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0、汉和帝与邓绥(九) ...


  •   室中霎时间便是一静,他未闻回音,却见面前的原本从容淡若的少女蓦地垂了眼睑,微微抿了唇角,耳根处浅浅泛红。

      少年一怔,蓦地反应过来——才只是小姑娘呢,以往只怕连外男都未见过几个。冷不丁听了他这样的话……也难怪窘迫成这样儿。

      “不必。”邓绥勉力平复了神色,力持平静地轻声吐出了两个字,应付了眼前的窘境。

      室中并无宫人,所以她服侍天子散了束发,褪了白舄和绢袜,再宽了外袍,除了中衣,只余贴身的泽衣,缓缓躺到了床榻上。

      十七岁的少年,脱去了锦衣华服,一身盛饰后,便全然褪了原先的端凝气度,仿佛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温文秀静的病弱少年……

      此刻,他安静地平躺在素漆床榻上,十分配合地暗自调理着吐息,并阖上了眸子。少年青润乌泽的长发披散了下来,柔和地迤逦在身体两侧,衬得他秀郁沉静的面容多了几分孩子气的青涩。肤色是病态的剔白,这样静静躺在这儿,几乎隐约可见他眉额侧细细的淡青色脉络……孱弱得简直令人心惊。

      邓绥按下了方才有些浮散的思绪,清定了心神。而后在床畔的茵席上敛衽跽坐了下来,缓缓抬了手,纤纤十指轻轻试探着落到了他额头……

      此时的按跷之术,除了需药物辅助的摩按之外,大抵分按、靡、中骚指、括四种指法,而邓绥皆是驾轻就熟。

      被略带了凉意的温腻指尖,以轻柔的力道触上的一瞬,少年身子似是略略一僵,但幸而,她舒缓温和的动作,让他渐渐又重新放松了下来。

      邓绥以靡指轻轻地柔按,动作舒缓,屈伸有节,听着他一分分匀静下来的呼吸,她不变延伸着手上的穴位,一路自眼侧睛明穴到颈间人迎穴……

      直至胸前风池穴时,天子已恬然入梦,匀细的呼吸中带着微微清酣,显然已睡沉了。

      邓绥这才顿了手,已近定昏时分,殿室中全然笼了夜色,不见多少光亮……外间的宫人们自是不敢入内掌灯的,方才见天子进了内寝,一众宫婢寺人便已识趣地止了步。

      邓绥静静在床畔跽坐了会儿,舒缓了下有些发僵的双臂指掌。而后径自起身,点亮榻侧小漆几上那盏青铜朱雀灯。焰光莹莹而亮,暖黄色的光晕映着素漆床上静静沉眠的天子一张秀郁沉静的面容,如此安和恬然。

      邓绥立在床畔,看着十七岁少年安然的睡颜,不由陷入了深思——刚刚逼死了自己的族兄,他心中想必颇为沉郁罢?

      北海王刘威,乃是当今天子的同宗兄长,因谤议获罪,两日,在押送入洛阳的途中自尽身亡,消息今日刚刚传入京中。

      当年的文帝宠纵幼弟淮南王,未必不是存心养成其恶,意在捧杀。但她眼前这个人……却是当真心软呵。

      她方才细细缕析,同他评议淮南厉王与汉文帝之事……想来这一番劝解应当奏效了。如今按跷之后,又一夜好眠,明日想必就能缓和上许多罢?

      ※※※※※※※※※※※※

      翌日,平旦时分,嘉德宫。

      刘肇睁开眼时,微微蒙昧间,入目的便是头顶文杏横木之上张施的雪青色丝织承尘,无纹无绣的素淡颜色让他一瞬觉得有些陌生,而生才惊觉自己此刻正躺在陌生的床榻上。神色微怔了片时,思绪渐渐清定,而后方才重拾起昨日的种种来——

      因听了族兄自尽的消息,心底里闷窒难言,是以在宫中四处随意走动,权作散心,不知不觉走到了嘉德宫前,索性便进了来,继而见到了此间主人。

      以往,他只记得这嘉德宫是赐给了新入宫的邓氏。因为是已故护羌校尉邓训的长女,邓训一生履正奉正,堪称一代良将。而邓氏又为其父服丧三年,孝名昭彰,所以,于情于理都应当封赏厚赐……于是当日在宣室殿便封了贵人,赐居这临近主殿的嘉德宫。

      至于其他……这偌大的后宫,除了长秋宫,他向来不怎么留意。

      是以,昨日心绪繁乱间到了这儿,见到邓氏,与她相处片时后,当真是颇为意外的。

      才只十五六岁年纪的少女,竟熟阅经史,且颇有见地,如斯颖悟剔透。而况,若没有记错,昨日是因她替他按跷才得以入睡,且一夜安眠……他自幼体虚孱弱,平日里心悸少眠,已经许多没有睡得这般酣沉过了。

