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清穿之齐妃李氏》 第1章
第1章:01 灵魂为咒
第2章:02 德妃召见
第3章:03 选秀惊心
第4章:04 指婚格格
第5章:05 简单婚礼
第6章:06 初见四阿哥
第7章:07 洞房花烛
第8章:08 德妃的下马威
第9章:09 主动出击
第10章:10 沐浴沐浴
第11章:11 双方暗斗
第12章:12 宋氏来访
第13章:13 阴差阳错
第14章:14 流言疑云
第15章:15 福晋进门
第16章:16 敬茶请安
第17章:17 怀孕风波
第18章:18 福晋出手
第19章:19 好心提示
第20章:20 福晋有请
第21章:21 德妃赐人
第22章:22 四阿哥夜访
第23章:23 四爷的侍寝安排
第24章:24 隐藏的黑手
第25章:第25章
第26章:26 解禁
第27章:27 武氏入瓮
第28章:28 绝育药风波
第29章:29 各种后续
第30章:30 乌雅氏
第31章:31 敲打(修)
第32章:32 更新
第33章:更新
第34章:更新
第35章:更新
第36章:更新
第37章:更新
第38章:未完
正序
好看~~~快更新啊!!!
……(全显)
 
[回复]
[投诉]
本文为转贴
弘时,生于康熙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子时,本是胤禛的第四子,序齿后排行第三。其生母李氏为知府李文熚(又作李文璧)之女(1)。史学界一直有一种说法,雍正元年胤禛册封弘时生母李氏为齐妃,弘历生母钮祜禄氏为熹妃,特意提到钮祜禄氏“毓质名门”,而对于李氏的出身避而不谈,是刻意贬抑李氏,抬高钮祜禄氏,为弘历嗣位创造舆论基础。这种观点,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抬高钮祜禄氏那是肯定的,但刻意贬抑齐妃则未必,要知道在弘时出生以前李氏已经先后为胤禛生育了一女二子,即胤禛第二女(后追封为和硕怀恪公主)、第二子弘昐(未序齿)和第三子弘昀(序齿排行第二),可谓“劳苦功高”。但奇怪的是从她为胤禛生下第一个孩子(康熙三十四年)算起,到弘时出生时已经过了将近十年,她却仅仅只是胤禛藩邸的一名侍妾而已(2),直到弘时出生后数年她才因为诞育子女的缘故,被胤禛请封为侧福金。这就已经很能说明些问题了,李氏出身并不高贵。而一份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内务府奏请将齐妃娘家人出旗的奏折,或多或少能够为我们弄清齐妃的出身提供些蛛丝马迹:齐妃娘家人老格(可能为齐妃兄弟),皇帝谕旨,准其出旗,并且给予其一定的选择空间“伊愿入左翼何旗,即入何旗可也”(左翼指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而臣下除了钦遵皇帝的谕旨外,还提醒皇帝,“尚志舜佐领下闲散李煤(老格、李媒皆系满文音译)既系妃娘家之人,”是否“将李煤之族亦拟出旗”,为此请旨等待皇帝的批复。(3)
这里提到的出旗,是指出包衣籍,而根据其他资料(一份没有标明日期的官员名单)显示老格被划拨给弘时为属人,属镶白旗包衣佐领(4)。至于齐妃另一位娘家人李煤既原属尚志舜佐领,可据《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钦定八旗通志》等资料记载的尚志舜的有关信息(5),获知李媒原为正白旗包衣佐领下闲散。
雍正并未采纳内务府奏请李媒出旗的建议,用朱笔将这一段狠狠地划去,并刻薄的批示道“不值一看。尔等忘朕乎?候尔等逼乎?”(见附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老格出旗的谕旨之后,雍正还有将耿德金招入上三旗包衣的指示,耿德金为裕嫔之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雍正仅仅是施恩于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亲属,而并未泽及全族。一方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齐妃必为下五旗包衣无疑,另外一个方面可见齐妃父亲已经过世,而家中近支的皆是白身。
此外,说到出旗,这里还需要插入一段小插曲。雍正去世之后不久,乾隆皇帝即令贵妃高佳氏之外戚出包衣,抬入镶黄旗满洲,而高斌却显得有些不太情愿,转述了一段雍正皇帝召见他时的一段谈话,藉此希望皇帝收回成命:
“奴才于雍正六年四月内进京时荷蒙大行皇帝屡次召见面加训谕。奴才曾面奉谕旨,汝包衣下人有加恩出旗之例,朕思院内奴才甚近,若出外旗反觉疏远。包衣下如有应加恩出旗之人正好留在包衣下为院内人之表率,何必出旗方为体面。钦此。”
这么说来,雍正将齐妃娘家之人出旗,而将裕妃娘家招入上三旗包衣,似乎也昭显了皇帝对于他们的亲疏程度。
