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三 章 宽恕 ...
-
等了半个多月,里贤盼来了成绩公布。她到学校拿成绩单的时候,班主任告诉她:“你这个成绩还不错,不用担心没书读了。”她听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去之后又等了一周多才等来录取通知书,一看竟是那所重点高中的。大出她的意料之外。
母亲看了通知书之后便挨家去报道:我女儿考上高中了。似乎自己终于熬到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一样。这让里贤感觉真是有点失礼啊,但同时也明白母亲是那么地在乎她的前程。
‘那就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做更好的自己吧。’里贤暗下决心。
在这里,里贤真的放下了那个忧郁的自己。她知道,心理的健康成长比身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
所谓“和语润心,冷言伤人”。里贤领受过别人冷嘲热讽所带来的两败俱伤的后果,体认到尖锐的话语只会伤人及己,便决心好好修炼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尽量让自己变得平和一些。同时提醒自己对于别人用意莫测的提问或恶意评击,尽量不正面回答或急于意气反击,必要时保持沉默,这时候沉默是最成熟慎重的回答。她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再轻易地和别人起冲突也不再轻易受人言所惑,同时她告诉自己:把心放宽大了,才能欣赏到百花齐放的美。
但如果事情关系到道义公理,一次半次的不公平可以宽容处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不公平,她自然会坚决地奋起反抗的。
脚痛还没有痊愈,里贤依然坚持每天涂药。渐渐地双脚的疼痛感消失了,药力开始占上风。她不再忌讳宿舍的同学们看到她疤痕累累的双脚,因为她意识到假如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最辛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被一只模样像蜈蚣的东西咬伤的,后来就发病了,一直坚持医治,慢慢会好的。”她平静地说,就像在说一个别人的故事一样。她看到了同学们理解的眼光,他们并没有疏远她,反而非常欣赏她的真实、开朗。
‘困难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训练吧,我想。我能有今天,站在这里,迎向光明,要感谢我所遇到过的一切困难。’里贤在日记本里写道。自信又逐渐回到了她的身上。
她被同学们推荐做副班长,这个职务使她逐渐活跃起来,组织协调能力也快速地提升了起来。
一日,老师来叫她去接待室,说有亲人找她。她走进去便看见了神情凝重的爸爸。
“爸,您从广州回来?”
“嗯,你奶奶病重,住进了市中医院,你下课之后和我一起去看看她吧。”父亲简洁地说。
“嗯,好的,下完这节课我就跟你去,爸,奶奶得了什么病?严重吗?”
“胃癌,医生说是晚期了,肠子都像生了厚厚的锈。”
她只觉得心被什么扎了一下,回想起这一两年来,奶奶吃东西都很少,吃一点就说饱了,原来这现象并不是偶然。
奶奶平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本来就瘦小的身躯此刻看起来更显单薄。她闭着眼睛,不时痛苦地呻吟几声。阿素坐在病床旁边,爷爷坐在离病床稍远一点的椅子上。里贤走过去握住奶奶的手。
“奶奶。”里贤像往常一样亲昵地叫着她。
奶奶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她,笑了:“贤儿来啦,吃饭了吗?”她点了点头,奶奶便又合上双眼。她看得出来奶奶很痛苦,并且没力气多说话,便和阿素一起在床边坐下。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痛苦地呻吟起来了,并且无法吃得进任何固体食品,只能喝点米糊了。
奶奶就这样在呻吟和挣扎中苦苦撑了一周,从吐字清晰到说不出话来。
