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柳荣没等多久,夏内侍和观棋刚吃完早饭过来,成郡王、广宁公主、广真郡主就来了,几人结伴带着内侍和下人往议政殿而去。

      延昌帝见了他们,笑道:“可用过早饭了?”

      四人齐声应是。

      “那我们走吧。今天先带你们去宗庙,之后还有别的事。”说罢,延昌帝起身往外走。

      从议政殿到宗庙需得乘马车,延昌帝单独坐御辇,嘉郡王柳荣和成郡王柳煜共乘一驾车,广宁公主柳宁和广真郡主柳真共乘一驾车——皇室女子的名字不随兄弟的辈分,延昌帝那一代按五行之木取名论辈分,如延昌帝柳華、嘉郡王柳荣,他的子女那一代按五行之火取名论辈分,如成郡王柳煜、其他皇子柳灿、柳烁等,公主郡主则按封号单独取名论辈分,如延昌帝女儿这一代是广字辈,封号就是“广+闺名中的一个字”,闺名随意取,不讲究排辈儿。

      嘉郡王柳荣比成郡王小两岁,虽然读书时不在同一个班,但在成郡王柳煜出宫建府前,两人还是经常见面的,关系算不上亲密,却也是能说得上话的熟人。

      “说起来,自侄儿出宫建府后,倒是不如在宫中时能常见到嘉王叔了,不用问,看您的气色就知道过得不错。”成郡王作为晚辈,自觉地先开始寒暄。且柳荣的皇位继承权排在众皇子之后,目前倒不必视之为敌,交好总比交恶强。

      柳荣清澈的眼睛漾出笑意:“彼此彼此。你看着也很精神啊。威风凛凛的,越发有男子气概了。开春青黄不接,正是容易出兽乱的时候,你怎么没去平乱,还在京都呢?错过这一回,立军功的机会不就少了一次?” 成郡王柳煜好武,长大之后曾数次立军功,这两年更是少留在京都。

      “我去年入冬就去驻守了,刚回来就赶上这桩事儿。唉,还不是我母妃,想抱嫡孙了,非让我回来,说是趁着四月末的桃花宴让我挑挑,若有合意的女子就赶紧娶妻。” 柳煜佯叹。

      柳荣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不反感娶妻的,要不然总有办法留在外面立军功的。虽然储君不论嫡庶,但亲王郡王的爵位还是嫡子具有优先继承权,若实在没有嫡子,庶子继承的爵位就要降等了。所以,皇子们虽不把正妻嫡子视为头等大事,但也乐意娶到合适的正妻,生下健康聪慧的嫡子。

      “可别叹气了。距桃花宴还有一旬吧?你怎么没踩着时间点回来?可见你心里也是乐意的。是不是已经有中意的淑女了?”柳荣笑道。

      “哈哈哈,才没有呢。”柳煜爽朗道,“若有中意的就直接请旨赐婚了。其实是今年的兽乱还没严重到非我不可的程度,且我年龄到这了,我母妃又催着,我就回来碰碰运气了。说起来,嘉王叔也没娶妻呢,可有中意的女子?要不要趁着今年的桃花宴相看相看?”

      柳荣湿漉漉的眼睛眨了眨:“一个人多自在,女人多麻烦啊,又没有人催我,娶妻不娶妻的,随缘就好。”

      柳煜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还没开窍,两人还没亲近到能在这上面调笑,便哈哈一笑转移了话题,凑近了些许,悄声道:“王叔常在京中,可曾见过父皇所说的‘贵人’?父皇神神秘秘的,除了咱们一起听到的那点消息,侄儿还什么都不知道呢。”说罢递给柳荣一盏茶:“若王叔知道什么,还请王叔不吝赐教。”

      “你这茶可不好接啊,本王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呢,可是不配喝了?”柳荣微微一笑。

      “哪里哪里,侄儿就是白问一句,且不该端着茶的时候问。侄儿孝敬王叔您一杯茶不值什么,这不是平时没什么机会么。”柳煜说着把茶杯往前送了送,“王叔请用茶。”

