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湘水淼淼 打分:2 [2007-09-09 19:13:21]
“他是我的好儿子。我很骄傲。” 我已忘了那夜自己是怎样入睡、枕簟丝被又是几时被泪水浸湿。但我清楚地记得,有生以来,我从未曾与父亲像那一刻般的贴近,也未曾那样真切地感受到,我是他引以为骄傲的儿子。-----这一段真是父子情深,读起来让人感动。有的朋友说得对,其实承乾对小李是很敬爱的,只是这种敬爱经不起父亲的“背叛”。所以后来他看到父亲冷落自己,宠爱小四的时候旧愤怒、失望、甚至于气急败坏。其实这父子俩彼此是很在乎对方的,正因为这种在乎才使得他们不允许对方对自己有任何“辜负”。李世民不能容忍儿子的任何“不长进”,却忘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承乾怨恨父亲对自己的严厉,对自己的不理解,却忘了反省自己的不足。正是这父子俩个性上的弱点,在加上各种客观因素,尤其是那个争权夺利的宫廷环境,造成了父子间的悲剧。造成李世民父子间悲剧的原因很多。有太子的弱点,有李世民的失误,有魏王的野心,也有小人的作梗。但很大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玄武门事件的阴影。电视剧《贞观之治》表现得很充分。承乾谋反失败被擒后,囚禁在右领军府,他在愤懑、居丧之余,不断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玄武门事变那天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父亲一身鲜血进门,洗涤沾满鲜血的双手,自己和母亲的对话。这些很好地揭示了承乾坤最终挺身走险的重要原因:他害怕重蹈覆辙。李世民虽然后来有了明显的偏心,但对承乾始终没有最后绝情,他之所以让魏征辅佐太子,就是想给儿子机会。承乾这时候本可以好好努力,还是有希望的。但他幼年亲眼目睹的父亲对自己兄弟的所作所为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他怎么也忘记不了父亲对自己兄弟所做的一切,父亲满身满手的鲜血给当时只有8、9岁的他留下的印象伴随了他的成长,使得他潜意识里认为太子是有可能得不到好下场的。他惟恐魏王会重复这一切,惟恐自己会落得和伯父四叔一个下场。父亲就算对自己有情分又如何?当年爷爷对四叔大伯不是就不坏么?况且,当年大伯和四叔要杀父亲,爷爷没管好,父亲杀了四叔大伯,爷爷也没办法。现在自己的弟弟又来算计自己,自己要是不想办法自救,早晚也会死在弟弟手里,到时父亲又有什么办法?
2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湘水淼淼 打分:2 [2007-09-09 19:13:21]
“他是我的好儿子。我很骄傲。”
我已忘了那夜自己是怎样入睡、枕簟丝被又是几时被泪水浸湿。但我清楚地记得,有生以来,我从未曾与父亲像那一刻般的贴近,也未曾那样真切地感受到,我是他引以为骄傲的儿子。
-----这一段真是父子情深,读起来让人感动。有的朋友说得对,其实承乾对小李是很敬爱的,只是这种敬爱经不起父亲的“背叛”。所以后来他看到父亲冷落自己,宠爱小四的时候旧愤怒、失望、甚至于气急败坏。其实这父子俩彼此是很在乎对方的,正因为这种在乎才使得他们不允许对方对自己有任何“辜负”。李世民不能容忍儿子的任何“不长进”,却忘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承乾怨恨父亲对自己的严厉,对自己的不理解,却忘了反省自己的不足。正是这父子俩个性上的弱点,在加上各种客观因素,尤其是那个争权夺利的宫廷环境,造成了父子间的悲剧。
造成李世民父子间悲剧的原因很多。有太子的弱点,有李世民的失误,有魏王的野心,也有小人的作梗。但很大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玄武门事件的阴影。电视剧《贞观之治》表现得很充分。承乾谋反失败被擒后,囚禁在右领军府,他在愤懑、居丧之余,不断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玄武门事变那天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父亲一身鲜血进门,洗涤沾满鲜血的双手,自己和母亲的对话。这些很好地揭示了承乾坤最终挺身走险的重要原因:他害怕重蹈覆辙。李世民虽然后来有了明显的偏心,但对承乾始终没有最后绝情,他之所以让魏征辅佐太子,就是想给儿子机会。承乾这时候本可以好好努力,还是有希望的。但他幼年亲眼目睹的父亲对自己兄弟的所作所为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他怎么也忘记不了父亲对自己兄弟所做的一切,父亲满身满手的鲜血给当时只有8、9岁的他留下的印象伴随了他的成长,使得他潜意识里认为太子是有可能得不到好下场的。他惟恐魏王会重复这一切,惟恐自己会落得和伯父四叔一个下场。父亲就算对自己有情分又如何?当年爷爷对四叔大伯不是就不坏么?况且,当年大伯和四叔要杀父亲,爷爷没管好,父亲杀了四叔大伯,爷爷也没办法。现在自己的弟弟又来算计自己,自己要是不想办法自救,早晚也会死在弟弟手里,到时父亲又有什么办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