除此之外,对于齐妃父亲李文璧的官衔,还有疑议,查康熙四十五年之玉牒,关于李氏的记载仅寥寥数字:“侍妾李氏,李文璧之女”(6)。在李文璧之前并未缀以知府的官衔,这表明,当时李文璧没有任何职衔,更不是什么知府。结合有关种种迹象,笔者甚疑,李文璧所谓的“知府”是在李氏被册封为侧福金之后,由雍亲王出资捐纳得来的,(而且很可能一直都是候补知府,没有实缺),为的就是给弘时母子买个出身,不至于太过寒酸。
总之,齐妃的出身不过和弘昼生母耿氏相当,而尽管弘历生母钮祜禄氏的祖父吴禄是一介白丁,父亲凌柱亦不过是王府中的一个小小四品典仪官,但她的家世和李氏相比还是很有优势的。李氏之所以能获得侧妃身份,不外乎四个字——“母凭子贵”,而她优于钮祜禄氏的地方也正是她的资历,孩子生得多,进府进的早,占了仅有的两位侧福金的名额,如此而已。
弘时有一子二女,长子永珅是雍正的长孙,于雍正二年正月初六日夭折,如果他能活着,也许雍正在处理弘时时能够略微留些情面。
剩下两个女儿,次女死于雍正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年仅三岁,令人悲叹的是这一日恰好是雍正将弘时革除宗室饬令改名的第二天(如此巧合让人怀疑她的逝去是否与家庭的突然变故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他的长女死于雍正五年四月十三日,尚未满六岁,大约四个月后,这位父亲也紧随其后撒手人寰。
眼看着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人一个个离去,弘时的生母齐妃李氏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乾隆二年四月初一日,齐妃病重,移居五龙亭,身为皇太后的钮祜禄氏没有忘记当年在藩邸的情分,与乾隆皇帝一起前去探视。是月七日,齐妃病逝,乾隆皇帝当日辰时亲至殡所奠酒。然而仅此而已,齐妃死后,乾隆皇帝并未辍朝,毕竟齐妃之子是触怒皇考的“罪人”,尴尬的身份摆在那里,虽然在藩邸时李氏为侧妃,然而她却不能像弘昼生母那样,活着的时候被皇帝加恩晋封,死了也不得谥号。
她的一生曾因母凭子贵而享有风光,却又因为儿子而沦落到如此凄凉的下场。儿子早已绝嗣,她活着也没有任何的盼头,随着她的离去,她留在这个世上最后一丝痕迹也消失了,就好似她们母子从未来过。
好在乾隆皇帝将弘时与永珅父子一同安葬在了泰陵阿哥园寝,使得长眠于泰陵妃园寝的齐妃能够与儿子和孙子遥遥相望,也算成全了这些生前不能尽享天伦之乐的苦命人。
所以,本文里关于李氏的出身成立一个bug
本文立意为德妃要给4阿哥使坏
但是呢,李氏为知府的女儿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即使是出身最高贵的太子(孝仁皇后之子)与第二高贵的十阿哥(温僖贵妃之子,温僖贵妃是孝昭皇后的亲妹妹)娶得格格也不过是6品7品小官的女儿
宜妃地位高于德妃,其长子5阿哥嫡福晋不过是员外郎的女儿,五品。(当然出身家族好,位置好,不是典仪可以比的)
德妃一个包衣宫女出身的妃子,连贵妃都不是,就可以给不喜欢的儿子娶四品知府的女儿作格格,德妃你是有多爱四阿哥,多想给四阿哥添加助力啊。
所以啊,作者大大,要不你直接说李氏一上来就是个侧福晋,要不你就说李氏家族不好,最起码要李氏作格格的圣旨下来,李知府一家应该是悲痛的抱头痛哭才对。
把李知府改回内务府包衣实际才最合理。
否则后文德妃要找多高贵多有权的大臣的女儿嫁给14才能证明德妃不是偏心老四偏心到天上去了。
毕竟老四的大老婆是一品内大臣的女儿,格格都是4品知府的女儿
14的大老婆是2品侍郎的女儿,侧福晋才是个五品员外郎的女儿,从四品二等护卫的女儿。
连老四家的格格都比不上啊!
……(全显)
 
[7 回复]
[投诉]
,.........................................................
……(全显)
 
[回复]
[投诉]
觉得奇怪啊,这个女的怎么会相信这个男的会放她自由呢?不是说很了解这个男人的恶劣本质吗?咋那么容易上当呢?很奇怪啊,是不是太小白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虽然她这样做之后,耗尽能力的她不得不被关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 这个语句有问题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带走
……(全显)
 
[回复]
[投诉]
小鱼加油啊,驱鬼人,这个好,百鬼夜行,哦也
……(全显)
 
[回复]
[投诉]
嘿嘿~~撒花
……(全显)
 
[1 回复]
[投诉]
1
...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1-09 15:26:30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