这天里贤一下了早课就匆匆从学校赶去医院,她看到亲人们都在门口的凳子上吃饭,有个护士在里面。她走了进去,轻轻地叫了声:“奶奶。”奶奶没有应她,只是费力地抬起一只手,她就紧紧地握住奶奶那枯瘦的手,突然间感觉喉咙里有什么哽住一般难受。
下完下午的课,她赶过来时,在病房门口看到里面聚集了很多亲人,医生来来去去,她马上就意识到发生什么了,跑进去看到了奶奶已被一块白布盖住,很多亲人在小声地啜泣。阿素拉她来到奶奶床边,轻轻掀开白布的一角,她看到了奶奶安详平静的脸,瞬间泪水夺眶而出,世上那个疼爱她的奶奶去世了。
程大章整整在奶奶灵前守了一天一夜,他不说话,不吃饭,不睡觉,双眼红肿却无泪。也许他的心很疼,但他只是不在别人面前流泪罢了,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祭奠最亲的人。里贤这样想。
日子又开始平顺地过着,只在偶尔的黄昏校道,哼着自己谱的歌曲时,里贤会追忆起奶奶的音容笑貌。
‘她在天堂里了,就不会有痛苦了,我应该为她高兴。’
有天里贤收到一封来自广州一所中学寄来的信,一看是江志贤写来的。信里恭贺她顺利考上高中了,还希望她能接受他的友谊。这一天,她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伤怀的感觉也泛滥开来。她一方面既想接受他的友谊,一方面又极力想挣脱伤怀的记忆。
‘为了各自的前途,请忘掉我这个同学吧,她的友谊不及你的前途重要。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留给过去吧。不要再来信了,见信必退。’
就这样,她迈着沉重的步伐把这封信投入信箱,又悲伤得不能自己。‘我这样做到底是错还是对呢?’她反复地问自己,没有人能给她答案,校园里一地秋叶,簌簌而下。
她努力要使自己开心起来。每当周末的时候,她就和同学们爬山、去图书馆看书,画画等,慢慢地她就把这件事情淡忘了。
这个时期最困扰她的还是双脚,尽管药力渐渐占了上风,但是痊愈又总是遥遥无期。
‘如果我的双脚能够痊愈,吃再多的苦我都不怕,如果能以缩短生命来换双脚的完好,我愿意折寿几年,只要我的双脚能好起来,我就什么苦都挺得过去。’她向着苍天,双掌合十,虔诚地祈祷。
放假的时候,里贤借了很多皮肤医学书和励志书回家看。在帮忙做完家务事之余,她就拼命地啃书。现在她明白了,没有谁能100%保证这双脚能痊愈,她记起老中医的话:“只要你坚持……”现在两年过去了,什么时候能痊愈没法确定。或许应该再结合一点别的药吧,她就开始从各种医学书上搜罗关于治疗此类病症的药方,然后去药房配药。不过效果也总是很微,它就是不痊愈。只要一天不涂药水,双脚马上就开始红肿、疼痛。她知道,病根一直存在着,总在找时机大行其道!这场人与疾病的战争就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里时刻进行着。
有些痛苦是属于个人的,没有人能完全体会个中滋味。在亲人面前,里贤告诉自己要露出最开心的神情,她不希望他们察觉到她的挣扎。当然也会有非常压抑、绝望的时候,她就问自己:‘我能打赢这场战争吗?我与疾病的战争。想想一路怎么撑过来的吧,不管怎样,我都要奋斗下去!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坚忍与乐观是必不可少的精神辅料,再难治也不会让它这样得意下去,当一天天的强力药物作用下,看它消不消失,直攻它个片甲不留去。’
每天晚上,当睡到半夜的时候,里贤的双脚会因为发热而胀痛。这个时候,她就得把双脚搁到被子外面,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例外。然后她会起床涂一次药水,再躺回去,所以床上总是充斥着刺鼻的药水味。
但是开学后她发现,双脚的多处皮肤开始恢复先前的模样了,疤痕越来越小。‘啊!我的双脚终于快要好了,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我创造了一个奇迹!终于快要好了,原来真的是可以根治的,只要我不放弃,老天啊!原来一切都很公平的,你用心了,并且用对的方法坚持了,结果就会越接近你的愿望的。是的,是这样的。’
当一个人有了信念,就会调动所有的努力去追求,当一个人没有了信念,一切就停止了。
那个秋天,她惊奇地看着双脚慢慢痊愈,疤痕开始脱落,现出了一层健康的皮肤。她闭上双眼,在胸前划了个十字:‘感谢上苍,感谢磨难,感谢自己,感谢亲人和所有遇到过的人。’
