怎么敢与端王再有半分纠葛。自是避而远之。

      酉时刚过,花萼楼下宾客已悉数齐聚,刘敬凑到宁王身前说美酒佳肴已经备齐是否即刻开席,宁王却说要稍等片刻,话刚一说完,便见一位身材瘦小却气宇非凡的老者在几个小厮的簇拥下精神奕奕前来,走再他身侧的年轻女子着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梳理整齐的迎春髻上佩戴的云脚珍珠卷须簪圆润饱满,更加衬托出她的肌肤胜雪,自是绝色佳人,娇美无比。

      坐于主位上的王爷连忙起身将那老者迎自身旁坐下,就连与他一同前来的姑娘亦是一同落座主宾桌。经过昕儿提醒,诸葛雅茹方知这位待遇不凡的老者正是权倾朝野的太师唐如海,而随他一道前来的姑娘正是京城四大美人之一的唐如海幼女唐婉心。听闻唐太师嫡庶子孙共十一人,皆为男儿,独独五十八岁时侧室为他添了这如花似玉的女儿,自是心头肉掌中宝,宠爱非常,即便是想要天上明月亦是会想尽办法满足的,难怪如此重要的场合亦会携着她前往。

      又见唐婉心落座后与王爷四目凝望,巧笑嫣然,不经勾起诸葛雅茹一阵醋意,怔怔望着隔桌而坐一袭月色锦袍,银绾束发,镶玉束腰,丰姿俊雅的王爷,思绪早已飘忽不定。正烦闷之时,却听海棠阴阳怪气道:“姐姐为何不落座王爷身边?”蓦地回神过来,使心情慢慢恢复平静,可刚转过眼来,去又被海棠鬓间所配的那支精致婉约的簪子所恼,只冷冷问道:“这春梅化雪簪是在何处买的?”

      仍带着隐隐的希望,却听海棠轻笑道:“姐姐原是喜欢这支簪。王爷送的,不知何处能够买到,倘若姐姐真的喜欢,我便转送给姐姐罢了。”

      “啪”一声诸葛雅茹早已是抑制不住心头的怒火一掌拍在八仙桌上,相邻的宾客闻声纷纷转过头来,她顿觉失态,环顾四周却刚好与王爷深邃的眸子相遇,难掩心头的失望,此时她的眼神并不躲闪,只坚毅地盯着神色如常的宁王,见他有些错愕,她便又心痛难当地转眼盯看眼海棠鬓间那支曾经引她与史芸起争执的春梅化雪簪。如今他竟然将之转送给海棠,难道真是郎心似水易变,不过半年时光,他便将曾经放在心底里疼爱有加的史芸忘得一干二净。心中惆怅万分,只与他盈盈对望,迫切地期望得到他哪怕是牵强的解释,终于见他站起身来,正要前来说话,却见刘敬匆匆前来通报,说御驾亲临已经到了府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