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 何处归程 上 ...

  •   天佑二年七月,林晴朗在赵国沅江兵败后终于又一次真心的展开笑颜。之前,钟长缨等人来访让她得到齐燕之平安的消息。其后,沈唐、花月娘历经艰辛从朝凤逃脱抵达北程州,他们的到来不但让晴朗和闺中密友的花月娘重逢,还带来了朝凤沦陷前后的确切消息。
      林晴朗得到两人到来的消息,不但派出人马前去迎接,还亲自到门前等候,见了月娘两人自有一番悲喜。待到房中坐定,她见月娘虽有些疲倦之态,气色到还好。又见沈明知依偎在她身边,言谈举止间十分亲近,顿时知道这一番同甘共苦,沈唐终于让花月娘再度动心。她想花月娘多年以来为了与李钦间的那段感情吃够了苦头,而今若能与沈唐相伴,倒也算是上天对她的补偿。
      花月娘说,当时朝凤围城,禁卫军和朝凤百姓皆全力迎敌,城上城下血战良久。无奈精锐部队都在沅江之战中折损,终究城破。月娘知道司徒清天性残忍,又与晴朗不睦,很早就遣散了府中仆从。她和喜生商议,决定先到王琅昔日行医的住处躲避,隐入民间,等到局势平稳了再行逃脱。她思量自己和喜生都不是要紧人物,司徒清对晴朗的仇恨也没到要把她府中仆从全部搜出来杀光的地步。然而正要离开的时候沈唐来了,带着儿子沈明知往她这里一放——职在守城,无力顾及家小,敬请花娘子援手。月娘没理由拒绝,于是带着明知躲到王琅的旧居,城破之日,沈唐前来,对她说:“司徒疯狂之徒,王琅旧居知道的人太多,毅然不安全。”月娘想到了之前结识的李实一家,于是前往求助,李家毫不犹豫地接待了他们,让他们扮作自家子侄。喜生担心去的人太多惹眼,依然留在王宅。
      司徒清血洗朝凤,林府果然没有幸免,好在那一片混乱里司徒清确实也没兴致追杀月娘喜生这样无足轻重的人物。司徒清登基大典后,朝凤局势稳定,两人带着孩子改装逃出。
      其实,月娘并不知道,破城之前沈慕岚告诉沈唐,皇宫中有秘道通往城外,汉王妃、皇后等将通过秘道逃脱,让他去做护卫。沈唐知道这是姑母的好心,却对她说:“侄儿另有挂心之人,不能弃之独生。”沈慕岚惊讶的看着他,他微笑道:“侄儿恋慕林刺史府的花娘子,愿有朝一日能与她携手余生。”
      沈慕岚又看了他的许久,叹了口气道:“花月娘女中豪杰。”
      沈唐一直记着这句话,他想这应该是沈慕岚妥协的极限了。
      晴朗又问喜生等人的情况,回答说直到离开朝凤还是安然无恙。说到这里,花月娘忽然道:“司徒清这人虽然可恶,对女人倒是一往情深。”
      “范阳公主安然?”
      “岂止安然,我和月娘逃离朝凤时,司徒清已经登基,并下诏册范阳公主为皇后。”
      月娘瞟了他一眼:“阿唐每提此事,口气总是难听的很。”
      “沈唐可是觉得范阳公主在国破家亡后依然托身仇敌乃是不可原谅之举。”
      “他恨不得天下遇到此等事的女子都去跳楼上吊,最不济也该神宫出家。”
      晴朗笑道:“在男子看来,事情确实是如此。”
      沈唐挑眉:“女子又是怎么看?”
      “女子看来……身为人臣,受君王重恩,理当殉主,所以……”说到这里脸色一沉:“所以,沈大人怎得还不去寻死。”
      “这……这怎么能同日而语?”
      “我看没什么区别。范阳公主与司徒清成亲多年,月娘没说错,司徒清虽然不是个东西,可对范阳公主一心一意,夫妻情深。父兄之仇的确是深仇,可夫妻之情就不是人伦之奔了么?何况范阳公主与司徒清有一双子女,母亲之心,怎舍得离开幼儿。所以,沈大人您今天从朝凤逃亡,是将以有为;范阳公主活下去,是夫妻情深、母子相连,在我看来,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沈唐张口结舌,两个女人相对大笑。
      沈唐将刘皇后和一干妃嫔相继赴死的事情告诉了北程州众人,刘呈之听到姐姐去世的消息放声大哭。但是,呈之也得到一些好消息,那就是他的妻子在征楚大军出发后不久就因为收到娘家的一些消息而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刘夫人的娘家在司徒文茂的统辖地,文茂并没有胡乱杀人。
      沈唐和花月娘自然留了下来,沈唐同时在衙署中担任幕僚。一日刘呈之和汉王回来,一群人在一起议论,沈唐忽然道:“赵国支离破碎,各处州县都依附强梁,唯独北程州至今无依,难道林刺史有自立之心?”
