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送我上青云 ...

  •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西归路上,宇文化及鸩杀傀儡皇帝杨浩,僭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建元为天寿,署置百官。

      东都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逼迫杨侗禅让,自立为帝,国号郑。

      河北,起义军首领窦建德自立为帝,国号夏,定都乐寿,设置官属。

      江南,西梁皇族之后萧铣于巴陵称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

      这是几块比较大的势力了,更不要说在兰州称帝的西秦霸王薛举,割据河东称帝的刘武周,江淮称帝的杜伏威、辅公祏等,以及虽然没有称帝,但仍然割据一方的李密。

      当然,不要忘记在关中的李渊父子。

      三月戊辰,傀儡皇帝杨侑进唐王李渊为相国,总百揆,备九锡之礼。

      权臣篡位三件套,咱老李也是享受齐全了。

      四月戊戌,世子建成及秦公世民自东都班师。

      俩儿子也齐了。

      五月乙巳,天子诏相国李渊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

      甲子,李渊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国号唐,定都长安,改元武德,大赦天下。

      并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至此,天下呈五分之势,观其形式,竟与汉末三分相似。

      但后世之人著书论及汉末天下之势时,曾有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话不假,但仅仅立国三十八年,统一中国三十年而已的隋朝,显然当不起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的“合”。

      这也注定了冥冥之中,会有某人一统天下,再造华夏之盛。

      这个人不仅要重建一个统一的帝国,更要建设一个长久的帝国。

      会是谁呢?

      历史正在选择新的主角。

      长安城外,驿站。

      一大早,长孙无忌备好车马,正准备接母亲和妹妹上车。

      跟着妹夫班师回朝之后,他一下没歇,直奔晋阳,接母妹回长安。

      长孙嫣身体不好,不能颠簸,一路上走半日歇半日,走了足足一个多月,终于到了长安城外。

      今天就是进城的日子。

      高夫人收拾完毕,就要带着女儿上车,却见远处有个人影,正骑马奔驰而来。

      “嫂夫人,嫂夫人!”长孙顺德一路骑马狂奔,总算赶在两人上车前,赶到了车架之前。

      他翻身下马,给三嫂见礼,长孙无忌和长孙嫣兄妹俩也给叔父见礼。

      当年长孙顺德逃兵役到晋阳,被李世民收留做了门客,在晋阳帮着李家打理产业,也没少帮衬高夫人母子,因此两家关系颇好。

      李渊起兵时,长孙顺德在晋阳帮忙招兵买马,起兵之后,被李渊拜为统军。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皆有战功,更有活捉屈突通之功,立下大功一件。

      当然,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和秦王的这一桩姻亲。

      长孙顺德满脸堆笑:“来给嫂夫人报喜呢,前日甲子,亲家已经登基为帝,封了咱们侄女婿做了秦王,也封了侄女做秦王妃呢。”

      这个消息昨日便有人报给她们了,高夫人没有提,只笑道:“我说呢,今日早起听得窗外喜鹊叫,原来是小叔来报喜了。”

      她这么一说,长孙顺德更高兴了:“秦王知道嫂夫人和侄女已经到城外了,原本要亲自来接的,只是陛下刚登基事忙,他实在抽不出身,只能遣我来接,说是来日必定登门给丈母娘致歉。”

      高夫人倒不在乎:“女婿总是多礼,他心里有我的嫣儿就够了,我一个寡老婆子,实在不必惦记。”

      嫂叔两个客套寒暄了一番,长孙顺德此行并不只是为了道喜,他主要是为了送王妃的仪仗来的。

      长孙嫣离开晋阳时,还是国公夫人,坐的是从一品国公夫人的车架,如今做了正一品亲王妃,仪仗冠服当属次皇后一等,自然不能再坐原来国公夫人的仪仗入城了。

      他策马而来,到的早,此时王妃仪仗方到了跟前,就是一个很长的车队,正中拱卫着一个华丽的车辇,左右打着幡,写着硕大的秦字,隔着二里远都能看见,瞧着颇为气派。

      对于一个新成立的王朝而言,排面是非常重要的。

      护卫们都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给王妃见礼。

      长孙嫣满意的颔首,将众人叫起,又对长孙顺德道:“有劳叔父了。”