然后她做了个深呼吸,任欢喜的眼泪肆意流淌。她体会到了生之奇妙,磨难所带来的摧毁力是强大的,不同的心态,不同的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把每一次磨难都当作一次考验来面对,人的心态就变得积极起来了。她对自己说。
她去布料市场买了些布,照着自己想像的美好样子做了一条漂亮的大摆长裙,款式是刚好可以露出双脚的。站在镜子前,摆动着宽大的裙摆时,她定睛于自己的双脚,竟然没有任何疤痕,看不出生过病的痕迹。太好了,太好了。她又仔细审视镜中的人儿,在那依然天真烂漫的脸庞里,双眼有了一种光芒,此刻由于内心的喜悦而显出一种热切的生机。‘我长大了。’她对着镜中人说。
转眼到了高三,里贤和同学们一样,在考虑未来的走向了,是继续读大学还是毕业出去工作呢?同学们大多都是乡镇里的孩子,家庭条件都不算很好,很多人都决定毕业后就出去工作了。
她在想,既然好不容易都读了高中,那当然应该争取读大学的。但一想到那么多辛苦的家长们可能要去借钱供孩子们读书,她便无可奈何了。她是家里的老大,如果再读几年大学,父母都已经很辛苦了,年纪也慢慢大了。一想到在广州辛苦工作的父亲,她的心就隐隐地痛。这些年来,父亲为了支持三个孩子读书,他把自己的理想都搁着了,他一直想去攻读建筑的,但都因为这个家而只字不提了。里贤很矛盾,是否应该继续读书。她写信给父亲,讲了她的顾虑,父亲很快便回信说:“多读几年书对你的思想和前途有助益,为父在广州这几年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个道理。社会在发展,需要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常言道‘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至于学费方面。你不必过于担忧,为父早有准备。”她释然,开始专心读书,开始考虑报读专科还是本科,尽管明白自己也可以考到本科,但是实在不忍心再增加父亲的负担。‘读专科好了,少读一年,可以减轻父亲的不少负担,再说,读了专科出来,以后要想再读,还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的,那样就不用再增加家里的负担了。’
于是,第一志愿里她一律填专科学院。
那年的夏天,经历过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焦心等待之后,她收到了本省一所著名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修读公共关系学。学校离家大约五个多小时的车程。
父母都很高兴,然而这种荣耀的感觉是很短暂的,她很快就考虑到了每年5000多的学费,还有住宿费以及每月的伙食费都落在了父亲身上。她看到父亲的两鬓已经有白发,岁月已经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她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她安静地打点行李,家里什么活都争着做,好吃的都留给父母和爷爷吃,她觉得只有这样,才公平些。
去学校的那天,全家人送她去车站。一路上,她一声不吭,父亲一直说:“安心读书,安心读书,读出来就好了。”她点头,父亲的话在她听来特别酸涩。
坐上车,望向车窗外的树木在往后退,从车后镜里看到亲人们的身影越来越小,她决定读书时期尽量自己赚伙食费。
‘做家教,或者去餐厅当服务员都可以的,反正尽快找份兼职。’她一边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一边想。
办理完开学手续之后,便迎来了大学生活,里贤才发现大学生活真的比中学要轻松多了,课程排得并不紧,强调自学。从以前的繁重作业到现在的一周才上几节课,这种转变令她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感觉身心失重。她害怕空闲,也在这个时候,她开始留意找兼职。
不久她就找到了一份家教,周一、三、五晚上就去给一个四年级学生辅导语文、数学。每晚两个小时,可以得16块钱,她很高兴,开始用本子纪录她的收入。
