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蜨》 第38章
第1章:序
第2章:第一章 再见
第3章:第二章 失眠
第4章:第三章 醒来
第5章:第四章 秋天
第6章:第五章 出门
第7章:第一章 我
第8章:第二章 你
第9章:第三章 他
第10章:第四章 失去
第11章:第一章 医院
第12章:第二章 回去
第13章:第三章 生意
第14章:第四章 父亲
第15章:第五章 再议
第16章:第六章 夜街
第17章:第一章 七月半
第18章:第二章 重启
第19章:第三章 价格
第20章:第一章 扬……喂——
第21章:第二章 曾经
第22章:第三章 那時
第23章:第一章 八月
第24章:第二章 进程
第25章:第三章 山中
第26章:第四章 相册
第27章:第一章 引导
第28章:第二章 顺行
第29章:第三章 鸿门宴
第30章:第四章 继续
第31章:第五章 咖啡馆
第32章:第六章 商人
第33章:第一章 生日
第34章:第二章 分别
第35章:第三章 结束
第36章:第一章 言
第37章:第二章 人
第38章:后记
正序
我常以为,文字做到引人入境,便可算完成使命,不朽的是主题与人物。而文字要做的是什么呢?是扎一个花圈祭奠主题,是连一根导管在人物与读者上——再美好的文字,若无主题寄托便是随风可逝;再繁花似锦,若各开各花,终究也让人隔岸观火,不若将花去开在读者心头。
回头看自己,也是相信文字先于文体的,因非科班出生,反而不谙正道乐得逍遥;也是常常为意识引导而执笔的,所以总觉得头顶三尺有个笔仙,或者笔妖笔鬼?总之写着写着,不疯魔不成活,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要被榨干,死掉了,不留痕迹,它才会另觅他人去操控——但还是得意,因为可以假想自己的文字是活的,独立于我的存在而存在,倒不去管它是否真的有何特别之处。
我想起自己曾经给自己写过一段话——【不要迷信文字的虚华与飘忽,要去信仰内容与实质;不要沉迷自身的惘然与清高,要记得生存于世的个人价值;更要记得,作为一个写字的人,最大的荣幸便是能够代替一个群体发言,给另一个群体看。因为真相与真谛都一直在那里,等待有人揭开。】
那可能是在某一天,我回头看自己从前的文字,发现原来很多都是因为对自己文字的迷恋而衍生出的情绪,几可乱真,让自己陷入自己营造出的氛围里。其实可以的呀,完全可以,要记录自己的心情,写下当前所感,惟恐它有一日消散于天光烈烈中——这也是文字的一种,因为文字最原始的功能不就是记录?
前不久看一档节目,说是考古学家们发现一口古井,捞出来许许多多只言片语的竹简,我哗然长叹,真是神奇!那一座古城池里曾经住着怎样的人,叫怎样的名字,一家几口人,以何为生,菜价米价布价税收,这些竹简一一记载,像最老实的人,一开口却讲出了一个纵横古今天地开阔的传奇。对的,也还是有这样一种文字形式呢,这使命本不是它的本意,却因它的坦荡简单而承担下来。说到这个,最近看的一个类似的小说就是虹影的《饥饿的女儿》,真正是时代缩影,几可展现那一时代里整个长江沿岸的民生。哦对,这种文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是专门给后人看的,告诉他们此生之前还有无数个彼生,此生之后也将有人追寻这一刻的痕迹。
咦,我并没有看完此文全部,目前为止,只看了序言和第一卷。惭愧,有个不好的习惯是,看文喜欢先看诗姐的序言和后记,所以到达此地,看见诗姐一番言语,这文字的导管直接就连在了我身上,激起心理反应,所以开始胡言乱语。
看见诗姐在人物名称中寄托了无限寓意,这个也叫我有了些感想。我老觉着名字该是最简单最不用花脑筋的,顶好是排排列开就像在看某个户籍本,叫人相信这些人是很寻常可见的,真的活过呀,就算他起初是活在诗姐的故事里,但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他就真的活在了世界上某一个角落——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遍地都是故事,一不留神就重蹈覆辙;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写一个人,就活了一个人,活在亘古不变重复来重复去的一些人间琐事里。
关于写字,我总觉得存在于我身上这一部分的机能,是在少年时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一抬头望见窗外茫茫夜色,一息之间骤觉自己成长。所以我也总觉得行文者必须要有责任感,记录与展现,寄托与关怀,歌颂梦想叫人相信它真的存在——这听上去真老套,且大言不惭,没有生活阅历哪能写出来呢?再说,有“纪实文学”这一体裁不就够了么,为什么要将这些扩大到全部文学之中?嗨,这些话,既是个人认同的价值观,也是个人努力的方向,要是穷极一生也努力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还是要说的,还要时不时拿出来感慨一番,别人是否认同……别人是否认同我管得着么?管好我自己已经诸多不易了呀。
看见诗姐说不能勉强自己作一些文章,我深感认同。真的,写出来的东西,若自己回头看时觉得惭愧内疚,就断然没有办法继续了——我有好些开头,就这样永远成了开头。世界一天一变,遇上一个可以稍微自由讲话的年代,沉默久了的人不免就要一作补偿。于是,各种各样的声音太多了,嘈嘈切切,活色生香,一开始或者觉得新鲜,久了却也觉得于己无关,最终还是一个结论——观天下事,行自己文。
对了诗姐,我看了你推荐的《剔骨》,那作者文字功力是极好的,悬念与氛围,人物心理,都紧紧依附在文字上,将人的观感放大了数倍;讲故事的时候,赘笔也少,干净利落求一个力道,真是值得我学习呢。
祝好。
……(全显)
 
[4 回复]
[投诉]
说得好。大大是个有玲珑心的人。
……(全显)
 
[1 回复]
[投诉]
1
...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1-05 22:44:45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