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老板的“最后一公里”业务虽然起步颇为艰难,但摊子支起来之后,小范围的试点做的还算顺利。这些有老板自己头疼,秦宋玉隔岸观火,颇有意趣。一旦范围铺开,估计就再没经历搭理她。虽然这几年老板也没怎么回国,至少来巡查公司的那种回国也有三两次,一个星期能回封电邮都算客气。
对于可能发生的有人找老板暗暗告刁状什么的,只要不撕到她面前,无所谓。公司大了,女孩子也多,各种八卦满天飞,什么风言风语都有。觉得她整天闲着喝茶或者动不动借着出差的名义到处旅游的人大把,但那又如何?
向员工解释我每天要处理的工作比你们能想象的还要多,尤其是跟老板对接时要看时差,起早贪黑是免不了的?出差辛苦的一批,远不如在空调办公室坐筹帷幄等吃下午茶?
NONONO,她的工作只用对老板负责。
员工有心思传八卦,多半是工作不够深入。ISO内审搞起来,每个人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有严格遵照工作流程及作业指导进行,OA通告都刷一刷,说不定在别人的奖励通报之上,就能看到自己的违纪处理头条呢?
收到任务完成通知的时候,恰是年底。所有的人都做完了年终考核,拿到了跟考核结果挂钩的年终奖,一些表现优异的人员额外收到了调薪通知。在业务量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有效的成本控制也能让报表更有看头。曾经的磨砺及不断地进修让她在财务和人事管理方面让她被人糊弄的几率大大降低。
秦宋玉的能干,不仅大大减轻老板的负担,更是证明了老板的好眼光。就算没人提,他自己都恨不得自吹自擂,再去鸡蛋里头挑骨头那就不合适了。
工资涨到一定程度,再涨个几千,其实意义不大,她收入的大头是业绩提成好嘛!可老板既然给了,那就接着呗。其实,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问老板要分红,老板大概也是愿意给的;如果她是位野心勃勃的男士,那老板更是早就用股份去套人家的忠心了。
算了吧,她一个做任务的,志不在此。任务完成,万事随心。开心了就继续干,不开心了分分钟走人,何必做这样的捆绑让自己为难?
得知秦宋玉春节回老家,大家都很开心。侄子等礼物,嫂子想刷好感,父母只是单纯地期待一家人团团圆圆。
公司放假跟着政策走,法定七天,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放假当晚的飞机,半夜落地,找了家酒店歇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往家赶,恰恰赶上团年饭。好几年没在家过春节,还真有点想念农村过年的热闹。走亲戚就不说了,光是餐桌上那些满是传统手艺的大菜,就很能勾起人的食欲。林父林母这手艺要是去城里开个店,真不会缺客上门。
这头,蒋敏已经策划好同学聚会。她在机关幼儿园上班,正式编。工作闹心是有的,但休息时间是不缺的。
这些年,春节能回家聚会的同学越来越少。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各有侧重,越来越聚不齐是肯定的。不过,非常明显的是,待在老家的,基本都有家有口,包括当年闹出大动静的吴静,也另外组建了家庭;而脱离父母掌控的,总有那么一两个漏网之鱼,除了秦宋玉,还有位北漂妹子仇丽丽,誓将单身进行到底。聚会的时候,她俩就顺理成章凑在了一起。
一群已婚人士,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总有一个让崩溃的你找到共鸣。单身人士插不上话,在一边沟通南北各种差异:一个招牌掉下来,在首都能砸中五六个有身份的“爷”,在南城能砸中七八个有头衔的“总”;你在北方裹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一个“你大爷”,一个“扑街仔”,可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关衡今年春节去老丈人家尽孝,聚会是妥妥地缺席。免不了有人找秦宋玉打听关衡近况。秦宋玉笑,“这年头独生子女多,春节得一家一年的轮流。这些你们应该比我懂啊!”
已婚人士还没接话呢,仇丽丽倒是学会抢答了,“可不是?我们公司一妹妹,独生女,年年都要去婆婆家过年,跟老公谈不拢,一气之下,直接办离婚了。”
为了去谁家过年吵闹的不少,网上还有关于这个议题的大讨论,但为这个而离婚还是少数。大概,这也算是时代特色。
老家的聚会,比那些所谓的同城校友会单纯很多。谈生意拉人脉的商业气息基本不存在,主要就是看看曾经的青葱少年被时间这把杀猪刀砍过之后都成了啥样。看着一张张被生活狠狠欺负过的脸,各自唏嘘。虽然攀比是免不了,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爱出风头,大家笑笑闹闹,又是祥和的一天。
返回南城,两地的温差让她重新坚定在南城扎根的念头。除了生活的够久,那必须是气温适宜,冬天根本不冷,夏天热得也不拔尖,就夏天持续的时间长了点,这有什么问题?省下多少黑科技打头的保暖衣和大鹅啊!