      长孙顺德忙说客气。

      于是侍女们扶着长孙嫣,她牵着母亲的手,俩人一起上了车辇。

      这里其实不太合适,但王妃最大,谁也不敢说什么。

      长孙顺德与长孙无忌叔侄俩骑上马,护卫于车架两侧,仪仗启程,浩浩荡荡的向着长安而去。

      长安城共十二道门,秦王妃仪仗要从最中间的明德门入城,明德门又有五个门道,最中间的是专供皇帝使用,因此,王妃仪仗从右侧的马车门道进入。

      五日前,唐王世子夫人,也就是如今太子妃的仪仗,是从左侧马车门道进入的。

      城门早已大开,守军们知道秦王妃今日入城,早早守在门口迎接。

      见王妃正抬头看门上的城匾,忙解释道:“城匾昨日就换好了。”

      前文解释过,隋文帝登基后,在汉长安东南处建立新都城,因其在隋时封大兴公,将新都城命名大兴城。

      李渊建唐,自然不可能沿用此名,因此改称长安。

      明德门上大兴字眼的牌匾,也被连夜换成了长安二字。

      其实长孙嫣只是在感慨,她八岁离开此地时,还只是个丧父的孤女,今朝归来时也只有十七岁,她居然已经是正一品亲王妃了。

      不过九年时间,王朝翻覆,隋亡唐立,大兴城成了长安城,坐于皇城太极宫中的天子,是她的公爹,人生际遇如此,谁能料到。

      不必她说话,叔父长孙顺德已经代她表扬了守军,并表示会将他们迅速的反应报告给皇帝。

      守军们非常高兴,恭恭敬敬的将亲王妃的仪仗迎进了城。

      入了城,仪仗直奔宫城而去,沿途路过的坊市,有消息灵通的坊正,早早就等在沿途请安。

      长孙嫣也习惯了,她随哥哥从晋阳到长安的这一路,沿途的官员没有不到驿站请安的。

      这一路都由叔父应对,不需要她应付什么,只有母亲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神里难掩激动。

      长孙嫣回握过去,用眼神表示自己也很激动。

      但她还要装的很淡定从容,这种感觉谁懂啊!

      母女俩用眼神交流了一路,沿途的疲惫也没了,只有兴奋。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马车停下,叔父的声音传来:“嫂夫人,王妃娘娘,到玄武门了,还请两位下车,入了宫门,会有宫中车辇迎接王妃的。”

      长孙嫣由侍女们扶下马车,抬头望去,前面是两扇紧闭的城门,瞧着十分厚重,上面有一道牌匾,上书玄武门三个大字。

      玄武门守军远远望见秦王妃的车架,早在门口候着,给王妃见礼,等秦王妃叫起,又见到长孙顺德拿出来的秦王手令,核验无误,方给开了宫门。

      宫门缓缓开启,门内猛地窜出三道人影,为首的一个扑倒在王妃跟前,尖着嗓子夸张道:“哎呦我的王妃娘娘,奴婢们可算把您盼来了!”

      长孙嫣抽了抽嘴角,她听外祖母说过,宫里会用些阉了的男人使唤,唤作黄门。

      这三个人应该就是外祖母所说的黄门了。

      果然,就听这人自我介绍:“奴婢名叫赵德忠,是服侍秦王的黄门。秦王听说王妃进城了,原本在宫门等着王妃的,但陛下有急事,遣人来将秦王叫走了,因此叫奴婢们等着接王妃娘娘进宫。”

      长孙嫣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从没使唤过黄门,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是说有劳还是辛苦,要不要给赏钱呢?

      还是长孙顺德反应快:“还不快将步撵抬来,难道要王妃走进去吗?”

      赵德全忙叫人抬来步撵,亲自将秦王妃扶上去。

      当然,进宫的只能是秦王妃和服侍她的侍女,她的母兄叔父,都只能奉诏方可入宫。

      这就进宫了?长孙嫣有些慌,她握住母亲的手,小声的喊娘。

      高夫人也难过,但还是安慰女儿:“去吧,记得你外祖母的嘱咐。”

      长孙顺德在旁边补充:“别忘了叔父啊!”

      长孙嫣忙道放心。

      母女俩放开手,步撵起驾,在长孙嫣的身后,玄武门再次缓缓关闭。

      进了宫门,又是另一番景象,高大厚实的宫墙拔地而起,婉如一条一条蜿蜒的巨龙,向远方伸展而去。

      长孙嫣就身处于这样一条巨龙之中,她坐在步撵之上,宫人们的步撵抬得极稳,悠悠然然,说不出的舒适与惬意。

      赵德全弓着身子行走在步撵旁,不住的吹捧着这位年轻的王妃,不愧是能在亡国之后立刻在新朝站稳脚跟的人,说得话都好听极了,将她捧得有些飘飘然。

      她抬头看着天光,今日是个好的天气,阳光和煦但不炽热的倾洒在她的身上,连不知何处飘来的,她素日最烦的柳絮,都这样的叫她喜欢。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送我上青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