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风骨年代》 第20章
第1章:第一章
第2章:第二章
第3章:第三章
第4章:第四章
第5章:第五章
第6章:第六章
第7章:第七章
第8章:第八章
第9章:第九章
第10章:第十章
第11章:第十一章
第12章:第十二章
第13章:第十三章
第14章:第十四章
第15章:第十五章
第16章:第十六章
第17章:第十七章
第18章:曲水流觞 III
第19章:晋 书
第20章:番外.历史上的冉闵
正序
看到最后,有点伤感,不过,关一诺总算又有点小孩子模样了。作者回复:
谢谢你的认真阅读哈,见笑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许了员外这个评已经很久了,到现在才动笔,说起来还是有些汗颜的。不过“员外”的名字听着这么气派,所以定然是不会和我这样的穷人计较的。^_^
言归正传。这篇文写的是穿越到晋朝的故事,而且是一个不一样的穿越故事。说实话,我一直对晋朝印象并不是很好,总觉得这是个乱七八糟的朝代。小时候也曾经瞻仰过“越明教而任自然”的说法,但年岁稍长,知道了所谓“白衣飘飘”后面的五石散之后,却很是感叹;因为一个烙上了“自然”印记的年代,却偏偏有着让我无法忍受的矫情。西晋时候,好容易有了个太康之治,可八王之乱又没完没了,很快就断送了西晋;东晋和后面的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十六国,更是打成一锅乱粥。从黄巾起义开始,中国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到唐朝建立,大约四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朝代迭变次数,还真多得让人有点感慨。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晋朝的风骨又源于何处?遥对南山,品酌淡酒,种菊东篱,这的确是人生之乐事;但这些淡然之后,却有着一些淡淡的无奈。晋朝真正的名士们有着自己的无奈,比如嵇康这样的人,不可谓其心不重,不可谓其心无志,不可谓其不可敬,不可谓其不可叹;那个年代,也的确对后世的文人风骨有着无可替代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亮色;但是,真正得了嵇康之神,而非徒有其形的人物,又真正能有几个?而后世之人提到晋朝,或会慕其风流,慕其超然,又会有几个人记得当时悲凉沉重的政治背景?名士们果然旷达乎?抑或无奈避世邪?而世人又果然知其心乎?晋朝的真正风骨,是有着血染的沉重的;晋朝的风骨,绝对不是那些白衣飘飘的帅哥;只可惜后人也许看得更多的只是当年的飘逸狂放,yy得最多的也是这些空灵不羁的神采,而鲜有人会去记得当年的悲凉。但在我看来,晋朝的飘逸和狂放,更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也正是在这样的悲剧中才有了所谓的风骨。如果忘记了这些沉重,而单单来说风骨,那多少会有本末倒置之嫌。
以上说的都是自己脑中对晋朝的一些粗浅的印象。说实话,我并未详细研究过晋朝,以上所言也只是脑中残存的一点模糊印象;写在这里,更有点跑题了。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去揣摩为何员外会去着笔写这样一篇独特的穿越。文案里说“为了画几笔晋朝真实的历史”。看其文前半部,笔尖似乎一直有一点淡淡的嘲弄,想必,员外亦是想借穿越这样一个故事告诉大家,其实后人眼中空灵飘逸的“风骨年代”里,更多的是矫情和残忍;虽然不是没有善良和正面的东西;但从王九的奢侈和谢厢的狠毒上,我们必然看到了一个和常人印象中不一样的晋朝吧。
下面来说员外的文。说到这里,我不得不要先批评员外两句,嘿嘿。我觉得这篇文员外其实没有认真写,否则应当写得更精彩。首先,“五石散”一章之前的内容和立意,感觉和后面的章节没有很好地融合。前面感觉是和“风骨年代”的对立,后面的内容相对来说,这个立意就没有那么突出,虽然有书法和曲水流觞作为背景,但从立意上,好像突然换了一种感觉,似乎和前半部对那个“风骨年代”的反讽没有太大关系了。既然名字是“风骨年代”,那风骨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灵魂,而不是一个背景。员外的文的主线,是在让主人公去串起一些晋朝的人物——这样做的话,情节上就不可避免有一些松散;所以,在我看来,如果立意紧凑一些,会让人觉得更有整体性。或许员外可以在背景上更精炼一些,比如,可以着意去选一些与“风骨”有关的人物和背景来演绎相同的故事,可能会起到在不知不觉中强化立意的作用,同时也更能凸显关一诺、冉闵和笔阵图主人等人身上正面的,和真正的“风骨”有关的东西。虽然现在这些正面的人物也同样生动,但如果可以结合主题和立意写出更激烈的冲突,或许效果会更好。
其次,文字上。从我目前看到的员外的文字,我是不怀疑其文字功底的;但这里我却不得不怀疑员外在偷懒,因为有一些过渡和语言的韵律上,仍让我觉得有些粗糙,不够流畅;虽然后半部分感觉这个问题要好一些。在人物刻画上,就像前几篇长评里提出的那样,有时会让人觉得有些生硬,特别是开始的时候。但这些对员外来说应该都不是大问题——前提是他不偷懒,嘿嘿。
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员外笑纳。也许说得不准确——我不是一个十分仔细的读者,以上所说,也只是我对此文的一个大体的印象和感触。不对之处,请多多包涵。也相信员外以后可以勤劳地写出更好的文,期待!
作者回复:
首先谢谢枕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写长评,已经非常感动了,何况还是这么认真的在写,感动中加感谢。
这个穿越文的前半部分在写的时候立意和后半部分的立意的确是有变化。
前面几章写的时候,说实话只是当成一种消遣,并没想着把故事写,也没讲究紧凑,类似《苏菲的日记》,通过主人公松散的游历写一个讲述晋朝历史的书,类似戏说晋朝的主题。
写到后来,很多看文的人觉得故事太过平淡,紧凑性不够,万恶的晋江更新积分制度,让我不得不加快更新速度,说句准确的话,就是被我自己写跑题了,故事或许紧凑了,但是立意就模糊了,缺失了前面的跑道,所以显得有点杂乱,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做事做人和做文章都要专一啊。。。。。。
呵呵
枕云批评的几点,正是我在写作心态变化过程中力有不逮的明证,这一点,我会在下一篇文中,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
写这个文让我收获很多,包括很多好朋友,很多在文学上有梦想,生活上有追求的朋友。而且是思想很成熟的朋友,虽然写了这个恶俗加烂透的穿越主题,于我是有很大收获,同时,也是很幸运的,在这里再次感谢各位评论的朋友。谢谢。
……(全显)
 