      众人皆笑,便有人道:“刺史大人寄望于永川王殿下。”
      沈唐愣了一下,面露哀伤之色,缓缓道:“永川王殿下已经过世。”
      林晴朗瞬间变了脸色。
      “我和月娘稽留在司徒文茂领地时听到的消息。朝凤沦丧后不久,永川王一次外出时被刺身亡,听说……听说刺客是旧陈国人。”
      “陈州……陈州也归了司徒清?”
      “不,陈州部众现奉汉王妃为首,依然苦守陈州,高举赵旗。但是,赵国确确实实已经亡了,刺史当另图它计。”

      和花月娘团圆后不久,八月里,谢白梅第二次到访,双方就互市达成协议。约定在涌江城和璧山县之间的一个镇子设立集市,允许两国百姓每月一次在此交易,同时开放边境,允许两国百姓自由往返。两项协议在这一年九月中生效,这意味着被战乱莫名割断的南北程州的百姓可以再一次与家人团聚。
      临行前的宴会上,谢白梅第一次提起了齐燕之,她赞美林晴朗治理下北程州惊人的恢复速度,吟咏了一首诗赞美安菀初秋的明媚景色——残阳铺水中,瑟瑟半江红;七月初三夜,新月弯似弓。座上众人皆赞,谢白梅笑道:“在下借花献佛而已,这是廖将军麾下掌书记齐大人所作,不到一月已传遍楚国。”晴朗笑笑:“他到颇有闲情逸致。”谢白梅又道:“齐书记琴棋书画均在上品,诗文锦绣、书法潇洒,乃是江南第一品的人物。而今江南才俊皆以结交齐大人为荣。”
      晴朗浅笑着问详细,谢白梅又说了一些齐燕之使楚后的情景,比如在赵王春日宴上的一语惊人。晴朗抚掌道:“人归梅熟后,思发在花前。北程州歌女们早在吟唱此诗。”
      回到后堂,花月娘笑吟吟地说:“齐大人跑了趟楚国怎的转性了?往日写了好的诗作也自己看两眼收起来,甚至烧掉,怎得如今四处张扬了。”
      “他是为了在楚国立身。早听说江左好风流之士,他远来乍到,又非望族,要让江左人物认可,这是最快的法子。”
      月娘心想这点她也懂,关键是齐燕之生性淡漠功名,何必急着立业。倒是沈唐听了哈哈一笑:“齐兄非为自己立业,乃是为他的心爱娘子铺路。他在楚国扬名,林刺史哪一天想要投奔楚国,于情于理都无可非议了。”
      中秋节的后一天,赵凌来见林晴朗向她辞行。他说:“芫芝在陈州苦撑,凌作为夫婿不能袖手旁观。”晴朗等人自然是挽留,告诉他此去千里迢迢,他这样的身份是每一方势力都想要除掉的。赵凌笑道:“我自知危险,然而赵凌既然知道了妻子的下落,却连去见她都不敢的话,凌还有什么面目存活于天地间。”
      众人苦劝无果,最后还是刘呈之一语定论:“男儿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就让阿凌去做他觉得必为之事吧,这是赵国男儿的勇气,也是赵家男儿的价值。”
      数日后,赵凌远行,一袭青衣、几个随从、数匹马。众人送他到十里长亭,折柳惜别。
      赵凌道:“我此去,若得重见芫芝,当竭尽全力图谋东山再起。”
      “晴朗候君佳音。”
      赵凌又道:“若无力再兴赵国,凌则退而守陈州,但活一日,便保陈州太平。待到有朝一日,林刺史看中的英雄统一扶朗,只要林晴朗一封信、一句话,我赵凌就率土归顺!”
      晴朗瞪大了眼睛。
      赵凌笑得云淡风清,在马上一拱手:“列位,扶朗大地,海阔天空,好自珍重。”
      一扬鞭,猎猎秋风,千里远行。
      林晴朗完全愣住了,过了许久喃喃道:“他,他怎么知道这句话?”一边沈唐听到,低声道:“那时我护送汉王妃到秘道口,王妃说这是刘皇后让她转述给汉王的话。”她又愣了一会儿,心想这大约是哪一次心情好的时候说给赵元戎听得,也不知怎的又让元戎转述给了刘皇后。
      此时秋高气爽,清风拂面,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黄。大难之后,北程州迎来了一个五谷丰登的秋日。
      在从赵凌口中听到苏长安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后,她感到了命运的轮回反复。
      两代君王,一般心意。
      林晴朗忽然觉得是时候再出发了。

      第一个提出北程州应该依附一个国家的人是昔日的赵国尚书令刘呈之,这个当初的赵国宰辅、皇后胞弟率先放弃了复赵之梦。刘呈之是一个理智的人,又或者是少年时就曾有的神官愿望以及后来的饱读经书,使得他更为随遇而安。赵凌奔向陈州后不久,刘呈之在一次议政时说:“北方局势渐定,往后北程州要应对的战斗必然会增加。此地北接中州、南扼楚地、东连蔡、郑,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往后是不是要继续以一己之力对抗北方群雄,我们都该好好想想了。”
      众人皆静,自长史而下,都是相互看看,没人想第一个表态。