她还想办法申请了勤工俭学,包下了学校六个自修室的卫生清洁工作。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扫卫生一次。她还带动大家支持环保,把学生们喝完的饮料罐收集起来拿去卖。一毛钱一毛钱地积攒起来。如此下来,她的收入基本上可以解决每个月的伙食费了。
一个月之后,她写信给父亲,叫他不用再担心她的伙食费:‘我做家教就够我的伙食支出了,请你不用担心我的伙食费了,你自己多保重身体,不要太省。’
闲时,里贤会做几套裙子来卖,她知道学生们都没有多少钱,所以她尽量压低价钱来卖。她喜欢做成蕾丝的缎带或者优美的蝴蝶结,甚至有时会在一些细节的地方绣上几朵花。由于她的手工非常巧,缝出来的裙子都很别致,而且很有灵气,所以她的设计拥有了一小批拥戴者,他们经常拿着自己想像的款式来叫她做,她通常能做出让人惊羡的美感来。虽然买的人不多,但也比往常增加了一点收入。于是她几乎不开口向父亲要伙食费了。不过,有时候,间隔几个月,父亲还是会给她汇一些的。‘我知道你很独立,怕你缺钱花了也不问我要,所以汇上一点给你,多几个钱在身上好办事。’
当然,也有过好几次,没有找到兼职,而只靠自己卖出了几条手工裙子来支撑过一个月的。那时候,她就买回一箱方便面,餐餐吃方便面。偶尔饿得实在难受了,就去饭堂买份快餐吃。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够好的了,因为学校里有很多学生是借钱来读书的,有的是一顿吃一碗白粥和一点咸菜的。她和许多同学们聊过,发现在大学里只有小部分的学生会觉得这几年过得舒服自在的,大部分学生会感受到经济的沉重压力,在漫长的三四年里,需要家庭承担巨大的经济支持,所以这些学生总会在一种自豪与不安甚至愧疚中度过,常常盼望着尽快毕业,以便努力做事告慰辛劳的家人。
对于她这种学习成绩好、模样又端庄文雅、举止不俗、看起来像出身不错的学生,平日里却又非常能吃苦、懂得勤俭奋斗、丝毫不会眼高手低,同学们对她的评价自然是褒贬不一的。无论来自别人的是夸奖或是不屑,她都报以宽容的一笑置之。
大学校园也像一个小社会,社会的现象可以或多或少在这里窥见一二。比如为人处事、善恶美丑的事情等,里贤都会接触到,这个时候她就会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开始慢慢成熟,慢慢独立。当然,学校是最有学习气氛的地方,但通常只有小部分同学懂得抓紧这几年的光阴来学习,因此一旦踏入社会总会或多或少地后悔以前对光阴的挥霍,意识到要学习的还有太多。
也有时候里贤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无聊、迷茫,甚至感到很没落。但每每看到了一本励志的书或者一本人物传志,被书中人物的精神所感染,就会马上变得精神抖擞,对生活激情澎湃起来。里贤告诫自己,必须要不断地积累见识来提升内涵,否则,虽然年轻朝气的微笑很美,但还是会透出虚弱与空洞的,那样的一张脸,不会有持久的吸引力。于是她开始广泛地阅读各种文学读物,接触到了许多有深度的作品并且从中获益良多。
她在日记本里写道“在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中生活,同时也意味着你要有较高的自我约束、鞭策、分析、调整的能力。是否有正确的道德、是非标准?是否有正确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有位女科学家曾说过‘一个整天想正儿八经的事情的人和一个整天想歪门邪道的事情的人,差别会越来越大的。’这个年龄段的人也许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更重要的是提升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可因为眼前的一些小困难不好克服而走上歧途,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去掉依赖之心,要活得自尊、自重,眼光要放长远一些。我想,这才是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吧。”
在大三的时候,她想自己挣学费,于是她开始每天花一些时间来设计制作衣服,到了周末她就拿着那些做好的衣服,拉着一个长排的挂衣竿到学校不远的一个路口上售卖。把微薄的收入一点一点地积攒起来。
