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红尘有幸识丹青》 第67章
第1章:苗儿秀
第2章:款残红
第3章:一痕沙
第4章:惜分飞
第5章:替人愁
第6章:锯解令
第7章:破阵子
第8章:剑气近
第9章:川拨棹
第10章:新安路
第11章:满庭芳
第12章:水龙吟
第13章:双韵子
第14章:二色莲
第15章:宴瑶池
第16章:广寒秋
第17章:云雾敛
第18章:宝鼎现
第19章:月华清
第20章:风敲竹
第21章:归字谣
第22章:乐中悲
第23章:王孙信
第24章:悲中乐
第25章:蜀溪春
第26章:锦缠道
第27章:凤御杯
第28章:一叶落
第29章:陌上花
第30章:霜天晓
第31章:鼓笛慢
第32章:迷神引
第33章:华胥引
第34章:天香引
第35章:花非花
第36章:回心院
第37章:如梦令
第38章:踏莎行
第39章:君不悟
第40章:风入松
第41章:慢卷轴
第42章:极相思
第43章:解连环
第44章:遐方怨
第45章:玉竹斩
第46章:金错刀
第47章:酷相思
第48章:行不得
第49章:小重山
第50章:玲珑玉
第51章:无俗念
第52章:更漏子
第53章:恨来迟
第54章:九回肠
第55章:诉衷情
第56章:丹凤吟
第57章:望春回
第58章:山渐青
第59章:眉峰碧
第60章:恨春时
第61章:怕春归
第62章:醉太平
第63章:天净沙
第64章:驻云飞
第65章:情天久
第66章:伴登临
第67章:余 韵
第68章:后 记(补参考书目)
第69章:个人志信息
正序
用尽一生心血,铸就旷世奇迹,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极富天资却英年早逝的奇才。
他的一生只留下一部大作,却也是北宋最出名的极品佳作。看大人的文,一时心潮澎湃,贴一点资料上来,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是真真实实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希望在这个偶像泛滥的年代,还有人能记得这些。
一下内容为转载:《千里江山图》 - 艺术中国网
王希孟(1090—?)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此图赐予蔡京,从其卷后的题跋中得知,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而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创作了这幅《千里江山图》,时约18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可能不久就早逝。
《千里江山图》纵51.3厘米,横1188厘米,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0f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事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
王希孟北宋著名宫廷书家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1111-1125)侍奉于宋徽宗左右,并为当时宫廷画院学生。宋徽守见其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富于绘画天赋,曾亲自为其指点笔墨蹊径,画遂超越矩度,秀出天表,人间罕有其迹。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方十八,绘成《千里江山图》卷,不久即病逝。此图卷是他传下的唯一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当时被宋徽宗拜为尚书左丞右仆射的蔡京亲自为此图卷长跋,可见其人当时知遇之隆,其画弥足珍贵。这幅稀世奇珍的传世之作全图大青绿设色,气势磅礴,视野开阔山势绵亘,笔墨工致,构思奇巧,位置得宜。“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鱼艇客舟,横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若细小点,无不书以精心,运以细毫。”技法上继承南朝张僧和唐朝杨以来青绿没骨山水的表现手法,用厚重的石青石绿加强苍翠效果,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泻染,勾勒为主,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写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如豆,服饰各异,衣不钩褶,亦见生动活泼,此图卷堪国之珍宝。
每当我面对此长卷时,总为画卷上历经千年销蚀而依然绚烂靓丽的青绿石色而震惊,种种浮想联翩而至:我们现在似乎已经习惯于透过灰黑暗黄的古绢色来欣赏古画了,但这应该不是原画的真面目,宋时用的绢到底什么颜色?那么这张画在当时看去也许更加瑰丽辉煌。一个18岁的青年能够画出这样的画,而且是在大青绿山水画已经沉寂了将近三百年之后,能用什么理由去解释?中国画的一个固有的特点,就是它的历史的传承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它是在历代中华儿女承上启下不断地播种、耕耘、革新、创造中生存和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早已溶入我们的血液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不必为中国画在今天“何去何从”而杞忧的。
……(全显)
 
