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四十章 行云流水 ...

  •   小吟这番“别有用心”的拉着阿志走后,我更觉得四周热辣辣的空气向我周身不断袭来,只好眼观鼻,鼻观心的把头越垂越低。

      陆议渐渐停住了手上的动作,人却没有要走开的意思,反而是离我更近了,我几乎可以听到他细腻的呼吸声慢慢靠近我耳朵。

      他……想要干什么?我不敢抬头,心脏“咚咚”狂跳,心中竟然有些期待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他微热的手抚上我的发丝;不知该如何反应,是要迎合还是逃离,我唯有闭上了双眼。淡淡的鼻息打在我的耳廓,带来一阵酥麻的痒,一直痒到心间。

      “尚儿……”他开口,吐气如兰。我今日才知,原来这兰草香气是会闻醉人的。或许,香不醉人,而人自醉。

      感觉他的手缓慢的移到了我的脑后,我轻声回应道:“嗯。”

      “方才跑得太急,尚儿的发髻都松散了……”说这话的同时,我感觉到他一手取下我发上的玉簪,另一手挽过我的发丝,极为娴熟而从容的复又盘起,再将玉簪归位固定好发髻。一切完结之后,他俯身在我耳畔道:“好了。”

      紧绷的心弦突然松了下来,也带着些许的失落。“谢谢……”

      陆议看了看我的脸色,然后怎么听都有些不怀好意的问道:“尚儿是否觉得颇为燥热?”

      “嗯……天气……确实闷热。”我支支吾吾道。

      “那么……尚儿不如陪我煮上一壶茶闲聊几句如何?”说话间,陆议走向一边的坐榻。那里的案上摆有茶具。

      “夏天煮茶吗?那岂不是更热?”我抬起头不解的看向他。

      陆议嘴角轻扬道:“诚然,炉火煮茶在短时间内会使室温上升,更添湿热,然而,凡事皆不能只看表面……”见我迟迟未动,他又招呼道:“尚儿,过来坐。”

      我走向坐榻,与他在几案的两边对榻而坐。陆议点燃茶炉,将盛有清水的茶壶搁置其上,然后道:“表面观之,煮茶一事需点炉沸水,令人生燥,然则如若静下心来,闻其声,观其形,慢煎细烹,悠然品啜,倒是别一番风味,况且茶性本凉,一杯入喉,口舌生津,五脏舒缓,夏日饮之反倒能消暑去热……”

      听着他头头是道的讲着茶经,我点头笑道:“听伯言这么一说才知道煮茶远非表面所看那样简单。”

      “确实如此。”陆议望着茶壶上方开始冒出的屡屡轻烟,若有所思的缓缓道。

      看着他只是凝视前方不再说话,我忍不住问道:“伯言可是担心那淳于兴真会参上一本?”

      陆议回过神,摇头释然道:“我所担心的并非此事,而是……”他微微叹出口气,接着道:“而是海昌的问题。”

      “海昌的问题?”我问道,“如今海昌的疫疾已经得以控制,伯言下令放粮又暂时缓解了百姓的粮荒,至于干旱,就如伯言方才同淳于兴所说的,挖凿沟渠引河水灌溉也能解决,那还担心什么呢?”

      “远非表面所看那样简单。”陆议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而是重复了我刚才的话。

      这时,茶炉上的水已渐渐有了变化,不再是如先前那般风平浪静,一丝丝轻烟不断凝聚成薄雾,而后升起散开。壶中之水如蓄势待发的熔浆,起着微小的波澜,偶尔翻滚起点点水泡,似蟹目溅,鱼鳞起,正是水将沸不沸之时。

      陆议取过手边的盐罐,舀了小半勺加入水中,然后慢慢的顺着一个方向搅开。古人煮茶喜好入盐调味。初时,我十分不适应这种独特的味觉,久而久之,倒也习以为常,觉得这咸咸的味道确实能带出茶香。

      水的中央被画出了一个深凹的漩涡。陆议取出勺子,向我问道:“尚儿觉得解决海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望着纯白的晶体消失在这漩涡之中,我突然悟到:“盐?”

