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分别2 ...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屋外热气灼人,午后的阳光透过轻纱射进来,落在地上散成斑驳的光影。再清爽的竹帘也抵挡不住那阵阵热浪,熏得原本捧书端坐着的娃儿们一个个摇头晃脑,昏昏欲睡,声音也渐渐没了力气,一声低过一声,偶尔几个用功的猛然清醒,恨不得在眼皮上支根棍儿,随即像是费劲全身力气,半眯着眼吃力的看着书上豆大的字,大声念上几句,可过不了多久又抵不住浓浓的睡意,头越点越低,最后“咯噔”下巴重重搁在了桌上。

      瞌睡像是会传染一般,玲珑也端不住手中的书本,她将书小心放回桌上,挨着窗边的椅子坐下,支手撑着下巴,像是在盯着轻纱上一个一个细密的小孔,可细细一看目光却是涣散的。

      对于这样的天气,曾经她是苦恼的。弘晖喜欢,因为这样的天好过北风凛冽的腊月寒冬,只要小心避暑,他也是可以同一般孩子那样走出屋子在园子里玩耍,若是碰上他阿玛不在府里,十四阿哥偶尔还会偷偷带他去戏水。这样的天气却又为胤禛所苦恼,他畏暑他痛恨知了的聒噪声,那会让他无法集中精力,耗费太多的气力去控制他那喜怒不定的本性,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静静的坐在禅房里,一遍又一遍默诵着《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待着玲珑端来各式纳凉解暑的冷饮。

      如今一切都不用再烦恼了,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人,一个阴阳相隔,一个两地分离,物是人非。

      康熙终究对玲珑是偏爱的,他许她离京养病。西暖阁只有那西洋钟左右摇摆发出规律而又有节奏的叮咚声。窗外的凉风吹起天青色的窗纱,吹散了烟炉里冒出的香气,缓缓弥散在整个暖阁的每一寸空气中。康熙半响搁下手中的紫毫,抬眼看向已经立在一旁多时的玲珑,一身白底的月袍上绣着碧绿的荷叶,偶尔几朵淡粉色的睡莲格外显得格外娇艳。他一个恍惚,那微微低垂着的脸颊一瞬间模糊不清,竟与已经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某个画面某个人交织重迭。案上的折子被突如其来的疾风吹得哗哗发出轻响,他猛地回过神,心却不由得软了下来,“去吧,何时想回来了派人传个话,让老四去接你!”

      等了许久,没想到竟是如此容易,玲珑一时倒有些分不清此刻心中是因为如了愿而高兴,还是窥视到眼前这位千古明君的秘密而兴奋,她终还是握紧了手按耐住心中的激动,跪下谢恩。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翏矣。”望着她的姗姗款步,康熙在心底默念道。

      康熙本是早早许了她离京,只是胤禛却死死的不松口,用一个又一个借口绊住她的脚步,直到来年开春才许她动了身。衣物都是新置备的,虽然玲珑觉着浪费却坳不过胤禛,她明白倘若带走这一屋子的衣物,胤禛怕是不会放她的。衣物留着,他便觉着她不过是在别院小住,别院终究不能等同于家,总会有归期。衣物自然有巧秀明焉打理,不要玲珑操心,唯有胤禛送她的木雕被她小心拿绸绢包好亲自放入箱中。

      临别前,虽走的静悄悄,但全因玲珑平日待人宽厚府中倒也不乏出来送行的奴仆。弘时已满周岁,恰是爱下地学走的时候,不识人间愁滋味乐呵呵地在众人腿间穿来穿去,伴着笑声倒也冲散了不少离别愁绪。众人都只当她深得康熙看中,四爷喜爱,被特意安排回盛京清静之地养病,好不风光,心中几分羡慕几分妒忌,却只有玲珑清楚,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好喝的莲子羹来咯!”巧秀清脆的声音唤醒了昏昏欲睡的孩子们,大伙揉揉眼定睛一看,都不约而同争先恐后的团团围住巧秀,吓得巧秀急忙将膳盒举得高高的,生怕被这群贪吃的小鬼给抢翻了。

      一切都过去了,玲珑满足的一笑,收回思绪,将巧秀的膳盒拿下,冲着那群口水直流的孩子喝道:“功课还没背熟就想得奖励?”

      孩子们这才乖乖回到座位上,大声朗读,各个此刻都恨不得有一副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这么念上一遍,书上的每个字便犹如刀刻的一样死死的印在了脑海里,这样才能早些尝到那清凉爽口的莲子羹。这些孩子不过都是附近穷苦人家的娃儿,极少有机会尝一尝这些做工精良的甜品糕点,每日午后这些好吃的茶点倒也成了他们用功苦读的一部分动力。

      说来也巧,那日玲珑本是闲做无事,带上巧秀虎子在府邸周围闲逛,便瞧见一群孩子坐在书院屋檐下用石子在地上笔画着什么,时不时还抬眼往窗户里瞄上几眼,三人正觉着好奇,便见书院里气冲冲出来三两个小厮,冲孩子们扬了扬手中的棒子吓得他们鱼惊鸟散。玲珑见状便收下他们,当起私塾老师来。都是些穷人家的孩子,几辈子给人做牛做马的父母一听说有个大善人出资出力愿免费给这帮淘气的孩子教课授业,恨不得把玲珑放在灶台上供起来,哪里还顾得上这教书先生是男是女是汉人是满人!