阳台上的花花草草因为有自动灌溉器保驾护航,还算精神,稍微清理了一下徒长枝,立刻变得疏落有致。
每年她都收到家里寄过来的腊肠腊肉,一些分给邻居好友,一些留着做腊味煲仔饭,别有一番风味。冯姐是北方人,三天两头做些面食,若是恰好碰到她在家,就送她一盘饺子或者几个馒头,她也不能总占人便宜,回礼是必须的。她家悦悦已经上小学,周末各种兴趣班,小姑娘脸上的笑容都少了。减负喊了多少年,越减负担越重。
公司附近的主干道开挖,据说是新地铁线路站点施工,上下班免不了拥堵。秦宋玉不得不将上班时间提前,避开早高峰;再推迟下班时间,避开晚高峰。
落在员工眼里,惊起一滩鸥鹭。秦总又出幺蛾子?难道是在观察哪些人踩着点上下班?
秦宋玉并不提倡加班,她自己就是打工人代表,朝九晚五不香吗?而且,加班是要付加班费的,她正搞成本控制呢!多少工作是上班时间干不完的非要挨到晚饭后?更有一群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贵族,每天下班后在办公室蹭网蹭空调,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都是被周扒皮老板PUA的天选打工人呢!
老板办公室那些用来自用或者装点门面的书都被她清理出去给人事登记,建了小小的图书角。有空就多读书,别沉迷给面瘫小哥哥打call的低幼版养成游戏,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舔狗们何必呢?
可惜,再迅猛的发展势头,也抵挡不住盛极必衰的魔咒。在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出口业务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迟滞模式。连各行各业的标杆都在积极商讨如何应对市场寒冬,她们这样的小公司自然也被迫收缩战线。要么断臂求生主动收缩,要么被市场排挤而失去竞争力,早晚都是一刀。
虽然老板的工作重心在国外的新事业上,但国内的公司也战功赫赫,为他提供了不少资金支持。遇到这种重大问题,老板也不得不飞回来,共商大计。
秦宋玉的方案做的很详尽,从利润,客户粘度,市场风险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加上财务部做的收支情况预测分析,最终选择了比较柔和的方式,跟着政策走,软着陆嘛!那些动不动就喊降薪裁员的老板,太可怕了好嘛!
方案好定,执行却没那么轻松。前前后后调整了三个来月,才将生意和人手重新组合及磨合到位。高风险低利润的部分直接被放弃,全面把控回款,避免坏账。不能只盯大客户,保证中小客户基本盘,为薄利多销创造可能性。
有人不适应新政策,工作更加细化,在客户身上耗费的时间更多,但业绩却没有增长,有些人离开,有些人咬牙坚持。老板总会用另外的方法确保核心人员不会离开。
例如秦宋玉,老板终于开口分红。或许哪天他国外的事业大成,而国内盈利太低的时候,会考虑将国内这个公司打包卖掉?但如果经过内部重组,利润率能保持的话,谁还嫌钱多?先赚了再说。
在这种时候,秦宋玉的收入反而逆市上扬。不得不说,老板想啃你的骨头,必先给点甜头。职场上,这叫双赢。
秦宋玉无可无不可。拖拖拉拉十年的房贷已经还完,两套房在手,存款三百来万,一部分在股市,小赚,但不多;一部分在银行定期理财。
这是她清心寡欲的结果。
大牌奢侈品基本跟她无缘,那些个手表包包金玉首饰都是为了充场面。一天三餐公司全包,代步车是老板划拨的,除了油费自理,其他车辆保险养护等都是司机搞定,公司报销,个人生活开销真的不大。
庆幸的是林家父母如今身体都还康健,并不需要人伺候,还在靠自己的双手赚养老钱。他们很能体谅儿女的不易。
她能做的大概就是多多存钱,出现问题的时候,人和钱,至少有一样得到位。她也考虑过回老家找份工作,就近看顾着这对老夫妻,但N线小城,工资待遇跟南城完全不是一个等级。而且,回到老家,失去了大城市高薪这种光环,相亲是躲不开的。给人当后妈?这完全不是她想要的结局。为了那点功德值,真不至于。
行吧,留在南城苟一苟,退休了再回去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秦宋玉并没能等到退休。
国家出了新政策,原本五十退休改到五十五,轮到她的时候已经改成六十岁才能领退休金。父母渐老,谁能等到这时候?
听说秦宋玉打算提前退休回老家,蒋敏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欢迎她的回归。虽然她也依然要熬到退休,但这把年纪,早就混成了小领导,上班还能累着咋滴?