      柳荣接过茶盏,意思意思地抿了两口。心想,自己无意皇位,不打算参与夺嫡是一回事,四处立敌又是一回事。摆明了态度,不让人轻看自己就行了,不必与人结仇。这才压低了声音皱眉道:“不是本王不想告诉你。实在是本王也迷糊着呢。昨天我正在郊外的庄子上忙着,突然接到皇兄的传召,然后就进宫见到了你们。接下来的你都知道了。那什么‘贵人’、‘修士’的,我也没头绪呢。”

      虽然柳荣这么说,柳煜却没轻易放过他,又低声问道:“那近来京中或宫中可有出现什么特别的人或特别的事?”昨晚到今早时间太紧,不好向宫中的母妃打听,只好抓着嘉王叔问了。

      特别的人……特别的事……

      柳荣想了又想,还是没头绪。近来京中和宫中都没有对得上“贵人”、“修士”的人和事啊。

      柳荣遗憾地对柳煜摇了摇头:“想不出来。”

      柳煜敛眸沉思了片刻,抬头对柳荣道:“王叔,要不您想的时候别太局限这个‘近来’,再往前想一想,半年前,一年前,两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呢?我自己想了想,觉得没对得上号的,也许有您知道而我不知道的呢。”

      柳荣心道,这就是有心皇位和无心皇位的区别吗?昨晚自己只顾着震惊测血脉的事了,都没顾着深想别的,今天却被人催着补功课。其实在柳荣看来知不知道那贵人是谁不重要,反正延昌帝已经决定把他们几个送到人家身边了,等着不就行了,早晚能见到人家。但柳煜在一旁直直地盯着,有意争位的皇子心眼都不少,柳荣怕他又问别的东西,自己应付不过来,因此不敢敷衍他,只能往前挖掘自己的记忆。

      贵人……修士……皇兄……一年前……两年前……

      还真让柳荣想到了点什么。

      “对了!我想到了一点儿影子。也不知道这消息有没有用,说出来你听听?”柳荣看向柳煜。

      柳煜:“嘉王叔请说。”

      柳荣:“要是消息没用你也别失望。”

      柳煜微微一笑,低声道:“王叔放心,侄儿又不打算做什么。有用没用的,在见到真人前,咱们也没法判断。侄子就是想心里有个谱儿罢了。”

      柳荣舒展眉头,也微微一笑道:“若非你提醒去往前想,我还注意不到呢。这几年咱们灵柳国多了个道观,名叫青云观。你知道我热衷于农事和奇技淫巧,一向在户部和工部打转,三四年前开始,青云观开始从这两部拿东西,农作物的种子、花草树木的种子、药草的种子、各种农用工具,差不多两部有的东西他们都会要点儿,有时候部里还会派人去指点他们。领东西、要人都是拿的议政殿开的文书。有几次要的东西刚好是我管着的,没想到竟每次都得到了皇兄的口谕,让我仔细满足他们的要求。”

      “当时只觉得那个道观混得不错,虽然没什么名声在外,却也面子大到能劳动皇兄亲自发话。现在想来,那青云观应该有其特殊之处,就是不知道跟皇兄说的‘贵人’‘修士’是不是相干。咱们国内道观不少,所以我只当青云观是个新发展起来的、有点儿运道的道观,一直没太把它放在心上。我想来想去,这几年里也就这点儿事儿不太寻常。圣谕也没要求保密,估且说出来给你参考吧。”

      这确实如柳荣所说,只是点儿“影子”,青云观可疑,却也无法就此断定它跟那“贵人”“修士”有关。柳荣坦诚相待,柳煜少不得认真感谢一番。

      ————
      另一辆马车中,广真郡主也在问:“广宁姐姐可知道那‘贵人’是谁?咱们要去人家身边,竟又是测血脉又是拜宗庙的。”

      广宁公主十六七岁的样子,端坐在那里,秀美又不失贵气。她温婉一笑:“我也没头绪呢。父皇的谕令来得突然,我是从皇家书院匆匆回宫的。知道的不比你多。”

      气质活泼、眉眼灵动的广真郡主惊讶道:“书院?广宁姐姐没去六部历练吗?姐姐一向成绩优秀,按说能跳级的吧?这会子应该不必老老实实在书院读书了吧?”

