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

  •   源起青藏高原,途经川藏滇渝四省市,过三峡,汇入中原腹地,横穿湖北全境,在湘赣两省各沾一角后,水势渐缓,水量丰沛,长江就这样不疾不徐地到了安徽。

      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因湖泊星罗,河网纵横,故而水运发达,港口贸易兴盛,自古繁华,更以两山一湖名闻天下。长江在池州九华一带的支流被称为九江,李白曾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今之池州,自秦时即分为鄣与九江两郡,汉划丹阳、豫鄣,晋属江扬两州;唐起开始辖县,设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建德县、东流县。九华山便在那青阳县境内。

      一艘南来的商船顺秋浦河沿途游赏,两岸峰峦碧翠,贵池水好鱼美,船上的人不知不觉间就玩到了曾家古村落。曾姓春秋时的先祖曾子乃是孔子之徒,以“孝”称,著有《大学》,被儒家尊为“宗圣”。后世汉有曾谭,唐有曾芳,宋有曾巩,近代曾氏以国藩、国荃两公最是名盛。

      相传曾国藩在祁门设立江南行辕时,曾到曾家祠堂祭祖,百年过后,贵池县上,曾家仍是世家望族。

      船上下来的人叫住河边撒欢的孩童:“这里哪个是曾家的?”众孩童争先恐后喊“我家我家”,那人一连问过几个,都说是姓曾,忍不住也笑了:“那有个叫曾芝的姊姊住在哪里?”孩童们你看我我看你,又都说不知,那人没法子,只好回船上去复命。

      不多时,又有个穿青布长衫的中年男人下船来,也到邻近的村户挨家问过一遍名唤曾芝的小姐住在哪里。有两家的男人下地去了,贸然开门的媳妇一见是个男人,还是问个什么年轻小姐的名讳,啐了一口“流氓”就“砰”地关上门。访到最后一家,有个老太太迷离着眼来应门,听说是找个叫曾芝的,笑道:“曾治倒是有的,前头三里村子当中央那户,盖得顶顶气派那个。不过不是什么姑娘家,老大一小伙子了。”

      长衫男人听了,从袖管里掏出两枚鹰洋答谢,老太太接过去摸索半天,臭着脸掷回来:“哪来的银洋钱?我们乡下地方不认这个。”男人笑笑,也不坚持要给,拱一拱手就算谢过了。

      到船上跟舱里人一说,里面一个清脆的声音道:“那咱们就去那个曾治家瞧瞧。错了就错了,了不起丢一回人,若真是她家,我好不容易来了却生生错过,那才要后悔一辈子的。”正说着,舱门帘子一掀,一个穿学生装的少女拎着小包出来,上身喇叭袖白衬衫,下身黑色过膝百褶裙,长腿细腰,俏脸短发,映在村上人眼里实在是说不出的好看。

      长衫男人跟在她后面,弄清楚去村中间大户曾家的路,一路走一路找,果真约莫走上三里多,没费什么劲就站到曾家大门口。曾家前宅后院,边门角门上都有人进进出出,唯有前门紧闭。长衫男人上台阶敲大门,也不见里头有声响,就这样直敲了好一阵,才有旁边的邻居过来说,这家的老爷太太小姐一大早去后村丈母娘府上了,平常都是一去十来天,也不知这次要住上几日才回来。

      长衫男人无奈,劝那女学生还是回船上去罢,女学生不听,绕着曾家大宅走上大半圈。围墙边的花儿东一簇西一簇的,她粗略一点,蜀葵、木芙蓉、木槿、芙蓉葵、酴釄、山玉兰、藤萝、紫萼玉簪花……将能开的都开遍了,粉蝶蜜蜂一堆一堆全打旋着转。花园角门上搬花盆的小丫鬟看见她了,鼓起腮帮子冲她呼呼呼吹泡泡,女学生朝她一蹬黑漆皮鞋,吓得她嗖一声跑得不见影。

      女学生咯咯直笑,笑了一会儿,就听见墙头上也有个人在哈哈大笑。女学生抬头一望,花丛堆里挤出一张脸,秀眉俊目,白净面皮,脸轮廓四周都让花堆盖住了,不听嗓音,一准要以为是位姑娘。女学生问他:“你是这家里的人么?”他却只管嘻嘻地笑,随手掐了一瓣一瓣的花下来揉成一粒粒小珠子,向她投了过来。女学生“呀呀”提着裙子直躲,躲着躲着就晓得要反击了,弯腰捞一把地上石子,踮起脚尖也回扔过去。她的回击大多准头不高,十颗里面仅有一两颗能近身,是以墙头少年就听得身旁的花丛簌簌声响,也不见真有石子飞来。

