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三十六章 官司 ...

  •   晋国,朱容县。

      如镜这一句询问,令杨超自车座中弹起,他摇摇头道:“阿爹,儿子有几斤几两你能不知晓吗?赤手空拳竟能将他打死,我都可做大将军去灭匈奴了。”

      如镜捏了捏眉心,道:“怎地就这样死了……”

      杨超道:“我那时不过将他劈晕了,扒他衣裳时他还在喘气儿呢,且我只是扒了他的上衫,裤管可没扒,方才他可是光溜溜的。”

      “先生,我们的的确确是被冤屈了。”赵襄正色道。

      如镜望着两个少年尚带稚气的脸庞,一个是他亲生抚育的爱子,一个是他尽心教育的门生,天底下应他最为熟知二人脾性的身手。他抿着双唇,目光在两张俊朗的脸上回转,两人都不似说谎隐瞒。良久,他沉吟道:“我信你们,到了县衙,你们不必害怕,将事件原原本本说出来便可。”

      两个少年相望一眼,皆重重颔首应诺。

      两家车马有序驶来朱容县衙,李高由族老搀扶着通报门吏,道:“吏者,小民乃居香里的里正,欲告劾有人害我孩儿。请通传给此间县令,为我儿讨回公道。”

      门吏只慢悠悠道:“那你家孩儿可是死了?”

      李高的眼泪一听这“死”字,便止不住地滚出,呜咽道:“已经死了……”

      那门吏才懒懒打个呵欠,点点头道:“行,我给你通报一声。”说着便慢悠悠地行入衙内通传。

      赵襄看着那门吏姿态何其懒散颓慢,对杨超道:“下头的官吏竟这般懒散待事,怕是这县令也不是什么好货色。”

      李正向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轻声道:“莫要胡说。”

      约莫过了三刻钟,赵襄不耐烦地将左脚换作右脚支撑身体,亦未见门吏让他们进去。他正欲说些什么,那门吏才施施然出门道:“县令传你们进去。”

      李高对赵襄一行哼了一声,拂袖大步走入县衙。

      县衙内装饰肃穆庄重,两边的皋陶像与獬豸图(1)彰显着这是一个明辨是非、获辨忠奸的地方。公堂之上,县令正坐法案席上,那硕大的肚子令他像极了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短粗的脖子顶上一颗圆滚滚的脑袋,两抹小须微微翕动着。

      “诉状何在?”县令眼睛未睁,声音低沉道。

      县丞将一卷竹简呈交置案上,徐徐展开供县令观阅,道:“黄令,诉状在此。”

      黄县令才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睛细长狭小,脸上的肥肉横生,这睁不睁开倒看着无甚区别。他扫视诉状几眼,缓缓开声道:“大胆,光天化日之下,竟殴死良民。”

      这本应是十分威武气魄的一句诘问,这县令却以缓懒的语调,故此听起来十分滑稽。赵襄嘴角轻扬,他瞥一眼杨超,见他嘴角亦忍不住地抖动着,便知他亦忍笑得十分辛苦。

      那县丞在黄县令的耳边不知说了些什么,县令问道:“苦主何在?”

      李高与陪同的族老一入县衙内便屈身跪着,儿子李育的尸体便安放在身旁,以素布覆盖着。李高的声音十分嘶哑,道:“小民乃朱容县居香里里正李高,今告劾居香里李正二甥殴杀我儿李育。”他尚不知晓杨超赵襄的名字,亦不知赵襄并非李正的外甥,只当他们同是亲戚。

      “来人,逮捕人犯。”县令依然是很轻慢的语调。

      一旁主管抓捕之事的县尉道:“回令者,人犯已在衙内。”

      “噢?”黄县令慢慢转头,扫一眼并未屈身跪礼的四人,声音忽而拔高起来,像绷紧欲断的弓弦,“无礼!为何不跪!”

      李正出列拱手道:“在下曾为朱容县秀才李正,这位是闻喜孝廉杨明。按律例,孝廉、秀才、贤良方正者(2)可无需跪堂。”

      县令望了望县丞,县丞点点头,县令接着道:“你二人尚可不跪,那另外二人既是人犯,缘何不跪?”

      杨超闻得“人犯”二字刺耳无比,他尚未定罪便称他为人犯,真是恼火。但他还是遵循礼制,屈身跪下,道:“小民杨超,见过县令。”

      县令满意地摸摸两抹小须,却见赵襄仍笔直地站在堂上,纹丝不动,面容傲慢。他厉声斥道:“大胆!还不跪下!”

      赵襄斜眼一瞥那痴肥的县令,心道:我堂堂晋国太子,竟要我去跪你一个小小县令。真不怕天打雷劈,将这一身横肉烧个黑焦。他负手而立,清俊的脸庞生来便带着一股贵气,剑眉星目,见之忘俗。

      李正与如镜心知他是自恃身份高贵,不愿跪堂,但他太子的身份不可显露人前,亦只好委屈他一下。如镜清咳两声,引得赵襄望向他,他轻轻摇首,以示暂且忍耐。

      赵襄眉头紧皱,一个不妨只觉双膝吃痛,不自觉地便“噗通”跪倒。县卒见他一直不肯下跪,便一脚踹向赵襄腿节窝,迫得他跪倒。

      “你!”赵襄何时受过这等屈辱,立时凌厉扫眼逼视那暗算他的县卒,那县卒却一把将他的肩膀按住,道:“还不见过县令!”