[回复]
[投诉]
先打分,再看文。
本人一向厚道。作者回复:
谢谢捧场。
……(全显)
 
[回复]
[投诉]
虽然看不太懂 呵呵 有的地方。。。 但也不错 有些地方可以更白话一点吧作者回复:
恩,下次文章会写的白一点。
……(全显)
 
[回复]
[投诉]
员外这篇文是我看的第一篇穿越文。
很喜欢这个故事。诚如流樱所说,这文的口味很淡,既没有写那个年代的铁血狼烟,也没有写那个年代的诡计阴谋,而是出乎意料地写了花树桃英、曲水流觞,故事恰如清泉濯石,给我们留下的,是响在心里的那一阵潺潺静静的声音,动听而余韵不绝。
记得员外刚刚在群里说这篇穿越文要写晋朝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是要写西晋,那个三国刚刚结束后的朝代里有很多能让读故事的人产生共鸣的人物,那时还开玩笑说,倘若要加耽美,不如就选阮籍和阮咸,这样又有耽美又有伦理。然而当看到故事时,才知道员外写的是东晋末年的故事。
本来又以为故事会侧重于这乱世里的恩怨情仇、铁马金戈,结果我又想错了。员外没有把文字放在乱世的“山雨”上,而是巧妙的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风满楼”的故事。通过正一道与灵宝派的曲水流觞的比试,故事逐渐步入高潮,乱世里发生的种种事情:战场上的杀戮,宫廷内的阴谋,胡汉间的恩仇,都是作为故事的陪衬一笔带过。然而当看到薛灵兰和冉闵策马而去时,那些即将发生的故事却又呼之欲出,不得不佩服员外巧妙的构思。
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个故事很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晋末人物,每个人的故事却尚未展开,一场曲水流觞过后便结束了。我觉得,故事停在这里恰到好处,这不是属于冉闵的故事,不是属于李弘和薛灵兰的故事,主角是关一诺,而带我进入这个故事的人是林明月,他们只经历了一场流觞曲水的比试,而关于薛灵兰如何成为郑樱桃、冉闵如何成为冉魏的国君的那些事情,全在故事结束后的留白里。
《风骨年代》,看到这个名字,不禁在想,属于那个年代的风骨人物该是什么样子。伴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展开,关一诺、冉闵、笔阵亭主人三个清越傲然的人物浮现在我们眼前。三个人都执著着不同的东西,关一诺守着的是一个诺言,笔阵亭主人守着的是自己热爱的书法,而冉闵守着的,是人性中的善良。通篇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冉闵,觉得员外用不多的笔墨将少年冉闵写得如此生动。我想,看到员外笔下的少年冉闵,我们就不难想像出那个拯救了汉文化的民族英雄了。
于感情戏上,员外的笔调总是淡淡的,喜悦是淡的,忧伤也是淡的,不是沉溺在浓郁的感情里不能自拔,而是释然地看着故事里的一切,因此,关一诺和林明月的分别只带着股淡淡的伤感,濛濛泪幕隔开了两个人物,隔开了两个时代,也隔开了两个世界。
关一诺留下,林明月离开,品味着那一句“明月姐姐……保重!”的同时,故事结束……
《风骨年代》暂时告一段落,员外说要把心思全部投入到《昆吾》里面去,期待着《昆吾》的完成,期待着我的访绮……
同时,期待着有访绮的那篇《绿骨》……
作者回复:
这也是我写的第一篇穿越文。
这个故事是以第三者看晋朝的故事,之所以选择东晋,是因为西晋有短暂的统一,东晋时候内外交困,内部的君臣之间,士族和庶族之间、以及南北士族之间,矛盾都是最集中的时候。切入点也是选择了历史上有记载,但是语焉不详的几个人物,而写作动机完全出自《晋书》一章以及对《兰亭序》的神往,于是杜撰了这么一个清汤寡水似的文章。
之所以没写那么长,的确是怕晋朝一些实际的历史人物抢了主角的风采,而且过分的YY就会使得狗血情节增多,这些虽然很流行,但非我所爱,所以就在真正的历史大幕拉开的时候结束了这个故事,或许有的人说淡,可是这正是我想要表现的,东晋有很多的无奈,包括名士们大面积的服用五石散,我想他们对社会的无奈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乱尘你是一个认真的人,认真的在看我的文章,客套话就不说了,谢谢你的长评。。。。
……(全显)
 