      玲珑让别院的奴才们整理出一间宽敞的屋子,摆上十几张桌椅,置备好文房四宝以及特意定做的简单的教学仪器,倒还真有几分学堂的模样,不禁让她恍若回到了现代,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果然让她整个人焕然一新,仿若重生一般,看得巧秀和明焉连连惊叹。

      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虽胤禛每隔一月就会来探望,可碍于皇亲国戚不得擅自离京的规矩,他也马不停蹄连夜赶来,待不到两三日便又得匆匆往回赶。胤祥、胤禵偶尔也来探望,闲话家常,代其各自妻室向玲珑问好倒也无事。只有一次,胤禵问及四哥每月上玲珑这儿都做些什么,玲珑笑道:“吟诗作画对弈咯!”胤禵见她答的随意,心中定下神来,却是面露鄙夷:“看来这‘天下第一闲人’的美名非四哥莫属了!”

      “天下第一闲人?”玲珑倒是头一回听闻,见十四一副不敢苟同的模样,倒也不替胤禛辩解什么,只道了句:“人各有志!”

      胤禵嘿嘿笑了两声,忽凑上玲珑跟前神色暧昧道:“玲珑,你可知如今朝臣中声誉最高的皇子是谁?”像是知晓她答不出,胤禵大叹口气,坐回椅上喝了口茶径直答道:“枉八哥到处费力打探你的消息,怕你过得不好旧病复发,次次托我给你捎来东西,怎么你就一点都不关心他呐!”

      胤禩!难怪胤禵每次总是捎来那么多的东西,玲珑不由面颊泛红起来,原来他还这样惦记着自己。想到这些,心中倒莫名的恐慌起来,忍不住朝胤禵责备道:“你又满嘴胡话!”

      “什么胡话,我堂堂十四阿哥何时说过胡话了!且不说大学士李光地称赞八哥:‘目下诸王,八王最贤’,就是裕亲王生前也多次在皇阿玛面前赞扬八哥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更不用说那些同宗贵胄,江南文人了。谁多看得见八哥的好,怎么偏偏你看不见?”胤禵显得有些愠怒,竟将杯子狠狠摔在桌上,溅得满地儿的茶水。

      玲珑无奈地看着眉头纠结的胤禵喃喃道:“我看见了,我一直都看得见……他的眼睛里有我的影子,那时他的眼睛总是在对我笑,那笑容轻柔得像柳絮一样抚过我的脸颊,温暖得如春分里的太阳。”听着玲珑柔柔的话语,胤禵也陷入儿时的情景,眉头舒缓开来。玲珑静静的回忆着他的谦谦君子,他的文韬武略,最终凄惨的笑道:“可惜我们都身不由己,如今说这些有何用,我早已是你四哥的妻,这些回忆不过是徒增伤感罢了。”

      听闻“身不由己”这四个字,胤禵的神色也随即黯淡下来,他起身定睛望了玲珑片刻,只留下一句话:“前些日子,八哥府邸有看相人张姓者云:‘尔等气度,后必大贵’!”

      “尔等气度,后必大贵!”玲珑细细咀嚼这八字,半响,猛地从位上站起,再寻胤禵,他早已离去。

      待京里再传来消息,已是数月之后。皇十八子胤祄病逝的噩耗,康熙提早回京,不但遣官以废皇太子事告祭天地、宗庙、社稷,更将胤礽幽禁于咸安宫。此番举动震惊朝野,却是在这
      讳暗不明之际,康熙令留京的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

      “主子,皇上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于八阿哥,朝中受倚重大臣又多半同他交好,是不是意味着这太子之位……”巧秀立在桌边磨墨却显得心不在焉。话还未说完便被玲珑打住,“你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巧秀见玲珑竟面色凝重,吓得吐了吐舌牢牢闭上了嘴不敢多言。

      玲珑本在准备次日的教案,听巧秀提及此事,倒也没了心思,忽然脑海中闪过数日前胤禵留下的那句话,不由浑身一颤,冒出一身冷汗来。若是让康熙知晓胤禩有希冀大宝之心,暗中结下党羽,怕是要出大事,急忙写下信函嘱咐胤禵万万不可让那大逆不道的话在如此敏感的时刻传入康熙的耳中。将信函封好,让巧秀派人悄悄送回京交于胤禵,玲珑觉得浑身止不住地颤意,即便此刻远离北京城,却仍然嗅得到空气中凝结的令人窒息的味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分别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