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公元2世纪应劭写的《风俗通义》,记载东汉首帝汉光武帝刘秀享国之后,把首都从长安迁往洛阳。在迁都过程中,搬运书籍的车,据说是“载素、简、纸经凡二千辆。”
素,指的是帛书;简指的是竹简;纸就是纸质书。
所以,纸质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被皇家收藏了,而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这个事情也成就了成语:洛阳纸贵),因此可以说明晋代的时候纸张或者说纸质书已经在富贵人家中普及开来了。
那么唐宋时期应该就已经是开始普及到寒门这种曾经显赫过的人家了,文里现在对应的时期差不多是贞观时期,因此设定为皇家和贵族教育以纸质书作为教材,简书是课外书一类。
所以,这章里面是几本书,不是几册书。
如果后文中出现册作为计数单位,那么对应的书就是简书或者帛书了。
唐宋时期儿童启蒙教材一共两本:《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周兴嗣编撰的一部童蒙教材,内容包含一千个不重复的单字,按照四字一句的格式编排,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蒙求》则是唐代李翰编写的童蒙教育书籍,旨在通过列举古人的言行美恶,并参照声律来教授幼童。
其中《蒙求》原著已失传,但敦煌本《蒙求》的发现为复原其原貌提供了重要依据。
虽然《蒙求》的作者李瀚是唐肃宗年间的人,但这里就不做太过详细的考究了,两本都当做这个时期已经出现的著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