      过了许久,林晴朗道:“沅江之战后,我下定决心继续效忠赵国,那是因为我寄希望于永川王殿下。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或许确实该如那句话‘扶朗大地,海阔天空,各自珍重’。”
      众人依然不语,还是刘呈之第一个开口,他笑着望定晴朗道:“刺史大人,北程州的境况和当年您归赵时的情形截然不同。您困扰至今,恐怕就是没想到这一点吧。”
      晴朗“啊”的一声,露出惊诧又释然的神色。
      肖归雁几个依然迷茫。呈之于是微笑着解释道:“当年林刺史自荆左刺史归赵,名义上是沈尚书力邀之下,举城来投,事实上……”
      “事实上,是前狼后虎、兵临城下,迫不得已而降。”
      “无奈而降与怀璧则主大不相同。当年您归降之后立刻失去了荆左,只身进京,自后自然是一切从头开始。如今林刺史不管选择哪一方霸主,都还是北程州之主,照样保有二十余万百姓、上万精兵;倘得明主,自是从此安定;若是将来遇到更值得辅佐的人,随时都可以带着北程州脱离,另择良枝。”
      “所言既是。”
      “北程州一面楚国、一面新陈,林刺史就选一个顺眼的凉亭先歇歇脚吧。”
      晴朗苦笑:“仿佛也没什么好选的,我林晴朗再无用,也不会投靠司徒文茂。”

      九月十五,三秋时序。沅江澄澈明净,江岸层林侵染。这一天是楚国和北程州约定开关互市的日子,州衙在大半个月前就张榜告示,榜文贴出的那一天,北程州百姓奔走传讯,榜文前总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在一番“真的,不是骗人吧”的征询后,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北程州数十年来楚国儿女,他们中很多人有亲属在南程州。尽管林晴朗上任之初曾允许壁山等几处百姓回归楚国。然而,大多数家人分割两地的,都没有勇气,也没有必要为之抛弃一切,于是只能自此割断。现在,双方互市,且允许自由往来,这意味着许多分割的家族可以再度团圆。壁山等地多为流民和难民,在楚国没有亲眷,可听到互市的消息依然欢欣雀跃。
      集市开放的第一天定在九月月圆之日,自辰时到未时,两国百姓都可在此交换物品。开市之日,林晴朗亲自前往。长庆集里张灯结彩,刘呈之作为壁山官员早早抵达,见了晴朗一行笑道:“若非互市,这镇子怕是上百年都没那么多高官聚集。”又道:“为了各位,县内的武官半个月没歇好了。”晴朗笑道:“看看,呈之这是在怪我们扰民。”说话间,前线来报“程州都督、南程州刺史廖云清已经到了集镇外不到十里的地方。”
      时隔五年,林晴朗再一次看到了廖江城之子。
      廖云清这一天是以程州地区最高长官的身份出现的,一身三品官服,绯红颜色衬得年少风流、意兴遄飞。陪伴他前来的多是涌江城军官,以及南程州司马、长史。晴朗远远望去,没有看到齐燕之的身影。正叹了一口气,北程州别驾丁源“啊”了一声:“赵王殿下!”
      “什么?”
      “廖将军身边的那个锦衣人,那是赵王郑旻。昔日属下见过他几次,不会看错。”
      “赵王……现如今是越王了。”
      楚国皇帝于八月末下旨,改封赵王为越王,以滨海沐州为食邑。东海地方为楚国富饶地,宋王、安乐王皆封在周边,这次改封直接震动了他们的利益。郑旻在边关安定之后,再一次摆出了安定内务、大权归揽得态势。此举自然引起了尚书令、中书令的激烈反对,门下令却没有太大表示,反对者们捶胸顿足:“门下省,江郎之天下。”江郎,也就是门下侍中(鸾台侍中)江映白,此次改封的首提者就是此人。
      双方官员举行了开市祭祀,敬请扶朗众神保佑此地公平交易、人民永享太平。
      仪式终了,热热闹闹的集市开始了。晴朗在壁山县衙设宴款待楚国众人,一干人分宾主落座后,晴朗对着郑旻深深一礼:“赵国皇帝座下,北程州刺史林晴朗参见越王殿下。适才人多繁杂,不能全礼,请殿下恕罪。”
      郑旻扫了眼北程州众人,旋即拱了拱手,笑道:“旻久闻林刺史大名,冒昧前来,当请林刺史及北程州诸位勿怪。”
      晴朗谦逊了两句,忽然脸色一沉:“越王殿下当下为楚国之主,若是下官一声令下,半个楚国就在下官的手上了。”
      郑旻凤眼微眯,挑眉道:“林刺史这样能在乱世中使区区一州巍然于洪流之中,如此见识的人物,如何会做这般与人与己皆无利处之事?”
      晴朗笑笑,坐下肖归雁忽道:“恰如殿下所言,有见识之人不会做与己无利之事。殿下日理万机,楚国内政未稳,殿下只身涉险想必不是来看看北程州风光那么简单。”
      “不错,本王此来,是向林刺史和北程州诸位表明楚国的诚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二章 何处归程 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