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第四十七章 萧郎 ...

  •   晋国,朱容县。

      舟上单蓬小案,素手舀水烹新茶,白玉茶碗盛着淡雅的芽色茶汤,伴着氤氲的水汽,细微的芝香萦绕鼻间。那双手指骨修长,瘦不露骨,轻轻推盏而至,衬着案上随意一放的粉色菡萏,倒生了几分吴越江南的温软之意。

      “请。”少年含笑推茶,是为尊客之礼。

      意巧颔首低眉,双手规规矩矩接过茶碗,捧在手间却不觉烫,缘是这玉碗隔绝了部分热源,又可保温又可趁手。“多谢公子。”她小饮一口,茶汤有些烫口,微有咸涩,意巧不大喝的惯,但亦不好拒绝。

      赵襄五指轻点桌案,他并未饮茶,只道:“此间湖上得遇公子,亦是有缘。在下闻喜卢子助,这是舍妹,敢问公子大名。”

      “萧愈,闻喜人士。”萧愈笑道。

      “咦。”意巧心生好奇,听萧愈的口音绵软,并不似晋地腔调,便问道:“可听公子口音,并不似咱们晋国人。”

      萧愈小饮一口茶汤,笑道:“我虽是晋国人士,却是在吴国吴县长大,今年年初才回归晋国。是以,口音随了吴侬软语,一时尚改不过来。”

      两人心下了然,意巧望着赵襄笑道:“子助哥哥,我说吧,萧公子这通身的气质就像是江南烟雨浸润出来的,跟咱们晋地的人一点儿也不像。”

      赵襄低眉一笑,言语宠溺道:“就你眉精目明,神气得不行。”

      意巧掩嘴得意,眉目弯弯可爱,一旁的萧愈不由得多看了她几眼,问道:“方才的《采莲曲》,可是姑娘唱的?”

      意巧腮边稍稍有些红热,《采莲曲》只是她随口唱来,并无认真而歌。想着赵襄不是外人,一应欢歌笑语无需十分卖力。却不料这偏僻荷泽有外人而至,还听到她十分随意的歌声。

      她羞赫地低首应诺,道:“我唱的不好,可是打扰公子了?”她抬眼,眉宇间透着一丝担心。人家本欲安安静静赏个花,若被外人不甚美妙的歌声打扰,着实是很煞风景呢。

      萧愈却摇摇首,道:“姑娘甚是自谦。”添茶舀水道:“姑娘的歌声,令我想起以往在太湖泛舟采莲的日子。我虽来归晋国,却难忘在吴县的旧时光。吴县亦是我的故乡,姑娘的歌声,聊以慰我思乡之苦。”他手抚着腿上的洞箫,低眉温和,眼眸是中浓浓不散的思念。

      意巧不禁凝视面前着如玉一般的男子,湖上清风轻拂人面,他的墨色发带微微动摇,肩后半披的青丝亦扬出仙风道骨的意味。

      世间竟有如此风姿卓越的男子,正合他方才吹奏的《淇奥》一曲,君子如绿竹虚心正直,如美玉温润有德。

      恰时,萧愈抬眼而望,正好对上意巧稍显痴迷的目光,唇角微扬。意巧一瞬如受惊兔子一般,忙移开眼去。

      而在一旁备受冷落的赵襄,指尖紧紧捏着茶碗,将茶汤一饮而尽,却不妨茶汤灼热,烫得他口舌发疼,涨得面红耳赤,呛咳不止。

      “你怎么了?”意巧忙伸手为赵襄拍背顺气,见他面前的茶碗一滴不剩,好生无奈道:“这茶汤这般烫嘴,你竟一口气全饮了……”

      “关你何事。”赵襄稍稍推开意巧的手,他感觉口中怕是烫的起泡儿了,心中又气又恼。这番样子,在那个皮相犹胜他几分的萧公子和意巧跟前,是大大出丑了。

      意巧见他言辞冷漠,心中奇怪。女儿家面皮薄,亦有些恼了,道:“你这人!”

      “卢公子,无事罢?”萧愈温声问道,他倒了一碗凉水来,双手呈给赵襄道:“这是泉水,凉着喝亦十分清甜。”

      赵襄却摆摆手,轻轻推开了茶碗道:“无事,我不饮凉水。

      “不知是谁几天前嚷嚷热,灌了好大一壶凉茶呢。”意巧别面嘀咕拆穿道,她对萧愈有些抱歉笑着,抬手道:“您不必理他,他想饮了自然会饮的。”

      赵襄微微蹙眉,却不言语,满口灼烫,逼得他额上出了细细的汗珠。

      萧愈讪笑放下茶碗,道:“卢姑娘说的是。”

      “欸你怎么唤我卢姑娘,我不姓卢。”意巧笑道。

      萧愈挑了挑眉,“噢?姑娘与卢公子,不是亲兄妹吗?”