      陆议赞赏的点头道:“不错,正是盐。当年荀彧荀文若曾向曹操转达河东卫觊之策,将盐池收为官用,以盐锐换取农具耕牛,曹操纳之,遂使河东恢复农业生产,百姓重建家园。”

      陆议将新鲜茶叶沿着渐渐变浅的凹圈放入,道:“海昌临海,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海昌之盐绵密细白,为盐中佳品。”

      炉中茶水此时开始沸腾,静听其声,仿若松林带雨,再观其形,又若绿翠生烟,正如陆议所言,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陆议熄灭炉火,将茶壶搁置一边待茶水恢复平静,然后道:“然而奇怪的是,官员们称百姓暗地里制造私盐,致使官盐滞销而无收入,但百姓那里,却是始终以高价在购盐。”

      “那也就是说,百姓并无制造私盐,而他们买的,却又不是官盐?那么,究竟是谁在这其中获利呢?”

      陆议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经过多日来的明察暗访,我发现此事与盘踞在海昌附近山头的山越有关。”

      “山越?”所谓山越,是汇集汉、越二族的非官府武装力量,他们其中有古越族的后裔,也有逃避赋役的汉族人,一般集中在山间,成为东吴统治的潜在威胁,从孙策到孙权,都为此烦恼不已。

      “是的。会稽一带山越众多,而此地最大规模的名为‘祥云寨’,寨主也就是他们称作大帅的叫潘临。”

      祥云寨?我觉得这个名字十分耳熟,却一时记不起在哪里听过,“那么如此说来,是祥云寨制私盐以高价卖于百姓?那也不对啊,官府为何不进行管制呢?”

      “问题就在这里,”陆议摆放着茶杯道,“不是不管制,恐怕是放任纵容,或者说,从中获利。”

      “什么?”我有些震惊,“难道是官府与山越勾结?太可恶了!”如此看来,淳于兴今日前来,不单是阻止放粮而已,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胁迫。这乱世之中,土地随时可能易主,淳于兴与山越暗通,一来中饱私囊,二来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可苦的却是当地的平民百姓。

      陆议拿起放于一边置凉的茶水,倒入杯中,清脆的水声让我心中的怒气平复了许多。“茶该是凉了些,尚儿试试如何?”

      我端起他递过来的茶杯,吹散了还冒着的热气,轻轻抿了一口,甘洌清香随之从舌尖蔓延至喉咙,十分惬意。

      “伯言打算如何对付那淳于兴?”放下杯子,我问道。

      陆议又抬高茶壶,倾斜壶身,顷刻间,另一只茶杯已被斟满。“水之行避高而趋下,”他抬眼望向我,“而兵形象水,兵之行,避实而击虚。”

      “避实而击虚?伯言是想……”

      “嗯。”他将茶杯移至唇边,饮入一口,道:“平定祥云寨。”
      *********************************************************************

      淳于兴与山越之间的暗通并无真凭实据,因此陆议所言的“避实击虚”,是要避开与淳于兴的正面冲突与纠缠,而去讨伐山越,一旦克之,官贼勾结的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由于海昌当地兵马不多,因而陆议不断在村民之中招募年轻的壮丁入伍,扩充军队。只是,陆议公开招募此举甚是高调,不似他往日的一贯作风,令我有些费解。

      海昌快要进入江南的黄梅雨季,虽然气候仍旧闷热压抑,但雨水的增多无疑解决了百姓的燃眉之急,一些适合夏天耕种的农作物也得以滋润,长势良好。陆议更令每家每户趁雨水充足之际,用水缸蓄水以备不时之需。

      五月中旬的一日傍晚,在一阵急雨过后,天空开始放晴,夕阳很敬业的探出了脑袋,发挥它的余热。天边的一道彩虹将天空映衬的特别蓝。陆议在县府外整军待发,我知他是想在今晚突袭祥云寨。

      “伯言,”我身骑白马出现在他的面前,“我与你一同前去可以吗?”

      陆议好像并不意外会在此时看到我。他注视着我,淡淡的笑漾在唇边,双眸轻轻阖上点头,又睁开与我对视,“好。”

      不知为何,对于我的要求,他从来只是一个“好”字作答。只是今天,他似乎有些放心不下,补充道:“山路险峻,尚儿答应我就待在我身边,可好?”

      “嗯。”我连忙点头。心中有股暖意慢慢扩散到周身,与他温和的目光相融。

      行军至百花村后的南边的山脚下,我本以为陆议会即刻下令占据山头,掩其无备,让对方措手不及,不料他却只是按兵不动,并且下了道奇怪的指令,命村民将蓄满水的水缸搬至山脚下,一路迤逦开来。

      我心中疑惑,就开口问道:“伯言这是在做什么?”

