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十一、

      柳星闻再次踏上汴京的土地,距离上次只过去了两月,却恍如两年前一般。京中多了许多元正的喜气,来来往往的人着新衣道喜乐,亭台楼阁间各式花灯也挂了出来,小孩子嚷嚷着去看象王,不时也能见到巡街的捕快穿梭其间,伸手扶住险些被顽童撞倒的老人,一派热闹祥和。
      可谁又知道掩藏于盛世繁华下的行将就木呢?
      柳星闻也曾在甜水巷听过北地的行商哀叹黎民困苦,曾在汴河旁见过极尽奢靡的画舫,也见过太学生义愤填膺指责朝政——
      “宋不足十年,而祸起萧墙”,这是李士宁先前的批语,也是柳沧海决定入世的原因之一。可如今看来,父亲大业似乎已难再起,至于宋,可还能庇护它的子民十年?
      柳星闻刚转到东大街,就感觉有人似是在跟踪他。他不慌不忙地遛了一圈,寻了一条小巷钻进去,回身看时,却见一位精光内敛的中年人直向他走来。
      “少阁主,在下宋尧,”对方拱手,开门见山道,“侯爷请您移步金明池一叙。”
      “侯爷?”柳星闻自问京中的侯爷他一个不熟,唯一有一面之缘的还嘲讽了他两句。“哪位侯爷?”
      “明昭侯。”

      金明池,汴京最为繁华的区域,能在此地观景最佳的酒楼占据顶层隔间,方承意此人权势财力可见一斑。
      镇海湾的酒馆里也不乏做着白日梦的江湖客,大谈“明昭侯才是江湖人的究极目标”,更有喝醉的人直言“若我也有他那样的义父何至于在东海上胡混”,仿佛方承意能有今日的一切,全赖他有个侠名远扬却拒不受封的义父,平白让他捡来了明昭侯之爵。
      每每听到这种言论,柳星闻往往嗤之以鼻。且不说以侠名入庙堂会遭遇多深的提防和阻碍,单说那方承意于碧血营从军数载一事,就并无多少人愿意提及——人总是喜欢幻想一切都轻而易举唾手可得,却故意忽视了繁华锦绣背后的烈火烹油。
      方承意坐在临风廊下,午间和煦的日光照在他面前的鱼缸中,映射的粼粼碎光打在廊顶,如片片七彩琉璃洒落此间。见柳星闻到了,才懒洋洋地站起身,笑着说道:“少阁主好兴致,元正假时来感受这东京盛景,不知与你先前所见可有不同?”
      柳星闻没接话茬,直接问道,“我刚到汴京,侯爷就命人约我来此,不知何故?”
      方承意笑了笑,以手中折扇轻点鱼缸。“你看这锦鲤,与金明池中可有不同?”
      柳星闻不解,但还是答道,“不及池中锦鲤自由,”他又看向一旁的鱼粮,“但饮食无忧。”
      “那比之荒野草鲤呢?”
      “更无可比之处,草鲤甚至有落入他人口腹之忧。”
      方承意转身走进隔间,示意柳星闻落座,才又开口,“京城之中,没有秘密,我知你入京,别人也知;我能约你来此,别人自然也能。”
      “侯爷有话不妨直说。”
      “柳阁主已经将你摘出了汴京局势,你又为何回来?”
      “理所应当。”
      方承意笑着摇头。“你脚下这方天地,可以是最讲理,也能是最不讲理的地方。”他抬手斟了两杯酒,“年节之时,捕神刘独峰应召返京,上面的意思多半要重新起用,至于他复出第一剑,你猜又会是京中何事?”
      柳星闻皱眉。“江湖传言刘独峰只办大案。”
      “党争也可以牵出大案。”
      柳星闻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金明池畔熙熙攘攘的人群。“京城最近戒严了?”
      “年节前几日,有人'不小心'炸了东码头,导致城门戒严,短时间内,那么多人应当混不出去。”
      “那侯爷的意思是?”
      “久闻少阁主剑法幻术双绝,弱冠以来东海难逢敌手,想来以你聪慧,应当不难理解一些话外之音?”
      “那侯爷又需要什么?”
      “少阁主可以代本侯转达问候,便足够了。”
      “这趟混水,侯爷又何必非要入。”
      “江湖风浪,本侯自然也要握一方势力在手。”
      “我可还有拒绝的余地?”柳星闻轻笑,“自侯爷身旁之人带我来时,在他人眼里,东海镜天怕就已经与明昭侯府搭上了。”
      “柳阁主所求,不过入世,与其与目光短浅之辈谋利,何不另图高就?”
      “侯爷此番雪中送炭,当真令人心动。”柳星闻重又坐回去,举杯道,“我自会向父亲转达。”
      方承意也笑着举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对本侯而言却也不难,莫看这烟火炭,却也能换千金裘。”

      上元节时,赵思青破例陪自称“难得出关”的夏长淮离岛去了一趟明州府,无意间听到车马驿里往来的江湖人谈及镜天阁,便多坐了一会。夏长淮见他如此挂心,忍不住调侃两句,未料赵思青突然变了面色,还以为是恼羞,没想到对方使了眼色示意他向外看——
      一行人,男女皆有,均正壮年,看服饰当属金人。
      “金人怎会来此?”夏长淮低声问道,“他们不是与辽人开战了?”
      赵思青低声答道,“先前岛上曾发现过辽人玉符,我已着人交去了神侯府,只是不知金人到这江南道来是为何事。”
      “非我族类,多半没什么好事。”夏长淮没好气地嘟囔两句,“京中如今享乐成风,满朝官员也无几人关心北方战事,别看金国现在战辽,说不得将来吞辽灭宋都有可能。”
      赵思青瞥他一眼。“慎言。”
      “江湖人还怕这个?”夏长淮笑着问,“还是担忧眼下没有消息的人?”
      赵思青不答话,拂袖起身离开了,可叹夏长淮一介掌门之尊,还要东摸西掏地从身上翻出四个铜板付茶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