      当真是出人意表呢。

      少年天子正微微出神间,便听得有轻悄的足音渐渐自门边走近了过来。透过眼前一道雪青色的轻纱帷帐,便影影绰绰地看到一个娉婷的身影立在了帘帷外,少女隔帘恭谨地敛衽为礼,而后便响起了她清宜入耳的语声:“陛下,已近卯初了。”

      --再过大个时辰便是早朝了。

      “嗯。”刘肇在帐中轻应了声。方才醒来,见天光大亮,他便明白是该起榻的时候了。

      说着,少年天子在帐中推枕坐起,而后抬手掀开了帘帷。

      帘外那一抹素淡的雪青色衣袂就这样毫无阻隔地映入了眼帘,清姿玉质的韶华少女,绾着最简单不过的螺髻,一袭白缘雪青色曲裾深衣,仍是记忆中淡静安然的姿态,恭谨却从容。

      见他已然醒了,少女仿佛放下心来似的,眸间神色略略一松,而后轻声询道:“需妾服侍陛下更衣么?”

      闻言,刘肇怔了瞬,而后微微颔首。

      昨晚天子宿在嘉德宫后,早朝的衣冠便送了过来。这一袭皂色深衣庄重沉肃,系印配佩,缀饰繁多,邓绥服侍天子穿戴洗漱完毕,首尾花了小半个时辰。

      而待刘肇在一众宫人随侍下出了内寝,外殿居中的蕉叶纹髹漆食案上已摆好了今日的朝食——

      云气纹青铜鼎中的羊羹浮着袅袅雾白的热气,浓郁的鲜香弥开了半室。玉盂中盛了鸡纤与牛脯炙,红白相对,色泽诱人,另有枣脯佐餐,配了乳酪为饮……满满一案的饭食饮馔,皆是温补之物。

      菜品食以朱绘小食案分作了两份儿,刘肇与邓绥分东西落座,而后便各自静静用起了饭食。

      似乎饮馔十分合口味,刘肇箸匕未顿,各样儿都用了不少,可见十分称意。

      “宫中新进了庖人?”天子有些意外地问,这回的菜品他往日并未见过,口味淡而不寡,颇为合他心意……更难得,满满一案饮馔,皆是温补养身、补血益气之物,正对他的病症,可见这庖人竟谙于医理,委实了得。

      邓绥闻言,一时间怔了怔,而后微微垂了眼睑,并无答话,似是语凝。

      刘肇见她色,略一思忖,心下大为意外——“今日的朝食,是你亲自下厨?”

      邓绥此时方轻轻颔首,但并不居功:“妾在家中时随母亲习过烹饪,所以惯于自己入厨。”

      刘肇的想法被证实之后,几乎是怔了瞬——他长到一十七岁,因为身居尊位,也算经见不少,但眼前这个女子……实在太过令人意外。

      …………

      自十月末头一回驾幸后,天子每隔些日子总会来嘉德宫一趟,而且,近日里竟是愈来愈频了起来。满殿的宫人们从最初的惊诧讶异,到转而惊喜,直至如今,已是见惯不惊了。

      论起来,圣上每每驾幸,多数时候都是在同贵人聊经史,论时事,有一回来了兴致,还曾命宫监取了主殿中那幅地域图来,两人议起了近些年间北疆的战事。

      贵人亲手烹的饮食总是十分合圣上口味,二人同案而食后,也会聊些前朝饮食、膳谱菜品之类的趣闻逸事,而晚间,贵人多会为圣上按跷助眠……

      自家贵人这般出众拔俗的女子……也无怪乎连圣上都日渐动了心罢?

      而嘉德宫内殿之中,此时正是一派暖意融融。

      洛阳地处北方,入腊之后便愈见寒冽起来。殿宇的四面火墙散着热意,室中那张素漆书案被搬到了东墙边,暖厚绵软的熟褐色熊席,一双少年少女围案而坐,正议论着案上朱漆木奁中置着的一块碧玉。

      “掸国送来的贡品大多是自产的玉石,这是其中品相最好的一块。”刘肇看了眼奁中那一块湛碧似水、温润莹泽的美玉上,淡笑着向近旁那一袭雪青曲裾的少女道。

      邓绥抬手自奁中取出了那块半尺见方的碧玉,细细端量起来,温润细腻的玉质,却难得灵透明莹,浑然一汪湛碧潭水也似——果然是绝世的美玉。

      大汉的传国宝玺,乃是当年秦始皇帝以和氏璧雕琢而成,堪称稀世奇珍。若单论玉质,眼前这一块……竟不逊宝玺分毫。

      “陛下,似这般品相的玉石,那掸国使者带了多少来?”少女缓缓将手中的碧玉放回了髹漆木奁中,缓了片时后,问。

      “与这块不相上下的,还有十多块,最大的一块约有三尺见方。”刘肇见她神色认真,便也答得郑重。

      “如此看来,在掸国,玉石之类大抵不似我们中原这般贵重。”邓绥略略思索着,说道“掸国虽地小民寡,但距我大汉数千里之遥,气候异宜,出产的丰物应当也是迥异。”