      赵襄仍自扭身挣扎着,如镜再度对他使眼色,才致他渐渐平息下来,十分不愿道:“小民卢子助,闻喜人士,见过县令。”

      黄县令这才满意,他复低头看那诉状,问道:“李高告劾你俩行凶杀他儿子李育,你俩可认罪?”

      “不认!”杨超和赵襄异口同声说道,“我们是被冤枉的。”

      “本令都还没判案,你们喊什么冤。”黄县令慢条斯理道,他转头向县丞道:“尸体可是也带来了?”

      县丞拱手道:“是的,尸首正在堂下,可传仵作验尸。”

      如镜此时却道:“令者,李高将尸身抬于公堂,于制不合。应是由仵作亲临当地验尸,一为验尸,二为勘察现场……”

      “住口!”县令拍案喝道,“公堂肃穆,岂容你随意言语。传仵作验尸。”

      四人皆对这不遵律例的县令投以不屑的目光,真是糊涂至极。

      未几,仵作提着一个提盒而来,向县令见礼后,便掀开覆盖尸体的素布,仔细地检验起来。

      只见仵作蹲身在尸体身侧,以手亲移李育头颈,又按过胸腹伤处,最后他查验了李育下身,见双侧卵丸淤血肿胀,有明显的外伤与淤泥脏污,显然是被人狠狠踩踏过,手段十分残忍。经过一番检验后,仵作拱手向县令道:“令者,死者胸腹处有多处骨折,身上面部亦有多处明显外伤,下身的睾卵亦被恶意损伤。应是生前遭受毒打,活活被殴打致死,手法着实残暴。”

      李高一听仵作的陈词,再也忍不住眼泪,他指着赵襄杨超的手不住地颤抖,喊道:“好恶毒的人!把我儿毒打致死,还……还损他子孙根……教他到了阴间亦做不了男人……县令,求您一定要为我苦命的孩儿做主啊……我年已五十,膝下唯有这根独苗,他俩竟是绝了我家血脉……”他说着将头重重磕向地上,磕得他脑门发晕发疼,竟无法自行直身。

      仵作的供词亦让杨超和赵襄暗暗心惊,这李育是得罪了什么人,与他这般大的仇怨,殴打致死本就痛苦,还损他阳/根。不仅两个少年倒抽一口凉气,在场的人皆觉下体一凉,面色有惧。

      “行了行了,你别嚎了。嚎得本令脑仁疼。”黄县令揉了揉太阳穴,颇厌烦道,“李高,你可有人证?”

      “有,有,小民有人证,是一名农夫,他看见这俩恶人打我孩儿。”李高忙道。

      “传人证。”

      青年农夫上堂道:“回令者,小民李勇,居香里人士。”

      “李勇,本令审你,把你的所见所闻都讲出来,不可虚妄构陷。”黄县令道。

      “诺,小民不敢有假话。”李勇应道,继而他缓缓陈述他的供词,道:“今日小民耕种完毕,便想早些回去歇着。经过高粱地时,听见有打斗的声音。小民心生好奇便偷偷靠近看了看,便看见他……”他抬手指着杨超道:“看见他将李育按在地上殴打,说什么要将他的舌头拔了,然后住东边的小珠向他俩求饶请放了李育,可那人”他指向赵襄道:“那人说为何要放了,而后李育嚷嚷一声后就没声了,小珠说什么啊,这是弄死了……我听着害怕,便赶紧逃了。后来听人们说李育死了,便前去一看,果然是被打死了。”

      “好。”县令摸摸他唇上的小须,指着杨超与赵襄喝道:“他说的话可是真的,你们可有与李育发生斗殴,并扬言要拔他舌头,外人求情亦没放过他!”

      杨超梗直了颈脖道:“县令,我与卢子助日间行在田间,忽闻有女子惊叫,我们便循声去看。发现李育正要意图强占民女,我俩上前阻止才不得已与他发生斗殴。且我并没有殴死他,只是嫌他吵嚷劈晕了他,而后我只扒了李育的上衣给女子披着,亲自送了那女子归家。且我不过只是打了他几拳几巴掌,绝不会打到他骨折,子助也并无动手殴打他。我们没有扒了他裤管,更没有伤他下身。”

      赵襄亦道:“正是如此,县令。请传召那民女上堂对证,一切便可分明。”

      黄县令眯着眼道:“那传民女小珠。”

      民女小珠仍披着李育的外衫上堂,还未开口言说便低低地哭泣起来。

      “小珠,你是本案至关重要的人证,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县令难得温和道。

      赵襄与杨超四人皆对她投以期盼的目光,等她言说出当时的情景,他们便能洗脱嫌疑了。

      小珠并未望向赵襄杨超,只低头抹着眼泪,声音婉转哀切,便如杜鹃泣血一般,“县令,着实是他俩将李育活活殴打致死。请县令还李育一个公道!”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皋陶: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
    獬豸: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2)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 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秀才: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贤良方正:贤良指才 能、德行好。方正指正直。"贤良方正",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
    大家冬至快乐啊~~~都有吃饺子或者汤圆吗?
    咱们小太子和小杨超就不好过了哈哈哈哈,我们吃饺子汤圆,他俩吃官司~~~~说不定还要吃牢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