      广宁公主掩唇一笑:“年后就开始在六部轮转了,不过因是刚开始,安排给我的事情不多。我觉得在书院还有很多东西可学,虽说必修的课程都学完了,还有一些选修的课程我也想趁着有机会好好学,所以在部里不忙的时候就回书院或上课或向先生们请教。”

      广真郡主星星眼:“广宁姐姐好厉害!我就不如姐姐爱学习。我一向只尽力确保自己的成绩能顺利申请到爵位,除此之外,再不肯多花一分精力在学习上了。我父王母妃嫌我不知上进,看到我就摇头叹气呢。”

      你这样的才让人羡慕呢,只略微努力一下,就有现成的爵位。郡主爵位比公主爵位易得多了。况且,即便你的成绩不足以申请爵位,你父母也会确保你衣食无忧,为你保驾护航。广宁公主心道。面上仍笑着跟广真郡主寒暄:“你也很厉害啊。郡主爵位也不是那么好申请的,还不是被你拿到了。”

      每次考试前都要悬梁刺股一番才能险险保住成绩的广真郡主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没有啦。我是运气好而已。”她是真心这么觉得。广宁公主却觉得她是在谦虚。

      见她面上一派天真活泼,虽内心知道皇家的孩子没几个真正单纯的,广宁公主还是不禁问道:“父皇说去贵人身边是当下人还是能有幸成为她的弟子都未可知。你怎么会选择留下,不怕吃苦吗?咱们都是金尊玉贵长大的,我虽然选择留下,其实心里不太有底气呢,就怕自己做不好。要是被罚了,不仅自己委屈,也给父皇丢人。”

      广真郡主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我当时没想这么多啦。就是好奇连皇伯父都说‘贵’的贵人到底怎么个‘贵’法,左右我又没什么事,就留下来碰碰运气啦。不过,我想了想,虽然皇伯父又是说‘放得下身段’,又是说‘老实做事’,可是,既然是比咱们还贵的贵人,身边还能缺了伺候的人?咱们要是有幸留下,便是吃苦,又能吃什么苦呢,总不会让咱们洗衣做饭、纺织耕地吧?除此之外,什么事情能难得住咱们?咱们在皇家书院这么些年可不是白待的。对吧?”

      时间便在两边的寒暄中悄然而过。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

      只听外面有人骑着马来回传令:“宗庙到!各就各位,准备下车下马!”

      柳荣和柳煜在马车内略等了等,便听到外面有侍从打起车帘对两人道:“见过嘉郡王殿下、成郡王殿下,宗庙到了,请两位殿下在此下车。”

      以往来宗庙祭拜也是这阵仗,柳荣和柳煜已经习惯了。二人对视一眼,柳煜请长一辈儿的柳荣先行。柳荣知道这是该有的礼仪,也不故作谦让。

      二人下车后往前一看,便见前面的延昌帝已经下了御辇,正站在宗庙正门外,旁边有几个人正躬身对他说着什么,广宁公主柳宁和广真郡主柳真也侍立在侧。余光看到了他俩,延昌帝侧身对他们招了招手。二人赶紧加快脚步过去。

      待二人近前,说话的人也停了话音,延昌帝便迈开脚步,往宗庙内而去。那些不是柳氏血脉的侍从则留在宗庙外面。

      宗庙的正门有三道门,门上是牌楼。正中门为帝后专用,左门为宗室专用,右门为官员专用。

      进了宗庙正门,牌楼两侧各有一排门房,供值守人员使用。

      宗庙内有三座大殿,分别是前殿、中殿和后殿,三座殿檐庑彩画,雕梁画栋,殿顶覆着黄琉璃瓦,皆坐北朝南,且都是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

      进了牌楼门是一片广阔的祭祀广场,三座大殿之间亦有祭祀广场。

      前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六间,是举行重大祭祀典礼的场所。比如,逢年过节时的祭祀,宣告新帝登基、立后、立储之类关乎国本的祭祀,祭告丰收、求雨、求平安之类祭告天地的事件,都是在前殿进行。若是参加祭祀的人太多,殿内站不下,排位靠后的人就只能站在祭祀广场上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