解开封印的余意虽然跟秦宋玉一样并没能成功走进婚姻,但得到家人的支持,她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快活。每逢节假日寒暑假都呼朋引伴出去旅行,心态永远十八。
五十岁的时候秦宋玉离开公司,老板的儿女对于接手他的生意没有半点兴趣,老板向往的退休生活遥遥无期。想想,他这日子过的,还不如打工人。
侄子大学毕业后,到南城投奔姑姑。里外晃荡了一圈,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生存难度太大,又改主意回老家自己创业。
老头老太太不肯跟着儿子媳妇住,一直留在村里。之前住的也的确不错,老两口身子骨还行,种点菜养些鸡鸭,得闲跟老邻居们聚在一起打打牌说说话,日子也挺得趣。可随着村里同一辈的老人渐渐离世,林家老两口也老了。
快八十岁的人,身子多少会有些隐患。一旦疾病上身,两个老人就支应不开了。秦宋玉回来,自然不可能让老人再住乡下。乡下虽好,但医疗配套还是差了些火候。
之前买在市里的房子早已转手,这种上了年限的老房子,小区设施时不时就要修修补补,舒适度不够。新买的房子更大一些,新建没几年的小区,楼下有花园,就近就能散步;小区外有各种早点铺子购物超市,社区医院也离得不远,有个头疼脑热,走着就能去。
老头老太太攒了些棺材本,但秦宋玉哪里会花他们的钱。每个月给老太太发家用。她说她找了份兼职,给一家厂子做会计,每天只上半天班,一个月三千五,每个月拿来买菜,绰绰有余。老太太被她闺女哄了大半辈子,闺女的话她是信的。
秦宋玉早上陪老头老太太到小区门口吃早点,之后乐悠悠去“上班”。老头老太太则去菜市场逛一圈,回来在小花园跟人唠唠嗑。中午一般是老两口下厨,秦宋玉溜达一圈回来吃午饭。下午歇晌的歇晌,看电视的看电视。
秦宋玉当然没去打工。给人打工一辈子,该消停了。她去的是社区,帮忙做义工。时间不会太久,也不会待在家无聊。多结识一些社区工作人员,有个什么事办起来也方便。
如今老龄化严重,养老问题也就愈发严峻。国家推出了长者计划,对于符合年龄条件的长者提供一日三餐,价格相当优惠,由社区人员送餐上门。除了吃饭问题,还有免费体检等医疗项目,这些都是社区的任务,繁琐,但很有意义。
到周末,她带老头老太太去公园,逛商场,但老两口最感兴趣的还是去超市抢特价商品,感觉能省出一个亿的节奏。
偶尔她也约蒋敏见个面吃饭聊聊天。她家娃考公上岸,小小公务员,钱不多,但旱涝保收,也是无数人眼中的铁饭碗。蒋敏年轻的时候是催秦宋玉结婚的一把好手,如今也开始羡慕她。年轻时大把赚钱,实现财务自由了说退休就退休。
当年早早计划要回老家养老的云和珍,更是羡慕嫉妒恨。同是打工人,为何你这么潇洒?哦,她要供娃。是的,她的好大儿出国留学了。她怎么滴也得再奋斗个十年八年?
哥哥嫂子的生意做的不错,最开始只有一个门面,粮油之类的,后来又扩了一个门面,各种调味品,酱料等等,两口子忙得不可开交。这也是为啥老两口不肯跟儿子住,就怕添麻烦。秦宋玉回来养老,反倒是侄儿多了个蹭饭的地方。
侄儿创业,她一不出主意,二不出钱。出主意容易落埋怨,谁也不敢保证主意真能有效不是?出钱就更不可能了,算投资还是算借?投资还得担心人家怎么运营,会不会血本无归,太伤脑筋;借?别了,就这关系,赚了还好,要是赔了,谁还?林家哥哥嫂子这两口子,父母不用他们管,自己的孩子总该管一管吧?
侄儿来的勤,林家老两口也高兴。不就是几餐饭嘛,出的起。
老太太偷偷嘱咐秦宋玉,存款一定要自己把好,别被人三言两语借走了,以后养老谁都靠不上,得多为自己打算。
人老成精。
秦宋玉倒不用老太太为她操心。就她纵横职场几十年的气场,侄儿还没胆子跟她开口。那些谈项目谈投资回报率的画饼话术,都是她玩剩下的。要是老老实实不作妖,留点遗产给他也不是不行。就她的存款而言,哪怕林家父母活到一百岁,她也能有遗产留下来。
老两口过了二十年老有所养的日子,也看到唯一的孙子结婚生子。临了,他们担心的依然是闺女没人照顾的问题。不过,这么些年看多了社区人员为老人送饭食,接送他们去看病,细心程度远超儿女。只要闺女不糊涂,必定受不了委屈。
送走两位老人,秦宋玉已经七十岁。虽然她一向注重养身,没什么大病,但人老就要认。看着高达9分的功德值,她满意地点击结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