      “陛下,不若向那掸国的使者细细问询,看究竟还有哪里物产是我大汉所稀有的。”她沉吟了片时,一双似水明眸亮了亮“若有谷物粮食之类的新种,又适宜中原种植,那便是天大的幸事。即便退一步,有良马之类,也可以引进。”

      说起来,如今大汉最好的战马——宛马和乌孙马,可都是出自西域。

      “再不济,玉石珍宝之类,可以互通贸易,也是一桩好事……”少女语声明润,清宜入耳。

      刘肇细细听着,目光里不掩嘉许,但随后,似是想到了什么,却转而有些无奈。他看着条分缕析、针砭利弊的少女,轻叹了声道:“这些事情,若要问个清楚,却是不易。”

      “为何?”邓绥神色有些疑惑,论理说,大汉乃□□上邦,那掸国的使者即携礼来进贡,自是态度恭谨,知无不言的……问个话又难在哪里?

      “言语不通。”刘肇笑意里带了几分无奈,四字以应。

      邓绥闻言,一时也怔住了,而后也有些忍俊不禁……竟是这个缘故!也实在出人意料。

      “论起来,掸国是头一回遣出使来我大汉。”甚至,以往从来都不知在距大汉数千里之遥的东南之地,还有这般一个撮尔小国。刘肇缓声叙着详情“随他们的使者前来的倒有一个译者,但汉话却讲得含糊……许多地方词不达意,十分难懂。”

      少年仍是随五时色着皂色直裾深衣,拥着一袭绵厚的玄狐裘,但面色却是如旧的苍白,不见多少血润。

      “原是这样。”邓绥明白过来——即如此,那只能从长计议,等那译者将汉话学通了再说。

      说话间,她似是随意地自壁间带钩上取下了火钳,既而十分自如地执钳探到了案下那只双链耳的圈底支足银炭炉里,谙练地拔弄了几下,那炉炭火重新旺了起来,不一会儿周遭便又暖和了几分。

      酡红的火光映着少女清丽无双的眉眼,向来从容淡若的面庞,此刻更显出几分令人安心适意的宁静来。

      刘肇就这么静静看着她拢火,一时间竟微有些发怔。

      邓绥微微垂着眼睑,看着那灼红的焰光,似乎微微恍了神,语声变轻,有些不自禁地转开了话头:“记得幼年时,每到了腊月寒天,阿父便像这样在书房里生了炭炉,我们兄妹几个尚是稚龄,总爱围在炉边,缠着他说故事。”

      她仍低着头看炭火,温声娓娓而叙“阿父他虽一惯端严,但那时候赋闲在家,镇日里十分清闲。所以,实在给我们几个磨缠不过时,便只得耐下性子来说一些早年经见过的坊间趣事。阿父他其实并不擅言辞,所以说起故事来算不得十分生动,可奈何那本身都是些太过传奇的事儿,所以每每仍引得几个小儿惦念许久……”

      一旁的少年天子,只神色安然地静静听着,神色极为温和。

      “后来啊,待年纪渐长,妾便开始随兄长一处读书识字,一二年间便自己看得懂许多书了。也是自那以后,才渐渐不怎么缠着阿父了……”少女说到这儿,似是陷入了恍惚的追忆之中,眸光无意识地落在案下炭炉中正炽的酡红火光间,神色略略怔然。

      她静静看着炭火,刘肇静静看着她——他自己的孩提时候是怎么过的?

      那时候,父皇镇日里政事繁冗,从来也没有什么闲暇同他们这些皇子公主聊闲话。而母后她--

      他总是不讨她喜欢。

      四岁上封了太子,五岁开蒙,所以,自七八岁上,他的日子就是几位博学鸿儒轮番教授,督导诱掖,被一堆课业压得几乎喘不过气……五岁大的稚童,整日把自己拘在东宫练字学书,时时勤习,寒暑不辍。

      长了他一岁的阿兄刘庆,过得就要自在快活上许多。每每游园泛舟归来,看着还苦苦练字的他叹气——这么小,何必把自己折腾得像个小老头子?!

      可他自己知道,只有他课业出众,才能得诸位师傅们夸赞,才能令父皇心悦,才能……稍微讨母后一点点喜欢。

      所以,小小的稚童,即便是难得的闲暇,也喜欢一个人躲进云台的书阁里,静静读史阅经……数年下来,竟读完了整面南壁的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0章 汉和帝与邓绥(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