[回复]
[投诉]
用尽一生心血,铸就旷世奇迹,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极富天资却英年早逝的奇才。
他的一生只留下一部大作,却也是北宋最出名的极品佳作。看大人的文,一时心潮澎湃,贴一点资料上来,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是真真实实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希望在这个偶像泛滥的年代,还有人能记得这些。
一下内容为转载:《千里江山图》 - 艺术中国网(www.ARTcn.cn)
王希孟(1090—?)可以称得上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此图赐予蔡京,从其卷后的题跋中得知,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但宋徽宗慧眼独具:“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而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创作了这幅《千里江山图》,时约18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可能不久就早逝。
《千里江山图》纵51.3厘米,横1188厘米,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0f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事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
王希孟北宋著名宫廷书家宋徽宗政和宣和年间(1111-1125)侍奉于宋徽宗左右,并为当时宫廷画院学生。宋徽守见其聪慧过人才华横溢,富于绘画天赋,曾亲自为其指点笔墨蹊径,画遂超越矩度,秀出天表,人间罕有其迹。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方十八,绘成《千里江山图》卷,不久即病逝。此图卷是他传下的唯一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当时被宋徽宗拜为尚书左丞右仆射的蔡京亲自为此图卷长跋,可见其人当时知遇之隆,其画弥足珍贵。这幅稀世奇珍的传世之作全图大青绿设色,气势磅礴,视野开阔山势绵亘,笔墨工致,构思奇巧,位置得宜。“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鱼艇客舟,横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若细小点,无不书以精心,运以细毫。”技法上继承南朝张僧和唐朝杨以来青绿没骨山水的表现手法,用厚重的石青石绿加强苍翠效果,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泻染,勾勒为主,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写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如豆,服饰各异,衣不钩褶,亦见生动活泼,此图卷堪国之珍宝。
每当我面对此长卷时,总为画卷上历经千年销蚀而依然绚烂靓丽的青绿石色而震惊,种种浮想联翩而至:我们现在似乎已经习惯于透过灰黑暗黄的古绢色来欣赏古画了,但这应该不是原画的真面目,宋时用的绢到底什么颜色?那么这张画在当时看去也许更加瑰丽辉煌。一个18岁的青年能够画出这样的画,而且是在大青绿山水画已经沉寂了将近三百年之后,能用什么理由去解释?中国画的一个固有的特点,就是它的历史的传承性和文化的传承性。它是在历代中华儿女承上启下不断地播种、耕耘、革新、创造中生存和发展。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它早已溶入我们的血液中。“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不必为中国画在今天“何去何从”而杞忧的。
……(全显)
 
[回复]
[投诉]
期待阿。这是爱情的延续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我猜是鸣山四时图
……(全显)
 
[回复]
[投诉]
令人惊艳的文,大大太厉害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好文!大赞!不过悄悄说一句,不补这个“千载之下”感觉是否更好?古今兴衰自有定论,非人力做能及,虽然明白这一点,但还是希望只陶醉在那一刻的美好。作者加这一笔,也许体现了历史沧桑风云变幻,但是却在原本的HE上加了一抹厚重的颜色……也许是我太敏感太脆弱了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红尘有幸识此文
……(全显)
 
[回复]
[投诉]
美文啊 太棒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好文,很久没看到这样的文了。呵呵,补分的说。
……(全显)
 
[回复]
[投诉]
很美的文~怎么说呢,其实这文可以写得更惊心动魄、缠绵曲折、凄迷委婉的,如果从开文的主基调而言,悲剧的结尾可能会给人更大的震撼。而且,我觉得作者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过这方面想法,很多铺垫都是为一个凄美而遗憾的结局准备的,但是,仿佛是最后一刻,还是狠不下心,于是作罢。所以说阿堵应该是一个心地很善良的亲妈啊,期待你有更好的文出现!!!作者回复:
知音啊~~~~
亲们可知道偶多少次想要下狠手到底还是作罢
本来还要多死些人,却不忍心叫他俩无法挽回
偶太心软。看片不看恐怖片,看文不看悲情文。真是下不了手。
这分不忍,偶引以为傲。牺牲一点别的东西也值得。
……(全显)
 
[回复]
[投诉]
1
...
28
29
30
31
32
...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1-30 13:18:26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