      “布疑兵。”陆议解释道:“尚儿可曾记得那日所说的‘避实而击虚’?”见我似有所领悟,他又道:“这座山有南北两条山路。如果兵力充足的话,最佳作战方式是两路并进,围寨而拔之。如今,我方兵力与祥云寨旗鼓相当,如若兵分两路恐会被逐一击破。而祥云寨盘踞在这南面的山头,如果让他们以为我要正面袭击,必然北面的防守会薄弱,到那时,再率军由北而上,袭击他们的背后,胜算要大许多。”

      原是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我心中暗暗赞叹,但仍是不甚明白,“这……与水缸又有何相关?”

      “尚儿可知这疑兵如何设置?”他倒是悠闲的问起我来。

      我想了想道:“可以派人潜入山谷,遍插牙旗,让他们误以为我军人数众多而心生惶恐。”我依稀记得史书中关于他的用兵有这么一段描述,便说了出来,同时心中也为没有被他问倒而暗生得意。

      陆议赞同道:“如果是在白天,尚儿此法自是上佳,可现时……”他抬头望了望暮色已现的天空,“天色已晚,恐怕再多牙旗也是徒然。”

      “那……该如何是好呢?”

      陆议但笑不语,忽而高声下令道:“点火!”

      霎时间,无数的火苗在排开的水缸上升起。原来,这些水缸之中,早就已经覆上了一层油,遇火即燃。远处看去,就像是一条腾飞的火龙,将整个山谷映照的如白昼般通明。

      “火把之光相对微弱,我恐敌方难以发现,因而采用这水缸点火之法。”陆议面向我道。

      “原来如此,伯言真是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我真心赞道。

      陆议低头淡然一笑道:“这才思敏捷,知识渊博之人不是我,而是孙讨逆将军。”

      “大哥?”我惊道。这事与孙策又有何相关?

      “讨逆将军攻破王朗固守的会稽郡之时,采纳的就是这声东击西之计,议今日只是借来一用而已。”

      世人只道小霸王勇猛过人,然则两军之战光是勇猛远远不够,若非有过人智谋韬略,孙策如何能在短短数年间便取得江东六郡?而眼前的陆议,不但能看到他人所忽略的,而且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应用,我不由得对他又多佩服了几分。

      火越燃越旺,似也鼓舞了山脚下众兵将的士气,一个个精神抖擞,只待一声令下,就冲锋陷阵。

      然而,我突然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于是问道:“如今调虎离山计已成,伯言为何还在这里,不是应该迅速调兵去山北突袭祥云寨背后吗?”这样说着,我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大,既然是准备将兵力集中在山北,陆议为何又要大费周章的率军前来山南布这疑兵之阵而迟迟不去攻寨?

      “尚儿莫要着急,再稍等片刻。”陆议仍是气定神闲,令人看不透他的打算。

      我虽满腹狐疑,但因着他淡定的神色也逐渐安下心来,静静的等待他下一步的举动。

      正当我和陆议都陷入沉默之时,忽然有士兵骑马来报。

      “禀陆大人,据探马回报,祥云寨贼首潘临已率众聚集在山北。”

      我心中大惊,难道潘临已经看穿了陆议是在故布疑阵,实则欲袭其后方,因而调兵前往山北?

      但见陆议并无任何惊慌之色,只是颔首道:“看来,攻寨时机已到。”

      “朱骑督!”

      “在!”

      “如今,山寨已空,立即率领部众作先锋部队,沿南面上山,攻寨!”

      “诺!”

      “马副督,陈副督!”

      “在!”

      “率众由小路包抄作掩护!”

      “诺!”

      “……”

      待陆议下完所有的指令,我方才顿悟道:“伯言,你早就知道潘临会识破这疑兵之计,故而将计就计。”

      “即使潘临识不破,也定有人会告之。”陆议翻身上马道。

      “淳于兴?”我问道,也跟着骑上了马。

      “嗯,如此一来,更证明了我的猜测。可是他们不会料到,兵形象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用兵之法,本就如行云流水,既有法可循,又变幻莫测,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所以这一仗,他们已经失去了先机,同时也失去了胜算。”

      原来一早从大张旗鼓的招兵,到今日在山脚下的水缸之计,陆议一直在上演一场好戏给潘临和淳于兴看,如此一来,淳于兴本以为自己将陆议的计划泄露于潘临,助潘临取胜,却不料反被陆议利用,成为此战取胜的关键棋子。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第四十章 行云流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