      你来我往了一阵,热汗上来了,女学生摸出一块绢子举白旗:“不打了不打了。”将手绢在面上细细抹一抹,“你那儿有茶么?我渴了。”少年指指角门:“那你进来罢。”女学生就冲镇在那里的针线丫鬟努一努嘴,然后抿着嘴笑看少年。少年“哦”了一声,脸忽的就从花窟窿里消失了,女学生赶紧跑到角门外守着。针线丫鬟撅着嘴给她抛白眼,女学生照例是扬起嘴角笑,没多久,就看见少年出现在石子道上迈着点小外八向这里跑。

      这时瞧得更清楚了些,少年个头不高,确实长得文弱清秀,穿一身小马褂,戴一顶瓜皮帽,帽子后面还挂了条辫子。等他跑近了站到自己面前,女学生不由站直了跟他比一比。比自己还略矮些,不过自己还穿着有跟的鞋子,她一笑:“咱俩一般高。”还没来得及往下说,低头就发现少年竟还微微踮着脚,不禁大怒,“刚才丢石子你就先占了个好位置,比个子你还要耍赖皮!”少年也怒目相向:“你还要不要进来了?”女学生嘴里哼一声,抢先一步,自说自话就往园子里闯。

      少年“哎哎”叫了她也不理,看门丫头又嚷着说要去叫管事的人来,少爷唬得忙拦住她,也不知允了什么好处,那丫头才愣愣地点着头答应,又说长衫男人是决计不能进去的。少年自然不管,叫那男人先回去等着,自家一定不会亏待了客人,长衫男人点点头却没动,去门外找块干净的大石坐下,一副就在这里候着女学生出来的架势。

      就这点功夫,女学生已经在花园里逛了大半。后园有亭有水,有阁有花,这些花不同于外墙上那样丛生,都是一盆一盆细心栽培的,芍药杜鹃开得正艳,秀团锦簇,香蕊缤纷。她左一绕右一转,眨眼就在花间隐去身形。少年进来寻不着她,也不急,叫人去端一壶热茶再拿两碟枣糕一盒子蜜饯,放在假山上凉亭里的石桌上。

      少年坐在池子边看了一会儿水里的游鱼,果然见女学生怀抱着小包从底下假山洞里钻出来了,她见了他便又是一笑。少年回她一笑,露出一排齐整的细牙,女学生脸一红,赶紧抿牢了嘴。她原是有些门牙偏高,家里请了洋人的大夫来要给她矫,她又怕那些奇形怪状的治疗器材,不肯张口。

      少年举一举茶杯:“你还渴不渴?”

      女学生抄起小包一道弧线投进凉亭,然后双臂在亭子周围栏杆上一撑,轻轻巧巧地就这样翻了进去:“怎么不渴?”直接拿起茶壶咕噜咕噜灌去小半,才又笑问:“你也不问问我是什么人从哪个地方来的到这里有什么事情,就这样放我进来了?”

      少年不以为意地嗑着瓜子:“我认得你的衣裳,听口音又知道是北方,自然晓得你是从哪里来的了,这还用得着问么?”

      女学生哦了一声:“那你也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少年摇头:“这就不知了。”把手里剥下的核桃肉分了点给女学生,“你是从天津来的罢?穿的是佩贞女子学堂的校服?父亲带我去过那个学校,他是被请去作演讲的,我也混在台下一群女学生里听着,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你是来九华山玩打这儿路过呢?我们这里小地方,没啥好玩,再过几里水路就是九华山,那山上有意思的东西才多。”

      女学生怔怔地出了会儿神,沉吟片刻,又上下打量少年一番,才肯定说:“曾芝姊姊,原来你真是个男孩儿。”少年错愕地看他,她扁了扁嘴一脸委屈,又道:“你骗了我这么久,在信上半句都没透露过,亏我还姊姊姊姊地叫了你那么久!”她埋下头弯着臂膀呜呜假哭,少年不知所措,只好不住哄着,不久她又高兴起来,“那你上回来我学堂是扮的女装喽?你个儿小小的,装女孩儿穿长裙子还真是像!”

      少年面泛猴儿红,苦着脸道:“父亲不准我跟着,我去找了条裙子换上才混进去的,又胡乱编了个女娃娃的名字。”又问她:“那你又是哪个?”女学生气得拿敲核桃的小锤子砸他手:“我给你写了那许多信,你竟还能不记得我?”

      “给我写信的人那么多,我哪猜得出你是哪个?”

      女学生这回是真的恼了,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两眼水汪汪的,眼泪含在眼眶里不住地滚来滚去,却又不舍得掉下来:“我是哪个?曾家姊姊,我是听讲时候坐在你前面,上台给你父亲献过花,后来又一月给你写一封信的小豆儿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