有一天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士在她的摊前傲慢地把衣服都看了一遍之后说:“你的衣服好看是好看,但都不是今年流行的款式。”
“流行的款式已经到处都是了,大家穿的都差不多我感觉没什么意思,所以决定做点不一样的。”她微笑着回答。
“但流行的款式更好卖呀。”对方开始热乎起来。
“谢谢!不过,我不太想走大众路线。”
“我看你说话倒是头头是道的,但你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女士斜着眼睛看她,满是不屑。
“也许吧,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她依然笑着答。
“不知道怎么想的,容易赚钱的门路居然还有人不想走。”那女士嘟囔着走了,神情颇是不悦。里贤笑了笑没有再和她说话,反正 ‘话不投机半句多’。每一个人的路都不会一样,别人的成功可以借鉴,但她可不想复制。
里贤还喜欢在暖暖的午后,踩着松软的落叶,踏着柔和的阳光,走进校园背后那个老树林里看书,靠在斑驳残旧的石墙边,安静地看。阳光细碎地从头顶的树上照射下来,舒服自在得直想时间就此停驻。她在这个老树林里看过了不少受用一生的书籍,为此流过不少激动的热泪,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
毕业的时候她回想起这三年,觉得是读书时光里最不可思议的三年,没有太多高低起伏的体验,离开的时候都像发了一场梦一样。向着校园挥一挥头,笑着说:‘终于毕业了!’
坐在车上,她仍然在思索一个问题,这三年,可以说是她有生以来最安宁的时光了,她甚至有些不安,这种安宁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磨难来临呢?
里贤安坐在座位上,观赏车窗外的风景。时间过得真快啊,还有5个月就满22岁了。往后的日子会怎样?她想,她回去之后要尽快寻找工作了。
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她穿着自己做的宽脚深蓝色休闲长裤,在裤头处绣了几朵火红的牡丹,上衣是白色的棉麻布衣,宽松的款式,洋溢着淡淡的波希米亚风格。她非常喜欢这样的装扮,舒服、随性、优雅,是她的风格。迎着风的感觉多好啊!她微笑,脸上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在说话,她看过去,是右边临窗座位上的两个女子在说话,一个年轻苗条的和一个稍微年长、有点胖的。她向那边望去的时候,年长点的那个女子正好也望向她,那脸部轮廓好熟悉,记忆起作用了,这是她读初二时的同桌,初三时吵过架的艾美。6年不见了,艾美看起来有了一丝妇女的神态,她刚才听她身旁的女子叫她大嫂,那么她结婚了,以前听同学们说,她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书了。
美也看见了她,从神情上看来,她也认得她。艾美的脸上没有了当年的不可一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略显呆滞,艾美看向她的眼神,没有热情,也没有怨恨。她一边和她的姑子说着话,一边时不时地看一眼里贤。
里贤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小时候的一切我早已让它过去了,是否应该打声招呼?说什么好呢?然而还是久久地无法打招呼,也无从问起,似乎没有了问候的语言,就这么沉默着,最终什么都没有说。‘有时语言是多余的’她今天又一次深刻体会到。当艾美再次把眼光投向里贤的时候,里贤便向她微微一笑,艾美便不再往这边看了,而是开始和姑子聊起了家常。
里贤也开始把眼光投向窗外。里贤明白,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仇恨,仇恨是一种灾难,只会让人活在深重的苦痛之中。时间把很多东西都冲淡了,也给机会让大家重新成熟认识了一些问题。如果不是她曾经的尖锐敌对,自己可能不会有今天的坚强与豁达,现在里贤从心里感谢她。
里贤在家呆了四天,便决定前往深圳寻发展。她把自己穿的衣服收拾妥当,把家里上下拾掇了一番,就去了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