      意巧摆摆手,咯咯笑道:“我姓杨,他是我父亲的学生,亦算是我哥哥。我亲哥哥在家呢。”

      “原来如此。”萧愈道,“我母亲亦姓杨,同姓本为一家。”

      “是吗,这样说来,咱们与公子就更亲切了。”意巧拍手笑道。

      萧愈轻点茶案,道:“既是亲切,那就别公子前公子后那般唤我了。”

      “那我该如何唤你?”意巧问道。

      “我行三,家里人都唤我三郎。我痴长你们几岁,若不嫌弃,便唤我一声三哥。”萧愈言罢,抬眼瞧了瞧赵襄,赵襄却别面欣赏荷塘,仿似对二人谈话不感兴趣。

      “子助贤弟,你说是吧。”萧愈只怕冷落了赵襄,便亦拉他说话。

      赵襄斜斜眄了他一眼,却道:“我为家中长子,倒没什么哥哥弟弟的缘法。”他打量萧愈身上的衣衫配饰,微微笑道:“公子门第高贵,子助不敢攀亲。”

      意巧轻轻蹙眉,心中暗道子助好生无礼,她自个儿也替赵襄羞人。见对首的萧愈接连吃了赵襄两个钉子,舟上气氛有些微妙,她亦讪笑,取了一个莲蓬剥着。

      “萧三哥,你从吴县而来,可能与我讲讲江南的风土人情?”意巧转移话题,眼中闪着好奇的光,颊边的垂发随着她的摆动一晃一晃,十分得趣。她剥着一个莲蓬,照法取出莲子剥好给萧愈尝,道:“这儿虽不如江南,倒这些莲子亦很清甜。”

      “江南啊……”萧愈听她言及江南,眼中毫不掩饰流露出思念之情。含笑接过她递来的莲子,道:“江南水泽处处,夹岸垂柳如烟,江花如火。燕子低飞檐下,锦鲤探头湖上。一年而来皆处温暖滋润,便是下雪亦十分黏连美艳,是个能让人忘返的仙境。”他咀嚼着一颗莲子,清甜爽口,是有几分不输江南的味道。

      意巧从未出过晋国,对外地的风物只是在书中诗里品读过几分。只是那般绝色的仙境,又怎能用三两行文字就描摹出来呢?面前少年清雅风骨,娓娓道来江南的美艳回忆,意巧从他心驰神往的面色中,仿佛自己亦置身江南太湖之中,与二三友子,泛舟采莲,击节而歌。

      赵襄亦不曾到江南,他为诸侯王子,不可随意越出国界,若被刺史所知,一道奏章上达京畿天听,便是一个暗结外国、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重罪。

      对于江南的美景,他倒不甚在意,他却知统治江南一带的吴王赵怡是他的伯父,吴国有无尽的海盐、富饶的铜矿铁矿。煮海为盐,炼铜铸钱,民无赋税,国富力强,乃现今诸侯国最富有者。

      他仔细打量了萧愈通身气派,富贵乡浸润出来的器宇轩昂,却不沾南方自带的娇弱之气,脱脱一个通透灵雅人物,饶是他赵襄是一介男子,亦不由多看这萧愈几眼,心下默叹。

      但他转眼一望,身旁的意巧面露神往之色,手上剥莲蓬的动作亦有些迟缓,雪白的手指与青青莲蓬交相辉映,低眉婉转含羞一笑。仿佛她生来便是江南太湖之上的娇怯少女,与那儒雅气派的萧愈堪堪良配。

      他心中忽而有些茫然,好似自己十分多余。他扯嘴苦笑,是啊,舟上小巧,乘坐二人刚好,多他一个真是煞风景。

      “今日出来甚是久了,亦该回去了不是。”赵襄转头向意巧道。

      意巧望了望天色,点点头,便对萧愈道:“萧三哥,打扰你这般久,真是不该。”

      萧愈摆摆手,起身拱手笑道:“偶遇之幸,何来叨扰。今日,三郎亦十分得幸。”

      赵襄亦拱手回礼,道:“告辞了。”

      话罢,他伸手,小心扶接意巧回小舟,划动双桨,一叶扁舟悠悠荡回岸去。

      萧愈望着案上那枝意巧遗落下来的粉菡萏,伸手而触,似抚触美人肌肤,十分怜惜。一旁撑船的奴仆道:“公子,那位晋太子看来不甚易亲近呢。”

      “是吗?”他拈指轻轻扯下一瓣花,弹指丢弃在湖上,望它随水逐流,“不过是一介黄毛小儿,最是重情重义的时候,心思透彻得跟着碧水湖面一般,一丁点儿投石,便涟漪万千。”

      “公子,您这是……”奴仆思索着他话中意味,探寻问道。

      “我养尔等千日,今朝便有用时了。”萧愈小饮一口热茶,眯眼久久凝睇那扁小舟归去的方向。

      “诺,属下知道了。”那撑篙奴仆低首恭顺,眼中一抹刀光闪过,转瞬即逝。

      归去的路上,赵襄冷着一张脸,静默不语。意巧几番抬眼望他,见他脸色黑得可以,好似谁欠了他一般。她指甲掐着荷叶杆子,问道:“你嘴巴还疼不疼?”

      赵襄别面不看她,舌尖舔舔口中的小泡儿,只道:“何必理我。”

      “这好好的出来游玩,怎么就恼了……”意巧真的是万思不得其解,“还有方才,萧三哥好心给你凉水,与咱们亲近说话,你怎么就这般回答呢……平日里先生教的都忘了吗?”她托腮嘟囔道。

      “才见几面啊,便哥哥弟弟乱唤,平日夫人教的都忘了吗?”赵襄反唇相讥。

      “你!你怎么这样!”意巧气得眼泪花直打转,小舟方一泊岸,她便提起裙子奔走上岸,徒留一地荷花莲蓬。

      赵襄亦气恼地将船桨丢掷水中,溅起高高水花,泼湿了他的裤脚鞋面,却泼不熄心头怒火。

  •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考完试啦,放假啦~~~明天就要搭六七个小时的车回家了,估计会累死~~~寒假会努力更新哒!!!!不要抛弃我啊啊啊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