[回复]
[投诉]
追着《风骨》大半个月了,每天最大乐趣,就催员外赶快更新,呵呵
其实这文的口味很淡,不过依旧很想看看穿越到底能出什么新花样。如果非要说什么惊喜的话,可能就是魏晋这个年代吧。这是个我们都不太熟悉的年代,除了书本里的坐而论道,就是一些真真假假的文人隐士,虽然有大名鼎鼎的陶潜,虽然都知道王谢堂前,但似乎还是不如唐宋灿烂。
不过员外轻松的行文方式还是吸引了我,愿意跟上关一诺的脚步,去看看真实的晋,那个是文人风骨泛滥成花的晋,那个风气怪异的快要出轨的王朝。其实文章真的蛮肆意,感觉的到作者写的时候很洒脱,有点信手捻来的味道。一直都是很平缓的进度来着,但这几天,却实在忍不住了,也就随着曲水流觞来跟大家卖弄一下吧。说说我的看法。
其实很喜欢关一诺这孩子,简单直率,有时候显得有点高深莫测,却像临家小弟一样亲切,有着晋朝人物的洒脱,却又带着现代人的不羁,如果没看到最后,或许还是会觉得这孩子有些怪异吧,关于关一诺,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竟有些惋惜。才刚刚大放异彩,却在哀伤中,故事结束了。现在回味一下,或许,这样回更深刻吧。
很喜欢文章中的破阵和曲水流觞两节,很有味道,也让我附庸风雅了一回,破阵中种种试验,在关闵截然不同的反映里,慢慢觉得这两个孩子的可爱,
而曲水流觞几乎是全文的一个高潮,落英那颗悲伤的少女之心,关一诺的急才,冉闽,还有桃花三娘子的狠和李弘的痴念,仿佛都在同一时间升华开来。故事也是跌宕起伏,慢慢的就被吸引住了,不愿作者这么快的完结。
我们,其实就是林明月,一个看完故事的过客,我们同样去了晋,却只是看客,看花开花落,看人生变幻,看那个有点朦胧的朝代,在我们眼里慢慢的变的清晰,五石散的故事,断袖的故事,执着的故事,还有卫诺最后的淡定和哀愁。就像是一场梦幻,但真实的连痛楚都感觉的到,或许林明月在多年后还会感叹,那个在风中固执的白衣少年,他淡定却坚定的眼神,他的初恋,他的纪念。都和他一起留在了晋,不属于今天了。还有哪个教郑樱桃的女子,她是否真的会在名利争夺的旋涡里沉沦而去,还有落英,桃花三娘子,在那个飘摇的年代,会有怎样的人生,怎样的际遇?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了。因为我们已经跟随林明月离开了,只能在漫漫的人生际遇里,却回忆那段年少轻狂的凌乱故事了。
我想我会记住这个故事的,或许有些平淡,或许有些感伤,或许.......
不过却换给我一个最真实的魏晋,甚至有冲动也回去看看,是否真的有卫诺,有凤落英。呵呵,好了,不和大家发牢骚了,请用心读下这部作品吧,平淡闲适里,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或许正在等待着你。
最后期待一下员外的下篇穿越/。
风骨年代,的确是很好的名字。/呵呵
作者回复:
这个故事的选择以及写作的初衷,本来是为了教育下小朋友,一些历史教科书上所讲的东西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王谢的士族并不是那么的风光,在这个基础上,一些士族的风骨味道或许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写到后来我承认自己几乎写成了一个武侠故事,可是如果没有这些,事实证明,大家是不喜欢看的,我的一些故事太清水了,承蒙您的垂青,很感动。。。
……(全显)
 
[回复]
[投诉]
1
...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18 11:57:57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